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感懷徵文800字(精選五篇)

摘要:清明節是緬懷故人的日子,是充滿悲傷之日,這一天連老天爺都與我們這些失去至親的人們一同哀傷,一起落下思親之淚!

清明節感懷徵文800字(精選五篇)

1.故鄉的清明節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小城的商販們瞄準商機,提前一個多星期,就把那些祭祀、掃墓用的冥紙、香燭、紙花、爆竹擺上了商鋪最顯眼的位置。五彩繽紛的清明祭祖用品陳列在街道兩側,形成一道道奪目的風景,讓我不禁想起了故鄉的清明節。

我的故鄉是個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莊,每到清明前後,雄雞便唱紅了丹豔的映山紅,蘭花漫山遍野的沁人馨香。繽紛的桃花,蔥綠的修竹,鳴唱的百鳥,婆娑的柳枝,山水美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故鄉的清明節,尚存簡樸與傳統的拜祭儀式,每到清明節,五湖四海的父老鄉親都會趕回來。那時的天氣大多是天色朦朧,雨水紛飛,行人帶着悲愁而沉重的心情,成羣結隊地在泥濘的山路中步履蹣跚。這場景,基本上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描述的相似。

在朦朧煙雨中,在蕭瑟的雜草中,依稀找到祖先的墳墓。來到祖先矮小的山墳前,利用鋤頭和鐮刀除去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並用鋤頭,爲墳上添上一些新土,進行修葺加固。接着,在墳頭上插上鮮花和香燭,擺上水果供品。最後,燒冥紙和香燭,點燃鞭炮,子孫跪倒,祈求先祖,保佑子孫興旺,萬事昌盛。

按照傳統,在山上祭祖完畢後,所有同宗都會聚集在一起吃飯。飯桌上,酒菜異常豐盛,大家一邊吃一邊敞開心扉,盡情交談。在家務農的討論着各自的務農經驗和收成,在外闖蕩的述說着自己在外闖蕩的經歷和成就,觥籌交錯之間,大家的情誼進一步加深和鞏固。

中華民族是一個推崇孝道的文明古國,清明祭祖,掃墓既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也是傳承親情、繫結血脈的終極橋樑。它讓一代代人記住,人不能忘祖失根,哪怕身在異地,但心始終要牽掛着養育自己的故鄉。

2.清明時節

四月三日,江南傳統的“過清明”日。

我們遠遠地就看見了,看見了那矗立的門坊。

春風呼呼地吹着,青青的麥苗隨之律動着,把那片孤寂的建築圍了起來,厚實笨重的圍牆則把裏面的一切圍了起來……

過石雕的門坊,踏在過道上,腳步不由得放重了。道路兩旁的柏樹,靜靜地聳立着,不時抖一下身子,似是想抖落已積攢了一年的灰塵。一旁立着的香樟樹則抖得更厲害了,成片成片的樹葉落了下來,全落在樹根周圍的泥土上。陽光透過樹枝,散照在我們的身上,但也僅此而已,陰暗仍籠罩着一旁的柏樹以及我們身前的那座屋子。

屋子上有一片匾。看着上面刻着的三個字——“安息堂”,我不禁肅然起敬了。

一縷縷白色的輕煙不斷地從安息堂裏飄出,使我看不清屋裏的樣子,但我知道,裏面有我要祭拜的先祖。

屋子裏暗得很,團團嗆人的“霧氣”,又讓我睜不開眼睛,只感受到有很多火苗在跳動着。屋子裏明明有好幾個人,卻像沒有人一樣,靜得可怕。我隨着家人的腳步,在黑暗裏摸索了好幾分鐘後,終於“找到”了太祖母的靈位——這位我未曾謀面的親人。從去年這天到現在,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有人陪她說話了;已經有整整一年!每天都陷在無盡的黑暗裏;已經有整整一年!在孤獨與寂寞中度過。

