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工匠精神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5篇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

八個勞工,八個工匠。熱愛自己的工作,腳踏實地,勤奮認真,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他們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專業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通過繼承和學習,通過專注和堅持,他們成爲了國寶級的頂尖技師和某一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鉗工胡雙倩,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老胡工作30多年,創造了拋光零件100%合格的驚人記錄。在中國新一代大型飛機c919的第一架原型機上,有許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親自打磨的新零件。

2、紙釣工周東紅是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他用手撈出曬乾的宣紙後,每張紙的重量誤差不到1克。30年來,周東紅始終堅持100%良品率的記錄,他加工的紙張也成爲韓美林、劉大爲等著名畫家和國家畫院的“皇家畫紙”。

3、港珠澳大橋貫穿延安。工作時,嚴觀安應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頭處的間隙誤差應該小於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間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過自學成爲了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海底隧道16次對接。

4、孟劍鋒,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在北京APEC會議上,——“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我國贈送外國領導人及其夫人的國禮之一,是孟大師經過百萬次精雕細刻,在僅0、6毫米的銀片上創作的“絲巾”。太空英雄、奧林匹克運動員和汶川地震紀念館的獎牌都來自孟劍鋒。

5、張東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銀瓦焊接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銀瓦板薄如牛皮紙。液化天然氣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針眼大小的泄漏可能帶來致命的後果。張東偉的焊接工藝不僅質量100%有保證,而且外觀完美。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磨牀,也是國內第一個從事高速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磨削的工人。他被同齡人稱爲“鼻祖”。中國從事這一過程的工人不超過10人。他磨的轉向架上裝有644輛高速動車組,運行8、8億公里,相當於繞地球22000圈。他是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寧

7、高鳳林,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焊機。焊工高鳳林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已有35年,被稱爲焊接火箭的“心臟”。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的焊接發動機的推動下順利飛入太空,其中長征3A系列火箭將嫦娥衛星送上了月球。0、08毫米是高鳳林焊接生涯中挑戰的最薄記錄。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2

重拾工匠精神,對教師教育的啓示有四。

一是尊重教育經驗。

教育經驗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起來的,對每個教師而言都帶着自己的生命溫度,而且不少經驗還是以教師或學生的某種犧牲爲代價的,因而彌足珍貴。優秀的教育經驗是教育領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將其全都視爲低級、片面、膚淺的,認爲他們需要被理論知識覆蓋和替換。

尊重教育經驗,首先要培育教育經驗。教師要堅守育人爲本的職業精神,各項工作都應該以育人爲目標。尊重教育經驗,還要延長教育實習時間。教育實習的定位主要不是基於技術理性的將教育理論應用於實踐,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論教學的工具”,而是通過實踐形成教育經驗。教育經驗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教育實習時間要延長,讓準教師逐步從邊緣到中心,從依賴到獨立,從而在上崗前積累其獨當一面的經驗。

二是推行師徒制。

教育經驗彌足珍貴,但作爲個人經驗,它卻依賴教師的肉體,會隨着某個教師的離職或離世而消失,“人亡藝絕。”因此,教師教育必須重視教育經驗傳承。教育經驗內含緘默知識,其傳承要靠“傳、幫、帶”,要落實到師徒制。

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經驗傳承是否有價值?回答這個問題,關鍵看我們堅持何種改革觀。如若我們認爲改革是“大破大立”,甚至“全破全立”,那麼經驗傳承當然是改革阻力。可是,教育改革其實是漸進和連續的,從一定意義而言,是不斷地“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改革中,教育傳統、教育現實與理想的教育之間雖有差異,也有共性。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轉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們都不能忽視和輕視教育經驗傳承。

積極倡導共享的氛圍,努力構建共贏的機制,師徒制才能發揮最大價值。現實中確實有部分教師對公開教育經驗有顧慮,害怕“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不願跟同行分享“乾貨”。有位教師曾跟筆者說,她找到了一個教化學某個知識點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很快理解,而且在考試過程中也極少遇到問題。可是,她不會將其用於公開課,也不會告訴其他同行。可見,師徒制價值的發揮,在於共享的氛圍和共贏的機制。

