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心得了。怎樣寫讀書心得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心得體會篇

讀書心得體會篇1

暑假裏讀完了這本影響深遠的《簡愛》,它經久不衰的原因也許就是因爲作者夏洛蒂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追求自身的個性自由,主張個人的人生平等,不向殘酷命運屈服的堅強的偉大女性形象。

小說的主人公簡愛從小父母雙亡,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小小年紀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以至被拋棄送進環境惡劣的勞渥德學校。讀到這裏,我既爲簡愛的不幸遭遇感到難過,又覺得自己的生活太過於幸福。道貌岸然的布洛克爾赫斯特先生還要當着全體師生的面詆譭她,換位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我必會自暴自棄。可是,在這種種不幸和苦難面前,簡愛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勇敢地面對暴風雨,把它化爲戰勝不幸和苦難的動力。因爲超越常人的刻苦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同時也取得了全校師生的尊重。

另一邊,在那些貴族小姐和紳士面前,她也始終保持着自己的尊嚴,挺直了脊背。面對有錢人嘲諷,她從不因爲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她認爲他們是平等的,理應一樣受到別人的尊重。難道就因爲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矮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錯了,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這句話不知鼓舞了有多少人,是吧,也正是因爲她的堅強,自尊,自信,深深打動了羅切斯特先生,使他在這樣的女孩面前感到自慚形穢。終於,簡愛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美好的結局,這邊是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她的名字爲人們所傳頌,鼓舞了最下層的人們,讓他們明白尊嚴人格高尚而無價。

讀書心得體會篇2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舜不告而娶,爲無後也,君子以爲猶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沒有子孫後代最爲重要。娶妻本應先告訴父母,舜帝沒告訴父母而娶堯帝的二女爲妻,就是因爲擔心絕了後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爲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裏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爲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後來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註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說:“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爲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裏他把無後解釋爲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爲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很多同志說,爲了父母去結婚。如果爲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婚,當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後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讀書心得體會篇3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傾聽寂靜》這本書的作者是金波,這是一本散文集的書。這是金波的簡歷金波,原名王金波。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河北冀縣人。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少年作家班編委,“中國少年作家杯”大賽評委會評委。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回聲》《風中的樹》、《我們去看海》(十四行兒童詩集)等;童話集《小樹葉童話》、《窗外飄進一朵雲》、《踢拖踢拖小紅鞋》、等;歌詞集《林中的鳥聲》、《金波詩詞歌曲集》散文集《媽媽的愛》等作品。《春的消息》獲中國作協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快樂的節日》獲全國第一屆幼兒圖書二等獎;《會飛的花朵》獲中國新時期優秀少兒文藝讀物一等獎;《在我和你之間》獲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等八部委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一等獎,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林中月夜》獲中國作協第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

在書中,我最喜歡母親的紅金魚這個故事,這是以日記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在這裏運用了好多修辭手法,可以讀出魚是有靈性的,也可以讀出媽媽對魚的愛,在書中他寫道,魚一看媽媽身患重病,就快快的吃食惹媽媽開心,母親已經病的住進醫院,嘴裏還說要給魚換水,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書心得體會篇4

不是玩電腦就能感受到樂趣;不是看電視就能感受到樂趣;不是聽音樂就能感受到樂趣;不是逛街就能感受到樂趣。其實,讀書也能感覺到樂趣。

放學後,揹着書包,踏着輕快的步伐,來到一個我最喜愛的地方——圖書館。在這兒,有無限的情趣,這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來到一個角落,拿着昨天未讀完的書,沐浴在其中。書中,我與詩人同行。我感受了李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感受到了李白與孟浩然之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友情。看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看到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瀟灑。我讚歎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中狼”的豪邁;同情“富漢不知窮漢飢”的痛苦;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

書中,我明白了“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不經歷挫折,哪能見成功?”清楚了“挫折也是一件好事”感悟到“生活中的理想就是爲了理想的生活,我們要揚起生命的帆”沉浸在書中,一切煩惱一掃而空,有的只是快樂和啓迪。

啊!讀書讓我感受到了樂趣,書像睿智的學者,博學的老師,給了我無限啓迪。書,我要一生與你在一起!你願意嗎?

