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堂心得體會

課堂心得體會1

這段時間,我反覆學習了關心鳳老師關於《高效閱讀課堂構建策略》的專題講座,收穫匪淺。應用老師的指導策略並結合自己的學科實際,應用到教學中去,找到了高效閱讀教學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高效閱讀課堂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之間心靈相通、情感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種課堂境界,是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言語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養的閱讀課堂。

高效閱讀課堂策略方法很多,設計主問題是一個較好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問題式教學是實現高效閱讀課堂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找好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設計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主問題,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我在教學課文《手指》時,注意應用了問題式的教學方法。我先談話引入:“手指長在每個人的手上,時時看到,常常用到,不過也許很少有人去仔細想他們吧。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手指》,作者卻寫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板書課題)。我問:“作者寫了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啓示?現在我們把課文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這樣通過問題式的提問,使學生學習有了目標,產生了學習的興趣,進而集中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去,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課堂心得體會2

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轉變三種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成爲動態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師以新角色實踐教學。這要求我們破除師道尊嚴的舊俗,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係,走下高高講臺,走進學生身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要求我們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他們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選擇,甚至行動,努力當學生的顧問,當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要求我們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係,使學生感到我們是他們的親密朋友。

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英語的強烈願望。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探索英語知識的臺階,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學都能拾級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獲得經過自己艱苦探索,掌握英語知識後的愉快情緒體驗,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當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特別是後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泄氣自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半扶半放地讓他們自己去走向成功。

課堂心得體會3

一、理論觀點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懂得適時的課堂小結更是一門藝術。“編簍編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課堂小結可以激起學生的思維高潮,產生畫龍點睛、餘味無窮、啓迪智慧的效果。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可以促進認知結構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煉等

心理學告訴我們:在記憶包括三個以上的一組知識時,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知識只受一次干擾,即第一個知識受後面知識的一次干擾,而當中的知識卻受前、後知識的兩次干擾,這種前、後兩頭的知識因受干擾少而容易鞏固的現象,叫“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心理學關於“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研究證實:人們要記住在排列順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記憶對象所花費的勞動量,比記住在排列順序居中的記憶對象所花的勞動量約少一倍。所以,有經驗的老師總是把重點的知識放在授課的前、後兩個位置。根據這個理論,一堂課最後做個小結,可以突出重點,而且無知識進行干擾,小結的內容容易鞏固,這就發揮了近因效應。

二、課堂小結存在的問題

1、儘管課堂小結的作用如此之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對一節課的開頭比較重視,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而對課堂小結,則草草了事,甚至乾脆忽略。

2、也有一些教師往往將其看做爲一個承上啓下的程式、一段故事情節的延伸,甚至是一句空洞的套話。

3、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課堂小結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其中很多教師只是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再簡單地重複一遍。這樣的小結根本沒有新穎性、簡約性、針對性和發展性,既起不到梳理知識、承前啓後的作用,也起不到畫龍點睛、昇華知識、發展智能的作用。針對這種現狀,我認爲課堂小結在教學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利用,並且不應千篇1律,採取一種模式,而要根據教師本身的特點和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及課型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餘味無窮。

三、課堂小結的主要原則

1、目的性原則。課堂小結必須體現教學目的和要求。

2、重點性原則。課堂小結的中心應是重點、難點和關鍵。

3、針對性原則。課堂小結的內容要有代表性和針對性。

4、結構性原則。課堂小結的結構要嚴謹周密,消除疏漏和誤區。

5、靈活性原則。課堂小結的形式要靈活,防止平鋪直敘,翻炒冷

四、課堂小結的特點

我在教學工作中實踐着,總結了如下特點:

(1)歸納總結。對本次課講授的知識結構、主線進行歸納總結。要盡力突出主題,綱目分明,同時指出容易模糊和誤解之處,使學生理解難點,掌握重點,記憶深刻。

(2)拓展延伸。在學生理解新課內容的基礎上,藉助於聯想,適當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能舉一反三,引起更濃厚的學習興趣,開拓創造性思維。

