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讓愛成爲一種習慣》心得體會範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讓愛成爲一種習慣》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拜讀了《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中的主題3《讓愛成爲一種習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的、深思熟慮的、小心翼翼地去觸及青年人的心靈”。做爲教師,讓愛成爲自己的教育習慣,你會發現這些柔和的力量是巨大的,會讓我們的教育工作能“潤物細無聲”。

教育的真諦就是愛,這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成功教育的規律。教師的點滴關愛,猶如春日窗外的淡淡暖陽,輕輕地讓學生感覺沐浴在金色的光輝之中。當一隻小蟲子欲振翅高飛時,它需要的是風和日麗的天氣間有一陣清風助力,它會充滿自信地飛得更高遠。這就是教師愛的“魅力”。孩子可能會盡享父母的愛,卻一定會珍惜老師的`愛。老師一句平常的關心話語,一件可能是不經意地不眼的小事,卻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而被學生珍藏一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的基礎,是師生間最有力量、最自然的鏈接。只有愛學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課堂必須包含愛,教師必須讓愛成爲一種教育習慣,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愛是課堂的潤滑劑,她能消融師生的隔閡;愛是課堂的催化劑,她能讓知識更有效地傳遞與接受;愛是課堂的核心,她能讓教育彰顯神奇的力量。我們教師上課時應首先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真誠地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給予恰當的評價。每個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都有充分的自由發展的空間,每個學生的想法都得到尊重。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流淌着無限期待與鼓勵。那鼓勵的話語,那期待的眼神,讓多少孩子由拘謹變得放鬆,由怯懦變得自信。孩子們聽到的是老師對他真誠地愛,是老師對他的.信任與賞識,而賞識變成了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學習的動力。當愛成爲一種習慣,在課堂上你就會盡力去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新穎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張揚自己的個性,暢所欲言,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主人。

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找回自尊產生自信。課堂上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他們真誠與溫暖。找一個理由爲他們喝彩,及時送給他一屢“愛的陽光”,讓學生在老師的鼓勵、讚揚中增強信心。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散佈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教師心中的陽光就是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用愛心去陶冶他們的情操,才能發展他們的智力。讓愛沉浸於課堂,讓課堂充滿朝氣,讓我們一起把愛帶入課堂,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經典案例】有一位很受歡迎的教師,在給學生批改作業時,我發現在他批改過的作業本上看不到“×”號。學生做錯的教師用“?”做記號,等學生改後再打“√”,這叫“二次批改”。然而吸引我的還不是這些?而是每份作業的後面都有老師的評語“祝賀你,進步了!”“今天怎麼了,小馬虎找上你啦?”“老師相信你能做的對,是嗎”……老師的評語猶如陽光播灑到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時時刻刻在關注着自己,並且願意隨時給予幫助。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心和他的心緊緊貼在一起,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給學生寫一句話容易,給每個學生都寫,每一天都用心地寫就不容易了。但這位有愛心的老師做到了,而且讓愛成爲了一種習慣。當愛已成習慣,你會發現愛與被愛都是幸福的。

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做學困生的知心朋友。我們應主動與學生接近,尤其是心靈的碰撞。用孩子般的心去看待學生的每一件事,去理解他們的想法。蹲下來和學生交朋友,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漸漸地我們便會很自然地把學生看作朋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也會不知不覺地視我們爲“哥兒們”對我們充滿信任。李鎮西老師說他喜歡與“學困生”們一起“吃喝玩樂”。和他們一起去公園,在草坪上摔跤、鬥雞;假期,和他們一塊去郊外旅遊,在田野追逐,他們有了學習上的進步,一起去慶賀……我很羨慕這樣的師生關係,在沒有師生界限的交往過程中,師生獲得了共同的快樂。漸漸地我們便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學生的關愛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日常活動,成了一種習慣。這習慣像一屢春風吹進了學生的心田,完成與學生心的交融。和諧的師生關係就會像優美的音符整天圍繞着我們歡快的跳動。總覺得當孩子們與教師產生了朋友般的依戀之情後,孩子們會愛上學習,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愛,是教育的前提,而且這種愛應該是真誠的。換句話說,教育對學生的愛,絕不是爲了某種教育效果而故做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地人道主義情懷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