傷感裹挾着我,我不禁擡起拿着花環的手,在兩束微弱的燭光的照耀下,走向前去,半跪着,小心翼翼地給太祖母戴上。太祖母,但願兒孫的花環,能照亮漫長的黑暗,能陪伴一年的孤獨。爺爺顫巍巍地端出祭品,慢慢地放到太祖母靈位前;奶奶也緩緩地往碗裏倒了酒,“遞給”了太祖母。做完這些,他們又站了起來,靜靜地肅立着。整間屋子又陷入了寧靜。

大約過了十幾分鍾,爸爸拿出了一疊冥幣,他把其中一張放在蠟燭上,馬上,冥幣變成了焦黃色,扭曲變形了,猶如失去翅膀的蝴蝶,一蕩一蕩地墜落在地上。在火焰中,一張張冥幣化成了灰燼,飄到我們去不了,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願太祖母,收下這些冥幣,吃穿不愁。我低着頭,雙手合十,恭敬作揖,虔誠祭拜。

3.清明節的來源

春風十里,梨花風起,蕎麥青青——這是清明節氣的物候。

對阡陌縱橫的中華民族來說,清明是刀耕火種的一個節氣;對忠義文明的道德中國來說,清明是緬懷先烈的一種祭拜;對許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遊玩的節假日;對於商家來說,清明是一個“巧立名目”的噱頭……

舊時,人們掃墓要攜帶酒食果品,還要燒紙錢,有的還要放鞭炮,爲墳墓培上新土,並插上柳枝。

如今,掃墓還是照樣掃墓,祭祀品卻越來越新鮮了。記者在雲夢山莊門口看到,店鋪最新上架了一批清明節用品,各種紙質冥品無所不有:男式唐裝、男士襯衫、麻將、香菸,甚至手機、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套裝等。就連紙質iPad也加入冥品陣容,10元/臺。

同時,爲了綠色祭掃,以菊花爲主題的絹花、鮮花的樣式也豐富多彩。

與此同時,“清明經濟”正成爲商家眼中的香餑餑。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飯店已順勢推出“追憶家宴”,專門針對趁清明團聚的家庭。價格400元~800元不等,主打馬蘭頭、春筍等時令山蔬。

清明節還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代理掃墓人。目前,有人在網上開設網店,基本業務包括清理墓地、擺放祭品、燒香等,還可以根據顧客要求量身定做服務。

“各地的清明風俗習慣林林總總,但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方面:祭祀、遊樂、飲食。這三方面其實就揭示了清明節的演變軌跡。”文學博士、河南大學教師郭燦金表示。

他認爲,最初清明只是一個提醒農民進行春耕春種的節氣,後來逐漸與寒食節和上巳節融爲一體。在唐宋時期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爲中心,囊括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諸多內容的傳統節日。

面對越來越豐富的“清明內涵”,郭燦金認爲,國人的節慶習俗,婚喪嫁娶、祭祀掃墓,有個共同的特點: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對先人的慎終追遠,爲的是讓後人明德歸厚;在踏青和與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是爲了讓生者領受生生不息的生機與歡愉。”郭燦金認爲,隨着時代的發展,清明節的內涵也在逐漸豐富,但是不變的,是對“人”和“生活”的感悟。

4.清明隨想

又見萬物復甦、春暖花開。

早春二月,春風剪刀裁出了萬紫千紅的大好春色。今年清明寒食節,特意攜帶上初一的孩子回鄉祭祖,擁抱大地山川,重溫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時期,在晉文公重耳飢寒交迫、四面楚歌之際,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和採摘來的野菜同煮,以救助主人。度過危機的晉文公回國執政論功行賞時,介子推功不言祿,攜母隱居介休綿山。晉文公求友心切,百般無奈之下,放火焚山,介子推抱樹而死。悲傷欲絕、悔恨交加的君主追思介子推,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不許任何人動火,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相傳介子推死前曾留下血衣、血詩,以生命的代價告誡摯交君主“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爲了感恩介子推的大愛與犧牲精神,晉文公又把這天定名爲“清明節”,並身體力行、盡心竭力地成就了一番霸業,實現了介公的遺願。

