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課心得體會(精選8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表演課心得體會(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表演課心得體會(精選8篇)

表演課心得體會1

這學期我們的實訓課是兩週的戲劇表演。不知不覺中,戲劇課就飛快的結束了,回望這門課,我總有千萬的感觸。雖然表演有着的遺憾但現在想起來卻還是激動無比,心潮澎湃,開心快樂的。

通過對戲劇的學習,我認識到了如果說,音樂搖撼聽覺、舞蹈和美術衝擊視覺,那麼戲劇,是融匯這三者的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背景音樂渲染氛圍,特殊音效模擬真實場景;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刻畫具體故事;舞臺佈景,呼應人物心理。“綜合”應該算是戲劇的本質,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綜合、誇張地運用各種方式,聯繫現實,表達主題。正敘、倒敘、插敘,像文章一樣交錯演繹;獨角戲、相聲、歌舞,五花八門的形式都可以用上,一幕一幕,一場一場。若能注意呼應,就能讓這齣劇給人帶來豐富多彩的感覺,而不會讓人覺得混亂。都說戲如人生,大概就是因爲戲劇的這種特點,讓它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會更加廣泛地被大衆接受。

班裏一共有七大組參加了表演,戲劇安排的內容各式各樣。莎士比亞說過,他的作品就是“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的確是這樣的,通過參加戲劇的表演我認識到了,戲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如同學們表演的TheCollegeLife(《大學生活》),表現出了現代大學生對待生活和學習的一種態度。還有現實版的《白雪公主與小矮人》彷彿把我們探讀它時的童年的快樂時光有一次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同樣也表現出了我們對童年無憂無慮,純真快樂的一種嚮往與懷念。還有英文版的小品《不差錢》以及英文版的《武林外傳》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歡樂。當然不得不提提有我們組演的最失敗的一個戲劇YesMeansNo《似是而非》,使我的戲劇表演課充滿了遺憾。

不過,回想一下我們各組熱火朝天的準備過程,又覺得好溫馨,好甜美啊。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們都所獲甚多,首先是對劇本的深入瞭解,使我們對英漢翻譯有進一步的認識。其次,小組的排練培養了我們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及相互之間的學習交流。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大家聚在一起討論,表演,每一次的排練都是我們美好的回憶。排練的過程中我們相互指導學習,我們相親相愛,我們協同共作。

從選劇本,分角色,背臺詞,排練到最後的表演讓我感受到了戲劇更多的需要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配合,所以團結合作在我們的排練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也增加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也鍛鍊了大家的合作能力。同學們之間默契的配合,互相的理解,共同的努力使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給我們正在準備期末考試十分緊張的氛圍中增添了不少的快樂和甜蜜。

戲劇表演需要語言上的表達,我們又都是用英語表演的,所以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口語也得到了鍛鍊加上老師和同伴對我們語音上的點評及糾正,我們的英語發音改善了很多。

快樂的時光總是飛逝。我們的實訓課結束了。大家都還沉浸在自己表演成功的喜悅中,所以十分的戀戀不捨。因爲從戲劇表演課上我們得到太多,我們學會了對劇情的分析與選擇排演,我們改正了不正確的發音,我們感受到了暖暖的友情,我們感覺到了團結的力量,我們也從戲劇中看到人生的無常還有我們前進的力量。十分感謝老師陪我們走過了這段快樂時光,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指導。

表演課心得體會2

這一學期對我來說真的是獲得了很多東西,其實在寫之前我認真的看着筆記回想了很多學過的東西,發現我們所做的每個練習都有他訓練的目的,仔細想想每個練習我們都會獲得很多東西有的或許多有的或許少。發現很多東西都是潛移默化的。很多時候我所感受到的是成爲好演員的一個素質。

學期下來,我發現表演者需要一個好的創作狀態!我覺得好的創作狀態應該是這樣的:

(1)做合格的專業要改造自己,學會改造自己。

(2)演員要學會調節不能通過外部事物影響自己的創作,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3)必須生動靈活,身體與面部表情。

(4)當我們想完成目標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系列的行動

(5)舞臺與生活,舞臺上必須經過加工,但必須是有因果順序的。

(6)舞臺上的演員,必須是有目的的,有任務的!

