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

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1

20xx年,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開展脫貧攻堅,開會商量由哪個院士來牽頭這一重任。當時60歲的朱有勇毅然決然地說:“我最年輕,我來幹!”

朱有勇帶着團隊來到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在村裏建立科技小院,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5年來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基地示範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等作物的過程中,他發現農村羣衆素質性貧困突出。於是他整合雲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辦了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學員是來自全縣各鄉鎮有脫貧致富願望的農民,課堂就設在田間地頭。從選良種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從採收包裝到產品推廣,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專家親自授課。老師和學員一樣,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對農民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很多學員培訓回家後,不僅自己種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還帶動全村羣衆一起種,一起增收脫貧。”竹塘鄉鄉長龔老五說。3年多來,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開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養了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我們是教書匠,沒有錢,就把科技知識教給農民,教他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沒什麼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說。

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2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裏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說。

30多年來,朱有勇潛心鑽研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爲題在《自然》雜誌封面全文發表,成爲新中國植保界在這個期刊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推廣應用超6000萬畝,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被認爲是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他構建了冬季馬鈴薯優質高效技術體系,20xx年以來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朱有勇扶貧不爲名。一個多星期前,正在瀾滄各個村寨基地指導農民種植冬季馬鈴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爲時代楷模。他依然平靜地繼續指導馬鈴薯種植,多方催促下,幾天後他纔不得不離開瀾滄,前往北京領獎。

朱有勇扶貧也不爲利。長期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的雲南農大博士黃惠川講了個故事,在瀾滄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種植技術時,扶貧團隊裏起初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爲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時間不容易,應該技術保密,通過技術轉讓盈利。但朱有勇堅持免費給老百姓使用技術,他說:“不能我們發財了,老百姓用不上。”

20xx年12月,朱有勇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大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毅然決定把學校獎金作爲原始基金成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20xx年,他又將自己獲得的“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200萬元捐贈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

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3

5天前,他還是一位在西南邊疆拉祜族自治縣村寨忙於種植冬季馬鈴薯的“農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頒獎成爲全國時代楷模。30多年來,他研發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成爲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近5年,他又在雲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躬耕山野科技扶貧,讓上千農民學會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種植技能,帶動了一批深度貧困中的拉祜族羣衆脫貧致富。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剛種植的馬鈴薯地裏,張六均等三個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鋤頭站在地邊,全神貫注地聽一位老人說話。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邊用竹竿丈量地塊,一邊耐心地講解馬鈴薯如何規範種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裏,面帶微笑反覆解說示範。在一旁的雲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何朝輝感動地用手機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這一幕發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點在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村小組。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xx年,朱有勇帶領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和雲南農業大學創新團隊,在瀾滄竹塘鄉蒿枝壩開展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當年平均每畝爲農戶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xx年在全縣已推廣種植1萬畝。朱有勇團隊還應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瀾滄示範種植7305畝,帶動三七種植農戶749戶,每戶平均增收2.5萬餘元。

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4

“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10月,一場競買會在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大塘子村進行,朱有勇院士扶貧工作站科技扶貧項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現場,各企業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價,他趕緊叫停,“我們要種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價格太高,不是我們種植的目的。”

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衆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更準確地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20xx年,中國工程院決定對瀾滄縣開展對口幫扶。這裏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脫貧攻堅主戰場。討論會上,院士雲集,環顧一週,當時已經60歲的朱有勇發現自己最年輕,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輕,我來幹。”

進村考察,朱有勇連連嘆氣,漏風漏雨的籬笆房,放上幾張牀,堆着點玉米雜糧,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當。“是真的窮,但是不該這麼窮。”朱有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裏,以種植野谷、玉米和打獵爲生。在中國工程院進駐之前,這裏的很多村民還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

全面調研之後,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爲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爲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

20xx年,蒿枝壩就實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設等一系列項目,卻並沒有讓當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這裏不是資源貧困,是典型的素質貧困。”信息閉塞、語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當地貧困的根源。這裏的貧困讓朱有勇一股熱血涌上心頭,“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爲。”

“手把手領着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

調研分析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後,冬季馬鈴薯成爲朱有勇及其團隊試點扶貧的第一個重點項目。

但在項目推廣初期,卻吃了閉門羹。院士的名聲,在這個小壩子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們懷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間,村裏嘗試種植新品種卻慘遭市場“滑鐵盧”,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陰影。

“難道院士比我們農民更會種地嗎?”“種地就是掙口飯吃,還能指望着掙大錢?”“冬天種了,賣給誰?院士還能管你賣土豆?”