(3)設疑迴應。在導入新課時,曾設置疑問;在課程結束時,環繞新課主題解答課初提出的疑問,與導言相呼應。必要時可再提出帶有啓發性的問題,設置懸念,留到下次課來解答。

(4)畫龍點睛。有的課程或章節內容,講課時需要詳細推導,盡情鋪陳。在課堂結尾時用二、三句話點明重點、要旨,更顯生動有神。猶如畫龍先不點晴,而後點之則飛去矣。學生會有所頓覺,從而抓住問題的關鍵。

五、課堂小結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小結,並進而學會如何做好小結,對鞏固課堂授課效果,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獨立學習能力,將是十分有益的。那麼如何教學生做課堂小結呢?

初中的思品趣味性比較強,也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重在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情感態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初中思品不是空泛的理論知識,因此同學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學習起來興致比較高。但有時候一節課下來一部分同學就記住了幾個圖片或者一個有趣的故事。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說:“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完美的教學必須做到善始善終,當如一支宛轉悠揚的樂曲,有扣人心絃的“起調”,有引人入勝的“主旋律”,更要有餘音繞樑的“終曲”在思品課堂的教學中也應該注意到課堂小結的設計,做到“其興也勃,其收也贏”,因此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就應該有一份優秀的課堂小結。根據我的實際情況我總結了以下幾種課堂小結的方法: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學以致用,體現教學的生活化。

聯繫學生實際和社會熱點教育是思品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課堂小結是,結合課時目標和內容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由理論到現實再到理論,在這樣的循環往復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增強覺悟。例如在《不要侵犯我的隱私》中:老師提出讓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還有哪些是保護、尊重別人隱私的行爲?

想想自己有過侵犯別人隱私的行爲嗎或者有侵犯自己的隱私行爲嗎?

在這裏同學們可以在積極討論,發散思維過程中想到比如,在銀行櫃檯前設置一米線,這就屬於保護別人隱私的行爲;還有在教室裏安裝攝像頭,這個行爲屬於侵犯了同學的隱私嗎?到這裏同學們就會有爭議,有的人說侵犯了有的說沒有侵犯,這就有助於同學們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比如聯繫近期的鄖西中彩者,對於中了一千七百多萬的大獎,大家都想知道是誰,也肯定有媒體想採訪,那麼應該怎樣保護他的隱私呢?等等這些都是同學們身邊的生活實際,既讓同學們有話說,也增強了同學們的覺悟。

2、教師的結束語應該精煉有序。

詩一般的結束語可以達到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效果,讓學生帶着沒敢下課堂,帶着繼續探索的心理走出課堂,它要求精粹而又便於記憶,概括教學內容的要領,形成新的學習動機。例如在講完《男女有別》後,我做了以下小結:

男孩,一個響亮的口號帶着青春的灑脫

女孩,一個甜甜的微笑描繪出世界的顏色

只因爲這世界多了一個男孩,天才會變的那麼藍

只因爲這世界多了一個女孩,春天才會變的這麼溫暖。

雖然這一框題比較簡單,但是這樣的結束語讓同學感受到男女的不同,也感受到男女的優點與美好,讓他們學會取長補短,互相欣賞,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氛圍,這樣也有助於團結。也能引發同學們對男生女生更多的瞭解慾望,激發學習興趣。

3、讓學生作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老師都認爲課堂小結是老師的事,那麼有沒有嘗試過在上完一節課後,讓學生對課堂的知識要點和講授內容思考幾分鐘,然後指定一名或者幾名同學走上講臺,當一回“準老師”作簡要的複述。這種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由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沒有祕密長不大》這一課題中,在講完之後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穫,這也是對這一節課知識點的鞏固與提高,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學說,初中生擁有祕密是正常表現,所以不要老是問我的祕密了有的同學說,我回家告訴我爸爸媽媽不要偷看我的祕密,也不要向他人宣漏我的祕密;還有的說,我有自己的祕密,我長大了等等。

