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救災心得體會(通用7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救災心得體會(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救災心得體會(通用7篇)

救災心得體會1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全國各族人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災當中去。作爲人民子弟兵,到災區一線抗震救災,責無旁貸。我很榮幸,作爲我院抗震救災技術支援隊的一員,奔赴四川綿陽、北川等地,參加抗震救災,爲災區人民、援建部隊、援建單位提供飲用水和淋浴,履行一個軍人神聖的使命。

我首先在唐家山堰塞湖疏散撤離遊仙區城市學院臨時安置點爲災民提供飲用水。期間,我們和普通災民一樣,同吃同睡。時值盛夏,帳篷裏地面是潮溼的泥沙,周圍又不透風,到了晚上,白天被暴曬的地面升騰起的蒸汽充滿了整個帳篷,我們在裏面無異於在蒸籠裏一般。同時,因爲工作需要,我們必須早起晚睡,條件非常艱苦。

此後,我又被調到北川鎮擂鼓鎮供水點抗災。這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供水點,由於供水量大,我們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起牀,晚上十點多才能睡覺。供水點在路邊,每天過往的車輛非常多,大部分又都是救災部隊、援建單位的重型車輛,通宵作業,聲音非常大,同時,帳篷裏悶熱異常,所以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眠。

但是,我始終保持着一個高昂的鬥志,全力付出,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時間裏,爲災區人民多做一些實事。

在抗震救災期間,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和力量。我們出發抗災,院領導親自給我們送行,單位領導安排好後方事務;在災區期間,各級領導前來慰問指導,與我們通吃同住,身先士卒;抗災救災回來,院領導又親自迎接,這些,都讓我們感動,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動力,深感我們做得還太少。

回想這一段特殊的時光,感慨頗多。

首先,對於抗震救災,應該保持一個積極心態。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這次地震範圍廣、威力大,救災任務尤其繁重,每一個軍人在履行好本職崗位的同時,都應當做好奔赴一線抗震救災的準備。對於我來說,能夠被派到一線,是上級領導的信任,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所以,接到命令後,我很愉快地就做好了準備,馬上出發。在災區的二十多天時間裏,儘管自然條件有些艱苦,我也始終保持了一個積極平常的心態。

第二,儘自己所能,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儘管我們的抗震救災行動不是在最前線,但是我們的崗位同樣重要。水是 生命之源,保質保量地向災區人民輸送合格的水源,將對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後勝利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該牢記,到了災區就是爲了災區人民服務的,我們唯一的權利就是付出,此外沒有任何特權。在災區期間,我時刻用這一點提醒自己。每天晚睡早起,髒活累活爭着幹,搶着幹,主動積極地爭取多爲災區人民做一些事情。在服務中,保持一個友善的態度,視人民爲親人,通過無言的行動,贏取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綿陽抗震救災期間,該救災點本來沒有安排淋浴車,但是我看到災區人民需要淋浴時,主動和上級聯繫,彙報情況,上級調派過來一輛淋浴車,受到災區人民的極大歡迎。在北川擂鼓鎮期間,有一次,天降暴雨,河水上漲,衝沒了我們的水泵,爲了搶救水泵,我們二話不說,跳進河中,拼盡全力將水泵搶救上來,保證了後續救災任務的施行。通過這些行動,我們得到災區的人民信任和擁護,也樹立了良好的軍人形象。

第三,履行好本職工作也是對災區的巨大支持。說實話,地震發生以後,我就希望有機會去前線抗震救災,但是由於崗位的需要,暫時沒有被安排到一線去,這讓我有些失落。其實,履行好本職工作也是對災區的巨大支持。由於一部分人被安排去前線,必然會涉及到教研室相關工作的重新安排,因此,多分擔一些本單位的工作,就是對災區,對奔赴災區一線同志的最好支持。被派到災區,就愉快地服從安排,全力付出,留守待命,就幹好本職工作,這是我們對抗災救災應有的態度。在後方,我們也可以通過捐款等各種不同方式支援災區。