 三是彰顯能力本位。

教師教育要重視(準)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要建構“能力本位”的課程觀和評價觀。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是教師的核心技藝。其要義,簡言之,就是會教且教會。可是,當前教師教育課程與評價偏離了教師核心技藝。

這種偏離在職前教育階段的表現是,教育理論課程重過實踐課程,導致準教師只是爲考而學而不是爲教而學;在職後教育階段的表現是,“研究”重過“教學”,導致教師只是爲發表而研究而不是爲教學而研究。

建構能力本位的教師教育課程觀和評價觀,就是教師教育的課程和評價都以核心技藝爲中心。這意味着,教師教育課程不僅要強化實踐課程,而且理論課程也要緊緊圍繞實踐展開,指向教師的核心技藝。教師教育評價應該以教師核心技藝爲基準,重點考查其“應會”,而不是“應知”。

 四是強調“技進乎道”。

我國職前教師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先理念,後技藝,試圖讓準教師在還沒有足夠的教育教學經驗的情況下掌握科學概念,樹立先進理念。這個思路,只能讓準教師形成了“關於教育的觀念”而非“教育的觀念”。因爲,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觀念不可能以觀念的形式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當一個人把觀念告訴別人時,對聽到的人來說,不再是觀念,而是另一個已知的事實。”

其實,正確的思路是先技藝,後理念,“技進乎道”。技藝固然包含緘默知識,但也有可明言的規則,即技法。技藝學習要從技法開始。教師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是教師教育的起點,是教師教育理念生成和創新的基礎。所謂教學有法,指教學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師必須熟練掌握這些方法。

當然,教學有法無定法。所謂無定法,基於維特根斯坦的視角,即對規則的使用本身無法還原爲規則。換言之,教學本身雖有各種原則和方法,但是這些原則與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體運用,卻無法還原爲一定的原則與方法,必須藉助教師的判斷力。

教師熟練掌握各種具體方法後,纔能有更多時間與精力提升關注層次,這時就要推動他們從對技法的關注提升到對藝術的關注,達到“技進乎道”的境界。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3

很久以來就對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聞,近日有幸拜讀,讀罷掩卷,心中感觸良多,我被書中精彩紛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闡述震撼着,現將感想列出一二,與大家共同探討。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時候會想:反正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喬布斯曾說:“工作將佔據你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事你認爲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企業將會怎樣?作爲公司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公司爲榮,明天公司以我爲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如果不作奉獻的話,整個公司最終將會失去贏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公司的成員,當然也包括自己。所以,爲了公司的利益,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棄那種“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曾經聽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這個故事生動的表明,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小事,纔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業業圓滿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公司的興旺乃至整個社會的繁榮纔有可能實現啊!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態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纔會爲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4

夢想是驅動進步的動力,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國家都需要有自己的夢想。靠什麼來支撐和實現我們的夢想呢?工作之餘,我閱讀了付守永著的《工匠精神》,也許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線索和答案。

一、用工匠品質照亮前行的道路。

堅持、樂觀、勇敢、目標明確併爲之努力,這就是工匠品質。前行的道路上,從來都是佈滿荊棘,從一開始的勇往直前,迎風奔跑,到路上的跌倒和周遭的嘲笑,工匠們都會接受,他們用耐心化解憂傷,用堅持戰勝孤單,用快樂笑對過往,用忍耐支撐夢想。因爲他們明白,不管經歷快樂還是痛苦,都只爲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多一些風景欣賞。

工匠的品質告訴我們,要始終堅信自己選擇的道路,不論是生活上的還是事業上的,我們要將懦弱和膽怯遺忘,用堅強的身軀和無窮的力量去飛翔。當我們身心疲憊時,找個僻靜的角落細細思量,將喧囂紛擾暫忘。“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來的人。”當我們實現夢想時,會發現所經歷的一切其實就是我們實現夢想的翅膀,我們所有承受過的痛,會換來實現夢想時的碩果馨香。

二、用工匠精神傳承經典的厚重。

很多人對於工匠精神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很機械的階段,其實工匠精神有着更深遠的意義。也許,現在我們正在戴着瑞士的手錶,開着德國的汽車,回家時享用着日本的家用電器。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產品是如何傳承至今的呢?我想答案每個人都應該很明瞭,這些產品的生產企業多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員工大多具有工匠精神。