雖然同學們的語言比較直白樸素,但他們所說的都是我們這節課所學到的重點知識。這樣也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使得學習效果更加顯著。

4、課堂小結設置懸念,承前啓後,餘味無窮。

在思品教材中有着嚴密的邏輯系統,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知識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擴展和深化。說書人有“且聽下回分解”的藝術,思品課終時也不妨運用此法,設置懸念,引而不發,以收課雖終而意未盡之效,誘發學生積極探索的積極性,引起學生課後的回味和思索,並深化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回眸傳統》這框題的家文化中,同學們積極例舉中華的家文化,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家文化,也有我們應該摒棄的家文化,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這就看的出來中國是比較重視家庭的,很少有不想要孩子的家庭,還有就是重視道德像贍養老人等等,這就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國外的家文化是什麼樣呢,或者同學們瞭解哪些國外的家文化呢。就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拿現在所學的與之後的進行分析,這也是下一節課所要學的內容,也讓同學們能夠積極探索。

5、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

課堂結束時,適當的穿插一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歌

曲,既讓學生快樂的學習,不覺得政治枯燥無味,又達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比如學完了《我的父親母親》讓同學們欣賞並一起合唱《我愛我家》,這樣,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讓她們的心靈受到了感染,也掌握了教材觀點。

6、鞏固練習。

在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進行練習小結,既可以使學生知識得到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及時得到反饋,又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熱點緊密相連的材料,更能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實現真正的統一,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的良好學風。這些方面就要去老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花費心思了。

課堂小結的形式應該多樣,具有多種功能。總之,老師們應該在日常的思品課堂教學中,重視課堂小結,不要讓課堂小結成爲狗尾續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課堂小結,從而使整個課堂達到“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別”之效。

課堂心得體會4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我校的學情實際情況,校領導制定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爲主,當堂達標”。在領導和老師的精心準備下,我們觀摩了低年級和高年級的語文課,我看到了新的變化,且有了較深的體會:

一、教師地位的轉變

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爲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調控者。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衆”與“聽衆”。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而此次兩位老師的課堂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爲學生纔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教師轉變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踊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二、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爲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我樂學”,真正讓學生成爲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好。

三、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轉變

最初設計教學的時候,我未太重視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結果課堂教學達不到預設的結果,通過這幾節課的教學,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首先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預習找出本課知識點,重點,難點和不理解知識。並將不理解的知識點及時反饋到老師,再由老師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來確定所教內容。教師的備課主要體現學生學什麼、怎麼學,簡明扼要地明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設計學前反饋練習題等。規定自學時間,完成自測題目並要求學生記錄下來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和困惑。課堂上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師生,生生互動,討論,交流,展示,反饋演練和矯正。教師對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點播解疑和歸納整理。最後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裏通過達標測試,當堂完成學習目標任務。教師每堂課講課時間最多不超過20分鐘,做到學生會的知識老師不講,該學生講的知識老師不講,精講多練。

課堂心得體會5

今天在高裏小學舉行了語文的公開課,這四節課講的都很精彩,其中我就《稱讚》這一節課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我覺得這是一節紮實有效的語文課,能做到以生爲本,以讀爲主,老師教態從容大方,語言鎮靜自然。

首先在啓發談話時,陳老師先由動畫片,引出課題“稱讚”,這一環節將本課所學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稱讚帶來的好心情,營造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

學習生字是本節課的重點,陳老師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時圈出生字,再出示帶音節的生字,指名讀、小老師領讀、去拼音讀,摘蘋果讀……各種形式的讀,這樣的生字教學是實實在在的,課堂落實得非常到位。陳老師讓學生尋找生字的規律來識記生字,如“蝟”、獾”都是反犬旁,在學習課文時陳老師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小刺蝟和小獾互相稱讚的句子,“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你的蘋果香極了……”這兩句話,通過抓重點詞“一個比一個”、“香極了”指導學生朗讀,採用自由讀、齊讀、角色互換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書中領悟到稱讚帶來的快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老師在評價中也不時地稱讚學生,學生一遍比一遍讀得好。

