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

緩緩合上最後一頁,一直凝視着文章的最後一個字。讀《狼圖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看完,都是這樣,呆了。

以前就是喜歡狼,愛狼的冷酷、弱肉強食。以前喜歡看沈石溪的《狼世界》,現在喜歡看《狼圖騰》,這本書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華夏的小農意識是多麼的深刻,多麼的劣質!就算現在也是,你可以試試看在電腦上打打ailang(愛狼)他只會顯示愛郎等等,就算死搭硬搭,既然出來個愛浪!就是不肯顯示愛狼!可見對狼的恐懼之深!

雖說我就是個華夏人,(我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大家也多半是華夏人),但我崇尚狼圖騰。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進入正題,諒解一下,這處於我對狼的喜愛。

文中有一句話。

草原狼消失了,額侖草原烈酒銷量幾乎增長了一倍……

這是爲什麼?不是應爲草原人們愛喝酒了,而是應爲他們心中的痛楚讓他們無法忍受!狼圖騰,草原魂,草原民族自由剛毅之魂!沒了狼圖騰,就沒了草原魂!草原人民也會被毀滅!

我閱讀過許多狼圖騰的讀後感,只有一點沒提到。那就是狼性和羊性!

爲什麼以前的草原名族還是被華夏打的落花流水?因爲那時的華夏還有狼性,但狼性難控制,便被人轉換成了羊性,羊性懦弱,所以後來草原區區三萬騎兵就把這個中國大陸橫掃。

羊性很可惡!沈石溪小說裏有這麼一段:一頭綿羊被吞噬,其他綿羊在一旁幸災樂禍的咩咩笑着。這麼幸災樂禍!就像當時日本侵略中國,一位中國人被斬頭,其他的人圍在一旁嘻嘻哈哈的觀看!

《狼圖騰》裏有一段,包富貴開着車追大狼,結果大狼因體力透支而倒下,其實,他倒下了嗎?沒有!他永遠站在那裏,誰也無法打倒他的英魂!看看現在的中國地圖,中國佔這麼一大塊地方,腐敗的活着,雖生猶死!看看蒙古,雖然這麼小一塊地方,卻活的有意義!永遠不倒!

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2

《狼圖騰》讓我瞭解到了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之間似乎存在着追求關注和焦點。閱讀此書,我瞭解了這個時代關於狼圖騰的知識。因爲它的厚重,因爲它的不可再現。因爲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羣縱橫馳騁的遊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有關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人們對狼的誤解。

這部以狼爲敘事主體的小說,給我們展示了在寬廣、遼闊、深沉、靜謐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遊牧民族對狼圖騰的崇拜,演繹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也從新的角度給我們探討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國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環環相扣的“狼故事”的緊張氛圍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機警的作戰、堅強的'意志、忘我的忠義、濃厚的親情歷歷在目,還有以畢利格老人爲代表的蒙古草原的遊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長。

主人公陳陣養的小狼活靈活現,把狼性的熱愛生命與頑強的忍耐力更刻畫的栩栩如生:在對待食物上,小狼對喜愛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觀察在偷襲;對烈日的暴曬,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隱藏身體;對脫離家園的遷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寧死不屈的和牛馬車抗爭也不妥協。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合作的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們得像狼一樣有團隊意識,充分的信任工作夥伴,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取得的利益。

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3

自古以來,狼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從描寫狼的成語詩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爲奸、狼吞虎嚥、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說,中國成語詞典上記載了許多相關批評狼的成語,而讚美的卻少得可憐。在童話裏,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貶低,狼竟成了邪惡的象徵,妄圖吃了“小紅帽”。即使你從沒看見過,僅憑這些,就讓我們已經不寒而慄了。

但是,當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圖騰》的書後,我對狼的形象給予了重新的認識。起碼在這本書裏,狼已不在是殘忍的、粗暴的……而人類卻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潔的月光下,在內蒙廣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們在這兒自由地奔馳、與人類鬥智鬥勇。然而,一羣見識短的人竟然闖進這個屬於狼的世界,進行了一次殘酷的殺戮,多麼慘無人道!多麼淋漓盡致!

