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實訓心得體會

師德修養需要不斷培養,那麼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分享修養實訓心得體會吧,僅供參考!

修養實訓心得體會

師德修養學習體會1

通過學習貴州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王先華教授“愛心、責任、理想”即師德修養的三重境界文章,我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自己的責任和自己應具備的素質,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在長期的學習中深深感受到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將直接關係到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師德教育,增強自己的敬業精神,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有人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學識和點撥技巧,最重要的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爲基礎。教師自身行爲的道德規範,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強烈的外在示範性與內在感染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學生和社會,對於學校工作的和諧開展、合格學生的培養和社會進步的推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給學生營造一個深層次的育人環境。要加強師德修養,必須學會掌握科學的方法,下面我結合實際就如何加強師德修養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一、經常反思,嚴於解剖自己

師德修養是教師在心靈深處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鬥爭、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開展自我批評,嚴於解剖自己。首先要學會認識自己。作爲教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又談何瞭解、教育學生。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聰明的人不僅能夠正確認識別人,還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別人不容易,認識自己則更難。從師德修養上看,如果一個教師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根本談不上進行以自我教育爲特徵的修養。其次,要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根據社會主義的師德原則和規範,經常反省和檢查自己思想和行爲上的問題,明確前進的方向,增強修養的動力。再次,要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識自己、發現問題,還不是師德修養的目的,只有在這之後,爲自己提出新的修養目標,努力改變現狀,才能使師德水平真正提高。

二、認真向模範先進人物和優秀教師學習

向模範先進人物和優秀教師學習是進行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他們都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忘我的奉獻精神;他們不圖名利、地位,全心全意地爲國家、民族和人民謀利益,甚至爲了追求真理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在工作中忠於職守,不怕艱難險阻,善於戰勝困難,敢於攀登高峯。所有這些可貴的思想品行、高尚的道德境界,都是我們每個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榜樣,值得認真地學習。因爲這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淨化我們的心靈,鼓舞我們的鬥志,激勵我們向着更高的目標前進。愛因斯坦說:“只有偉大而純潔的人物榜樣,才能引導我們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爲。”

三、善於從教育對象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在學校生活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最爲密切。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學生的窺視之下,學生喜歡評論老師,常常把教師平時的言行與教師在課堂上講的道理加以對照,並對教師是否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行爲是否符合社會主義的道德規範等作出反應和評價。教師應善於從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中,檢查自己、審視自己,尋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爲上的不足,並努力加以改進。同時,在學生身上有許多可貴的品德,也值得教師學習。學生年齡雖小,在道德理論和文化知識方面遠不如老師,但他們樸實、善良,有一顆純潔的童心。與他們接觸,會發現許多道德品行上的閃光點,如關心集體,助人爲樂,熱愛勞動,見義勇爲等等,教師可以從中汲取營養來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從教育對象中汲取營養。首先,教師對學生要有正確的態度,要誠懇、主動、虛心地向學生學習,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注意聽取學生的建議,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次,教師要主動到學生中去,利用課餘時間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娛樂,一起談心,做到多聽、多看、多觀察,從各種渠道中瞭解學生的心聲和對自己品行的評價,以便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反省和檢查自身,進一步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四、提倡“慎獨”

慎獨,是指個人在獨處、無人監督時,仍能謹慎遵守道德原則。師德修養水準的高低,取決於教師的內心信念和道德意志,取決於是否達到“慎獨”的境界。因爲教師工作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單獨活動和單獨開展工作的機會較多,無論是備課、上課,還是輔導學生,教師的工作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勞動個性還具有“隱蔽”的特點,其所費耗的精力和心血是難以計算的,伸縮性很大,別人是不易覺察的。這時,衡量教師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只有在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地方自覺履行師德規範,才能說是真正養成了良好的師德行爲習慣。

因此,教師具備高尚品德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作爲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教師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愛國情懷、高尚品德、無私奉獻,修身敬業品德,在業務上刻苦鑽研,熱愛教育事業,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春風化雨,滋潤萬物,精心栽培祖國的花朵,讓芬芳彌散人間。

師德修養學習體會2

我覺得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該是與傳統的標準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勤奮好學。嚴厲並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但不把學生當作發泄的對象,這不是教育學生。我覺得傳統中的師德師風與新時期的師德師風都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存在的區別在於:師生關係的變化。以前的學生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但現在則要求教師對學生也應尊重,這是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上要提出新的標準。

我主要就脾氣控制上怎麼修養自己,談自己的感受。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費了好大功夫精心準備了一節精品課,然而,當我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時,卻被一片打鬧不止的混亂景象攪得興致全無。這時您是怒氣灌頂高聲訓斥,還是巧作歡顏溫文爾雅?我認爲,如果高聲訓斥,至少有以下幾點害處:一是人在氣頭上往往容易出言不當,不但會破壞教師自身的形象,也會破壞師生感情,有時甚至還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情感隔閡。二是破壞教師自己的情緒,影響正常授課。如果教師一進教室就生氣發火,上課時情緒就會一落千丈,無法投入熱情,學生也會受到影響而產生壓抑情緒。因此,這時教師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調節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也是衡量優秀教師的.一項重要指標。

一、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

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着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於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爲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三、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爲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爲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爲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樑。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穫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四、及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自己怒從心頭起時,最好先不要說話,可以做幾次深呼吸,或者暫時離開現場,讓自己有時間冷靜下來。當然,教師要能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同時真正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用愛心、誠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師德修養學習體會3