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但是留給我們的卻是更多的思考和啓發:陳老師對於寫字的知道還不夠,對於學生的關注還不夠多,一位教過多年語文的老師曾說過:讀書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在安排學生讀課文前,老師可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聽,噹噹小評委,聽聽誰讀得最棒?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課堂心得體會6

清晨忠實的鬧鐘會準時叫我起牀,七點二十五分我騎上“小洋馬”向前進路小學駛去,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放學了,安全送走每一個孩子就爲我一天的工作畫上了句號。每天四趟,讓我這個懶傢伙終於得到了鍛鍊的機會,也省了買減肥藥的錢。

騎車的路上也摔過跤,地上有坑眼神不好沒看見。和人撞過架,明明是對方的錯,可惜受傷的不是我而是她。別看我的外表很強壯,其實我的內心很脆弱,遇事只會哭得一塌糊塗。細想想,騎車的經歷不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寫照嗎?

我爲什麼常常自詡是隻蝸牛呢?那是因爲我覺得自己的“笨”勁像蝸牛,“韌”勁也像蝸牛。

由於語言能力發展的緩慢,三歲時我才能把一句簡單的問候語說清楚,所以個人表達能力非常差,覺得自己真笨。記不清何時開始喜歡上了不出聲的蝸牛,總會在心情好或不好時抓幾隻放在課桌上欣賞,看着它們慢慢地爬,對着它們說說心裏話。沒想到,此舉嚇得女同學們躲得遠遠的,老師也批評我不講衛生,媽知道後,生氣地說:“你還有個姑娘樣嗎?”可我就喜歡蝸牛身上那種看似柔弱無骨,卻永不言棄、不懈追求的品質。從此玩蝸牛改爲地下工作了。

現在我感慨最大的是不到半年學校及師生們的變化;慶幸最多的是遇到身先士卒多才多藝的校長;福氣最好的是得到領導和老師們的關心支持;記憶最深的是校長在我出錯時的包容和幫助。

雖然我是“笨”蝸牛,可我也是“韌”蝸牛。誰會想到讀書時不敢人前表達的我,今天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信念只有一個——永不言棄!

課堂心得體會7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爲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

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

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課堂心得體會8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讓學生學會,學好,又要讓學生會學,達到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高。那麼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高效”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優化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學生終生受益,一羣有着良好學習習慣、會學、主動學習的學生,自然是高效課堂的最有力的保證。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與教師平時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平時的學習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勇於發表意見的習慣。

二、爲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

在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時,問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因爲創設問題情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情趣,若問題不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這樣的問題不可取。其次是問題有數學味。若問題中數學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數學問題,這樣的問題也不可取。最後還要注意問題有挑戰性。要有挑戰學生思維的功能使學生在數學思維得到極大的開發與發展,但是在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中要注意,不能爲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更要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所佔時間不宜過長。

三、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去。

1、討論自學

對於適合學生自學的內容,上課一開始教師就佈置給各小組,並將學習目標和要求告訴他們,然後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學習活動,而且根據小組合作的不同情況,可選擇不同的形式進行。在學生自學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必要時進行講解,隨時對自學進展好的小組給予表揚,給進展較慢的小組予以鼓勵。確保真正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形成集體的智慧。

2、測試競賽

當學完某個單元后,由各小組自己進行相互檢測。各小組成員按知識點共命一份測試題,抄寫幾份,上課時組與組之間互換試題,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後交對方批改。老師根據每組試題的質量、互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出示課前準備的競賽,評出名次,最後按名次給出該小組課堂活動成績。

總之,我對“高效課堂”的操作也在探索之中,認識難免粗淺,更感覺自己做的還不夠。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加強自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爭取創建更“高效”的課堂。

課堂心得體會9

在近兩天的學習中,使我對高效課堂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我覺得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

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二、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