其實,我們也能具備工匠精神的品質。我們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更要熱愛自己的企業,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能單純地把工作當作是一種賺錢的工具,而是要樹立一種對工作的熱情和執着精神,對所從事的事業和生產出的產品及服務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要形成一種與企業文化想匹配的價值觀,並由此更深層次地推動企業的內在動力,不斷超越自己,將自己與所從事的事業、企業建立起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5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談及“供給側”改革時,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爲衆多媒體的關注熱點。其實,不僅是經濟改革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教師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輕視工匠精神將導致“教學荒蕪”

幾千年來,工匠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藝經驗與“知識”“真理”無緣,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思想中,孔子對“學稼、學圃”不以爲然。孟子更將它稱爲“勞力”,斷言其被“勞心”者統治。這並非“中國特色”。杜威曾說,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卻共同地貶低技藝。柏拉圖把手藝人安置於“理想國”的金字塔底層。亞里士多德把技藝稱爲“製作”,認爲只是達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隨着近現代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日益興盛,人們對工匠技藝經驗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書匠”幾乎成了教育領域的“過街老鼠”。“教書匠”和“教育家”間的虛假對立,誘使“要教育家,不要教書匠”之類口號出爐。在它們的誤導下,有些一線中小學教師,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具體的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和研究,甚至鄙視常規教育教學工作,把紮紮實實的教育教學輕蔑地稱之爲‘教死書’,把實實在在的教育工作者輕蔑地稱之爲‘教書匠’,卻進行宏觀的、不切實際的理論研究,說一些專家們常說的話,寫一些學者們已經寫過的文章。”奢談一知半解的理念,執迷於建構教育流派或教學模式,輕視學科教學知識打磨和積澱,最終將導致教學荒蕪。

故而,教師要重拾工匠精神。這是我國時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當代學術研究的印證。上世紀哲學研究的實踐轉向及其對社會學、教育學的影響,都爲技藝經驗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背書”。

這些學術思想資源包括:存在論層面,海德格爾對“用具透明性”的現象學描述;認識論層面,波蘭尼對緘默知識與名言知識之關係的“冰山比喻”;語言哲學領域,賴爾對“知道什麼”和“知道怎麼做”的區分和維特根斯坦的“相似的看待”“相似的處理”;在社會學領域,布迪厄揭示的“實踐邏輯”;在教育學領域,康納利的“教師個人實踐知識”和範梅南的“教學機智”等。

簡言之,教育教學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藝術。作爲藝術,它總有一些地方沒有道理,總有一些地方不講道理,也總有一些地方講不出道理,教師只能靠技藝經驗。

工匠精神在教育領域是有傳統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爲“教書匠”正名。匠,在漢語中並非只是墨守成規,而且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之義。我們反對墨守成規的教書匠,歡迎精益求精的教書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師。何謂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說,它的核心是“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視工作爲修行,視品質如生命,視產品爲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機心。

由此可見,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師將教育作爲終身事業,專注、執着於教育教學,力求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細、極致,並在此過程中體驗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領域是有傳統的。於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是工匠精神。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提到一位歷史老師“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是工匠精神。甚至於那些擁有某項絕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畫圓、隨手畫地圖、能用二十種語氣說“你好”、能在開學一週內記住所有學生的姓名等,也體現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6

這次關於《工匠精神》的培訓讓我感覺收穫很大,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在這次培訓後豁然開朗。甘總從世界格局說到我們自身的修養與以後的發展,讓我明白了工匠精神的現代闡釋,工匠精神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更是需要我們一生追求的東西,下面來談談我對這次培訓的感想。

