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

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1

“爲政之道,民生爲本”,長期以來,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爲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重要內容。從“六五”規劃提到“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十五”規劃要求“堅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爲根本出發點”,再到“十三五”規劃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二字的分量,始終舉足輕重。

經過前十三個五年規劃的不懈努力,我國民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成績頗豐,但發展不平衡、供給不充足、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可謂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唯有始終堅守爲民初心,不斷提高服務本領,充分發揮人民羣衆主體意識,才能切實將“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與民生民意緊密結合,在新時代向人民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一、堅守“人民至上”情懷,以真情換真心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國家發展的血脈,是民族進步的根基。國家每一個五年規劃的落地實施,少不了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人民至上、以人民爲中心”始終是念茲在茲的執政信條和最鮮明的政治品格。“十四五”規劃關係國家未來五年在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科技成果等方方面面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成效,關係國計民生和人民幸福,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信念。將人民利益始終放在首位,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堅守初心爲民服務,將人民羣衆生活中的瑣事難事,當作自己職責內的急事大事,將人民羣衆始終裝在心中,才能將“十四五”規劃之路走穩走實。

二、錘鍊“爲民服務”本領,以實幹促實績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要走好這一程,“十四五”規劃的科學制定與紮實實施至關重要。黨員幹部唯有不斷提升爲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爲“十四五”規劃的實施提供力量保障。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增強本領,以“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氣魄啃硬骨頭,多到基層一線訪民生、查實情,瞭解基層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要以能幹事、幹成事的信心科學應對工作中的難題與“變數”,既能在急難險重的考驗面前“開準方子”“走對路子”,又能在苦幹實幹中“披荊斬棘”“劈波斬浪”,爲繪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宏偉藍圖砥礪前行。

三、貫穿“問計於民”理念,以新規開新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結合是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的優良傳統。強調:“要用羣衆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提高羣衆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和任何歷史時期,人民羣衆都是物質資料生產的主體,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主力軍”。“十四五”規劃制定的意義說到底就是爲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爲了人民羣衆幸福生活。要在服務羣衆中充分發揮羣衆的主體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讓羣衆積極參與到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中來,傾聽民聲、瞭解民情、匯聚民智,衆人划槳開大船,羣策羣力促發展,充分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把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充分融入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不斷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羣衆的認可度。

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2

“十四五”規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意義重大。黨員幹部作爲重要的參與者、決策者,也應發揮自己的力量爲“十四五”藍圖添上一抹色彩。

添一抹“念茲在茲,人民至上”的信念紅。民惟邦本,本固邦寧。7月以來,先後前往吉林、安徽、廣東等地調研考察,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公司企業,從田間地頭查看糧食生產及土地保護利用到防汛救災現場恢復生產,從“半條被子”紅色教育基地及文旅資源開發到企業自主創新。這充分說明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爲中心”始終是共產黨員的政治信條。黨員幹部要將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在“十四五”時期裏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添一抹“遠方有詩,美麗鄉村”的和諧綠。回眸“十三五”,現代化農業之路,不僅讓人民羣衆的收入提升了,更讓羣衆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實現穩產糧、穩增收。隨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對環境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綠色,不僅僅在山川大地蔓延,更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延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基層幹部要繼續擦亮綠色生態名片,走現代化農業之路。大力發展精細農業,推動農業與旅遊、健康、文藝等深度融合,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尋找平衡發展之道。

添一抹“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智慧藍。“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十四五”規劃涉及方方面面,民主法治、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科技創新、國民教育、醫療衛生等等。如何更好地制定和落實,黨中央問計於民,首次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爲編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黨員幹部要堅持頂層設計和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相統一的好傳統,善於傾聽民聲、瞭解民情、匯聚民智,發揮“以衆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的作用,推動我們黨和國家事業不斷蓬勃發展。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在“十四五”這個承上啓下的重要時期,黨員幹部要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信念和“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氣魄,做好自己的事,沉下心來抓落實,共同譜寫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篇章。

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3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聚焦鄉村、發展鄉村、振興鄉村是穩固社會發展勢頭、提高國家發展質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和必然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提振精神、一鼓作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啓鄉村振興的新徵程,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建設的偉大勝利。

黨建引領促振興,凝心聚力日月換新天。在__長沙召開的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對農村基層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國家高速發展、人民日益幸福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羣衆信得過的鄉村振興中堅力量,衝鋒在前、埋頭苦幹,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奔向幸福生活。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揚共產黨員能吃苦、敢衝鋒、輕名利、重口碑的優良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緊緊依靠羣衆,用滿腔的熱情和辛勞的汗水澆灌美麗鄉村之花。

