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心得體會範文

篇一:七年級數學學習心得體會

七年級數學心得體會範文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在教學中的具體案例,談一點體會。

新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從教材的內容編排看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輕能力重知識的要求,出現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內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步子,一會兒幾何知識,一會兒代數知識,好比一臺機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學生的面前,作爲教師就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組裝機器。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半個多學期的教學實踐探究,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必須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爲中心,學生機械模仿教師的解題過程,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已在教臺站不着腳。同時,新教材還有獨特的一面,那就是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考慮:七年級的學生還很喜歡色彩鮮豔的圖片,所以教材編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遊戲中的數學,學學玩玩,玩玩學學的24點計算,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數學,使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了,變的學生好容易理解了,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二、從教學的方面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習情境的設計者和信息資源的採集者,好比“機器零件”供應商,要從講臺上的“獨奏者”轉變到後臺的“伴奏者”。教師必須要認真地鑽研教材,找準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關係。尋找相關數學資源、圖片、實物模型,創造和平共處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體會現實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決心。

如在教日曆中的方程時,學生每人準備一張日曆表,然後教師提出問題,小彬在假期中外出旅遊一週,這一週各天日期之和是84,問小彬幾號回家?問題一出,學生們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這時課堂熱鬧非凡,討論的場面不言而喻,然後觀察學生準備好的日曆,找日曆中規律,豎列中的數字關係,橫列中的數字關係,緊接着玩日曆中的數學遊戲,學生情緒高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再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銷售,對於學生來說,買賣服裝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數學知識學生知道的還不是很多,只要教師收集的資料準備真實有效,學生的會很感興趣用數學的知識去解答這些問題,但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針對現在農村學生,閱讀課外的讀物還不是很多,若看到一些數據無法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教師在上課時儘量做到讓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髮表意見,做到多鼓勵,少批評,同學之間少指責,使他們不再沉默。

新教材的優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於哪些調皮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放鬆。什麼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作爲新教師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還有待探索和研究。

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

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利息、保險、有獎儲蓄、分期付款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日漸成爲人們的常識,因此,數學教學不能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這樣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學生學知識是爲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爲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圓的認識”後,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畫一個半徑爲5米的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爲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當有人在表演時,觀看的人羣自然的圍成一個圓,這是爲什麼?”“爲什麼羊吃到草的最大範圍是一個圓形?”這些實際問題。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

篇二: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2012年8月24-25日,我有幸參加全市七年級數學新課程培訓,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我的思想理念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還需不斷的努力向上,新課標無論是從教材編排上還是活動的內容和思想理念上都是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生如何獲取知識能力的方法,面對新教材,我認爲應該下大功夫去鑽研它。

聽了老師的報告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專家與名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讀書,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讀書。讀書,可以讓自己從不同層面得到豐厚;讀書,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蘊,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讓我覺得自身知識的貧乏的可憐。知之而改之,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讀書,只要堅持,哪怕讀一點點都是好的。在讀書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學會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重要的工作陣地就是課堂。但,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通過培訓,讓我懂得了當老師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應該懂數學,懂學生,懂教學。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

從思想上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爲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一個初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爲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初中數學新課程的改革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爲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初中數學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初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數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衆山小的姿態來面對初中數學新課程。整體把握初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數學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初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我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追求中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2012年8月24-25日,我有幸參加全市七年級數學新課程培訓,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我的思想理念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還需不斷的努力向上,新課標無論是從教材編排上還是活動的內容和思想理念上都是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生如何獲取知識能力的方法,面對新教材,我認爲應該下大功夫去鑽研它。

