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400字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4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400字

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1

爲了進一步促進依法治校、依法治學,把學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近日,xx中學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系列活動。本次活動主題是“全員學《憲法》、講《憲法》,掀起《憲法》學習新高潮”。

爲使本次活動收到良好效果,學校要求全體教師首先要“知法於心、守法於身、依法執教”。學校成立法制教育領導小組,利用例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強化廣大教師的法制意識和依法執教的自覺性。

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櫥窗、廣播稿、專題展板、宣傳標語、集中組織學生學習等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憲法》教育,使學生熟悉《憲法》內容,領會《憲法》精神,認識到《憲法》的神聖地位,更懂得“有法必依”的準則,保證做守法的好學生

以本次《憲法》學習活動爲契機,學校會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爲日常重要工作堅持來抓,努力爲師生營造“懂法守法、和諧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爲構建和諧、法治、平安社會做貢獻。

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2

今天的下午,學校組織同學們在學校大廳集合展開法制課。主要是要讓同學們瞭解法律法規。法制教育課給我的啓示非常多。

首先給我的啓示是對於未成年人不良行爲的預防在多方面,如:不能曠課,夜不歸宿,不能攜帶刀具來學校,不能慫恿被人損壞公物,盜竊等不良。作爲我們中學生。在許多方面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間應該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抵制不良誘惑。努力學好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發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國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們都要嚴格遵守小學生關於憲法徵文400字小學生關於憲法徵文400字。

在我們學校內也有許多違反校規的現象。學校的領導根據這些想想都制定了相應的校規。對於那些違反校規的人,給予相應的處罰。我們要遵守校規。不違反校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我們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以片光明,而一旦觸犯了法律,我們不僅僅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傷害了自己的父母,親人和老師,對社會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危害。青少年朋友們,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

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3

12月4日是我國首個憲法日。爲了認真貫徹執行《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關於在國家憲法日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和《遵義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關於印發<遵義市2014年“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日系列宣傳活動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積極響應,認真落實。

爲了讓憲法學習深入人心,我校積極組織。12月8日星期一在升旗儀式上就專門組織老師在國旗下講話,學習憲法關於國旗的規定。學生處楊小華主任爲了讓憲法學習活動在廣大的學生中深入開展,特收集憲法的相關資料發放給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並作學習要求:一是各班開展憲法晨讀活動,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各班組織學生集體朗讀憲法序言、憲法確定的國家基本制度及公民權利義務方面的條款20分鐘,營造法制宣傳輿論氛圍。二是各班上一節憲法主題教育課。

當天下午4:00,我校校長黃維燦在全校教職工會議上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憲法並下發憲法學習資料。黃校長精彩的講解、精闢的剖析讓廣大教職工在本次憲法學習會上受益匪淺。

憲法的國家的根本大法,認真學習憲法不僅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依法從教的需要,也是作爲一個合格、守法的國家公民必備的法律素養。

學習憲法的心得體會4

20xx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五個法制宣傳日,也是XX首個“憲法宣傳週”。縣審計局緊密結合審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家憲法日”學習宣傳活動。

一是舉辦學習法律知識專題講座。利用週一晚上政治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體審計幹部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審計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知識,讓新老幹部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提高審計幹部法律素質和審計業務能力。

二是營造濃厚的法制宣傳氛圍。以“國家憲法日”爲契機,在審計局辦公大樓樓梯過道製作了宣傳文化牆,介紹了審計在新時代下的使命和征程,同時也把審計的“八不準”規定搬上了牆,主動接受來訪辦事人員的監督,擴大審計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

三是積極開展國家“憲法日”宣傳服務活動。12月4日,組織志願者在縣城萬豪天悅廣場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活動,在宣傳憲法的同時,對過往羣衆分發審計宣傳材料,以簡潔易懂的語言並向羣衆介紹什麼是審計、審計的對象,審計日常的職責和工作內容,使廣大人民羣衆瞭解審計與他們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更加支持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