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

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三、兩節展示課的啓示。

共性的地方:

1,學生素養高,學習過程上的學習參與度高,這就使得學生專注於課堂,能夠保持較高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評價方式的靈活高效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指標,即時、靈活的評價同樣起到激勵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習興趣的作用。

3,高效課堂應是長期進行的工作,最終形成一種常態的模式。它的預習、展示、反饋都應是高效進行的。

4,高效課堂重視各學科基本素養的落實和訓練。在物理課上對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語文課上對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無不突出了這一點。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預習準備、不斷改進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爲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課堂心得體會10

參加了XX區高效課堂研討後,我在教學、班級管理上對自己有了更清晰地認識,也更明確了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道路上如何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下面談談我的收穫:

一、學科教學

最基本的是按照三大步驟,六個環節來上課。其中最大的難點主要在課前是否充分備課,課堂上學生課堂合作是否有效。要讓好一堂課,一位優秀的老師必須做到:

1. 課前備課時,老師要儘可能多的查閱與本課教學相關的資料,以備學生的隨時提問及本堂內容的拓展延伸。也就是“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

2. 教學方式要多樣化,不一定永遠只會通過電腦操作來完成,也可以藉助實物教具,課堂遊戲、圖片展示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

3. 教師的精神狀態及語言表達也是教師魅力所不可缺少的,只有當學生把你當偶像時,他纔會認真聽講,自覺放棄做小動作,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4. 老師在大多數時候只有變“笨”了,學生的能力和才華纔會充分展現。這主要是強調老師的課堂講的時間應少點,多讓學生上臺講或小組內講。

5. 在“合作探究”環節,不僅要教會學生小組討論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更重要的是要讓其討論時惜時且緊扣要點,充分發言且不是雜音、噪音。

6. 課堂展示的方式也要多樣化,可讀,可寫,可講,可說。

二、班級管理

貴在用心,貴在提前。

用心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真心支持。

對於小學生感化要比強硬更有效。

在教育學生時也要考慮孩子的自尊和顏面,講究方式。

老師應以身作則才能統領全班。

課堂心得體會11

在近兩天的學習中,我對卓越課堂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我覺得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卓越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

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卓越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本期學校搞幾堂展示課。

共性的地方是:

1,學生素養高,學習過程上的學習參與度高,這就使得學生專注於課堂,能夠保持較高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評價方式的靈活高效是卓越課堂的一個重要指標,即時、靈活的評價同樣起到激勵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習興趣的作用。

3,卓越課堂應是長期進行的工作,最終形成一種常態的模式。它的預習、展示、反饋都應是高效進行的。

4,卓越課堂重視各學科基本素養的落實和訓練。在物理課上對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語文課上對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無不突出了這一點。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預習準備、不斷改進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爲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終會取得卓越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課堂心得體會12

什麼是高效課堂?我認爲:就是讓每一個學生課堂上有事做,讓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動腦、動手、動口,使每個學生有所發展、有所收穫,即在課堂45分鐘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那麼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下面談談我的體會:這學期我主要進行了三點嘗試:一是樹立學生主體觀,是高效課堂的基礎;二是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情緒;三是放開手腳,讓學生做主角。

一、樹立學生主體觀,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由傳統的封閉式的教學轉換爲指導學生的“開放式學習”,同時教師的觀念也要改變,要“以學生髮展爲本”,建立起和諧民主、自由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奠定共同基礎,又要承認差異,兼顧個性,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才能,要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學習,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深入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學生自主參與、師生平等交流;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能深入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使1