第四,要把爲人民服務作爲常態化。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的根本宗旨。雖然在前線抗震救災是一項重大的任務,但是這畢竟這是臨時性的。爲人民服務,更多地要體現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恪守軍人道德,在一點一滴中服務人民。人的生命有限的,但是服務人民是無限的。

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要想贏得人民的信任,就要把人民當親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在災區的這段經歷,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正因爲我們的付出,纔會有災民會給我們送食物和水果,纔會有災民微笑地向我們打招呼,更有尚未完全懂事的孩子向我們敬禮。老百姓之所以這麼擁護我們,是因爲我們來自他們,服務他們,我們和他們心連心。“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人民是我們的靠山,在今後的歲月裏,我們應當牢記我軍宗旨,永遠做人民的子弟兵。

救災心得體會2

一場大地震降臨,昔日的美好校園,成了今天的廢墟;昔日朗朗的書聲,成了今天難言的悲泣;昔日活潑的童真,成了今天瓦礫下的陰魂。這難言的悲慘讓我的生命經受了一次洗禮,心靈受到了震撼,再一次認識到了教師的偉大。

就在地震發生的剎那間:綿陽市漢旺鎮小學的吳忠仁老師一邊高吼“同學們快跑!”一邊死死撐住已經變形的門框,催促同學們從身邊衝出;德陽市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趴在桌子上,護住桌下的4個孩子;汶川映秀鎮小學張米亞老師跪撲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住兩個學生;還有綿陽平武縣南壩小學杜正香老師,臥到在瓦礫中,頭朝着門的方向,雙手各拉着一個孩子,胸還護着3個幼小的生命------這些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教師,在生死關頭以自己的行動成就了不朽的永恆,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的詩篇。他們讓我再一次讀懂了“人民教師”這四個字的博大與崇高,他們可歌可泣的更事蹟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不僅僅擁有教書育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在生死的緊要關頭,他們更能義無反顧的獻出自己的生命。災難面前,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置之度外。災難是可怕的、失去生命也是可怕的,但留住了希望,一切便不再可怕了。我們可愛可敬的老師們正是用他們的愛和責任爲學生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長城,也向世人展示了爲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師德光輝。

作爲同行,我們要弘揚災區人民教師忠於職守、不怕犧牲、無私忘我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關愛學生、忠於職守的敬業精神,臨危不懼、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我們應以四川災區英雄教師羣體爲榜樣,更加積極進取,忠於職守,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祭奠那些逝去的英靈,()以更加勤奮的工作,爲我校教育事業的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爲教師,我要向他們學習,落實到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1.認真學習爲人之道,爲師之德。要當好一名教師,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天職,做到在教書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在育人中不斷淨化自己的靈魂。

2.堅持業務學習,愛崗敬業,以高度熱情和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教學刊物,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做好筆記,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及科學方法觀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3.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選擇了當教師,就要勤勤懇懇地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選擇忘我,選擇無私,選擇清貧。在浮躁的環境裏,我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甘於奉獻。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我要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救災心得體會3

公元XX年2月4日,立春。一抹久違的陽光灑在三湘大地,歷經逾50年一遇特大冰雪災害之後的湖南,冰雪消融迎來春天。

突如其來的冰雪重災,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這場雪上覆冰、雨上加凍的嚴重自然災害,考驗着湖南,也考驗着湖南人民。

