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靈獻給孩子教育工作心得

我喜歡當老師的理由:1、我始終堅信人是善良的!2、我始終堅信人是可塑的!3、我始終堅信愛是力量,愛可以改變一切!4、我始終堅信教師的職業是平凡的,但可以在平凡的事業中,創造不平凡的價值來!

把心靈獻給孩子教育工作心得

一、教育是一件雕刻心靈的工作

我想教育是一件雕刻心靈的工作。我們的對象是一羣有着靈魂和理想的人,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次行動,每一次喜怒哀樂,都是在孩子心靈的白板上刻下了重重的一刀,都是在孩子心靈的扉頁上寫下了濃濃的一行,那一刀下去,那一筆下去,寫下的是正義還是邪惡,是美德還是醜惡,是真理還是謬誤,不在孩子的心靈是什麼,可全在於我們教師是什麼呀!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義才能書寫正義,唯有真理才能傳播真理,我們自己是什麼,纔可能塑造什麼,換言之,我們希望我們塑造的對象成爲什麼,你自己必須首先成爲什麼。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種完全空洞的塑造,單憑想像就能完成的雕塑那隻能唯心主義的幻想,心手合一不僅僅對於雕刻家是這樣,對於教育家更是這樣。

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不在於給孩子傳授多少知識,而恰恰在於豐富自己的靈魂,提高自身的修養,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成爲一塊寶石,那樣孩子天天看着這塊寶石,捏着這塊寶石,聽着這塊寶石,耳濡目染,他們也就具有了寶石的特質。教育的真諦不在於說教,而在於薰陶,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心靈。孩子最終能不能夠成爲一件藝術珍品,全在於雕刻家的品質。

二、發現孩子的善性

有這樣一個故事:陶行知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在校園裏巡視,看到一個男孩子在用泥塊扔另一個孩子。陶行知看到馬上制止了這個孩子的行爲,並叫他在放學後到校長辦公室去等他。當天放學後,陶行知遲到了幾分鐘去辦公室,看到這個孩子已經在辦公室門口等他。陶行知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糖給這個孩子,說:這是獎給你的。孩子感到不解,陶行知解釋說,因爲你是個遵守時間的人。說完又給了第二塊糖給孩子,說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爲當你用泥塊扔同學的時候,我叫你住手,你就住手了,這說明你是尊重老師的。孩子接過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說這是獎勵給你的第三塊糖。因爲你是個有正義感的孩子,我已經調查過了,你只所以扔同學,是因爲你看到那個同學在欺負女同學,你看不慣纔會扔他的。可見你是個見義勇爲,敢於同壞人做鬥爭的人。孩子聽到陶行知這樣說,很不好意思地說,校長,但是我扔的不是壞人,是我自己的同學。雖然他欺負同學不對,但是我也不應該扔他。陶行知聽到他這麼說,笑着說,好了,我們今天的談話結束了,你可以回去了。

“三顆糖”教育了一個孩子,讓孩子感動離去。我認爲陶行知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誠發現了犯錯孩子的善性,因勢利導,肯定孩子內心的善良品質。善良是一種智慧和遠見,是一種自信的精神力量,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

每個人都有慈善的內動力,因爲善良是人類的天性。只是人們往往難以觀照到自己的內心深處,或者,有時候爲了自我保護,而把善心故意隱藏起來。

去南京社會實踐活動,與二班的小a一同走進紫金山天文臺,我摸摸他的頭,笑着對他說:三年來,你長高了,比老師還高了!他回頭笑着說:您在我心中永遠是最高大的!一句話表達了他對我的尊敬和愛戴。我發現了小a的善性。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可愛善良的一面。對所謂的後進生,我們理應更多的給予愛護和關懷,關注孩子的細節,適時地給予點撥最最要。

小m發現黃老師嗓子啞了,喉嚨亂了,回家後馬上下樓去買藥。一掃前幾日被黃老師批評受委屈的情形。看見小m乘自己交作業時,將一袋治喉嚨的藥偷偷地放在黃老師的辦公桌上。感動小m懂事和長大。我發現了小m的善性。孩子是善良的可塑的,孩子基礎差,但他求上進。反思的是我們的老師,該怎樣對待後進生?

老章阿,這三年,好像是什麼事情都跟你有關係。我很依賴你,也極度信任你。甚至有時候會耍賴似地說“章老師今天我們談談話吧”,可你也不在意。有時候跟你談話能點醒我,但是有時候我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想找個信任我關心我的人開導開導我。有時候我只是看着你,聽着你講然後一言不發,不過我想你應該能知道我心裏在想什麼,我想,你肯定是非常瞭解我的。我骨子是倔強和不肯認輸的性格,在我失落的時候你一語中的“要用行動去證明,用行動去迴應質疑。”是的,這麼久以來,這句話我已經在心裏默唸了千萬遍。我總覺得很多時候,特別是在立信念和表決心時,語言真的蒼白無力,真正有力的是行動,真正有用的,也永遠都是行動。

我常常感嘆:“果然老章是有偉大的神力阿。”爲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爲章老師你總能知道在什麼時候給予孩子什麼樣的關心和幫助,你知道今天該找他聊聊了,明天該找她談談了,而有些時候你覺得需要罵罵他了。讓我佩服的是,你的時機往往抓得非常準。我想,這樣準確又可貴的判斷力,肯定是來自於你看似粗糙卻時會細心地觀察中,肯定是來自於你對孩子們的愛的。”

結束語:

我慶幸我是一名教師,是一名有心的教師。可以過着清貧的生活,卻不覺得苦;可以過着辛苦的生活,卻不覺得累。倘若誰說教師不辛苦,那他一定不是一位懂得教育的教師,但是這種辛苦卻透露着一種甘願的幸福,就像父母爲兒女的甘願奉獻的幸福。教師需要孩子回報嗎?這是我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唯一的彙報就是孩子所體現出的一個幸福快樂的生命和生命所透露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