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能創造師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的機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心理障礙,爲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同時也能使學生提高與別人協作交往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確保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使多數學生都得到鍛鍊,這對教師的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位特級教師的講座,他認爲:快樂學習是一種享受,學到新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讀書、上課、完成作業、與同學交往、向老師提問等,都是很有趣的學習。而我們現在的很多學生,由於各種原因,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每天坐在教室裏被動地學習,少有快樂可言,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們又怎敢奢望他們能夠高效學習?所以打造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是讓學生愛學習語文,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嘗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動力,是成才的起點。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在日常教學中,我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大雁歸來》時,先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錄像,調動起學生探究自然世界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過程中的自然知識都激發起學生對自然的熱愛。於是讓學生自己結合學過的地理知識思考,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接着讓學生在班上講述自己和理解。同學和教師進行評價、總結,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在學習和評價中,學生學會了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經驗。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學習動態,學生在動中學、在學中動,較好地達成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學生激起了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開始逐漸地積累知識,久而久之,當量變發展到質變,就有了成績的飛躍、提高。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學生最樂於接受的形式,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課堂教學遊戲作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讓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複習古詩歌時,在課堂上以“開火車”的方式讓學生背詩,學生們都感到緊張有趣,在熱鬧的遊戲中,學生的詩也背熟。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小辯論、分角色朗讀等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眼、口、耳、腦等動起來,讓思維也運轉起來,讓個性得到自由的張揚。

三、放開手腳,讓學生做主角

畢竟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做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起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纔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學“語文”,用“語文”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在高效課堂實施過程中要不斷地改進教法,思考高效教學的策略,掌握高效教學的方法,精心施教,勤於反思,努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這對於提升學生的素養、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實用的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讚美,讓師生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讓師生綻放的笑靨成爲課堂上永不衰敗的花朵。

課堂心得體會13

教師對有效教學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相對來說,有效教學是對教學的基本要求。你上一節課,總應該讓學生有點收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優質教學一定的高效的,而有效教學則未必是高效教學。提倡高效課堂教學,目的就是讓我們意識到,這個追求確實是無止境的。在聽課學習之後,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我的個人體會:

首先要讓課堂活起來。從“悶課”走向“活課”,讓學生動起來,讓教材也變得活起來,讓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程序開放起來。然後要從無效、低效走向有效。每節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穫。最後還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是高效教學。我對高效教學的定位就是優質、高效、高境界。要想做到高效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學生情緒狀態。

具體的說,就是判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是很濃厚,學習熱情是不是很高漲,學習情緒是不是很飽滿,學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狀態,是否非常認真的投入學習。如果整個學習過程是非常愉快,非常開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課堂教學。

2、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狀態。

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全程參與,每個學生都參與,每個學生都全身心的參與,還有學生不僅參與了學,而且參與教。整個教學是互動的,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談自己的看法,這對老師也是一種啓發。這種參與狀態,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當中要互教互學,學生不僅在學,而且在教,這是最高層面的參與。

3、學生的交往狀態。

一是傾聽。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學生可能最缺乏傾聽的品質和習慣。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要學會傾聽。如果不培養,合作學習就很難行得通,很難有成效。

二是發表。你聽完以後有自己的想法、意見要發表出來,你就能不說,如果大家都不說,就不是交往了。

三是互助。同學之間包括師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欣賞。

4、學生的思維狀態。

一節課是不是好課,關鍵還是要看學生的思維狀態怎樣。學生思維是否有深度,如問題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廣度,有很多不同的見解;當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創造性思考和個性化的見解等等。

我認爲“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點:教師爲什麼必須要有很強的課堂駛能力;

第二點:說說教師爲何要有真摯的情感?

第一點:教師爲什麼必須要有很強的課堂駛能力?因爲這是課堂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要做到這點,我認爲教師必須具備三種過硬的基本功:

1、語言。

2、板書。

3、嚴密的邏輯思維。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教師怎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試想教師沒有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的語言,怎麼吸引學生的聽覺?沒有一手漂亮的板書,又怎能吸引學生的視覺?沒有對知識嚴密的邏輯分析,又怎能給學生的智慧的光芒,給學生以心智的啓迪?學生的能力又從何而來?所以我認爲教師具備了這三點,學生纔會欣賞你,佩服你,纔會對你的課興趣濃厚。我相信,舉是最好的老師。

第二點:說說教師爲何要有真摯的情感?

