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長學指南心得體會

通過在園裏學習,瞭解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一批幼教專家經歷四年多時間,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後,吸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依據我國幼兒特點起草擬定的。《指南》這一代表了國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標誌性文件,旨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狠抓內涵,確保基本,提高教師,指引家庭”。

有關家長學指南心得體會

衆所周知,3-6歲是兒童的大腦、神經、肌肉迅速發展並接近成熟的關鍵時期,是詞彙量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語言應對能力初始發展的時期;是認知能力、邏輯能力、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的時期。3-6歲兒童教育是全面發展的基礎教育,爲孩子今後發展奠定基礎,這一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爲全社會所重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是教育部爲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而研究制定的,旨在進一步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進一步規範幼教機構的教育行爲,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提高家長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質量,引導全社會形成關於早期學習與發

展的正確認識。下面我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談談粗淺的認識:

在幼教功能定位上:多年來,我國基礎教育定位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這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基礎呢?幼兒階段教育核心價值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指南》鮮明指出“學習品質的好壞決定了兒童現在和今後的學習和發展的質量”,當今世界的兒童教育中,越來越多的老師、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將學習品質視作兒童入學準備與持續發展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的領域。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授之以“漁”,纔是我們教育任務的核心,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2006年,我園就鮮明提出了“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的保教宗旨,力求科學定位幼兒教育功能,那就是:①從生命成長角度,讓幼兒生命成長得更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長。②從教育預備角度,不僅關注“今天孩子學會”知識技能,更爲重要的是關注“明天孩子會學”。呵護激發幼兒好奇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幼兒創造力。③從生命準備角度,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社會交往習慣。希望通過市幼兒園三年生活,使幼兒在瞭解粗淺知識技能的同時,不斷開放敞亮心靈,時刻準備吸收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新感受、容納新文化。在當今社會多元環境中培養幼兒不斷成爲一個具有責任感的合格公民,能夠成功而又幸福的生活。

在教育課程指導上:與2001年頒佈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幼兒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相比,《指南》有了更詳細、具體的認識。

讓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所教育的每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而達到這樣的目標,又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其實用性和操作性對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資源。對於我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後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爲,從而確保教育中不違背幼兒自然發展的規律。

如在《指南》中“學習與發展目標”對幼兒“動作發展”規定3~4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4~5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5~6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這些小小的數字雖然不同,但是卻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的,正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水平能力發展差異,而也正是這些小小數字上的差異,讓我們教師對於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有了更好的參考數值,讓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又如在《指南》中“教育建議”在劃分的幾個領域中,並沒有刻意強調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關注幼兒健康、心理、社會性交往、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同時也更強調“自主”二字,要求我們保教人員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向孩子們學習,創設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課程、環境、區域,讓課程迴歸幼兒的經驗,提供孩子操作的機會,讓孩子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讓幼兒自主參與,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探索,成爲生活、學習、遊戲的主人。

在教育評價功能上:《指南》不是尺子,不能把它當成標尺去測量幼兒;《指南》不是篩子,不能用它篩除幼兒;《指南》不是繩索,不能用它束縛幼兒和自己。我們不能單純用《指南》來評估和定性孩子發展的,而應當把它當作課程實施的路標,對幼兒“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形成基本共識,在教育實踐中更全面瞭解幼兒。《指南》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指南》指引我們課程教學的方向,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教育思路,爲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在家園協作指導上:要做好幼兒教育,光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加強與家長的聯繫溝通,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同步和諧發展。讓家長也要轉變觀念,老師和家長更要充分的溝通,用一切可行的方式指導家長教育觀點、教育方式都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家園共同樹立對幼兒期望值正確的思想,擺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不要拔苗助長,更不能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學習他該學的東西,做他該做的事情,讓孩子真正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

家長學指南心得體會二:家長學習《指南》心得體會 (832字)