讀書心得體會篇5

近來,我認真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感觸頗深,該書是一本一班主任工作爲主題,涵蓋教育科學,管理理念和策略的經典著作,它風格平實,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冗長的理論說教,以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全面敘說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作好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從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學生爲主體到發展綜合素質,科學民主的管理措施,從知道思想到工作細節,全面科學,實在又實用,是廣大班主任及教師的必讀教科書。

“世界也許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古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聖的,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助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的天晴日朗,以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魏書生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認爲教書先人,育先做人,他的教誨,她的思想,他的班級管理。他的一切都是從學生怎樣做人開始的,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人,做好了思想教育這一地下工程,知識之樹也就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一切皆水到渠成。

教師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業而已,班主任工作更需要耐心,因爲他面對的學生都是不同的,一個學生,一種想法,對待每個孩子,都需要耐心引導,每個學生的未來都有可能回你的一念之間,學生只是孩子,依然有着一顆單純的心,得到老師的表揚會超級興奮,受到老師的批評,會躲在一個角落生悶氣,所以,無論學生犯了什麼錯誤,都要耐心引導,這樣冰冷的心纔會被融化,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是他的朋友,是來幫助他的而不是來責罵他的。

班主任需要有愛心,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好教師的,魏書生老師愛自己,愛家人,尤其是愛學生,更愛差生,他認爲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聽不懂課,還是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進步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再有,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過如同醫生診病一樣,一生只有在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轉化差生的過程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班主任要富於思考,讓自己成爲一個智者,次啊能在工作中游刃有餘。

班主任要敢於行動,做個行動的研究者,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教育管理方法。

魏書生老師的想法,做法,難以言盡,也難以學僅,我們應該感到幸運的是,有這麼一位長者和智者引導我們在教育之路上前行,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對《班主任工作過漫談》一書經常揣摩,反思,一定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時刻持有一種淡定的心態,一種樂觀的面貌,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盡職盡責的工作激情,從而爲自己,爲學生塑造出亮麗,幸福完美的人生。

讀書心得體會篇6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爲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爲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並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徵。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後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後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爲利往的社會裏,這種精神又是多麼的難得!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裏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裏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讀書心得體會篇7

第一次知道有《讀者》這本雜誌,是我在外求學時。幾年中,我利用課餘時間從《讀者》上摘抄了滿滿三個本子,獲得的直接好處是在學校出黑板報時我完全不需要再翻查資料,就這三個本子就可以大功告成。那時的《讀者》各類知識繁多,讓我汲取了非常豐富的知識營養。工作後,我開始訂閱《讀者》,孤燈夜讀,彷彿與許多智者對話,聆聽他們的教誨,讓我學會了觀察生活,思考社會,通過它,我獲得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看到春天萬物復甦,我會在心裏生騰起一種勃勃向上的心理感受。面對秋風瑟瑟,枯葉遍地,我更多的是感受到自然界新陳代謝的無限偉力。我曾經寫下“用心去看,美無處不在”的句子。

現在的《讀者》,我以對朋友的方式對待。記得有位讀者朋友說要以虔誠的心去看《讀者》,我倒不以爲然,平平淡淡纔是真,過多的熱情不可能恆久。我在想《讀者》之所以能吸引如此衆多的人應該是它平和的風格,平等的風格,潤物細無聲的風格。我現在不是每期都看,但一直在看,也不會每篇都看,但不少文章看了又看。

現在的《讀者》更多的是人文關懷,是對真,善,美的宣揚,符合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其成功之處我覺得它是一本讓人忘不了的雜誌。如今我更多的是從報亭購買,在我看的同時,我又把它推薦給我的兒子,一位初中學生,我希望他也能在《讀者》的影響下學會對社會思考的本領,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現在大家經常在說文化傳承,我這或許也叫對《讀者》的傳承吧。

讀書心得體會篇8

最近,我看了弗朗西斯伯內特寫的一本書,名叫《小公主》。

薩拉七歲時,在模範學校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爲她從不擺架子而結交了許多朋友。但好日子也沒多久,在她最高興的生日派對上,父親不但破產並且因熱病死在印度的消息,讓薩拉所擁有的一切化爲烏有。她的變化也挺大,從同學們十分尊敬的“公主”變成學院裏被人使喚的女僕。雖然她在世界上已失去雙親,但她還是以真誠的態度待人,用樂觀的心看待自我的遭遇。最終,她爸爸的朋友明白薩拉就是克魯上尉的女兒,把他爸爸的遺產交給了她。她又從一位被人使喚的女僕變成了一位品德高尚的小“公主”!