遙想當年,是去?是留?對重情重義的介子推來說,真真切切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痛苦抉擇。留下來肯定有享之不盡的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朋友和國家。可居廟堂之高,表面上溫文爾雅、歌舞昇平,暗地裏玩弄權術、勾心鬥角,難免有所閃失,個人榮辱得失事小,失去知己和損害國家利益事大;況且“割股”易,治理國家難,萬一自己治國無方,卻因私情空佔要職,使晉文公蒙羞,於國於民更是損失。所以面對功名利祿,靈魂近乎潔癖的介子推和母親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選擇浴火。

中國文化是愛的文化,是善的文化。老子說,“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啊,天與地孕育萬物,滋養生靈,可是他們從來沒有要求過一絲一毫的回報,不自恃,不居功,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和規律,就是道;衆生一生遵循隨順大自然的法規,這就叫做德。介子推就是一位有高尚道德的忠烈之士,捨生取義,所以世世代代受人稱頌。

人世間的衆生,終其一生孜孜以求無非名與利,無非修身齊家,無非光宗耀祖,可是介子推爲了至真至善的友情,爲了國家利益和百姓福祉,連人生最最寶貴的生命皆可捨棄,每每念此,心中便涌起千萬朵崇敬的浪花,原本遊離不定的目光變得淡定從容,浮躁不安的心靈也立即得到洗禮與昇華。從古至今,不論遭受多少艱難險阻,不論經歷多少苦難滄桑,同爲炎黃子孫的中華兒女始終不離不棄,不屈不撓,不怨天不怨地,集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就是感恩與大愛,對天地萬物的感恩,對國家民族的熱愛。

重溫清明寒食這個傳統節日,慎終追遠,感恩前賢,還不要忘記一位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的介子母。古人說,母慈子孝,如果介子推沒有母親無私的愛與教導,很難想象會做出讓世代津津樂道“割股啖君”“功不言祿”的義舉。所以,與朋友相處時,我總會把一句話掛在口頭,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能真正愛朋友。讓人欣慰的是,如今許多朋友已經把此話當成交友的試金石。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裏,柳臥水聲中。”在這被春雨滋潤、春風撫慰的清明時節,我們爲祖先獻一束鮮花,敬一杯清酒,不但要緬懷先輩、寄託哀思,更要心有所敬、心存感恩,因爲有了敬畏和感恩,自然就生髮出了愛與善,有愛就有一切,有善便會和諧,和諧化解危機。

5.年年清明節

清明,印象最深的是兒時外出掃墓,那一天,家裏基本上也不怎麼開伙。因爲在頭一天,奶奶就會蒸一鍋饅頭,再煮上一些雞蛋,這就是清明這一天的主食。當時不明白爲什麼這一天要吃這些東西,後來,奶奶告訴我,清明也稱寒食節,在這一天,不宜動火。

年年清明,年年都要給親人掃墓,年年清明,年年都會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我長大一點後,到了清明這一天,竟有着些許的期盼,可以一家人外出走走,不僅只是爲了掃墓。常常是在掃墓歸來,爺爺便會陪着我在草地上放一會兒風箏,而奶奶總是笑眯眯地坐在不遠處看着我。

一年又一年,這樣的情形,似乎從沒有變過。兒時的我,從未曾想過,若干年後,疼我愛我的爺爺奶奶也會長眠於地下,而我也要在這一天,帶着孩子去看望他們。兒時的一切,都讓人很是懷念,有時也曾想,如果時間能夠停留,能夠回到兒時,該多好啊!

只是時間一年一年地從身邊流走,當二老相繼離開我之後,我才知道,有些人,走了就不會再回來。曾經的一切,都只是留在回憶當中。而每一年的清明,我再也吃不到奶奶蒸的饅頭了,再也聽不到奶奶說關於清明節的習俗了,再也無法和爺爺一起放風箏。

如今已爲人母的我,也總會在這一天,帶着女兒去掃墓。我會對她說關於我小時候的事情,告訴她清明節的來歷,告訴她要懂得珍惜屬於自己的一切。當然,我也一再告誡自己,珍惜和善待身邊的人,因爲,有些人一旦離去,便註定再也無法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