今天,我認真閱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並將從中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的發展,而且發展得更好。通過學習《指南》從中我有所領悟,作爲家長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記得在然然一歲八個月的時候,我經常帶她去圖書館玩。偶然的一次機會,發現一個比她大一點的小朋友竟然能認識書上的好幾個字了。當時的我心急如焚,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趕忙到書店買來一本《識字書》,在家緊鑼密鼓地實行“認字計劃”了。在我“日也教、夜也教”的辛勤勞動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長時間。我家的寶貝也能照着書上的圖片說出“大、小、田、土、日、月、水、火”幾個字了。可是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我又拿出書本問她的時候,她居然一個都不認識了。後來我才知道,教育孩子也要根據孩子每個年齡段的不同特點,而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長。

《指南》中指出3―6歲是孩子發育的一個黃金時期。因爲,這個年齡段是孩子一生中詞彙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我想這也是我們每位家長必須重視的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給然然講個故事,故事講完的時候,我還會給她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小傢伙有時很調皮,遇到不會的時候會說“媽媽,我想睡覺了!”當然了,要是回答對了的話,我也會適當地給她一些小獎勵。小傢伙嚐到了甜頭,開心極了,每天晚上一到時間就嚷嚷着讓我給她講故事。好幾次,我試探着讓她把我給她講的故事重複一遍,她竟然能一字不落地說出來。“有耕耘就有收穫”,我想只要我們家長有耐心,孩子們都是挺棒的。

《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家長不能盲目攀比。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多給孩子肯定和表揚,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與其他孩子的優點作簡單比較。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以後能和中三班的老師、家長們多多交流,共同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謝謝!

家長學指南心得體會三:家長學習兒童指南心得(2656字)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作爲一名4歲兒童的家長,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了一遍這部50頁,2萬多字的《指南》。

說實話,這個指南從原則上講是很不錯的。《指南》所涵蓋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5個領域很全面,32個學習與發展目標很具體,87條教育建議也可操作。比如,《指南》提出要引導5歲以上幼兒關注和思考動植物的外部特徵、習性與生活環境對動植物生存的意義。舉的例子是兔子的長耳朵具有自我保護的作用。說實話,我活了30多年,不知道兔子的長耳朵有啥用。一檢索才知道兔子的耳朵一個功能是可以幫助兔子聽到微弱的聲音,並確定聲音來自何處;另一個功能是幫助兔子在奔跑的過程中散熱。我不知道老師和家長知道這兩條功能的有多少。

但是通讀《指南》,感覺到“接地氣”的,“本土化”的內容,特別是具體的例子,還差了點意思,欠打磨和考量。比如禮貌地對待老年人,沒有問題,但要求4歲的小朋友坐車時主動爲老人讓座,是不是要求苛刻了點,不太合理。還比如,“肯定幼兒作品的優點,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導其提高”正確,但是《指南》建議的“你扮演的大灰狼聲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兇一點就更好了”(這是《指南》的最後一句話)這句話原則上沒什麼問題,但聽上去就是有點彆扭,有點說不出的感覺。

一、用什麼方法能改變孩子的內向性格?

1、小三班家長心得: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加以引導,有足夠的耐心來對孩子,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培養獨立的品質,做父母的與孩子多加交流,做孩子的朋友,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堅持不斷的努力,孩子會改變形成健康的性格。

2、首先自己應做個“十心”家長,對孩子不能兇狠粗暴、尊重孩子。

二、對“七個一”教子法的心得體會:

小二班家長心得:

1、 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有時會很氣憤,忍不住發脾氣,在這本書上學到很多的,知道家長的粗暴吼叫不會使孩子改正錯誤,相反會產生叛逆心理,就算是在權威下改了,也不是真心的。

2、孩子不是我們的私有物品,不是我們生他養他,他就必須什麼都要聽從我們安排的應聲蟲,他是一個獨立的人,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尊重他的自尊,他的想法,他的接受能力,甚至他的小脾氣,教育他是在尊重他的前提之下是兩個平等的個體之間的交流而不是一個權威的對一個弱勢羣體的指手畫腳,困此“七個一”只是一個形式,關鍵是內心孩子的尊重。

3 、學習了“七個”教子法後,反思了自己平時的行爲,自己大體上還能按照“七個一”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錯誤,但是在面對孩子的不聽話,項撞家長時,我偶爾還是控制不了心中的怒火,當面訓斥孩子,要引以爲戒。

三、家長如何對待一個動作慢的孩子,該如何進行指導

小一班家長心得體會:

我們的孩子也有在做一些事時動作過於慢的情況,我認爲孩子不像大人,孩子的思維過於狹隘,因此,我和孩子的媽媽也經常教育她,提醒孩子,做什麼事情動作要快一點,不要磨蹭,比如早上爸爸媽媽急着上班,孩子要上幼兒園,以後,我們還要對孩子加強這方面的溝通。

四、談談自己對閱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的體會

貝貝班家長:

1、通過學習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60頁的內容後,讓我懂得了怎樣幫助孩子去完成作業,我會用正確的方法二:“像親人一樣安慰他,親親她的小臉,語氣平和而友好地對他說,不要哭了,誰都有忘記事情的時候,我們現在想想怎麼辦?”當孩子聽了以後停止了哭泣,困爲家長的理解讓孩子得到慰,情緒平靜了,利用這種方法去幫助孩子,我也會配合好老師,共同使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2、和書中犯錯誤的父母太像太像了,以後我一定要先把自己教好,管好,再以身作則,來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爭取成爲一名合格的母親。

這本《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感謝幼兒園老師給我們訂購了這本書,我以後還打算繼續訂購。

3、 我的想法是要使孩子養成穩定的行爲習慣,家庭成員得采取一致的教育觀念、教養態度和行爲,孩子的童年應當是快樂無憂的,但孩子也會有孩子的小小煩惱,我們應隨時關注防倉的情緒體驗,肯定,鼓勵他幫助他,我覺得我們不應當包辦代替剝奪孩子生活自理的實踐機會,這些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已去做,讓孩子快樂而健康的生活!

4、大概翻了幾篇,有的個案講的很好,對教育孩子也有很大的啓示,但和中國現行的教育式,教育方法和我們的大的教育壞境是否能完全吻合,還有待探討,如案例所說,德國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平常心看分數,他們沒有就是壓力,而在中國以分數決定命運,依然是佔據着主導的地位,做家長的最終希望中國教育的理性迴歸,還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五、閱讀了孩子之間在玩耍時發生矛盾時家長如何去做?

寶寶班家長心得:在我們的兒子上幼兒園後,老師每一次推薦《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給我時,我才感覺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看過後更覺得自已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差,我反省孩子的很多不良習慣和任性的脾氣,都源於自已不懂教育的後果,以前只要一看到孩子間發生衝突,我會在第一時間內上前制止,通過這一些時間的學習,我的體會很深,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我們每個人想成爲父母很容易,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可絕不容易,爲了孩子我努力去改變自己,並說服家人一起配合,希望能通過一家人的努力,讓我們的孩子更快樂、健康。

六、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哪些話不應當說?

1、小一班家長心得:

從上述問題中我的感想:“孩子不論在學校還是家庭都要有較好的引導方法去引導孩子,其實孩子在家的時間比較多,就從父母家長來開導孩子的思維,在家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習慣,孩子來到幼兒園必然而然也就聽從老師的教導,只有我們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相互配合,才能使孩子快步成長。

2、大一班家長學習體會:

在家裏,一直認爲孩子聽家長的話,在孩子做事情時一般都說不行,不可以等的話,我看了這本書後才知道我們缺少對孩子之間的溝通,理解,要互相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思想交流很重要,對本人以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幫助。

3、中三班家長學習心得

我們以前也不怎麼分場合批評她,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現這是很不理喬的行爲,現在已經改了這一方面,改爲私下談心,在批評她的過錯時,告知她正確的做法,及由此錯誤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在講道理的基礎上讓她知道自已錯在哪裏,今後要怎麼做纔對,不能隨意承諾必須保證我們的能力所能做到的若兌現不了,會解釋原因,讓她明白,什麼叫說到做到,有誠信的人才能交到知心的好朋友。

家長學指南心得體會四:家長學習指南後心得體會(1361字)

每個孩子都是寶,父母的寶,家庭的寶,社會的寶。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成長關乎民族的興旺乃至世界的發展。現今的孩子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怎樣的期盼中來到這個世界的啊,還沒出生一家人就都各盡其責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從孕期最優的胎教最優的營養補給到最優的待遇,從物質到精神所有這些都是爲了誕生健康的聰明的寶寶。過了這一階段當孩子進入幼兒期家長們依然不得鬆懈,選擇師資好教育好環境好的幼兒園是每個家庭的不二選擇,都知道三歲看老的古訓,所以每個家庭不遺餘力的傾注所有物質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