如果說前面的兩條是打造“高效課堂”的硬件的話,那麼這一條就是“打造高效課堂”的軟件保障。因爲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這裏所說“真摯情感”有二層含義:

第一層意思是說,教師要用真情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課首先要感動自己,之後方能感動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所說的“真摯情感”

第二層意思是,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當今強調要構建和諧校園、和諧師生關係。什麼樣的師生關係纔是和諧的師生關係呢?

我認爲:它應該是平等的、友好的、在學習過程合作中非常愉快的師生關係。怎樣才能建立起這種關係?古人又說:身正方能爲範。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去做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學生要認真聽講,認真做練習,及時複習鞏固,那麼教師就必須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及時認真批發學生的作業、試卷,及時向學生反饋,這樣才能示範,這才叫平等。而友好的愉快的師生關係的建立,一般來說,教師對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有一種本能喜歡之情,關心他們比較多,溝通較容易,這種關係很容易建立起來。我這裏想說的是:教師如何與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搞好關係?首先教師要用平等的心態對待他們,當他向你求知時,你要用更大的耐心與心細去幫助他,上課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這部分學生認識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難的問題去爲難他,這樣會讓他難堪、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假如用一些淺易的問題去鼓勵這類同學回答,就會讓其產生成就感,提高其學習興趣,激發他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幫助他樹立或找回一些學習的自信。而當他違反紀律時,你一定要嚴厲地批評他,但絕不能批評之後,與他反目爲仇,流露出討厭他的情緒,而是要繼續關心他,找出他一些細微的閃光點,鼓勵他進步。只有這樣,他纔會認爲你是真心對他,而把你當真朋友,願意與你相處。信任你、依賴你。如果我們能與學生建立起這樣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那我們就一定能將我們的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一、追求高效課堂,教學管理如何調整

近年來,有關部門採取問卷調查、學生談話、系統分析等形式,不斷尋求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和措施;以觀摩課、研究課、彙報課等課型形成互相研究、相互借鑑、相互學習的高效課堂探索氛圍。

通過完善課程管理規程,堅持多維學習,增強多元聯繫等行動,引導廣大教師進一步明確了新課程背景下的三維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學習評價等關鍵要素。搭建“備、聽、說、評”一體化平臺,通過常態課、達標課、探究課、示範課等課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師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心智模式、情感態度、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構建速度。最終達成共識:高效的課堂就是要變“帶着知識走向學生”爲“帶着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性課堂。簡言之,高效課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學,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

二、如何選擇和設計良好的課堂教學策略

我們應從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入手,爲鍛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改革校本教研製度。以專家引領和同伴互助促進校本研究的全員性,以探究課爲載體促進校本研究的常態性,以學生的學習評價促進校本研究的操作性,在鍛造高效課堂方面進行有效的探索。

1、精緻教學,提高效能

精彩的導入——高效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精講精練——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課堂教學要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力避以講代思、以講代練。在重點內容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中、在解決問題基本策略的形成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與表達,及時反饋與調控,提高講的針對性與練的有效性。善於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做到視覺、聽覺等感知結構、感知情境優化,進而浸潤情感,拓展想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驗感受、認同、內化。

精彩的學習過程——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麼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麼主動。有效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體現3個基本持徵: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我們首先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在學生學習的合作性上,要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繫與信息反饋,整堂課有着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在學生學習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師的外部教導轉化爲學生的內源性動力。讓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敢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使對話成爲課堂教學的常態,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形成後續的教學行爲。即動態成常態,生成成爲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激發和提高。 精練的總結反思——高效課堂教學中的“留白”。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適時的總結、反思、沉澱是高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

我們提倡每一堂課都要給學生留出一段時間,讓他們自主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將教師的思路方法內化爲自己的東西。我們稱之爲高效課堂上的“留白”。即:給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填充;給一段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安排;給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給一個機遇——讓學生自己去抓住;給一個困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對教師,我們倡導“三反思”,即教學前反思、教學實踐中反思和教學後反思。通過教學反思分析自己課堂教學行爲的得與失,甄別教學預設與實際教學進程的差異,進而使教學反思成爲實施行動研究、開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將以上四環節有機融合,形成了“四步十六字”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情景導入—學導結合—探究深化—總結反思”。