而且我覺得演員自我與角色融爲一體,演員與角色的關係。反覆體會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中點滴的回憶,遇到事件的時候一定回過頭來想想靜下心來。我們要達到一個目的我們採取了多少行動。要善於利用道具,打扮自己,有選擇的的選擇道具。投入角色,不受影響。

我認爲人的身體是由思想與呼吸來控制的,控制自己的身體必須先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與心裏,除此之外。我認爲最重要的是研究演員行動的目的。行動線是怎樣的從自己的身體與內心出發,作爲演員要有自己的行動線,根據身體所收到的刺激由身體到內心,有內心帶動呼吸與身體,以角色的身份來看這個世界與人物的關係。我認爲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句話好像突然給我指明瞭方向,角色背後的東西纔是最重要的,並非表面不能只有形似,要從各個方面瞭解角色,自我控制心裏和身體合一。

努力的使自己中性,排空雜念要活在當下,我發現做了幾次工作坊,每個學習表演的老師、藝人、大師都有共同點,那就是注意力、氣場、能量的收放。這讓我明白了很多,演員不能騙自己的身體,要活在當下。

我們一直在強調身體的控制,發現必須自己不斷的嘗試纔可以更多的瞭解自己的身體,看看身體達到什麼程度給自己的情緒帶來什麼樣的反應,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在進行身體創作之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1、身體的放鬆與收緊牽動身體的每一處肌肉,包括手指、眼睛……全部的神經都在工作都在用力。

2、隨時準備可以做出任何動作,收放自如。如果注意力集中。創造、創作過程都不會間斷。

3、肢體處於放鬆狀態,老師也說過強調過,表演者的放鬆與平常人的放鬆是不一樣的,我們的狀態就像充滿能量的氣球。

4、我認爲在創作之前人或創作者是保持一種中性的狀態,我覺得這樣有利於創作,如果沒有也要控制自己的身體。

5、創作過程中,保持狀態不變,沒有雜念。

6、尊重對手給的矛盾的語言和身體上的動作。表演者是感性的通過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身體所感受到的刺激,馬上通過身體與語言表現出來。

在最近的這一階段老師也有所提到觀察生活,我記得有一次我去觀察兩三個外地一起來上海收破爛的,在我不斷盤問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觀察不僅僅是隻看外表,原來他們的背後也有很多故事,他們也承載着家庭,孩子,老人等。那天我突然明白或者觀察生活應該是這樣的。反過來講如何將自己觀察到的進行處理,人物觀察在觀察後我覺得應經過精心的改造和處理,在作品的時間上有所剪裁,我們要學習如何剪裁。將人物還原生活的同時將能夠突出人物性格的行爲組合起來,我在這方面就遇到了一些問題,演員課通過人物的外形、動作判斷人物的心裏,找到能夠吸引觀衆的亮點引發觀衆與你同樣的感覺和反應。

應有選擇的觀察與修改,使作品更有戲劇性、更青春。儘量嘗試與自身性格有差異的人,進行模仿,動作細心,心裏明確,我們可以透過角色的心裏來感受這個世界,這樣就會得到的更多。學會刪減、提煉、把人的複雜的心裏感情(要有心裏體會)(就像我心底的東西,這個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個作品一定與“我”有什麼關係有真實體會,要有生活質感。

我們在做一生活的行動,一定要有目的。這一方面我有深刻的體會,因爲在臺上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就會出現我們通常所說的在舞臺上站不住的感覺,沒有明確的目的,我們的行動路線與動作就不明顯,我感覺似乎突然明白了許多,我的行動要有明確的目的。

演員的感情與感覺要非常的明確非常的精準,如(我愛一個人,我是怎樣的感受,如何程度的愛她)我們要精確我們的感情,試着問自己,爲什麼這樣做,試着反問自己。給自己明確的目的,精確自己的感情,將身體某一部分對環境的感覺帶動我們的全身。在上課時我明白了許多事情,也可能在老師點評的時候突然明白,我感覺我的獲得是通過課上的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獲得的,我發現這是我提高自己的一種方法,我在想自己問題的同時,通過老師專業語言的點評,突然有種被點透的感覺,感覺非常好。理性,這個問題我感覺我有所解決,記得在和遙遠做練習的時候老師突然說我用很多經驗,腦子一直是理性的思考,從那開始我好像被一棒子打醒了。

其實這段時間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在創作之前演員需要大量的理性思維,要考慮角色、行動的合理、臺詞……但是我個人在做表演的時候會想這個像那個突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敢做太理性,發現自己在臺上什麼表情都做不出來,總是有個第三隻眼睛在監視自己,感覺很不舒服,自己在做什麼動作和表情的時候都很僵硬,我覺得這樣在臺上太可怕了,很不自在。我也自己在找自己的問題所在,覺得是因爲我不能完全的投入!這是我進階段遇到的問題。但是我發現我慢慢在把直覺放給身體。慢慢的觀察對手給我帶來什麼,然後做出反應。

演技訓練是演員所需要的技能與培養演員技能。要明白演員自己在舞臺上的目的。記得最近做過一個練習我坐在臺上另一個人過來與我說話互相適應,但是我發現自己與上來的對手完全交流不上,自己心裏一點目的和慾望都沒有感覺自己很無助不知道該幹什麼這種感覺很難受,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演員在舞臺上沒有目的是非常可怕的,這讓我明白了很多。真正的技巧就是從角色的角度想,演員必須有真實感覺能力,有演活角色的慾望,把角色的性格與觀衆分享,明白角色的行爲動機,在現角色的情感。