村民的疑慮,是擺在朱有勇面前最實際的問題。爲證明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了用事實說話。

在當地政府和雲山村村委會的支持下,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項目正式上馬。帶着新研發的馬鈴薯品種,朱有勇扛起了鋤頭。每天一大早,就在田裏紮了根,有時候甚至直接跪在田裏,雙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質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20xx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正式在蒿枝壩種下。從播種、看護、澆水,每個環節,朱有勇和他的扶貧團隊都精益求精。20xx年3月,密密麻麻的馬鈴薯破土而出,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產值達90萬元。

劉扎襪是第一批貸款入股種植的村民,這個項目讓他增收上萬元,“沒想到院士還真的管我們賣土豆啊。”過去的冬季閒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門檻快被村民們踏破了。“要讓村民們真正看到效益,我們可以手把手領着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朱有勇的科技種子在這裏結出了果實。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

冬季馬鈴薯只是當地致富的一塊敲門磚。“冬閒田”變成“效益田”,不曾開發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於科學種植有機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種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轉化,讓朱有勇的理想一點點實現,“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

從20xx年駐村蒿枝壩以來,朱有勇一大半時間都在村裏度過。很多當地村民不會漢語,爲能順利溝通,他還從頭學起了拉祜話。

朱有勇有晨跑的習慣,繞着蒿枝壩,每天5圈,雷打不動。開始,只要聽見村裏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來的扶貧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裏的狗不叫了,來蒿枝壩參與扶貧的教授、專家也加入晨跑。

好幾次,每當朱有勇要離開村子,村民就跟在後面,一起唱當地的民族歌曲《實在捨不得》:“最怕就是要分開,要多難過有多難過,最想麼就是你再來,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朱有勇說。

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篇5

某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個拉祜族村寨的農家小院門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邊幾位年輕人:“走,鏟地去。”說罷扛起一把鋤頭就往村外馬鈴薯地走去,幾位年輕人也抓起鋤頭緊隨其後。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省科協主席朱有勇,幾個年輕人是他研究團隊裏的博士。

20xx年,中國工程院與瀾滄縣結對幫扶,朱有勇院士帶來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組成的專業團隊,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爲科技扶貧示範點。從此以後,他們走到哪,村民們就跟到哪兒。“他們可是上面派來的博士!別看我們才小學文化,天天跟在他後面,不都是‘博士後’啦!”就這樣,貧困的小村莊裏有了大批“博士後”。

“房子是新蓋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觀念還是舊的。”由於長期閉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xx年人均純收入只有1200多元。

“這裏並不是資源貧困,而是典型的素質貧困。越是這樣,科技扶貧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快速開出“脫貧藥方”——種冬季馬鈴薯。

此後的時間裏,朱有勇14次來到蒿枝壩村,大半時間是在村裏度過的。博士們居住的村民活動室被村民們稱爲“科技小院”。

20xx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落進了蒿枝壩的地裏。20xx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馬鈴薯排隊“破土”。一算賬,村民們兩眼放光: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總產值達90萬元。僅用半年時間就讓村民們的收入翻了好幾番,朱有勇和他的團隊被村民們讚不絕口。

豐產的消息幾天就傳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馬鈴薯,蒿枝壩還先後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種植和禽畜養殖等科技示範基地。

“眼見爲實,羣衆就看實效。”朱有勇感慨,“扶貧先得扶智,村民們不是不想幹,關鍵要扶到實處,教會他們怎麼幹!”

在過去30多年中,朱有勇團隊的農業科研成果已經造福上億農民。他們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們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成長於土地、根植於土地、收穫於土地,從農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將論文寫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歡的稱號也是老鄉們送給他的——“農民教授”。

近年來,國家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朱有勇也給自己定了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