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的心得體會

《大清相國》中陳廷敬的形象,已經影響到不少公職人員。"有些熟悉的朋友找到我,跟我探討陳廷敬的從政經歷。"不僅如此,在小說的影響之下,史學界也對陳廷敬其人其事給予了更多關注。"雖然描寫的是一位我所敬重的古人,但也表達了我對當代現實生活的思考,生活不斷往前走,我相信歷史中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借鑑的好東西。"王躍文說。爲人之德,就是要宅心仁厚。2011年中央組織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對幹部德的考覈意見》,具體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細化了幹部"德"的考評標準。要做好乾部,首在爲人,俗話說"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古往今來,對人的要求,無不以做人爲本。

大清相國的心得體會

且不論書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只看隨着科考腐敗窩案、山東百姓自願捐糧案、官匪勾結霸佔民宅案、陽曲百姓捐建龍亭案、銅錢短缺錢法重理案、雲南庫銀虧空案、皇上微服私訪杭州連環事等等,一代名相的光輝形象逐步樹立並熠熠生輝,而其如何待人、處事、言談的道理也緩緩道出。

如何做人、待人,一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也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在《大清相國》裏的主人公陳廷敬,就是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的榜樣。首先待人不可太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待人不可太絕,對人對己都適用。畢竟是以人爲本、以天下蒼生爲念。對人,能幫人處多幫人,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人,可能是友人、親人、故人,可能是敵人、仇人、小人,也可能是好人、壞人、陌生人。能幫助的人越多,說明你的能力越大。幫助他人的過程也是積累正能量的過程,內含一個反饋循環,如同福報。一個人一個人地去幫,那是點對點的應對,正能量的積累如同加減乘除,畢竟有限;取仕之路,爲官一任,若能造福一方,那是點對面的輻射。官做得越大,能福澤的區域越廣,正能量的積累是指數或者階乘。內含的福報就像一個光環,光照當代,輝映千秋。能饒恕的人越多,說明你的境界越高。饒恕的前提是有錯,而這種錯又不在律法懲戒的.範疇之內。有些錯,說是錯,卻又似乎在情理之中,角度和立場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往往不一樣。在人治的朝廷當中更是如此。如果總認爲自己的觀點是對的,而把不同於自己的觀點就歸入錯類,那麼就無法與他人形成合力,自然也辦不成大事。正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想來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對己,能嚴格處多從嚴,須寬容時亦寬容。事前多嚴格,我們可以修身;事後多寬容,我們可以立世。

處事也是現代人一個重要的修爲課程。在《大清相國》裏的陳廷敬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基本理念是,不必太盡,物極必反,過猶不及,事做得太盡了,不但讓自己筋疲力盡,也讓他人少了發揮的空間。即便是自己能力所及,也需要留有餘地。尤其是作爲領導,更應如此。即便領導再能幹,也需要留給下屬成長的空間。如是,事不必太盡,至少應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事本身不盡,而人精力有限。其二是指做事的程度,不必太盡。尤其是在資源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更是我們做成事情的一種有效法則。二八定律很好地用科學解釋了這個道理。而如陳廷敬所言:我只能做我做得到的事,做不到的事我要是硬去做,就什麼事都做不了!

另外在言談上面,《大清相國》的陳廷敬也給出了不少啓示:言不論多寡。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我們可以暢談通宵;碰上話不投機的人士,我們可以閉口不言;生氣的時候大罵,抑鬱的時候緘默,含冤的時候辯解,委屈的時候訴說。如是,我們就只有甘心平凡。人在官場,其實是言不論多寡的,有的時候是言多必失,有的時候言少冷場。道一千,說一萬,我們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用氣話傷害自己,不要用惡語毀謗他人,讓自己成爲更加完美的人。

最後,不可不道的官場五字訣——等忍穩狠隱,五個字總結了陳廷敬50年的官場生涯,可謂十年一字。沒有前人傳授的等和忍,悟不出穩的要義;沒有穩的定力,做不了狠的事情;倘若狠而不隱,終將引火燒身,而不能全身而退。書雖小說,但確有其人,書中描述的很多事情也是真實發生的。當然,亦古亦今,亦真亦假,如疑如信,任君斷奪。

大清相國心得體會

暑假裏學校下發了一本《大清相國》,供黨員同志學習。抽空閱讀了王躍文先生的這篇長篇歷史小說《大清相國》一書,心情很是有一種衝動的慾望。衝動的是我很景仰這樣的作家這樣的水平,因爲他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權利和官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和猥瑣,以及爲官爲人爲文爲事的紛紜複雜,《大清相國》這本書的封頁上有這樣一段話:康熙朝名臣輩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罷官,索額圖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終被貶回原籍,徐乾學去官早逝,滿朝重臣中,但見陳廷敬馳騁官場五十餘年,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最終成爲文淵閣大學士,乞歸後仍被招回,最後老死相位。

王躍文集中筆墨來寫陳廷敬爲官的一生,寫他如何從一個擁有正義感的青年舉子,逐步成長爲胸有城府、老練沉穩的官僚。晚年回到家鄉,他總結自己近50年的官華考宦生涯,記得小說的最後又有這樣一段話:“當年衛大人告訴他一個等字,岳父告訴他一個忍字,自己悟出一個穩字,最後又被逼出一個狠字,虧得月媛又點醒他一個隱字。若不是這一隱字,他哪能全身而退?”這段話是小說的點睛之筆,也算是全書的文眼。等、忍、穩、狠、隱,陳廷敬的一生幾乎就是這5個字的形象寫照,總結起來,“等、穩、忍、狠、隱”與“識時務者爲俊傑”是陳廷敬馳騁官場的真經祕訣。陳廷敬能夠耐得住寂寞,一步步做到了“等、穩、忍、狠、隱”,不參與派系與集團鬥爭,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講究政治謀略又不去害人,能夠更新觀念、迅速轉變角色,從錯誤的思想中走出來,識時務、處處小心謹慎、避免鋒芒畢露。用自己的方式報效朝廷、造福子民。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康熙皇帝稱其:“寬大老成,幾近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