執教數載,我對師德感觸頗深,我上網查詢了大量的有關“師德”的文章,深入進行研究學習,然後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得出了下面一點點感受,現在把它寫出了,僅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尊重——愛的基礎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是一種出自崇高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這種愛來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表現爲教師對學生所持有的一種親近感、期望感和爲學生而獻身的熱忱。落實在我們教學實踐中,首先便表現爲對學生的尊重。

愛心,是燃燒的火,會讓絕望的心靈重新點燃。作爲教師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熱愛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應事事注意,時時留心,仔細觀察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學習中失去信心時,教師應給予慈母般的溫暖和幫助,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學生體驗到你的愛心,他們就會直視困難,努力克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二、寬容、善待——愛的深化

首先, 寬容、善待學生就意味着教師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和學生一起去感受和體驗。尊重他的人格與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勵他,引導他和幫助他。去體驗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期待及泄氣的心情,去感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渴望。這樣教師就不會因一時的衝動或失誤,給學生的心靈造成傷害。

其次, 寬容的內心是愛,愛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不論他的表現是好還是差。善待學生是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這是切斷後進生源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感情關係

首先,師生之間關係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鬆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

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會高漲。另外,情感教育重於情,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應是學生的朋友。竭力用最真實感人的感情去征服一顆顆純真的心,去感化之啓發之。使師生都進入其樂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其次,兼顧全體,悉心呵護。在傳統的應試教育工作中,有樣的提法:抓兩頭、促中間。這種做法的結果是:好的學生獲得了教師多數的愛,大部分學生被遺忘,他們成了陰暗的一角,給他們帶來一種失落;而另一部分成績差的學生就成了“差等生”,成爲被“改造”的重點。這樣的教育教學工作,何談“愛”呢。爲此,我現在的教學工作中兼顧全體對象,全身心的投入,愛護、關心、幫助每一位學生。讓自己真正成爲全體學生的貼心人,用坦蕩的胸懷去認同、信任、激勵每一位學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讓他們無一例外的均衡的享受陽光的溫暖。這樣,愛成爲我和學生之間紐帶,使我和他們的關係融洽了,教育就變得親切自然了。

第四,爲人師表,誨人不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要率先垂範,言傳身,在課外,做學生的朋友,心心相印,開誠佈公。平時多跟每個學生一一談心,與他們做知心朋友,從中瞭解他們的優點、缺點、愛好和困難等。

第五,個別學生,個別對待。對一些調皮的學生,簡單的訴責、批評是不可取的,我會用愛去感化他們,採取個別談心和細心觀察的辦法,從中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作爲轉化他們的"起步點"。通過對調皮的學生多進行表揚,使這些學生產生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驅動力,鞭策自己進步,接受教育,團結同學。

當然僅有愛是不夠的,一味的愛和一味的寬容可能會結出事與願違的苦果,愛應與適當的教育結合起來,教育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這纔是老師在付出真愛後的效果,也是老師在教育中追求的真諦!

教育的本質凝成一個字,那就是愛。我愛我的學生,當然就會用我炙熱的愛心去面對他們。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所應努力追求的一種境界。

師德修養學習體會4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再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爲人師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教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在此我就我個人在師德師風學習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做自我剖析,儘量做到:優良的得以發揚,失誤、過失毫不遮掩。我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會公德,克服個人主義、注意言行,不講粗話,以模範對學生做出表率。外出學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參加任何賭博活動和其他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活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嚴於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其最起碼最必備的素質就是熱愛自己的學生。如果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師生間自然就會沒有感情、沒有信任、沒有心靈的交流,是很難想象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的。故此,師德源於師愛。

經過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敬業,愛崗,奉獻”的內在覈心。自己還存在着諸多不足:

(一)新課標的教育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只停留在表象上,沒有從實質上深入研究,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困惑。其根源於本人主觀上思想怠惰,不思進取,客觀上理論修養不夠。

(二)本人能力有限,作爲教研組長教研力度不夠,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三)使用多媒體教學上跟不上時代步伐,與年輕教師差距大。

(四)普通話不標準,發音不準,影響教學效果,,,經常有學生給我糾正字的發音,好在我還在努力.

(五)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就離不開與家庭聯繫,共同教育學生,只有主動與家庭聯繫,才能瞭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積極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思想和科學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好學生,本人與家長聯繫不夠耐心。

(六)具體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時沒有一個良好的心境,對工作不細緻、不認真。對學生的特點把脈不準,不能十分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有時對學生的要求寬嚴不當。

針對性以上缺點,本人提出整改和努力的措施:

1、加強學習。樹立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思想。

向同事和學生學習,仔細研究學生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用全新的廣闊視角觀察學生,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調好心態。首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工作觀、生活觀,在逆境中不消沉、不自卑,在困難面前不沮喪、不泄氣,以樂觀向上的心情投入工作和生活當中。努力做到工作盡職盡責,生活有滋有味。

3.主動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和師生關係。正確對待同事間的競爭包括不良競爭,以和爲貴,以團結爲出發點和歸宿,以鬥爭促團結,不鬧情緒和獨立。尊重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少些單調說教,多些關懷信任,使每位學生都“親其師而信其道”,努力構建新型民主的師生關係。

4、拋棄自身的惰性,發現長處,發揮潛能,更好地做好手中的工作。

5.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學校教育部門有關學習活動,把時間用在業務鑽研上勤勞苦鑽,精益求益。

6.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虛心求教,探索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法。

7.加強本職分管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團結互助,發揚奉獻精神。

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而良好的師德,表現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那便是“師愛”。我必將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化作無聲的細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學生精神上的塵埃。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所應努力追求的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