這就是《狼圖騰》中講述的故事。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陳陣與幾名知青,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鬥,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後與遊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它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進行抗爭。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羣中的友愛與親請無不震撼着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爲殘忍,但狼只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去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欲,物慾橫流,貪得無厭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惟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我也深深地被這種“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學會像狼一樣,強悍智慧,勇於進取,我想這是我讀了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溫良淳厚的思想已深深地扎進我們心中,忍讓、謙和成了中華民族的主流。經歷了幾千年此文化的薰陶,我們的民族一度陷入了頹靡,無知與愚昧在過去一直充斥着我們的內心,中華民族這條巨龍也因此臥睡千年,毫無進步。我們崇尚的漢文化雖一直延綿至今,但此中卻無數次受到草原民族的攻擊甚至是侵佔。而他們正是在與狼的抗爭中,不斷強健起來。狼的智慧與精神和中國民族的懦弱與落後,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過去的中國是落後的,這是由於如羊般的農耕精神促使的,這正是華夏民族中性格的缺憾和弱性。或許我們應該在狼的身上找到閃光點,如勇於開拓進取、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狼固有其弱點,但我們應看到狼性的本質。

也許《狼圖騰》這本書給我們的啓示不僅僅在於這些,但是狼的智慧與拼搏卻是我們最該學習的。

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4

《狼圖騰》是一本描寫、研究隨着草原退化而消失的草原狼的“曠世奇書”。作者姜戎是一名北京知青,在草原,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過,並與他親愛的小狼共患難。是蒙古狼帶着他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徑直來到謎團中心,發現狼的智慧、狼的團隊精神和狼尊嚴,發現草原人對狼的愛與恨。作者也從此與狼結下了不解之緣。

讀完全書,我的心情就像暴雨激盪過的湖面久久不能平靜,我對狼的固有印象發生了重大改變。最令我震撼的是狼的尊嚴,它就像狼身上的狼毛,無論用什麼方法都壓不平,撫不順。野生的草原狼永遠無法馴服,就算是從小開始馴養的狼崽也有自己堅守的底線,任何人都不可侵犯。小說中講到被獵人包圍的一匹老狼,面對逐漸逼近的獵人和獵狗,它傲然地看了他們一眼,然後毅然決然地跳下了懸崖。啊,狼那高貴的血統中,流淌着桀驁不馴的血液,是不可侵犯的尊嚴。而主人公陳陣從小養大的小狼,雖然吃的是陳陣省吃儉用留給它的肉糜、牛奶,但是它也不俯首帖耳,更不願像狗一樣被人牽着走。轉場途中,它倔強的頭顱不肯低下,被牽引的繩子拉得口吐鮮血也不屈服。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這就是尊嚴。秦末的項羽面對大軍包圍,寧可自盡,也不願見江東父老。戰國時的屈原潔身自好,決不與亂臣賊子們同流合污,於是,他選擇了投江。他們用生命維護了自己的尊嚴。當今社會,有些人自己不去努力奮鬥,欣然接受嗟來之食,人格盡失。這樣的人沒有一點尊嚴可言。

現在社會正日益進步,物質的豐盈應與精神的剛健同行。就像小說中說的那樣,我們既要有“文明”人的素養,又要有“狼”一樣精神的強大,當有尊嚴的“文明狼”。

最新《狼圖騰》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

讀罷《狼圖騰》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觸便是,在這樣一個狼性的世界裏,爲什麼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竟然僅用區區十幾萬騎兵就能橫掃歐亞?消滅西夏幾十萬鐵騎、大金國百萬大軍、南宋百多萬水師和步騎、俄羅斯欽察聯軍、羅馬條頓騎士團;攻佔中亞、匈牙利、波蘭、整個俄羅斯,並打垮波斯、伊朗、中國、印度等文明大國?還迫使東羅馬皇帝採用中國朝代的和親政策,把瑪麗公主屈嫁給成吉思汗的曾孫。是蒙古人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世界上版圖的帝國。答案是的,也正是因爲他們生活在一個與狼共舞的環境裏,我們不僅看到的是狼的精明,勇猛,更令人震撼的是“狼”這樣一個團隊所特有的團結協作,非凡的沉着鎮定,爲了團隊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一種精神。毫無疑問的蒙古人更多的是從蒙古草原狼那裏學到了更多的軍事才能,也是蒙古草原狼造就了很多可與偌大一個華夏民族相抗衡的小民族。

是的,蒙古人在利用着狼、崇拜者狼,但他們也殺着狼,或許這正是我們華夏民族這樣一個羊性的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在殘酷競爭的世界,一個民族,首先需要的是猛獸般的勇氣和性格,無此前提,智慧和文化則無以附麗。民族性格一旦衰弱,就只能靠和親、築長城、投降稱臣當順民和超過鼠兔的繁殖力,才能讓自己苟活下來。狼圖騰的精神比漢族的儒家精神還要久遠,更具有天然的延續性和生命力。儒家思想體系中,比如“三綱五常”那些綱領部分早已過時腐朽,而狼圖騰的核心精神卻依然青春勃發,並在當代各個最先進發達的民族身上延續至今。蒙古草原民族的狼圖騰,應該是全人類的寶貴精神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