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名師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1

聽薛金豔老師的一節「用數對錶示位置」的數學課,真的是受益匪淺。人們常說:聽名師講課是一種藝術享受,他們在課堂上並非單純作爲教師在講課,同時也是作爲藝術家在表演,他們的表演感染着學生,震撼着學生的心靈,同時也震撼着我們這些聽課的教師。下面具體談談我的一些收穫和心得體會:

1.解除借班上課的陌生感。薛老師用一個問題破冰,描述班長的位置,一下拉進了和同學的距離,並把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凸顯出來。

2.角色定位:老師就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纔是主體。

名師名在哪裏?

(一)名師們都善於挖掘課程資源,爲學生提供現實的、有趣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

一節課的開始就像整臺戲的序幕,開幕式太美好。開始的情景創設得好,就會引人入勝,燃起孩子們求知的慾望,收到先聲奪人、出奇制勝的效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師很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爲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重視過程、注重體驗。

(三)善於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能適時熱情地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成爲學生真誠的合作者。展示課上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個個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鬆愉快,個個心馳神往,實現了認知與情感的統一,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中有疑問、有猜想、有驚訝、有笑聲、有爭議、有沉思、有聯想……當有爭議矛盾出現時,用特有的藝術引導,直至解決問題分歧,並獲取歡呼和掌聲。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重視情感教育。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2

犯罪根源論,主要闡述刑法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法治國家的刑法精神。通過徐老師的講解,我初步瞭解到刑法的精神是法律的精髓,即刑法精神是法律條文的主要依據。那麼,在判斷一部法律的文明與野蠻、先進與落後時,主要的依據是此法律體現了什麼樣的精神。就目前中國刑法的基本精神,老師着重強調主張刑法的謙抑原則,它提倡刑罰應當輕緩,罪名不宜過多,刑罰只有在沒有別的代替措施時才適用。

和諧社會不能依靠暴力來解決各種問題。

就以中國刑法來說,重在制度的建設,真正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這些刑法中的內容讓我最爲深刻。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制度、制度的缺失、或是制度的不完善,即使是重刑重罰,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

雖然法律是用來保護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但是難免有一部分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貪婪利用法律的漏洞通過侵犯人民、國家的利益達到自我精神上或是物質上的滿足。那麼,我認爲法律的不健全也是不法者犯罪的根源,同樣的,對於社會不公平,不公正現象,也正是需要制度的改革和進步,保護廣大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關於當今中國社會某些關節的腐敗,甚至造成司法的腐敗,作爲一箇中國公民,我很期待中國製度成長,完善的那天。

在生活中,就要像老師說得那樣,應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善良,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寬容,多一份人間的溫暖與溫情,少一份仇恨,少一份暴力。

最後再引用老師您的話:“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的心裏,共勉之。”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3

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高效”成爲各行業追求的最終目標。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優的經濟效益,看起來是多麼誘人的結果。爲了和社會接軌,爲未來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我們的教育事業也踏上了“高效”的漫漫征程。

什麼是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是對應於傳統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甚至“負效”而言,它屬於“有效教學”範疇,很好地補充了有效教學所不具有的指向的準確性。

高效課堂立足於“課堂”,通過教學改革,實現“低耗高效”,找到了這個支點,才能撬開教育的諸多困惑,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高效課堂是通過課堂教學手段,來滿足“三大目標”:第一,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變接受式學習主主動學習,並注重學習能力的生成;第二,使課堂作爲“主陣地”,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長的幸福,變苦學爲肯學、樂學、會學、學會,實現真正的終身學習;第三,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滿足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幫助其實現職業的幸福和個人的成就,讓教師真正享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帶來的尊崇。

高效課堂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識的意義、生長的意義。

高效課堂從“解決問題”入手,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主張能讓學生學會的課叫好課,能讓學生學會的教師叫好教師。