突如其來的暴雪考驗着中國,災難當前的中國考驗着各級黨員幹部。令人欣喜的是,連日來,面對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抗災救災的隊伍裏,黨旗最鮮豔!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場生與死的戰鬥中,有些黨員幹部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少數共產黨員習慣於做看客,不願伸手去幹,不想伸手去幫;個別領導幹部呆在辦公室裏,躺在老闆椅上,拍腦袋指揮,憑想象決斷。更有甚者,忙着爲領導置辦“年貨”,爲自己埋下“定單”,盤算着一些不該盤算的事情。還有一些黨員幹部停留在“文件抗災”、“會議救災”、“號召傳達”,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傳達文件,以口號代替行動,看似忙忙碌碌,但是卻沒有忙到“點子”上,沒有把溫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黨員幹部的天職應該是“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在搶修電網的第一線,在冰封雪裹的高速路上,在人聲鼎沸的火車站,在受災的邊遠山寨,在城市的街道與社區……哪裏有困難,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應該有共產黨員的身影。風雪中,共產黨員就是要第一個上,拼盡全力抗雨雪,責任時刻記心間。風雪中,共產黨員的身影,就得讓人們溫暖、令羣衆感動。今年過年不回家,黨員幹部要首先帶頭,把路讓給普通羣衆,把方便留給普通羣衆。限時用電了,黨員幹部要首先帶頭,“還電於民”,機關單位再冷,也不要開空調、用暖氣,只要多想想那些還在風雪中忍凍捱餓的老百姓,多想想風雪中老百姓的苦處和難處,自然就會感覺到渾身暖和、渾身來勁。

在漫天雨雪的災區,隨處可見這樣的鏡頭:一個個普通黨員把責任扛在肩上,始終沒有退卻,依舊堅守信念、篳路藍縷地前進着……

1月26日下午,正在500千伏華電長沙電廠至沙坪變電站輸電線路43號鐵塔除冰的省送變電建設公司職工xxx、xxx、xxx,因鐵塔突然倒塌而壯烈犧牲;1月28日和1月29日,xx縣供電公司職工xxx、郴州電業局職工xxx又倒在抗冰保電的最前線。他們用生命守護光明,用鮮血捍衛電網安全。英雄雖然倒下了,卻在冰天雪地裏豎立了一座座抗冰保電的豐碑!

而我們呢?作爲即將入黨的我們應當拿出實際行動服務社會.

救災心得體會4

再強再猛的洪水也衝不跨我們團結一致抗洪救災的決心。xx鄉全體救災人員在抗洪搶險中所取得的勝利就充分證明了這點。

XX年8月5日,墨江縣xx、阿墨江、他郎河因受強降雨影響河水暴漲,xx鄉三江口一帶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及次生地質災害。這次災害導致防護河堤大面積坍塌,造成部分房屋倒塌、路面阻斷,同時險情致使xx兩百多戶居民需緊急撤離,並給人民羣衆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xx“8·5”洪澇災害及次生地質災害救災指揮部迅速啓動應急方案,安全撤離並安置好受災的羣衆。這次災害引起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於8月8日分別安排並組織了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消防突擊隊等多支救災隊伍趕赴xx災區。

我也光榮地加入了青年突擊隊,在團縣委書記和副書記的領導下和其他青年朋友們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達了災區,沒顧得上休息,我們就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工作。我們的第一項任務是給在受災羣衆的安置點搭帳篷。夏天的xx十分悶熱,我們青年突擊隊的所有人員都頭頂烈日,緊張的工作着,汗流浹背自然是難免的,可沒有一人說不願意,也沒有一人偷懶,大家都明白,只有我們搭建好帳篷受災羣衆才能被如數安排好。大家工作的很認真,連休息是也不願多浪費一分鐘,儘管大家很累,但是臉上卻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由於搭建帳篷和活動板房的水泥場地不夠,救災指揮部要求組織人員迅速對糧管所前後的暫時空場實施混泥土澆灌以保證後續工作的展開,我們也於八號晚飯後接到了第二項任務,配合施工人員進行混泥土澆灌作業。日暮下我們鮮紅的團旗迎風飄揚,我們的青年突擊隊也緊張有序的配合施工人員澆灌混泥土。我們身着紅色志願服排成一條長龍就像一條長長的運輸帶運輸着攪拌好的混泥土。混泥土着實很沉,由於情況緊急我們所有人都沒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爛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沒有說一個“累”字、一個“髒”字。而後我們又參加了活動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樂趣。在工作中我們依然歡聲笑語。由於活動板房材料在切割時工藝偶有粗糙,被鐵片劃傷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災情的嚴重和受災羣衆安置的緊迫局面,大家那顧得上關心這些劃傷都繼續埋頭苦幹。看着一幢幢活動板房搭建完成,我們也終於可以鬆口氣了,想想災民就要住進我們親手搭建的房子中,我們欣喜萬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救災過程中也讓我收穫了人生中難得精神財富和寶貴的工作經驗。我們青年突擊隊中的成員都是來自全縣各個單位的,有政府部門的,有教育系統的,有廠礦企業的,還有來自當地災區的。在抗洪搶險中我們並未因爲單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協調工作,相反我親如家人,勝似兄弟。我們共同頭頂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們同食同宿,盡顯兄弟情義;我們互幫互助,爲救災熱誼錦上添花。