說到這裏,說道對手的問題,其實我感覺對手可以給你帶來你在舞臺上的全部,我一直想從對手身上獲得到一些東西,發現每個人都是很毛躁的,在舞臺上,沒有把心真正的放下來關注對手。關注對手給你帶來了什麼,自己在對手身上到底獲得到了什麼,對手真正給我帶來了什麼,我在對手身上需要什麼,想獲得什麼等。在考試這幾天我獲得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一直在尋找一種直感,在最後的幾天我也一直在平衡直感與理性,我發現自己可以改變,但理性還是有的,好像在後幾節課找到了直感。感性的身體,演員需要這個。

表演課心得體會3

時光飛逝,轉瞬間10年的這一學期就結束了,這個學期對我來說很充實,除了在專業知識上學會了很多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方方面面上我也有了很多新的領悟,尤其在做人方面。

這學期開始,從最初的交流練習,節奏練習,模擬動物等一系列的解放天性訓練,再到模擬人物練習和觀察人物練習,我個人在學習中總結了以下幾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從拙劣的純語言表演轉變開始

在最初的練習中,我感覺自己的反應能力和的適應力還算不錯,但是多數都是靠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從具體的肢體動作上感受,以自己的想象力來進行簡單的表演動作練習。在表演上看的,演員發揮的,往往都是即興創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觀的反映,所以在每次表演課上的小練習中,常常會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刻意去規定自己和對方的行動;不要規定對方的言語;要給予對方強烈的刺激,這樣纔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在構思練習的時候不要把情節規定太滿。;要明確上場後的任務,不要過多的語言,要用心和形體動作感受自身所塑角色場上的微妙變化;不要用表演來解釋規定場景,不要用稱謂來解釋彼此的人物關係。

宇宙萬物都是一種自然的機制,表演的觀念越強主觀意識越強越容易阻礙這種機制,學會思想減負,化零,身心放開,機制自己會啓動,空就是滿。——這是表演筆記中老師對我說過的話,現在再看這句話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爲通過這一學期的表演學習,從實踐中我感受過這句話的實質意義。

二、臺詞和形體的統一性

肢體語言不豐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礙,由於沒有協調的肢體語言從而使我的表演單一化,不準確,不自然。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不僅要把臺詞準確的表達出來,更要和形體統一化,否則難以形象生動的體現臺詞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個人每個階段思想不同領悟也不同,現在回頭看看我之前的表演筆記以及之前發現的問題,我又有了更深的體會,更進一步的領悟。

從解放天性練習到模擬人物和觀察人物練習的訓練,我從一個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掛名組長變成一個懂得列計劃列規矩的負責的組長,其中得到的鍛鍊是從任何書裏或者教學上求不來的。

在表演練習中一些必要的無對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對象的雙人交流難得多,因爲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個人身上,要達到注意力集中且不散,節奏分明卻不能亂,每個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觀察人物片段的前一階段我做過許無對象交流的練習,當時覺得是不好掌握但沒覺得有多難,雖然許多點都還是比較不細緻比較粗糙但一切還是靠即興發揮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隨機應變,所以一切都還算自然。

首先,我對所演人物角色感過度的重視,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其次,我沒有深入瞭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靈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找不到正確的狀態;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鮮明,在舞臺上行動線索不明確以至於我說出的每句臺詞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節奏不鮮明,考慮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沒有了性格和特色感,這曾讓我一度感到苦惱,但是每次回課後經過老師的認真耐心點評和調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隨時隨地的關注生活細節

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後,我感覺除了有新學到的知識以及小小的進步外,更多的還是要自我總結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進步的方向和尋求的目標。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鍛鍊臺詞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自己要堅持鍛鍊,可以練習獨白,練習練習聲樂,不要浪費漫長的寒假。假期充電迎接新學期的新任務。此外在老師的教導下,我的收穫就是自身的修養有明顯進步,凡事忍讓三分退三分,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有小衝動,小脾氣但是我有信心會有完全改進的一天。還有就是做事的態度及紀律性,無規矩不成方圓。我覺得我爲人處事方面改變了好多,從原來的急躁變得會心平氣和,從不聽別人講話,到聽取他人的信息與自己意見相結合,這些都有助於平時的工作和學習。

我相信下個學期我會有更好的表現,同時我也做好了迎接更難考驗和挑戰的準備。

表演課心得體會4

一個學期匆匆而過,話劇社的活動也暫時落幕,回想過去,我們一起去看話劇表演,感受大佬的演技,一起在篤志會堂即興表演抑或是排一個完整的段落,從這些活動中我們對話劇的興趣被激發了,同時臨場發揮能力得到了提高。話劇社的每一次活動都很有意思,且很有意義。通過每次的即興編劇和臺上的表演,鍛鍊了我應變能力,提高了表演能力。我在話劇社學到了一些表演知識和技巧,對本學期的社團活動很滿意。話劇社無疑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有着相同的對於戲劇的熱愛的人們走到了一起,用不同的方式詮釋着對於表演的熱愛。