高效課堂既是方法,也是思想;既是理念,也是行動既重知識,更重生成。高效課堂真正實現了素質教育與升學的統一。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4

正值春暖花開的三月,綠城——南寧滿目皆綠。溫暖的春風吹暖了綠城——南寧,也吹暖了南寧三中逸夫體育館。一千七百多名來自廣西各地的小學語文一線教師歡聚一堂,參加2009“綠城之春”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儀式之後,來自南京的周益民老師首先把大家帶入了《這裏有個顛倒的世界》。緊接着,激情燃燒的玫瑰——竇桂梅老師向大家做了一次獨特的《讀書報告》,張祖慶老師的《創意圖書館》讓大家耳目一新,林莘老師讓大家重溫了《鯨》,賈志敏老師擺出了一個特別的問題《誰動了松鼠的奶酪》,黃慶峯老師那《黃河的主人》讓大家領略了黃河上一位不平凡的艄公,王崧舟老師的《楓橋夜泊》讓大家再次聽到寒山寺不一樣的鐘聲。名師們獨具匠心的設計,紮實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平實、準確、生動、幽默的語言不虛張聲勢、不大而化之,也不故作深沉,贏得了觀摩老師們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會心的讚歎。觀摩的老師紛紛拿起手機發短信敘說自己的想法,向專家提出自己的困惑。觀摩會場熱烈、融洽,透着濃濃的教研氣氛。

本次觀摩的課上,老師們聽不到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看不到紛呈各異的學生才藝大展示,只有上課老師悉心指導學生讀好每一句話,說好每一句話,用好每一個詞,寫好每一個字的普普通通的語文教學過程。褪盡浮華,還原本色,本次觀摩活動告訴每位一線小學語文教師,語文課就是紮紮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一理念在各位名師的課堂上真實地體現着。

通過本次觀摩,它將引領我們在教育戰線上揚帆起航。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5

20xx年4月13日4月15日,我有幸參與“全國小學品德名師經典課堂觀摩研討會”,有幸聽取了一些名師、專家的經典課堂及精彩講座,我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啓發,現將我參加這一次觀摩的心得總結如下:

首先,品德課不是可上可不上的副科,他是學生髮展的必須要素,不過這也不是說一定要把品德課太強化,而需要老師們能給他一個正確的定位,把握品德課的特點,學生學習品德與社會,是一個階梯式的過程:讓孩子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然後適應社會的過程。

其次,現代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孩子也是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句話:今天的學生非常難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教育觀念,否則,面對突如其來的各種情況,將會讓你措手不及。品德教學非常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因爲,一個好的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的幸福,反之,一個不好的習慣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另外,我們要知道:我們在搞教育,我們應該知道教育的核心,那就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其實,學生的健康人格非常重要,可以說有時候學生的交往能力比成績更重要,因爲,健康的人格可以讓一個學生正常地發展,而成績只能是文化水平的體現,它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再次,通過聽了賈峯老師的《新科技,新生活》的教學,加上《凝注品德教學細節》的講座,讓我明白:品德教學要注重細節,因爲“細節決定成敗”,教學細節反映課程理念;教學細節能彰顯文化內涵;還能啓發學生的智慧並引領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可以傳播師者形象等等,所以,品德教學注重細節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教師要發揮品德教學的導向作用及反饋功能,利用教學評價來促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爲的轉變,促使新課程不斷完善,促使課堂教學活動的重新建構,從而促進教師自身專業化發展,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6

在寒假期間我認真閱讀了《名師談高效課堂》這本書,讀完以後我首先有這樣一點體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講課風格,只有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真正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在一種學生樂學,善學的氛圍中,讓學生健康成長——這樣的課我覺得是一堂好課。“方法”是沒有一成不變的,只有真正地適應社會發展和現實需要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是最好的。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教學方法。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只有擁有了科學有效的教學思路,才能切實組織、指導好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從而到達高效。