先說說工業4.0,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旨在利用物聯信息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定製化的產品供應。美國的互聯網工業則是旨在工業領域實現數據流、硬件、軟件的智能交互,實現系統、設施和資產運營的優化。而中國製造20xx的目標爲,將信息技術一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智能化製造作爲今後發展的主線,以未來十年爲發展週期,目標是驅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型。在我看來,三者僅是側重點有所不同,最終的目標如出一轍。三者最終都是將物聯網、互聯網和大數據結合起來,使得製造系統更加智能化、數據化,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我認爲,要實現下一代的工業製造大致分爲三個步驟。第一步爲實現物聯網工業,這一步目前已經有企業已經實現,比如甘總在培訓中提到的SEW賽威傳動,那裏的AGV作爲可四處行走的工作臺,上有待裝配產品,到相應工位相應員工裝上相應配件,相應工位有各種產品的各種物料,掃碼後就可調出相應物料,這樣可以實現多種產品的小批量生產。第二步,傳統產業的互聯網+改造,這一步大多數企業正在實現,比如,通過互聯網,“成品”可以直接通知物流公司來收貨,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查詢到哪些工廠的機器富餘,我們就可以直接在那個機器上下訂單,從而使得整個社會的資源得到整合,效率極大的提高。第三步,大數據指導生產,甚至大數據指導創新。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如何提升生產效率,如何改善生產,甚至建工廠前可以分析工廠建在哪個位置更好,當然還有更多的數據可以挖掘。我們看到,物聯網是一個工廠內部效率的提高,互聯網是整個產業鏈的整合,而大數據則是整個社會資源的整合。

以上是我對未來工業技術方面的理解,在未來的智能工業中,個人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現代的工匠精神是我們所必須的。工匠精神原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着產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現在的工匠精神有如下八點,熱愛:不慕虛榮幹一行就愛一行;專注:專心致志一生只做一件事;踏實:寓巧於拙用“笨功夫”練“真本事”;勤奮:刻苦努力用汗水澆築工匠的豐碑;嚴謹:一絲不苟用細節成就偉大;堅持:執着堅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精進:精益求精追求無限的極致和完美;進取:永不止步鑄就個人品牌譜寫人生華章。

目前,我作爲助理工程師,我的目標爲軟件工程師,首先要熟練掌握各種語言,爲以後的進階打下基礎;編寫的'軟件模塊化,移植性強,註釋清楚明白;熟練使用各種開發工具;喜歡鑽研算法;同時更要有工匠所擁有的品質,有感恩之心,非常感謝領導支持我鑽研那麼久,有基本的個人素養。

正如甘總在培訓中所講,在當今社會,只有把工匠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才能擁有競爭的優勢,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遠在複雜環境下立於不敗之地。作爲職場人,傳承和發揚工匠精神不僅是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宿命所歸。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7

很久以來就對《工匠精神》這本著作有所耳聞,最近,公司開展了學習工匠精神的活動,有幸從辦公室借來一本拜讀。拿到手第一印象認爲這是一本雞湯,仔細讀來,並非如此,裏面的一些觀念和人物事例很是接地氣,讓人感觸頗多。

所謂的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一種對夢想的追求,一種擔當奉獻精神及一份默默無聞的堅守。

學習了《工匠精神》,結合自己的工作現狀,尤其是在目前環境保護的高壓形態下,工作上不能出一點差錯,必須要時刻以工匠精神鞭撻着自己,改掉以往大老粗的行爲作風,各項工作力爭精益求精,不允許有交差思維、差不多思維及走捷徑思維,要對公司及自己負責,在自己的一片領域上敢於堅守擔當,把工作漂漂亮亮的完成作爲自己的追求。 注重工作中各種人際關係的處理和維護。減少自己偏見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增強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

此外,我們還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先增值,後回報;先沉澱,後成才;先有爲,後有位。從容自信,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8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以“工匠精神”來尋求發展與突破,黨員幹部作爲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更當深入踐行,將“工匠精神”貫穿於工作的各個環節。

新的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黨員幹部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幹事創業、責任擔當、信念追求各個方面,才能將自己磨鍊成一名優秀的黨員幹部。在學習工作中要做到一絲不苟,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要堅決摒棄“過得去就好”“差不多就行”的心態和“不拘小節”的思維陋習,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把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體現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不論是技藝精湛的“木工匠鼻祖”魯班,還是試驗萬種藥方提煉_的屠呦呦,都用實踐證明:只有實幹纔是的出路。所以,黨員幹部要將“工匠精神”的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小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大到在國家發展當中,都要處處體現出“工匠精神”。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把崗位作爲幹事創業的大舞臺,傳承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做幹一行、愛一行,爲發展打開新局面、爲百姓帶來實惠。