讀了《小公主》這本書,我覺得很驚奇,薩拉是靠什麼度過了重重困難?

靠的是她那知足常樂的心。她從不因爲沒有好東西吃而抱怨,從不因爲很孤獨而抱怨,從不因爲失去雙親而抱怨……我有時在望着滿滿一桌飯菜吃飯時還時不時抱怨飯菜不合胃口,在週末爲不能和同學一齊玩而抱怨……和薩拉比起來,我差遠了!我感到十分慚愧,以後可不能亂髮小脾氣了。

靠的是她以公主來要求自我的心,無論是在她富有時,還是在她一貧如洗時,都以公主來要求自我,使自我堅強、優雅、善良、無私……就是這些使她有信心堅持下去,收穫到真誠的友誼。我認爲,所有的女孩都期望自我能像一位公主一樣善良、富有、優雅、高貴。但能不能成爲公主並不是看你的財富,而是看你的心靈。

做人,就應當有堅強、善良、知足常樂的心,對自我有要求、有信心,也要堅持下去。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堅強、努力的心哦!

讀書心得體會篇9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由此可見書對我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讀書使人充實,又使人快樂。

今天我讀了《輪椅上的霍金》這篇文章。他爲我們介紹了一位偉大的人物史蒂芬·霍金,他有着不斷探索和勇敢頑強的精神,令我折服。

合上書本,我便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們班上一名同學李林恩。他不正是具有霍金精神的人嗎?李林恩身材矮小,他的腿是向內扭曲的,行動十分不便。雖然自己是個殘疾人,但他並沒有爲此而感到自卑或氣妥,在教室裏經常能看到李林恩的臉上掛着恬靜的微笑。李林恩每天都堅持揹着矯姿器,經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可以自己下樓梯了。李林恩在行動不便的情況下,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上課時,只要老師一提出問題,準能看見李林恩的身影。下課時,你總能看到李琳恩在課桌前複習學過的內容,李林恩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李林恩成爲了大家心目中的好榜樣。

李林恩,他不正像霍金一樣有着勇敢頑強的精神嗎?他們還有着一棵感恩的心。

同學們,讀書既能豐富我們的可餘生活,有能開闊我們的眼界。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讀書心得體會篇10

這段時間閱讀了《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爲“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爲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爲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爲任何有意於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這些建議和一些觀點,對於當前的數學教育者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幫助。數學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追求什麼?《數學新課程標準》爲數學課堂教學增添了很多活力,帶來了新理念和新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這些都是適應時代發展和需求的,但是,我們卻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課堂紀律都似乎變差了,學習成績也下降了。那麼我們的課堂教學,到底應該追求什麼呢?文章作者說到:"把複雜的數學知識教得非常簡單明瞭,讓數學課散發數學特有的魅力纔是數學教學所應該追求的境界。因此,數學課只有追求更高層次的簡約求實的境界纔會徹底解放學生,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個性,爲學生的教學學習提供持續的動力"。我想,數學教學內容首先要精簡和目的明確。一節課40分鐘,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選擇恰當的學習內容,特別是抓住課的本質內容,就會顯得既精又簡。作爲教師把握好關鍵點,也就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課堂內容就相當清爽、簡潔。其次,教學過程要簡化。數學學習本來應該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有些教師的課堂設計使許多原來簡單的課堂變得紛繁複雜。有些教師爲了"作秀",特意設計一些障礙與陷阱,搞到學生大半天摸不着頭腦,反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應該更好地爲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再次,使用教學媒體要適當。起初,多媒體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實踐證明,過多使用多媒體會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還會削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的。我們還是要以常規媒體爲主,多媒體爲補。有些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到了沒有多媒體就上不好課的思想,這是不合乎教育教學規範的。其實只要我們吃透教材,把握好學生,課堂教學照樣可以很成功。

總之,任何學科的教學,我們都應該先認真想想,我們的教學應該追求什麼?然後將各種知識有機整合,把內容更爲經濟、更爲活力、更爲簡約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習者易於掌握,以低成本取得高收益。

讀書心得體會篇11

這是一部用血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 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鬥爭。

江姐對黨忠貞,對敵鬥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着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爲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梳理好頭髮,換上整潔的藍旗袍,而後從容走向刑常所有這一切,讓人多麼激動、崇敬、悲憤、感嘆!