一、樹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爲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年輕教師與學生年齡差距不大,對時尚潮流有一定的敏感力和較好的接受能力,在課堂管理、師生互動等方面自然而然地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

二、構建有實效性的課堂教學環節模式;

一堂課時間雖短,但也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系統,是一個複雜的微觀教學過程。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學習。教師必須在教材的取捨組合上下功夫,對所講內容的詳略、先後順序、講與練如何結合等必須做出精當的安排。

三、全面推進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爲核心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學生是教與學這對矛盾的主體,只有把他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學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爲此,一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讓他們認識到學物理的重要性;二要運用鼓勵、表揚等手段,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三是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提高對知識的吸收率;四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若能運用有趣的物理實驗、幽默的語調、動作、表情,必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從而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

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教師快樂地教,學生快樂地學。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7

4月3日、4日在鎮教委辦的組織下,我們來到了風光旖旎的廈門,參加了爲期兩天的全國第五屆“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雖然只有短短兩天時間,內容卻是豐富多采,有來自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吳正憲、朱樂平、徐斌、徐長青、李上餘老師共6節的演示課及四個講座。名師們以他們匠心獨道的教學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生動活潑的語言、詼諧有趣的神態、隨機應變的組織教學能力深深地折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他們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敏銳地捕捉學生在課堂中的每一次思維靈感的閃現和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不着痕跡地加以指導、點撥、放大。課堂中有疑問、有猜想、有驚訝、有沉思,有經歷探究的刺激,有茅塞頓開的喜悅,原本比較抽象、枯燥的概念課,在各位名師們的精心組織與動態實施中,被演繹得生動活潑,意趣盎然。不禁讓人欣喜、讓人感嘆:數學原來可以如此美麗!

兩天的聽課,讓我印象最深的還屬吳正憲老師的《搭配》這一堂課。吳老師上課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強的感染力,整堂課下來,學生快樂開心極了。在愉快中學到知識,記得吳老師在上課前,爲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還特意問了同學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每天早晨起牀都幹什麼?”學生回答“上學去”,吳老師微笑着說“在起牀之後上學之前你們都在幹些什麼?”學生回答“穿衣服、吃早飯”。“哦,對了,在這裏有沒有數學問題呢?”吳老師就是在如此自然輕鬆的談話中導入了新課。沒有花哨的課件,也沒有動聽的音樂,卻讓我感到了數學課的真實性,也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而用之於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吳老師的微笑和親切!如:就在新課開始便製造了認知衝突,兩件上衣和一條長褲、一條短褲和一條裙子有幾種搭配?學生猜的情況不一,帶着這個問題進入了新知學習,接着便讓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把他們請在黑板前一一展示,3種搭配、4種搭配、5種搭配……讓學生自己總結特點:引出亂和不全,6種的展示之後讓學生明白了怎樣才能不亂——有序——全。通過學生自己的交流學習新知,總結出要有規律的搭配纔可以不重複、不遺漏。吳老師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只是他們的學習的嚮導。

教學結束時,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老師,大家都沒有一絲的倦怠,反而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數學課堂的魅力所在吧!

名師課堂心得體會8

20xx年10月22日與我其他三位老師一起到xx小學參加第六屆“北派名師”暨小學全國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也從觀摩課中學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的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無形的拉近距離,能讓孩子從乏味的數學中,主動學習起來。賁老師和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們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想要什麼,懂得了什麼,不僅烘托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爲學生理解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

強老師的《圓的認識》,他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在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裏有什麼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後拿着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學生們“用力甩起來,是什麼圖形?”這個直觀的的教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後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的圓,而是準確的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於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爲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爲定長(半徑)旋轉一週的點的集合”。纔有助於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徵的掌握。再後來當同學們對圓有一定的瞭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的又快又好,之後同學們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一條繩子則是用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於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爲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鬆地、本質的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缺少什麼

這兩位老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課中發現我的課堂還缺少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學生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僞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即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以後我要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上好數學課,才能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