八天的洪搶險突擊工作,讓我重新理解了奉獻、友愛、互助和進步的真正內涵,也讓我結識了一羣人生中難以割捨的好友,更讓我收穫了人生中最純正的情誼。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戰鬥、共同快樂的場景也將成爲我腦海中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通過這次有意義的救災志願活動讓我理解了人類力量的強大。面對自認災害,我們從不畏懼,因爲我們有戰勝它的信心和萬衆一心、團結一致抗災的決心。抗洪救災志願活動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最爲寶貴的一課,也是我受用終身的一課。

救災心得體會5

xx鎮處於全區的西部,屬於典型的低窪地區,抗洪排澇工作事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顯得尤爲重要。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洪水,我鎮迅速啓動防洪預案,落實各項抗洪排澇措施,組織全鎮黨員幹部、人民羣衆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災的洪流中,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5日上午,內河水位降至1.9米,其中豐南圩已降至1.7米,受災田塊全部被救出水,全鎮無一人傷亡,未出現大面積的農作物受淹,人民羣衆生產生活未受大的影響,社會大局穩定,抗洪排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一、抗洪的幾點總結。

1、超前決策,未雨綢繆。我鎮是西部水鄉低窪地區,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據這一具體情況,近兩年來,我鎮對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大投入,投資近280萬元,新建一座雙泵排澇站,13座防洪閘,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標準,在雨季來臨之前,花費近12萬元,對全鎮原有閘站進行全面的檢修,保證了戰時用得上,打得響。同時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6月30日當天降雨,當天關閘,當天排澇,做到了及關及排。

2、加強領導,組織得力。今年的洪水來勢猛,來速快,雨量大。我鎮黨委、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連夜召開班子成員、機關幹部、聯繫幹部、各村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會議,進行全面動員佈署,動員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線,靠前指揮戰鬥,同時組織全鎮的民兵成立抗洪搶險小分隊,及時化解險情。

3、確保重點,注重實效。我鎮的抗洪排澇工作始終圍繞五個確保開展,注重具體效果,確保不因洪澇災害而發生人員傷亡;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確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受淹絕收;確保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不受大的影響;確保社會大局的穩定。

4、思想統一,作風紮實。面對洪災,全鎮廣大黨員幹部、人民羣衆及時的統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線,黨政主要領導同志始終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種矛盾,宣傳情況,排除險情,廣大黨員幹部頂風冒雨,日夜駐守在抗洪一線,身先士卒,率先垂範,人在陣地在,與羣衆共進退,正是這種紮實的作風,凝聚了人心,增強了戰鬥力,讓人民羣衆看到了希望,喚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關鍵。抗洪排澇的關鍵是抓排水,抓自救,穩定羣衆的情緒。我鎮在重抓一級排水的同時,積極組織力量狠抓二級排水,匡自爲戰,確保了農作物不長時間經受水淹。同時,面對人民羣衆焦慮的情緒,加強宣傳,加強疏導,耐心解釋,及早及時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到受淹最重、困難最大、羣衆情緒最激烈的一線解決問題,防止了過激行爲的發生,確保了社會大局的穩定。

二、災後的幾點反思

1、切實維護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滿足羣衆的需求是我們黨和各級黨員幹部的根本責任,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切實維護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羣衆的財產不受損失,面對洪災,容不得我們黨員幹部有不作爲的行爲,有半點閃失,否則羣衆不答應,組織也不答應。