高一上學期在二附中數不勝數的社團中選擇了話劇社,最開始是被招新海報所吸引,話劇社不像其他的社團一樣彩打海報,而是選用復古風。這一學期高一同學在話劇社和社長以及高二的學長學姐學到很多表演技巧。平時一般會分組演出,一組表演,其餘的人當觀衆,表演結束後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流意見。在多次表演話劇後,我們懂得了如何隨機應變,劇情不能太跳躍,一定要有中心立意,且表達明白,臺上只能有一個人說話……我們還進行過劇本討論,反轉是很漂亮的點睛之筆,但如果運用不恰當,就是一場災難,邏輯合理反轉出乎意料是一部好話劇的基礎。雖然這一學期並沒有什麼好的作品,但還是收穫良多。一週一次的話劇社表演可以給我很多歡樂。上臺表演也漸漸輕車熟路,從一開始的緊張得一言不發,到最後學會和學長搶戲。確實給每個人留下難忘的回憶。

日常的社團活動大概可以總結爲即興表演和有劇本的非即興表演即興表演所帶給我們的鍛鍊主要體現在了對藝術表演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不怯場的自信程度,都說藝術是相通的,即興表演想必與演講有着某種意義上的共同之處,同時它更勝一籌的在於情況變化的突發性和多變性…然而社團中大家都非等閒之輩,這一幕幕戲搭下來,不管是演的好也好不好也好,總歸還是有收穫的。而對於有劇本的戲,感覺上恰恰是最麻煩而且難演的。總的來說,每一次的活動都是一次能力的提高同時又放鬆了同學們。比如即興話劇:從素質的提升來看,即興話劇可以很好的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處理意外)還有團隊合作能力(大家相互配合),溝通能力,想象力等等,所以參加社團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能力,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表演課心得體會5

20XX年3月1號,在聯校教研組的組織下,我有幸觀摩了一些數學名師的優秀課例,感受頗深。他們的課既沒有刻意華麗的語言,也沒有刻意的教具,但那幽默風趣的語言、超凡的教學機智,處處體現着教學藝術的魅力,使我久久爲之震撼!

吳鼕鼕老師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對教材的挖掘深度以及教學設計的新穎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吳老師通過立體的課件、動態的畫面配合學生的親自動手實踐(切土豆),最後得出結論。真正體現了“知識的獲得建立在學生經歷的過程之上”的理念。

薛錚老師的《積的變化規律》,整堂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根據情境問題列出的算式發現問題:因數和積,誰變了?它是怎樣變的?爲什麼會這樣變?然後組織學生觀察、討論,發現規律,總結規律。讓學生置身於具體的問題情境當中,突出了教學的實效性。

章雅玲老師的《垂直與平行》別出心裁,自制了一個長方體紙箱,在紙箱的正面畫了一組平行線,讓學生認識了這組平行線後,突然,章老師用小刀在平行線間切了一刀,然後旋轉了起來,兩條直線立刻呈現在了不同的平面上。短短的幾分鐘,通過這動態直觀的演示,學生輕鬆理解了“同一平面內”這一難點,真是眼見爲實,耳聽爲虛。

俞正強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一課,在課堂中就地取材,在紙袋裏裝粉筆,用課堂上學生和教師的歲數、會場的人數,甚至拿自己禿頂的頭髮來啓發學生,學生在俞老師詼諧幽默的課堂語言中不間斷的思考着......尤其是他經典的反覆問話“小朋友你今年幾歲?”、“一共有a人,小朋友30人,那麼大人有多少人?”,使課堂上歡聲笑語不斷。雖然沒有課件,但精彩程度不遜於年輕老師有課件的課堂。

總之,這次觀摩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我將把這次活動中的收穫運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爭取與名師一路同行,拾遺一路花香。

表演課心得體會6

5月8日,“築夢青春,圓夢農行——我身邊的青年榜樣”主題報告會在北京舉行,報告會以表演和告白的形式展現了我和其他六位青年員工的事蹟,引發了在場觀衆的強烈共鳴和一致好評。至今我仍然記得,當我推着輪椅緩緩走向幕後時,我聽到了臺下響起了持久不斷的掌聲,我的眼眶紅了,努力四天四夜,只爲此時此刻。

接到去北京總行參加報告會的通知時,同事開玩笑說讓我在北京好好逛逛,必須給他們帶特產回去。結果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在北京的這四天就是沒日沒夜的排練,直到報告會結束我離開北京的時候,我也沒把北京城好好逛逛。但我並沒有留下遺憾,因爲在這裏,我收穫了太多的感動和激勵。