產業帶動推振興,生生不息天地顯盎然。有過基層工作經驗的黨員幹部,對鄉村基礎設施落後、技術和人員缺乏、產業結構失衡的現狀深有感觸。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根據地區環境特點和發展水平,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發展特色化、差異化產業不失爲擺脫束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破題之道。產業的形成促進經濟發展,良好的經濟環境吸引優質人才,人才的聚集推動技術革新,技術的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如此循環往復、綿綿不絕,才能使農民更加富足,鄉村更加有活力。發展特色產業,不能盲目追求短平快的項目,要立足自身資源條件與區位特點,尋找穩定的、可持續的產業,充分利用產業效應,帶動鄉村發展。

科教文衛固振興,軟硬兼備鄉村添內涵。“加快科技創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在多個專家座談會上爲科技、教育、文化和衛生領域“十四五”發展錨定方向。我們談鄉村振興不僅要讓鄉親們的錢袋子鼓起來,還要讓羣衆的精神“富”起來。經濟上的富足助力改變鄉村的外在風貌,科教文衛事業的興盛提振農村羣衆的精氣神,豐富鄉村的內涵。軟實力的提升是一項潤物無聲的工作,尤其是農村地區基礎薄弱,要立足長遠、戒驕戒躁、穩中求進,牢牢牽住科教文衛工作的“牛鼻子”,鞏固經濟發展的良好形勢,爲鄉村發展接續動力,抓住農村發展的未來。

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4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爲中國未來五年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瞭方向。作爲黨員幹部,也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做好乾事創業的五年規劃。在此,準備“十四五”規劃指南一份,助黨員幹部在實現大我中成就小我。

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崇高追求,爲國爲民、利國利民。人無志不立。遠大的理想目標是幹事創業前進的動力,是指引着我們前進的燈塔。樹立什麼樣的理想目標,註定成就什麼樣的作爲。偉大領袖周恩來正是因爲從小樹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目標,才砥礪了他爲國家和民族奮鬥終身的責任和使命,成就了他光輝的一生。黨員幹部要認真思考規劃未來五年的奮鬥目標和理想抱負,將實現個人理想與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目標結合起來,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藍圖、“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乘勢而上,爲黨、國家和人民利益鞠躬盡瘁、奮鬥不已。

發揚“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務實精神,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纔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註定沒有未來”。遠大的目標只有和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才能將夢想變成現實。大道至簡、實幹爲要。離開實幹,再美好的理想目標都是空中樓閣,再有分量的擔當也難以落地生根。黨員幹部要幹字當先,發揚釘釘子精神,務實求變、務實求新、務實求進、務實求效。要敢於攻堅克難、改革創新、銳意進取、越挫越勇,堅定必勝信心,一鼓作氣、一以貫之、一抓到底,奮力實現“十四五規劃”的宏偉目標。

永葆“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爲民情懷,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執政的底氣。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宗旨,是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回顧“十三五規劃”的歷史,從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脫貧攻堅到疫情防控,至始至終體現着“人民至上”的理念。黨員幹部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思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站穩羣衆立場,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爲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忘我工作中,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提升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十三五”成就巡禮,“十四五“開啓征程。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讓我們乘勢而上,順勢而爲,以黨員幹部應有的擔當和作爲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創造讓世界稱讚的新的更大奇蹟。

十四五教育心得體會5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描繪了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爲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瞭前進方向。

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推進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制度穩則國家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關係國家的長治久安,更關係到人民羣衆的幸福安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勝利收官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制度優勢充分彰顯、治理效能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重要標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實踐成果源自於我們黨長期以來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融入中國實際的實踐探索,源自於我們黨與時俱進及時將成功經驗轉化爲制度成果,賦予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以科學性及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顯著優勢,是“十四五”時期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繼續完善國家治理效能必須遵循的原則。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並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務必要牢牢把握好高質量發展要求,認識發展規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確保經濟沿着正確方向發展。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及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也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但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爲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提供一個完善的.制度環境!

保持戰略定力出實招硬招,助力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四十年也爲黨和人民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和精神財富。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日趨複雜的外部環境以及明顯增加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改革發展也將面臨更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以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明確改什麼、怎麼改,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更要以問題爲導向,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作爲,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敢闖敢幹,讓各項改革舉措在落地落實中有機銜接、融會貫通,確保改革開放這艘巨輪沿着正確航向前行。

着力解決人民“好不好”的問題,實現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過去我們是解決人民“有沒有”的問題,現在是解決人民過得“好不好”的問題。要看人民羣衆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是否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各項民生舉措是否真正迴應了人民羣衆的期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住房、環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有關民生建設的方方面面都關乎人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期待與需求,要求我們必須下足繡花功夫,在民生領域發揚持之以恆的釘釘子精神,在迴應人民“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優美的環境”“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等期待中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不斷推進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共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位一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帶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解決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也是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在發展過程中,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方針,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題中之義。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就是要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既爲經濟社會發展保存潛力和後勁兒,也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帶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是“十四五”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更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建成文化強國的基本途徑,要求在今後五年之內,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都能得到明顯提高。堅定文化自信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帶動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力量之源,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將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準則、公民價值規範融入公民道德建設之中,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夯基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