“爲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把牢底坐穿”,“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這些革命志士多是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從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實踐選擇道路當中,他們投身於社會革命,爲整個國家民族和大多數的利益進行實踐,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麼去活着人應該怎麼去奮鬥人應該怎麼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那我們該怎樣讓我們的國旗更加鮮豔在我們享用現代文明的時候,能夠忘記和平的生活源於血染的歷史嗎不,不能,我們也沒有資格忘記。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我們要將先輩們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驕傲地飄揚!

讀書心得體會篇12

最近,我讀了《小王子》這本書。剛拿到書時,我想:小王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便趕忙抱起書如飢似渴的看了起來。

看了前言,我知道這本書在西方很有名,是本大人小孩豆愛看的書。我又接着往下看:小王子住在一個小的只有他一個人住的星球上,每天給他的玫瑰澆水,後來有一天,小王子離開星球去旅行,見到許多奇奇怪怪的小行星上的人直到他來到地球。在荒茫的沙漠中,他遇到了一個飛機壞了的飛行員。小王子和飛行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他非常想念他的玫瑰花。爲了離開地球,小王子被毒蛇咬了一口,後來飛行員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讀了這本書,我終於明白了什麼事純潔的心靈。小王子深深愛着他的玫瑰花,爲了不讓花兒被羊吃掉,他還讓飛行員給羊弄了只口罩。對他來說,他的玫瑰和地球上所有的玫瑰都不一樣,如果他的花沒有了,就好像所有的星球都失去光芒。這是多麼真摯的感情啊!還有那隻狐狸,即使小王子離開了它,它也會永遠記住那像麥子一樣的顏色。

我覺得這裏面好多故事都是有寓意的,比如,那個什麼手下都沒有的國王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自欺欺人,

也不能自高自大:那個每天不停地數星星的商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浪費時間;那個不停地點燈,熄燈的燈夫的故事則告訴我們,要忠於職守,認真負責……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了這本書,我讀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大人們不一定什麼都對,我們小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永遠要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靈,才能找到我們真正追尋的東西!

讀書心得體會篇13

《再活一次》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納塔莉·戈德堡的力作。本書是作者多年創作與教學經驗的總結,是教導創意寫作的經典之作。作者用一種直接而樸素的方式告訴讀者,她是如何練習寫作的,怎麼去想,拿什麼題目練習,怎樣對付編輯,如何突發異想而不受困。她教你相信自己,善待自己,開放心靈,試着描寫自己的喜、樂、悲傷、痛苦、迷戀,放任想象力去嘗試任何一種可能,從而讓寫作與人生都散發出熱情。本書不但適合所有想寫作的、想寫出更好作品的人看,一個對寫作與生活感到無力與挫敗的人,也可以運用書中的方法和建議,用寫作來修行,幫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她認爲,寫作跟修行一樣,都要學習相信自己的心,珍惜並洞察生命經驗的種種精髓,以專注、自我紀律、活潑創意和開放的態度,讓心中迴旋的歌,從筆端流瀉而出。

在《我爲何而寫》一文中,作者告訴我們:寫作具有龐大的能量。如果你爲寫作找到一個理由,隨便什麼理由似乎都不會否定寫作這項行動反而會讓你越發燃燒自己,讓光芒越發照亮筆端。不去思考爲何而寫,拿出紙筆,用清楚、斬釘截鐵的聲明來回答。你想寫就寫,沒什麼道理。你寫只是因爲你想寫。

在《打豆腐》一文中,作者強調:必須想出辦法讓自己動筆,否則,洗碗盤或隨便什麼能讓你規避寫作的事情,都會變成天底下最重要的大事。總之,閉嘴,坐下,寫,就對了。這樣做很痛苦,但寫作是很單純、基本且嚴苛的事,沒什麼有意思的小玩意兒能使它變得好玩一點。該寫作時便寫作,別讓自己和內疚、控訴及暴力的威脅戰鬥。