出發去北京的前幾天,我又將稿子背了好幾遍,還把家裏的椅子當輪椅,反覆練習劇中我和爸爸的相處的情景,臺詞、動作我都已經爛熟於心。我本以爲這樣的準備足以應對這場報告會,直到來到北京,看到總行團委爲我們請到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晚會的總導演馬彥偉,國家一級演員楊魯平、宋丹紅這樣一個專業的指導團隊,聽到屆時車迎新監事長和三位副行長還會親臨報告會現場觀看演出,我深知這不是一場普通意義的報告會。當總行團委馬書記告訴我們,她已經給總行領導立下軍令狀,要在四天的時間裏讓我們這些從未上過舞臺,毫無演出經驗的人脫胎換骨,給全行呈獻一臺精彩的報告會時,現場的氣氛變得嚴肅起來,我明白我此行的責任重大。

第一次摸底排練,我練習了無數次,全身心投入的表演並沒有得到導演和老師們的認可,當即給我指出了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我的眼神不夠堅定,眼睛裏沒有東西,邏輯重音不準確,抒情的段落太多,沒有感染力......我頓時覺得自己以前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費了。下午,馬導給我們挨個排了舞臺站位和情景動作,我更是覺得我站哪都不對,做什麼都是錯,這時我才深深地體會到自己的水平還遠遠達不到老師們要求的程度。

初登舞臺,當燈光聚焦到我身上時,我的眼睛一瞬間被閃花了,什麼都看不見,我有些不知所措,這時候臺詞、動作、站位、節奏我已沒辦法一一都顧及到。馬導一次次的把我打斷,指導我找準正確的方式後,讓我再繼續表演。每一次的打斷都會讓我的狀態更加低落,但馬導卻一直專注的看着我,就像在看一場正式演出,沒有漏出一絲不耐煩的表情。直到他再一次打斷我,我以爲他又要指出我不對的地方。我心虛的望向他,結果他轉過身,嚴肅的對後面的燈光師傅說:“剛纔追光一直沒有準確的追着演員走!我不希望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們都是專業的,你們走過無數次場,但農行只有這一場,這臺演出就是他們的“春節晚會”,明白嗎?”這段話雖然是說給燈光師傅的,但卻字字扣在我的心上。這是我自己的演出啊,偌大的舞臺上,所有的燈光都聚焦到我的身上,所有的音響都爲了烘托我的表演,所有工作人員都力爭完美,嚴格要求每一個細節,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全力以赴?事後我躲在角落裏仔細回想馬導對我說過的每一個細節,趁別人休息時,我在臺上反覆走,反覆練,直到每一個站位、每一個動作都瞭然於心,從此舞臺排練時我再也沒有出過錯。

楊魯平老師是個嚴肅、較真的人。每一次我拼盡全力表演,他仍然說我抒情的東西太多,演戲的成分太多,完全是自我欣賞,打動不了他。我一度覺得他的要求已經到了嚴苛的地步。我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沒有表演經驗,拿專業演員的標準來要求我們,是不是有點太過了?看到大家被批評後士氣低迷,他給我們講述了他從一個業餘演員成爲國家一級演員的經歷。他告訴我們,業餘演員在舞臺上拼的不是專業技巧,拼的是激情,憑着這種表演的激情,連專業演員也不得不佩服他在舞臺上的感染力。“你們都是農行的青年榜樣,工作、生活中再大的困難都克服了,還有什麼能難倒你們?這些故事都是你們的親身經歷,沒有誰能比你們在臺上演的更有激情。我相信你們能做的更好。”是的,回想我和父親走過的那段艱難日子,還有什麼困難我不能克服?老師們對我付出了百分之百的精力,我卻沒有付出最大的努力,如果我做不到最好,我還有什麼資格擔起“青年榜樣”這四個大字。第二天一早,我就找到宋老師,請她幫我一字一句的“摳”臺詞。宋老師不加推辭,親身示範,傾囊相授。每一個我忽略的細節,她都要和我反覆演練,直到我達到她想要的效果。她的投入的眼神,極具感染力的表達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天晚上排練結束後回到賓館,我都會回憶着她教給我的東西,在鏡子前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臺詞的練習到深夜。直到最後一天排練的時候,我終於找準了老師強調的那種講述的節奏和感覺。馬導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老師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知不覺時間一天天過去了,5月8日這天終於到來了。演出結束後回到休息室,我坐在凳子上回想剛纔臺上的一個動作想的出了神,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還在沉浸在你的表演裏呀?都結束了呀。”是啊,都結束了,可我似乎已經養成了臺上表演,臺下找問題的那股子鑽勁。驀然回首這四天的經歷,我發覺其實這個成功的結局是必然的,因爲我們一開始出發的姿態,已經決定了事情未來的結局。你想要的是什麼?這種要求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不同的執行成效。導演、老師和所有的工作人員,他們一開始就把這場報告會看做是一臺舉足輕重的演出,把我們看做舞臺的主角。所以,他們從始至終都用近乎嚴苛的標準來要求所有參與者都做到完美。他們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姿態無時無刻不感染着我,激勵着我。正如車迎新監事長會後所講:農行肩負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以責任擔當、堅定不移服務“三農”的姿態,成就了農行六十多年的光輝歷程。作爲一名農行人,我要以務實奮進、勇於擔當的姿態回到工作崗位中,繼續將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精神傳承下去,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基層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抒寫我的下一段人生。

再見,北京!再見,我終生難忘的地方!