2、切實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抗洪工作防患於未然的長久之計。洪水無情如猛獸,只有將它擋在圩堤之外,閘門之外,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我鎮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抗洪工作的勝利,是與近年來的投入分不開的,但我鎮目前依然還存在部分患工險段,存在排澇模數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閘站,只有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動性,把損失降到最低。

3、切實組織羣衆,發動羣衆,宣傳羣衆,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羣衆基礎。人民羣衆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組織好羣衆、發動好羣衆,才能降服兇猛的洪魔。在組織羣衆中,融洽黨羣幹羣關係;在發動羣衆中,減少災害損失程度;在宣傳羣衆中,贏得羣衆的理解支持,化解羣衆情緒。

4、切實加強科學決策,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科學之路。抗洪工作來不得半點的.馬虎與閃失,我鎮的區域位置特點是地勢低窪,地理位置落差懸殊,田塊高低不一,這就需要早關閘,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時,重視抓好二級排澇,加大組織力度,提高自救的組織化程度顯得尤爲重要,如何審時度勢,加強決策,對抗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分關鍵。

5、切實履行職責,體現先進性,是抗洪工作取得勝利的政治保證。抗洪的過程是一個戰時的過程,戰時是廣大黨員幹部平時工作作風、意志品質、工作能力、決策能力的集中體現,是考驗幹部的過程,更是鍛鍊幹部的過程,抗洪的過程,既能體現先進性,更能提高先進性。

三、迅速掀起抗災自救的新高潮。

抗洪工作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之後,廣大羣衆,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要雷厲風行、爭分奪秒、再接再厲、連續作戰,迅速投文章標題:鄉鎮抗洪救災工作總結與思考。

救災心得體會6

災後重建,百廢待興;千日奮戰,路在腳下。

災後恢復重建需要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充分發揮災區人民的主體作用。從“5·12”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起,四川便進入了一個極爲特殊而關鍵的時期。自強自立自救的精神與堅定堅強堅韌的意志相互激勵,我們勇敢地從地震廢墟中站起來,強忍悲痛,自救互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我們從災難中學習,從災難中汲取信心,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把抗震救災精神轉化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堅強意志,轉化爲推動科學發展、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強大力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村民喊出了災區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共同心聲:“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帶着泥土和草根的芳香,兩條樸實無華的標語展現出災區人民昂揚向上、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實幹苦幹的精神狀態。

災區人民是抗震救災精神的創造者。大災之後的恢復重建,是一個原地起立的過程,是一個發展起跳的過程,既具有抗震救災普適的共性,也具有從災區實際出發的鮮明個性。抗震救災的精神取向,應該在廣大人民羣衆的普遍行爲和社會實踐中得到張揚。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汶川大地震,震出了億萬國人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震出了災區人民的堅強意志,更激發了災區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創業精神、拼搏精神、英雄精神和科學精神。

兩條標語——一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災後恢復重建不僅要着眼於當下災區急需恢復的基礎設施和災區羣衆急盼迴歸的日常生活,還要以長遠的眼光、人性的視角、科學的舉措,謀劃災區未來的持續發展。作爲一場攻堅戰,不能沒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總動員;作爲一場持久戰,不能沒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自主創業。走進今日災區,田坎上,河灘頭,公路旁,到處可見自搭自建的過渡安置房,到處可見災區羣衆不等不靠、重建家園的忙碌身影。廢墟上站起的四川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羣衆都有一種共同願望,那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抓住恢復重建的機遇,重塑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機制,培植自我再生的造血功能。

兩條標語——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拼搏精神。山高水急的巴蜀大地培育了四川人民敢爲人先、智慧包容、自強不息、堅韌奮進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四川人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獨特品格。在這次地震災難中,四川人民特別是災區人民表現出無比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山垮了,路毀了,水斷了,房塌了,糧沒了,但災區人民並沒有被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倒。他們知道,危急時刻,生死關頭,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不拋棄,不放棄”;“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從災難中活下來的災區人民更加懂得吃苦耐勞,更加懂得拼搏求生,更加懂得感恩圖報。用災區羣衆的話說:雙手在,希望就在;腳踏實地,一切可以從頭再來!