作家有兩條命。在《再活一次》一文中納塔莉說,他們(作家)平時過着尋常的日子,在蔬果雜貨店裏、過馬路和早上更衣準備上班時,手腳都不比別人慢。然而作家還有受過訓練的另一部分,這一部分讓他們得以再活一次。那就是坐下來,再次審視自己的生命,複習一遍,端詳生命的肌理和細節。

整部書中,作者一直不斷的告訴我們:用寫作練習擁抱整個生命,但不要求任何邏輯形式:沒什麼第十九章須承續第十八章的動作這回事。這是一個你可以狂野自在、無拘無束,把夢見奶奶的湯的事和窗外千奇百怪的雲層糅合在一起的地方;它沒有特定的走向,只與當下整個的你息息相關。把寫作練習想成是一雙慈愛的臂膀,讓你沒有邏輯、沒有來由,一心只想投入。那是我們的原始森林,我們在此凝聚能量以後,纔開始修剪我們的庭園,寫作我們優美的書籍和小說。要持續不斷地練習,不可荒廢。不論你腦子裏涌現了什麼,堅守當下這一刻,而且讓你的手不停地寫下去。

讀書心得體會篇14

前些日子,有知己好友向我推薦沈從文代表作《邊城》,閒暇時,我買了一本《沈從文集》,重點讀了《邊城》一文,感想頗多。

《邊城》是一部反映湘西民情的中篇小說,它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主要是通過描述女主人公翠翠與少男儺送的純情之愛,來揭示一種源自湘西古樸原始的“愛”與“美”。

這種愛與美在小說中,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之舉,更沒有附加銅臭的權錢交易,相反小說所表現的男女之情正是古樸原始鄉村孕育而生的自然戀情,它青春、陽光、清新、健康,猶如陽光下愛情的花朵,晶瑩透明。

縱觀小說描述的不僅是唯美的戀情,更有祖孫、兄弟之間的摯愛親情,還有處在整個邊城各個角落人們之間的一種善良互愛之情,這些愛與情不正是如今我想看到的人類最高尚的心靈之美嗎?

雖說小說翠翠和儺送的愛與情以苦澀的悲情收場,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更是我爲之惋惜的,但它又讓我懂了美好的愛與情有時並不能完全爲自己所把握的一面,它有其社會屬性的另一面,以致這中間或有悲情、或有無奈,這讓我聯想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慨嘆,當然我不排除也有人能衝破重重阻力追求得到自己的愛與情,如古代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但話又說回來,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自己的愛與情?

又有多少人能跨越歷史享有不受時代束縛的愛與情呢?也正因爲這樣,“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就成爲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共鳴!

讀書心得體會篇15

勤 奮 出 天 才

讀了賈祖璋寫的文章《花兒爲什麼這樣紅》,我明白了天才出於勤奮的道理。

現在,有許多同學來到學校不懂得把握時間,整天無所事事。

我不禁痛心得這樣想:“要把未來的建樹比作紅花開放的話,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否變成一朵紅花,也不知道如何成爲一朵紅花。

”的確,花兒爲什麼這樣紅呢?有些同學並不理解,在他們看來,花紅,就是因爲它本來就是一朵紅花。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凡事都要經過一番努力纔會成功。

如:拓鵬同學吧,他在小學畢業前是老師眼裏難管的學生,同學眼裏的小霸王,學習更不理想。

可是升入初中以來,幾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全年級前幾名。

爲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原因就在於他自己勤奮,並有老師的幫助。

要想使自己變得“紅”當然,這必須有決心,有恆心。

新中國的青年是有志氣的,是不甘落後的。

然而,我認爲要使自己變爲一朵豔麗的鮮花,得有兩個條件。

一是靠辛勤的園丁—人民教師的培育。

是他們用知識的甘露滋潤着我們,是他們成年累月,風風雨雨,精心地培養,細心地澆灌着我們;二是“花朵”自身的努力。

如果他們從小不吸收絲毫的陽光雨露,拒絕園丁的培育和修剪,便會營養不良,體弱多病,那又怎麼能成爲百花園裏一朵鮮豔奪目的紅花呢?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希望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豈能心安理得,得過且過呢?難道我們不能成爲無數鮮豔的小花朵,點綴祖國的山山水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