表演課心得體會7

“讓真人來演真事,由於他們明顯的感到不自然,所以效果極壞,使觀衆坐立不安;僅僅因爲他們是真人,並不能就使他成爲真理得解釋者。真和逼真之間也許需要藝術作爲橋樑。”

表演到底是怎樣的一門藝術?銀幕上的斯琴高娃怎麼一會兒是善良,賢惠而內秀的農村婦女玉貞(《歸心似箭》),一會兒又成了市俗,潑辣而又純真的車行主女兒虎妞(《駱駝祥子》),接着又以既冷酷又熱情,既陰沉又睿智的日本戰犯川島真美子(《再生之地》)的面目出現在觀衆面前,這裏邊有什麼訣竅?

表演的實質

1“三位一體”。指創作中創作者、創作工具、材料及創作的結果——形象都統一於演員自身。這一基本特性產生出演員創作中的“雙重生活”、“雙重人格”以及“演員與角色矛盾的統一”等。

2“三個統一”指演員創作的藝術境界,優秀的表演必須達到三個統一,即演員與角色的統一;藝術與生活的統一;體驗與體現的統一。

3“三種素質”。好演員必須具備理解力、想象力、表現力三種素質。演員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須具備對生活、對人的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須具備分析劇本和角色的能力,必須具備對藝術、對人及人性較深刻的理解能力,否則表演會不準確或流於膚淺。

4“三種能力“。指演員對錶演這門藝術掌握的三方面的功力。

A、是基本功、基礎訓練,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關於表演的元素訓練、各種小品的訓練及形體、語言方面的訓練,以便掌握演員藝術創作的自我感覺,創造出藝術的第二天性。

B、是一套塑造人物形象的創造方法、包括理解人物、體驗人物、體現人物的創作道路,性格化與“化身”的本領。

C是創作中的思維與觀念。必須有正確的創作思維模式與創作觀念,才能塑造具有時代氣息、受當代觀衆歡迎的藝術形象,包括電影的觀念,當代的觀念,也包括藝術傳統的規律與觀念,宏觀觀念的落後與偏頗都將導致微觀藝術創作中的陳舊與失誤。近年來,人們在銀幕表演的研究中都十分重視創作思維模式與創作觀念的探討,不少演員在創作中嘗試到觀念轉化的甜頭。

5、“創作的三步進程”。指人物形象塑造中所經歷的“理解人物、體驗人物、體現人物”的三個階段。

6、“評價的三方面因素”.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劇作提供的文學形象、離不開導演的處理,當然更離不開演員的自身的創作。因此必須從劇作—導演—演員三方面努力,進行綜合治理,才能真正提高銀幕表演的水準。反之評價演員的表演是不科學的、不全面的。

7、“三種派別”。前蘇聯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將表演分爲三種派別:匠藝、體驗派、表現派。

在表演藝術領域裏,關於創作方法、表演學派,歷來就存在着體驗派和表現派曠日持久的爭論。兩派爭論了數百年。表現派的代表人物有18世紀法國啓蒙運動領袖、哲學家戲劇理論家狄德羅和著名法國演員老科格蘭。體驗派的代表人物有18世紀英國著名悲劇演員歐文、意大利著名悲劇演員薩爾維尼及前前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國在60年代,由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狄德羅(談演員的矛盾)》,引起了一場大論爭。

表現派主張演員只要在排演場排演時,體驗經歷一二次角色的內心情感,從而尋找到足以表現人物內心的外部形式,以後每次演出只要冷靜而理智地再現這種形式去打動觀衆。

體驗派主張演員在每一次排演和每一場演出中,都應盡力地、或多或少地體驗角色的情感,都應該動情,並將這種感情通過外部形式傳達給觀衆、從而感染觀衆。

匠藝型的演員根本不去體驗角色的感情,僅僅用一套規定死的刻板模式去扮演角色,匠藝不是藝術。然而,在我們的藝術中卻經常出現匠藝。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匠藝》一文中指出的:“在任何藝術中匠藝都是不可避免的,由於戲劇通俗易懂,所以在戲劇中匠藝得到了特別廣泛的流傳。這是我們這行藝術中的壞事,對這種壞事應當經常地而且很巧妙地進行鬥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給匠藝列出的種種罪狀:讀詞和發聲的`刻板;造型和形象的刻板;甚至於連情感本身也捏造。在處理演員複雜內心的過程時,匠藝是從最外部着手解決的,也就是本末倒置,它只是模仿體驗的外部結果。比如:愛情、命令、力量、死亡(匠藝只認爲有兩種死法:心力衰竭和窒息,“胸部內縮或者撕破衣領。”時代發展了,當今人們主張體驗派與表現派的結合。