現今家庭都有科學的態度和意識想要很好的教育孩子,可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是缺乏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措施,這是很多家長困惑的事情。我們比較幸運的是趕上教育部頒佈出臺了《幼兒園教育指南》,給予幼兒教師和家長全方位具體的教育指導,所有幼兒問題在這裏都能找到解讀。從孩子的身體發育到頭腦發育,從興趣培養到良好習慣培養,從學識認知到能力培養,方方面面都做了詳細的闡釋,真是幼兒教育的寶典。如果說以前腦海中的教育是模糊的盲目的,現在通過學習使得幼兒教育對家長和幼兒教師而言變得更規範更具象更易於操作,真正能使孩子面面俱到全方位發展而不至抓芝麻丟西瓜遺漏忽視了什麼?只是想着讓孩子成人成才只是盲目的給孩子報輔導班興趣班只是想着給孩子做好吃的富有營養的飯菜,全憑着自己的想象該怎樣不該怎樣,尤其遇到孩子倔強不聽話或者什麼問題時就困惑了迷茫了:講道理讓他明白是非還是乾脆打一頓讓他從此長記性?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比如孩子無意中接觸了植物大戰殭屍的遊戲,殭屍多恐怖啊聽這個詞我都條件反射身上起雞皮疙瘩,可是孩子特癡迷,走路都模仿着各種殭屍和植物戰士的體態表情動作和樣子,開始沒在意後來看他不停的講不停的畫看到有這類的圖片玩具或書籍總盯着不放非買不可,我都快瘋了。呵斥禁止杜絕是我唯一的方法,我怕他沾染電腦遊戲成癮怕他學會打打殺殺會有攻擊性怕他受了影響脾氣會變得暴躁,總之是自己亂想然後以爲怎樣做着對就怎樣做。掐了網線杜絕遊戲不許提殭屍這兩個字。。。。。。孩子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所處情況又各不相同,哪能都諮詢專家?自從學習了指南,我懂得了家長或教師與孩子是平等的,我懂得了去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並與他溝通交流而不是擺起架子訓斥壓制。我仔細翻看了植物大戰殭屍的書和遊戲,其實真沒我想的那麼可怕,動畫、卡通、智力遊戲、美德故事,這些都是孩子們喜歡的,我由排斥轉爲接受,認識了這些之後我陪着孩子正確對待引導吸取裏面正義、團結、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孩子一起看一起玩,獲取很多東西,感覺挺好的。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就看你如何看待利用了。

以爲孩子越早接觸書本知識就越好,誰知今年我們這批孩子正趕上取消學前班教育,開始很接受不了,生怕到時候跟不上,尤其看別的私立幼兒園教數學拼音英語課程,心裏很發急,後來學習了指南,知道這樣的規定是爲了解放孩子爲孩子減負,知道了多少人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也知道了這個階段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需要培養孩子什麼品質、習慣和能力,我不再困頓我有了方向心裏有了數,幼兒教育的過程是伴隨着孩子的成長過程而實施的,有規劃有方向有目標我們就有信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的成長道路順暢且沒有什麼遺憾。

家長學指南心得體會五:家長對《幼兒指南》的學習心得(1673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簡稱《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對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議部分針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列舉了一些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通過學習,本人總結心得如下:

3―6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爲習慣,必須從小抓起。幼兒的許多行爲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意義。

一、堅持“做中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

1、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練習對幼兒能力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

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寵出來的。”“做”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採取包辦代替,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因此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構良好的行爲習慣,

2、通過重複訓練對幼兒強化教育

一個人的良好行爲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的習慣,並多次重複訓練,使孩子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3、和孩子玩扮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通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

1、家校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家長要儘量做到有耐心,常與幼兒園溝通,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鼓勵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心學習,用心地進行教育反思。“學、思、行”三者相結合,探索育兒規律,成爲教育孩子的行家裏手。

3、“大人放手,孩子動手”,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牀鋪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學會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領,不知道您能不能說出?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和教師時時做個有心人,從各個環節入手,採用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