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指導:如何加強議論文中的思辨性

思辨性

學術指導:如何加強議論文中的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釋爲思考辨析,它體現在議論文的立論和論證之中。眼下,中學作文教與學都深信文章立意無高下之分,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爲道理的淺與深無關緊要,不願在語文讀寫中進行思辨訓練,老是淺嘗輒止,拿高考作文題來說吧,這年的作文題目是:請以不要輕易說‘不’爲題寫一篇文章。許多學生只寫出什麼情況下不要輕易說不,而不去挖掘爲什麼不要輕易說不,導致文章止於羅列現象,思辨性不強。議論文,必須以思想性見長,否則是絕難進入高分區的。

思辨性不強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僅提煉的觀點就沒有深度,而且還會抓不準。所謂抓不準,就是指議論時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對於提供的材料,究竟說明了什麼,不能吃準,材料、命題、話題本身說明的問題,有着客觀的規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只有當你的主觀與客觀相符合時,這個準字,纔有可能保證。譬如有個成語叫做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繩怎樣才能把木鋸斷,水怎樣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說:要堅持,持之以恆,對不對?對,但只對了一半。在這裏,除了堅持以外,還應當專一;要一門心思在一個地方滴。這樣,斷與穿纔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說明你沒有認識事物的全體和本質。要去論述,當然也就很難抓準了。要想抓準,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思辨性。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用全面的觀點、一分爲二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去辨證地分析問題。

議論文立論需要思辨性,論證也需要在思辨中進行

很多學生覺得,只要腦袋裏裝滿例子,寫作時想要什麼例子就有什麼例子,就什麼都不用愁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議論文固然離不開例子,但例子並不能代替分析論證,議論文的力量,主要來源於作者豐富的生動的言之成理的思想,歸根到底,要以說理取勝,並不是靠例子取勝。一篇八百字的議論文,你能舉多少字的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證分析的空間就小了,就很難把觀點說透。許多學生就形成了一種強盜邏輯思維,不管三七二十一,敘完某人的成功之處就貼話題(命題),比如,在一次習作中,話題是尊重他人,有些學生就如此論證:李白之所以能夠成爲詩仙,能寫出‘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名句,就在於他能夠尊重他人;魯迅之所以能夠成現代文學巨匠就因他能夠尊重他人,這就是一種強加,前面沒有事例證明,後面沒有辨證分析,這些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就,就一定是他們能夠尊重他人的結果嗎?這就說明沒有思辨能力就無法做到把理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