8、“三種演劇體系”。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中國戲曲藝術(亦梅蘭芳)斯氏強調產生情感,進入情節,演員與角色“合二爲一”。布氏主張演員與角色情感上保持距離,雙重自我形象出現,一種“間離”;梅氏(傳統中國戲曲)則主張兩者結合,即情感與理智結合,虛實結合,強調演員與角色熔鑄爲一個整體。

9 、“雙重生活”。演員在創作生活中過着雙重生活,一方面表現爲人物形象—角色,另一方面又作爲形象的主人—創作者,兩者既矛盾又統一,這就決定了藝術創作中必須過着雙重生活,第一“自我”過着形象生活,體驗着形象的情感;第二“自我”則掌握和監督這種體驗並有控制的藝術地加以表達。表演藝術即是內部與外部的統一體,又是理智與情感互相交替的統一體。我們既追求“神似”,又要追求“形似”,做到形神兼備,“情動於衷而形於外”。

10、“角色中的自我與自我中的角色”。掌握好雙重人格,過好雙重生活才能解決好演員與角色的矛盾統一。我們說一切表演藝術的創作都要掌握好“角色中的自我,自我中的角色”的辯證統一。表演創作中所有的形象都離不開具體的演員:張良的董存瑞、斯琴高娃的虎妞、等等,而又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演員在藝術創作中必須熟悉和駕馭矛盾的雙方—自我與角色。一方面瞭解自我創作的優勢、弱點和特點,探索自我的創作路子;另一方面是熟悉角色,尋找到自我與每一個角色的橋樑。演員的創作不但離不開自身的外形、氣質條件,也離不開自身的創造條件。不同的演員具有不同德可塑性,存在着不同的戲路(然而隨着演員的努力、是可以開拓和改變的)拋開自我,去直接表演形象,表演結果,難以創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容易導致虛假、過火的表演。然而,僅僅停留在演員自我,談不上藝術創造,這兩種傾向都不足取。

第二節 表演的基礎訓練

任何藝術都有它的基礎訓練。表演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同樣有它的藝術規律和創作方法。前蘇聯偉大的戲劇藝術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積前人以及他自己幾十年的創作經驗,創立冷酷完整的表演體系,系統而科學的闡述了表演藝術的規律。斯氏在他的《演員自我修養》第二卷中提出了表演的諸元素。

1、注意力集中:整個精神和形體天性的完全集中。只要演員在舞臺上真實的動作,真聽,真看,真感覺,就能逐步尋找到正確的舞臺自我感覺。

2、肌體控制:即演員做到在創作中,根據人物性格與劇情的需要,該緊張的部位緊張,該鬆弛的部位鬆弛,達到表演的準確、適度,協調並富於魅力。真正

在舞臺上、鏡頭前做到極度鬆弛自如是相當難的,需要演員具備形體、心裏素質和不懈的實踐鍛鍊。

3、真實感與信念:這就需要演員假戲真做,需要演員具備信念感。培養演員對劇情、劇中的環境、規定情境、人物關係、發生事件等等具有真摯、強烈的信念與真實感,是基礎訓練的重要環節。

4、想象:想象是演員進行形象思維的重要前提。在整個創作中,想象是引導演員的先鋒。演員正是依據劇本提供的虛構事實和人物的基礎,用自己對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積累的素材,進入藝術構思的想象過程,豐富和深化人物形象,規定情境,並在內心造成相適應的情緒,激起相應的體驗、欲求、意向及動作。想象來源於豐富的生活,來源於演員的心理體驗和情緒記憶,來源於演員的大膽幻想與聯想。應該讓想象也成爲演員創作的第二天性。在創作中養成一種想象生活得藝術習慣,學會進入想象的第二現實。

5、情緒記憶:指演員創造角色中調動自己過去的體驗過的感情和激情的記憶,喚起人物相應的情緒與情感。情緒記憶在表演創作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技術,也是內心創作的最好素材,心理技術的重要手段。

6、交流與適應:交流指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與對手之間的思想、感情、意志、願望、動作等相互傳遞、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保持新鮮真摯的感受是交流的最佳狀態,有時甚至出現可遇不可求的即興瞬間交流。一定要防止形式上、表面上的交流。掌握交流,最主要的是做到真聽、真看、真的去感受,使人物“活”起來,也就是活交流。活的交流爲“有機的交流”,它需要經過“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判別周圍情況和選擇對象;第二階段是對象注意自己;第三階段試探對象的心靈;第四階段:把自己的視象傳達給對象,還要使他以內心視覺看到交流的主體本身看見了什麼和怎樣看見所傳達的東西;第五階段對象的反應,雙方交互地發出和收進心靈的潛流。