黨員幹部要堅持理想信念,不搞形式主義,始終發揚“工匠精神”,保持鍥而不捨、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一顆釘子釘到底的精神,真正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9

當我聽到熟悉的品牌名稱,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萬國、卡地亞”時,我經常會想起一個老人在半夜戴着老花鏡,在臺燈下打磨不到幾毫米的零件。手錶可能是生活中的奢侈品,但也體現了工藝的偉大。老鐘錶匠沒日沒夜的堅持每一個零件沒有任何偏差,然後就做了百年機械錶。

工匠精神就是堅持認真細緻。

職業生涯結束後,日本賽車手凱塔開始改裝汽車。每輛保時捷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彩色鉛筆畫在模具上的。經過一週甚至一個月的精心打磨切割,才安裝到車身上,完美。不得不說日本人的手藝真的很讓人佩服。

工匠精神少而精,不圖利。

德國人生產的車每年都是限量的,但只用半年工資就能買得起。每輛車都可以用二十到四十年。匠人精神是完美的詮釋。

相反,粗心和湊合最終會導致不好的後果。

古時候有個畫家畫馬的時候感覺不一樣,就把它改成了老虎。兩個兒子問他,他解釋說,一個是馬,一個是虎。於是兒子出去打獵,一個誤打誤撞打中了一匹千里馬,一個誤打誤撞騎上了老虎,被打死了。做得像,但最終導致了悲劇。

中國現在的手藝是稀缺的。

在當今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持之以恆地做一件小事。但是,無論是我們身邊的小變化,還是社會政治事務的大變化,時代的車輪都在滾滾向前,但總有一些事情會在千變萬化中永存。它們經過時間的錘鍊,依然光芒四射,就像我們頭頂的天空,日出日落,都是匠人精神的產物。

我們必須有手藝。也許現在的我們和少年一樣浮躁,說着“差不多”,但是當我們成熟了,回頭看看自己的缺點,把浮華從空虛和現實中剝離出來,把自己從一個彎曲的瀑布變成一條靜水流深的小溪,我們就會意識到工匠精神是如此重要。所謂匠人也是細心細緻。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0

當我聽到耳熟能詳的品牌名字,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萬國、卡地亞”時,我腦海中常常浮現出一位年邁的老人,戴上老花鏡,在深夜的檯燈下,一次次打磨着不足幾毫米的零件。手錶,在生活中或許是件奢侈品,但也因此體現出了工匠精神的偉大。老鐘錶師們夜以繼日的堅持着每一個沒有絲毫偏差的零件,才做出百年不停的機械手錶。

一、工匠精神是堅持認真、堅持細緻

日本賽車手井田在職業生涯結束後開始着手改裝汽車,每一輛保時捷都由他親手只用眼睛與彩筆在模具上畫出,精心打磨剪裁一星期甚至一個月後,才安裝在車體上,完美無缺。不得不講,日本人的工匠精神着實讓人佩服。

二、工匠精神是少而精,不求利

德國人生產的汽車每年都會限量,但他們只用半年工資便買得起,每一輛汽車都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對於工匠精神,可謂完美的詮釋。相反,馬虎湊合終釀惡果。舊時,有一位畫家在畫馬時覺得不像,便將其改成了老虎。他的兩個兒子問他時,他便解釋道一個是馬,另一個是老虎。於是他的兒子出去打獵時,一個將馬誤看,射死了一匹千里馬,另一個將虎誤看,騎上去被咬死了。湊合看着像,卻終釀成了悲劇。

三、中國目前的工匠精神是稀缺的

在如今這個變化萬千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安靜下來,持之以恆般做一件小事。但不論是身邊微末之事的變化,還是宏大的社會政事變化,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在萬千改變中卻總有一些東西曆久彌新。它們經歷時間的淬鍊,依然散發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們頭頂的蒼穹一般,日升日落,亙古如斯,那便是工匠精神的產物。