聽了老師的報告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專家與名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讀書,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讀書。讀書,可以讓自己從不同層面得到豐厚;讀書,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蘊,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讓我覺得自身知識的貧乏的可憐。知之而改之,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讀書,只要堅持,哪怕讀一點點都是好的。在讀書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學會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重要的工作陣地就是課堂。但,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通過培訓,讓我懂得了當老師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應該懂數學,懂學生,懂教學。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爲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一個初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爲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數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初中數學新課程的改革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爲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初中數學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初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數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衆山小的姿態來面對初中數學新課程。整體把握初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數學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初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我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追求中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篇三:七年級數學課改心得體會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在教學中的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製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課中,由上節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老師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說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纔說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啓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劉老師所說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綜合式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們議論CT技術、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然而,學習了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以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現代醫學的CT技術竟然和切蘿蔔類似。

四.創新設計讓學生體現積極向上

在學生上網查詢,精心設計、指導下,成功地進行了“我是小小設計師”的課堂活動:這節課是以七年級數學上冊的一題作業爲課題內容設計的一節課,以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設計一幅圖,並說明你想表現什麼。事先由老師將課題內容佈置給學生。由兩位學生作爲這節課的主持人,其他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並說明自己的創意。最後,老師作爲特約指導,對學生的幾何圖形圖案設計及創意、發言等進行總結,學生再自己進行小結、反思。整節課學生體驗了圖形來自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現代數學觀,較好地體現了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學會學習的有效學習方式,同時這也是跨學科綜合學習的一種嘗試。

五.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悅

“統計圖的選擇”教學設計和教學中,要求學生以4人小組爲單位,調查、瞭解生活中各行各業、各學科中應用的各種統計圖,調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的有關數據,必須通過實際調查收集數據,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學生或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或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調查採訪或查閱資料,經歷蒐集數據的過程,蒐集的統計圖豐富多彩,內容涉及各行各業。學生從中能體會統計圖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培養善於觀察生活、樂於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綜合來看,新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從教材的內容編排看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輕能力重知識的要求,出現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內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步子,一會兒幾何知識,一會兒代數知識,好比一臺機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學生的面前,作爲教師就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組裝機

器。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半個多學期的教學實踐探究,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必須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爲中心,學生機械模仿教師的解題過程,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已在教臺站不着腳。同時,新教材還有獨特的一面,那就是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考慮:七年級的學生還很喜歡色彩鮮豔的圖片,所以教材編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遊戲中的數學,學學玩玩,玩玩學學的24點計算,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數學,使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了,變的學生好容易理解了,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二、從教學的方面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習情境的設計者和信息資源的採集者,好比“機器零件”供應商,要從講臺上的“獨奏者”轉變到後臺的“伴奏者”。教師必須要認真地鑽研教材,找準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關係。尋找相關數學資源、圖片、實物模型,創造和平共處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體會現實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決心。

如在教日曆中的方程時,學生每人準備一張日曆表,然後教師提出問題,小彬在假期中外出旅遊一週,這一週各天日期之和是84,問小彬幾號回家?問題一出,學生們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這時課堂熱鬧非凡,討論的場面不言而喻,然後觀察學生準備好的日曆,找日曆中規律,豎列中的數字關係,橫列中的數字關係,緊接着玩日曆中的數學遊戲,學生情緒高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再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銷售,對於學生來說,買賣服裝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數學知識學生知道的還不是很多,只要教師收集的資料準備真實有效,學生的會很感興趣用數學的知識去解答這些問題,但在數學的教

學中教師要時刻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針對現在農村學生,閱讀課外的讀物還不是很多,若看到一些數據無法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教師在上課時儘量做到讓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髮表意見,做到多鼓勵,少批評,同學之間少指責,使他們不再沉默。

新教材的優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於哪些調皮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放鬆。什麼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作爲新教師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還有待探索和研究。

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利息、保險、有獎儲蓄、分期付款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日漸成爲人們的常識,因此,數學教學不能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這樣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學生學知識是爲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爲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圓的認識”後,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畫一個半徑爲5米的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爲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當有人在表演時,觀看的人羣自然的圍成一個圓,這是爲什麼?”“爲什麼羊吃到草的最大範圍是一個圓形?”這些實際問題。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