適應指演員在表演中與對手交流時彼此作出的各種不同的反應並影響對手的一種技能。適應能補充語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傳達給對方。

7、速度與節奏: “哪裏有生活,哪裏就有動作;哪裏有動作,哪裏就有活動;哪裏有活動,哪裏就有速度;哪裏有速度,哪裏也就有節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們生存的每一瞬間,我們內部和外部都存在着某一種速度節奏。節奏是一切運動的組織原則,節奏貫穿表演過程中一種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現象,在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強弱、長短、張弛等。速度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快慢、是節奏的構成部分和外在表現之一。兩者有區別又不可分割。節奏一詞由希臘語“PHTMOC”一詞沿用變來的,表示着程度,程序、勻稱的活動等意思。節奏這一概念反映着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所固有的一種品格和規律。如白晝與黑夜或是一年四季的交替、星球的運動、人的呼吸,節奏是反映着宇宙的次序和協調的概念,瑞典著名兩棲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說過:“節奏是至關重要的,永遠是至關重要的。”

8、單位與任務:單位分析好劇本中的角色與事件。任務是指一個單位中所含有的一個創作任務,即角色要“做什麼”的意向、欲求。命名—即從單位中引出任務的心理技術,是給單位想出來最能說明其內在實質的名稱,並用東西來規定單位中的任務。名稱是單位的概括與精華。

9、表演的核心元素—動作“沒有行動與幻想的結合,就沒有偉大的藝術。”—羅曼·羅蘭,表演藝術更是如此。動作是戲劇的根基。戲劇是以動作表現思想與情感的藝術。動作也是演員的核心元素。“戲劇”一詞在希臘文裏的意思就是“完成着的動作”。“演員”一詞是說“動作的人”(he who acts)。演員的任務是以“再現人的動作來再現角色的”。因此稱表演爲“行動的藝術”,稱演員爲“動作大師”。

體驗派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更認爲:“在舞臺上需要動作。動作、活動—這就是戲劇藝術、演員藝術的基礎。”

表現派大師萊布希特也提出:“演員藉助他的全部肌肉和神經,在一種摹仿的動作中來觀察同代人,這種動作同時又是一種思維過程。在單純的摹仿中,最多隻能表現出被觀察的事物,這是不夠的,因爲它能表達出來的原意,聲音非常纖弱。爲了效法達到反應,演員看着人們,就好像人們把自己的行動表演給他一樣,一句話,就好像人們把自己的行動介紹給他進行思考一樣。”中國戲曲更是綜合“唱”、“做”、“念”、“打”的手段,而以動作爲主的藝術。

10、動作的藝術和藝術的動作“動作是人們意志的體現”——黑格爾的《美學》。他說:“在戲劇裏,具體的心情總是要發展成爲動機或推動力,通過“意志”達到動作,達到內心理想的現實。”

動作的特點:

(1)動作是在規定的情境的制約下,爲完成既定的任務而進行的心理、形體的活動。

(2)動作具有兩大特徵:

一是由意志產生的,一切動作都是產生於意志與願望;

二是有一定目的,任何動作都有它的目的,而目的是爲了改。

表演課心得體會8

很快,過了三天上課日,上了兩節的表演課程。

開始的時候,我帶着激動、期待和些許的緊張走進了課堂,因爲不知道老師要給我們出一些怎樣的“難題”給我們這些新生,聽完老師給我們講解的一些日程安排之後,感覺自己的大學生活任重而道遠。

我從考學之前就對自己說,如果考上了中戲一定好好幹,做個好演員,做個有紮實基本功的人,讓自己充實,在臺上毅力不倒,對的起自己,讓別人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一個男人,一定要做出一點樣來,用實力說話。這就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緊張佔了一些部分,到了今天的時候,就感覺自己放鬆了許多,上課的時候就是興奮,感覺就是在玩,大家玩的很高興,似乎都忘記我們正在上課,可能這就是老師的目的,讓我們刨除雜念,注意力無限集中於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情。發揮想象力,發揮主管創造性,發揮我們的特點。今天做的那個沙漠中找水的練習,第一遍自己沒有那麼的投入,所以沒有得到您的認可,第二次自己注意力集中起來,設身處地的想規定情景,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您的許可,讓我回到了座位上去,自己也挺高興的其實。

現在正在看《圍城》每天都會或多或少的在書上記一些字,表達自己對一些人物的內心感受的個人理解,感覺對自己特別有用。

最後還是想說任重而道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踏實走好自己腳下的每一步,一步一個腳印,希望老師今後對我要求更加嚴厲,讓自己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