高中議論文喚醒自己

篇一:以“喚醒自己”爲題的議論文

高中議論文喚醒自己

思想革命的先驅、旗手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於國於人,我們都應喚醒自己,不要沉迷在“南柯一夢”之中,做一個清醒的人!

古往今來,沉迷於“黃粱美夢”的人不可勝數:秦始皇沉溺於“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的自負之中,做着“可至千世乃至萬世而爲君”的千秋大夢,卻沒有看到百姓生活的疾苦,結果碩大的秦帝國在秦二世就土崩瓦解;劉阿斗在亡國後仍鍾情於歌舞,以至於樂不思蜀,成爲歷史上一段笑話;宋徽宗縱情花鳥書畫,荒廢朝政,落得個階下囚的苦痛結局;明萬曆二十四年不上朝,從憲宗到熹宗竟有一百六十餘年沒有召見大臣,以致宦官當道,民不聊生,異族突起;就連盛世的締造者--“千古一帝”清乾隆也得意於“天朝大國”的幻夢中,看不到世界發展的潮流…….尋本溯源,這些都是因爲他們沒有從夢中喚醒自己,沒有睜開雙眼做一個清醒的人。

要喚醒自己並不容易:杜牧之在過了十多年後才驚覺“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即便宗澤臨終前高呼“渡河!渡河!渡河!”,高宗趙構仍然偏居臨安,不思收復故土;就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反動份子仍然秉持“攘外必先安內”的“信條”發動內戰…………

紹興出身的一個小夥,爲了圖國家振興,毅然選擇去了被人看做“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洋學堂”學習。他起初認爲中國的水師火器技不如人,便孤身一人到了南京水師學堂學習,接着又去了南京路礦學堂;後來他說:“我的願望很美滿,預備學成歸來拯救像我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戰爭時就去當軍醫,既可以拯救生命,一方面又增強了國人對維新的信仰”,於是他到了日本學醫;最後,他驚覺:“無論國人體質再怎樣好,有那樣麻木的心靈,只能當示衆的材料,治癒國人麻木的心靈遠比醫治他們的肉體重要。”於是他執起手中的筆,以“狂人”之態發出“吶喊”,以“孤獨者”的身姿“彷徨”地求索着解決“國人的劣根性”的方法。他的作品如在黑暗中國引領人們的一盞“長明燈”,如同醫治國人靈魂的一劑良“藥”。他直面病態人生,拷問國人靈魂!他成爲了喚醒他人的號手,只因他先喚醒了自己,喚醒了自己那顆赤誠剛烈的憂國憂民之心。

要喚醒自己,一朝一夕是難以成功的:正如考前才靠突擊式不行的;正如到了溪邊纔想起沒帶漁具是不行的;正如下雨了纔想起沒帶雨衣是不行的;正如到了消亡的邊際纔想起要醒悟就爲時已晚了!

從現在起就喚醒自己吧,不要再沉溺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中,以最清醒的頭腦去看待事物,以最真誠的自我去走出一道只屬於自我的靚麗風景!

篇二:喚醒自己高中議論文

哈姆雷特曾在人生迷茫和夢想破碎時,道出了一句千古流傳的經典名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對生活的質問,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

我們正處於富有活力而略帶些叛逆的青春花季。面對來自家庭和學習的壓力,面對與朋友同學的分分合合。我們敏感的內心會有觸動,因而感傷,無奈,不免有些迷惘。有時遇到一些不公的社會現象,也可能會變出一幅社會小憤青的面孔,指責種種不公,也疑惑於這些現象。我們的認知和好奇心常使我們處於迷茫的狀態,有時我們甚至無法認清自己,在面對誘惑或者失敗後,我們會迷失亦或頹廢,無法掌握人生前進的方向。這時,不妨也問自己一句: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

認清自己想要的,全力以赴,喚醒自己那顆塵封了的純樸富有熱情的心,喚醒自己對事物理智辨析的頭腦,喚醒自己不爲人知的一面,改變那個不願面對,富有瑕疵的自己。

喚醒自己,是對人生方向 的一種確認,是自我選擇和成長的過程。當別人試圖以他們的認知和期盼左右我們的思想時,要喚醒自我,理智判斷我們所想要的,適合我們的。好比在分科時,父母認爲理科有利於孩子以後的人生職業選擇,苦口婆心勸說希望我聽他們的建議報選理科。是遵從還是反抗呢?我的內心告訴我,我所希望和喜歡的都是文科。一向的乖乖女在這件事上與父母產生了分歧。可是,堅持自己想要的沒有錯,這是對人生方向的一種確認,我不願意放棄。於是,我說服力我的父母。。喚醒自我,是改變自己的一種過程,通過改變,我們更加快樂和成熟。

喚醒自我,是對過去不好的摒棄。當我拿着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站在父母面前,並沒有得到批評,而是得到了安慰:“你還年輕。”是啊,我還年輕,可這並不是失敗的藉口。如果該沉浸在你還年輕的安慰中,失敗還會接踵而來。我們應該喚醒自己,擺脫那個沉浸在明日復明日,被“明日”蹉跎了時光和夢想的自己。

喚醒自我,我已經在做了,“To be or not to be?” “To be!”我要改變自己,努力面對,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