我們必須具備工匠精神。或許現在的我們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後,反觀自己的不足,由虛而實剝落浮華,將自己從一彎急流瀑布點化爲靜水深流時,我們纔會發覺工匠精神如此重要。所謂工匠,亦是認真細緻。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1

“日本佔世界百年老店30%”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認爲中國是一個傳統老店留存比較好的國家。爲什麼還在運營的老店不如日本?直到我瞭解到日本工匠的“工匠精神”。山本醬油的第三代傳人山本太郎,爲了做出最好的醬油,花了一年時間學習如何做出最好的木桶。有人問他是不是浪費時間,他覺得是他對父母和客戶的責任。這種精神就像這個浮躁的社會裏的一縷清風,沁人心脾。

匠人的精神就是專注於眼前的人,腳踏實地的盡職盡責。工匠從來不在乎產品的售價,只在乎人們認爲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人的思維是有限的,不能用同樣的熱情同時對待很多事情。工匠們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工件上,剩下的就交給別人了。如果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工匠,只要分工明確,社會就永遠不會混亂,但現在人們看到電影行業賺錢很快,所以不管是作家、歌手、食人族,都去當導演,最後落得工作沒做好、電影口碑很差的尷尬境地。

手藝的第一個條件是崩潰。當前面的路很多的時候,有些路可能看起來是捷徑,有些路看起來是漫長而艱難,但是你怎麼知道這兩條路有相同的終點呢?我一直認爲不努力就沒有結果,不走彎路就沒必要走。爲了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孟劍鋒嘗試了幾十種材料,推翻了一套又一套方案。沒有那些看似無用的嘗試,你怎麼能得到外賓渴望讚美的結果?工匠的精神,不急於做出最優質的產品,大概是我們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東西。

說到工匠,我們總覺得“踏實”、“踏實”,因爲他們不能被整個社會浮躁的風氣所驅使,卻給這個社會帶來一絲涼意。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2

近日,揚州大學有幸邀請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南京市北京東路附屬幼兒園吳邵萍園長來校作“家園共同體的建構,幼兒園家長工作方法與策略”爲主題的學術講座。教科院學前教育專業全體師生、國培計劃青海學前園長班等一百餘人聆聽了報告。

講座中,吳園長分析了當今我國幼兒教育的五大需求,也指出其中存在的兩大缺失。針對這種現狀,吳園長提出了幾點構建家園共同體的途徑,並一一介紹了與不同類型家長合作的策略。吳園長和藹可親,結合理論與實踐,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爲大家“傳經送寶”,分享了作爲一名幼兒園的管理者在建構家園共同體中應給予教師的支撐力量。

此前,揚州大學教科院舉辦過“學習吳邵萍老師先進事蹟座談會”。從視頻和材料中學習吳邵萍老師,吳邵萍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在幼兒教育一線工作崗位上,用工作中平凡的點點滴滴譜寫了不平凡的幼教生涯,將一生中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

今天能夠近距離和吳老師交流,面對面感受吳老師對幼教事業的執着追求,對孩子的愛和對幼教事業的愛,師生收穫更大。國培班學員李老師深情地說,“吳邵萍老師用自身栓釋了什麼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就是愛的事業、愛的專業、愛的藝術、愛的傳遞,愛的幸福。”學前1301班高秦同學表示:“聽了吳園長的講座,我充分感受到作爲一名幼教人的辛苦與幸福。吳邵萍老師系統解答了對於家園合作方面的各種困惑,使我們對構建家園共同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對什麼是教育理想、什麼是教育的本質、教師職業的精神追求、教師職業不僅在於奉獻等等有了更爲清晰的認識。”

吳老師一句“幼兒教育首先是愛,愛就是我的教材”久久迴響在教科學子們的心中。同學們紛紛表示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樹立教育理想、提升職業素養,進一步明確當代師範生的價值追求,做一個吳邵萍式的好老師,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心中有愛的老師。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3

公司推廣學習“工匠精神”的活動,學習後,我進行了反思,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就日培育我們員工精益求精的精神。

先成爲優秀傑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日公司整體運行中重要的環節,要保證自已在崗位的工作無差錯,無託延,需要耐心,細心各決心,細心瞭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先成爲一個自我昇華的“匠”,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完成本職工作後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昇華。