兩條標語——一種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精神。汶川地震災難彰顯四川人民的英雄本色:越是苦難越是堅強,越是苦難越是團結,越是苦難越是奮進。山搖地動間,9歲的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從廢墟上爬出來,奮力救出兩個同學;三歲多的郎錚從廢墟中被抱出來時,一個敬禮感動中國;埋在廢墟下的女孩鄧清清打着手電筒看書,這一幕感動世界——他們的原生態行爲,傳承着一種大無畏的 “川軍精神”。一個外國記者在綿竹災區採訪,親眼看到失去房屋、家人和財產的農民用自己的雙手重建家園,認爲“中國農民是人類的一座豐碑”。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這樣一種不彎腰、不低頭、不服輸的英雄精神。

兩條標語——一種以人爲本、尊重自然的科學精神。汶川大地震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生在世,要讓自己的血肉之軀得以保存,更要用自己的雙手做事。面對地震災難,逝者已去,活下來的人不但要挺起脊樑,奮起工作,而且要努力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更爲重要的是,要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穿越災難,重建家園,災區人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尊重科學,更加懂得求真務實。災後恢復重建,任何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都是對人民的犯罪,必須堅決杜絕。

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讓我們看到了災後重建的美好明天!

救災心得體會7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念天地之悠悠,人類史也不過如白駒過隙;相對於無限的宇宙,我們無可否認人之渺小。所以,某種程度上說,人類歷史,就是一條艱難蜿蜒前行的道路。像風刀霜劍、山崩地裂等等,千百年來,常伴人類行路之旁。但也正是環境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之磨鍊,讓人類越來越堅強——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華文化和中華精神的閃亮,亦彰顯此一道理:精神家園,玉汝於成。

且不言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抗擊天災人禍,最終走向勝利的歷程,僅以當代中國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意志,便是艱難困苦中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襄未來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它更成了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永恆來源。像“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蘆山地震等抗震之衆志成城的場景,以及災後萬衆一心的重建歷程,都凝結和形成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它也自然而然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閃耀於“中國精神”的王冠之巔,激勵着中國人民鼓起風帆、面向未來。

災難亦有時,痛苦也會慢慢湮滅,但自然與歷史的週期率,仍可能規律性的發生。像自然災害,有時並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甚至,一些人爲災害,也可能因我們的記憶抹去過快而再次發生。因此,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特別是那些讓我們戰勝千難萬苦的經驗、意志與精神,更是我們應永遠記取的珍寶,它是我們縱觀古今、連接未來必不少的鏈條和支柱。

因此,將那些“抗震救災精神”,通過一定的形式,如文藝作品,讓其再現,並教育一代又一代後人,從中吸取精神的營養,讓後人走得更穩、更好,讓我們的精神家園更加固若金湯。這其中,人民藝術家們的責任重大。我們常說,藝術家要深入生活,要融入時代。當然,表現小我,也是時代的側映,但是,如果藝術工作者總是將身心囿於偏狹的小我之域,就難以看清時代的張力,無法親近時代澎湃的精神,就難以把諸如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精神”的偉大,得以展現於天地間。

像汶川等抗震與重建的過程,不僅是一場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物質重建過程,它更是一場精神家園的精耕深構歷程。當我們的藝術工作者,能真正深入重建的災區,從環境的改變,前後的對比;災區人民心靈創傷的撫慰和無畏前行中,就能從中感受到國人感恩深如海、愛心無遠弗界的偉大。當藝術工作者將身心投入其間,把抗震救災精神,融入生活、融進血液,做到見物見人見精神時,就能以藝術的力量、精神的鼓舞,將一個玉汝於成的精神家園,立體地展現於國人的心靈之城上;中國人民的“抗震救災精神”,就會飄揚於重新鼓帆遠航的獵獵旗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