2、尊重差異,分層教學

在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學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指導思想,實施分層次教學,把整體教學目標分解爲層次目標,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課堂教學分層的基礎上,在部分學科中實施跑班教學,並儘可能多地開設選修課供學生選擇。

三、對有效教學的探索應該如何深入開齊課程後,課時減少,要完成教學計劃和任務必須提高課堂效率,進行有效教學。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我們對於有效教學的探索還僅僅停留在教學方法的執行層面,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追求效益的教學,還應從時間維度層面分析課堂教學高效性方面存在的問題;高效的課堂教學還是追求高序列的課堂,我們還要從課堂的縱向和橫向結構等維度進行研究,並注意學生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1、研究“教”的有效性

如何解決“教”的有效性?面對“增肥”了的新教材,怎樣處理?面對一片題海,哪個該講?面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怎樣分層講解?教師應該儘快從學科本位走出來,用大課程觀解決教教材的問題;用整合觀解決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用師生互動解決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用學情研究解決重複訓練的問題;實施選課制度下的分層次教學,用學科分層解決學生的需求差異問題。

2、研究“練”的有效性

要加強“有效訓練,分層作業”的研究。教師要爲學生精選適合不同學生層次發展的個性化作業。課內作業主要解決課標要求,課外作業滿足差異自主發展需求。避免機械重複訓練,引導學生跳出題海,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做到辛苦教師一人,解放學生一片。

3、研究“學”的有效性

要解決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問題。學生的自主時間多了,如何規劃學生的課餘生活,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學會自主學習是擺在教師和家長面前的共同課題。學校應注重創建滿足學生充分發展需求的教育環境,構建學生充分參與學校教育活動的機制,開發學生自主發展的課程,充分體現學生在自主學習、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等方面的主體性。學校要調整管理的方式,解決對學生管理過死、過硬的問題,由被動約束式管理向學生自主主動式管理轉變,逐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由學校包辦式管理向學校、社會、家庭多元協作式管理轉變,引導學生學會規劃學習、規劃人生。

課堂心得體會14

xx月15、16日,全縣三十名小學數學教師參加了陝西省教育學會課程研究專業委員會舉辦的“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技能提升培訓會,和全省近千名教師共聚xx文理學院,觀了八節觀摩課,聆聽了三場專家講座。觀摩課授課教師既有全國特級教師、知名專家,也有教學思想、教學藝術已經比較成熟的青年骨幹,還有年輕的教學新秀,他們的課也就各有特色:或者樸實而韻味悠長,或者匠心獨運、點撥巧妙,或者活潑生動、新穎明快。三位專家報告也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徐老師的“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用大量生動案例爲老師們答了疑解了惑,孫老師的“提高教學質量從研究學生開始”獲得老師們的認同。

培訓期間,我縣參訓教師都能按時參加,特別是xx小學、xx中小等教師還能積極交流討論,認真學習的精神可貴。

培訓會後,xx中小、xx中小等學校參訓教師按要求上交了心得體會或教學設計,共計16篇,部分學校還組織參訓教師上了彙報課。這些學校及參訓教師重視二次培訓,重視反思與總結的做法值得提倡與表揚。

總之,本次培訓會,我感到老師們不論是在觀課、聽講座過程中,還是回校反思實踐過程中,總有一點、兩點被打動、被點亮的地方。培訓會對老師們的影響正如徐斌老師追求的“無痕教育”那樣,“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在不露痕跡中理解”,相信老師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風化雨中提升”。

課堂心得體會15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說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爲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爲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爲“預設”打好基礎。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蘊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爲“學案”。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三,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做了充分的預設,但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該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是有價值的,老師都會很重視,而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四,“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

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爲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1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

我這幾年一直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老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