我是從20xx年加入ATL的,很榮幸分到實驗拉,一直在Degassing崗位工作,在我們這邊是樣品的,所謂的樣品就是精品,是一個手工製作的工藝品,所以要做得比其他產品更加完美,從調機到生產都是由我們自己來完成,因爲單小品種多,有時候一個換好幾個,當然就避免不了有些電芯比較難做,機器比較難調,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我們的耐心和細心了,對我來說,越是難做的電芯就越有挑戰性,當一個完美的品質的電芯從我手中流出,那種心情是無比的自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當我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捨的情緒,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當成是一個有生命的,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去跟它交流不僅僅是把工作當做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的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這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4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並不符合每個人的夢想。有些人選擇放棄,有些人選擇堅持。“比堅持更可貴的是對完美的不懈追求。

“我之所以堅持做一件事,就是想把每件事都做好,做到最好。”這是56歲的金浩說的。他用了21年的時間把一個普通的街頭書店變成了上海最大最漂亮的書店——錢。書店裏數不勝數的書,精緻的設計,都源於他對完美的追求。經過20多年整理書籍的監管,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爲讀者提供了廣闊的閱讀空間和視野。

央視紀錄片裏的工匠中,有記者來到手工桿秤製作的小鎮。在南方特色的小巷裏,男男女女忙着做手工秤。他們選擇原材料,用尺子量出所需長度,讓製造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儘可能的精緻、測量、稱重。製作一個標準的量表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的監督,使企業能夠誠信經營,消費者有更多的保護。

工人制作的零件,修復人員對時鐘的反覆校準,傳統工藝雕刻家的細緻雕刻,都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堅持。一個團隊花了20年時間編纂的詞典;一個老人繼承文化,篩選,煮,曬紅糖。官方的說法是,因爲有人追求完美,所以在大批量生產商品的時代,有人選擇堅持,這樣飛機才能正常運行,中華文明才能傳承下去。一個人的堅持會對世界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需要像工匠一樣執着。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質量無法保證。長期以來,中國將失去在世界森林中站穩腳跟的機會。各行各業都需要放慢腳步,各司其職,精益求精,才能平和安寧。人的生活需要質量的保證,質量需要堅持工匠精神。十年的忍耐力,兢兢業業的態度,不斷進取的決心,才能讓文化傳承,讓國家永存。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改變不了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能做的就是像工匠的堅持一樣一成不變。

工匠精神心得體會15

李克強總理在內蒙古赤峯職業技術學院考察時,對一個學生讚美道“相比他的‘作品’,我更欣賞這種追求完美的職業精神。”總理口中的“職業精神”即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作爲一名基層的工作者應學習他們耐心、嚴謹、專注、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孜孜不倦、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在工作態度上積極向上,要有工作激情。基層工作者要學習這種精神,在面對繁瑣枯燥重複的工作時要永遠保持激情,懷着“工作是一種修行”的理念,培養職業認同感,享受通過努力工作所獲得的成長、取得的成績。

在工作落實上持之以恆,要有忍耐力。工匠從入行到成爲“匠人”要經歷種種痛苦和挫折,勇敢直面困難並堅強地走出困境才能成長爲“匠人”。基層工作者應有這種忍耐力,基層工作加班時間多、心理壓力大,犧牲了很多休息娛樂甚至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跟工匠一樣苦。只有以良好心態應對繁忙的工作,以苦爲榮、以苦爲樂。要有堅持力。

在工作目標上追求極致,目標要高遠。工匠們從事着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卻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就基層工作而言,要把黨的基層事業做好,離不開每一位基層工作者在各自崗位上的嚴謹細緻、一絲不苟。填寫一張表格,撰寫一篇材料,接待一次來訪,調解一次糾紛,籌備一次會議等等,這一件件別人看起來瑣碎的“小事”構成了基層工作的全局。

“工匠精神”的難點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要完成一項工作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善始善終地堅持到底。基層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面對誘惑,這時一定要執着地堅持下去,耐住寂寞、穩住心神、經住誘惑,不達目標,決不言棄。要有滾石上山的勇氣和氣魄,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真抓實幹,一步一步推進,一點一點積累,實現量變到質變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