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爲盂蘭盆節。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盂盆蘭節是怎麼來的呢,看看下面的範文吧。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篇一】

古時候,人們都相信人具有三魂七魄,人死之後,七魄分離,只剩下三魂就叫做鬼了。有德之人,死後有人祭祀,不會傷害人類;但那些沒人祭拜的孤魂野鬼,就不一樣了。相傳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閻王大開鬼門關,陰間鬼魂悉回陽間,探視自己的親友及子孫.故有“七月半,鬼亂竄”之說。在這段日子裏,民間人們爲保持生活的平安,婚喪喜慶皆不敢輕舉妄動。

七月十五這天,民間家家祭祀祖先。有的在家中或祠堂爲祖先燒香,閤家叩拜;有的到祖先墳墓上添土、上供、炔香等。天黑之後,攜帶爆竹、紙錢、香燭,燒些紙錢,鳴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迴轉“陰曹地府”。屆時,每戶人家都要供奉瓜果菜飯等,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求地官保佑,對“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也給予關照;要設酸壇.有僧道誦經,燒煞神錢,打發施服。這種活動在七月十五日達到最高潮。因此,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俗稱“鬼節”。現在民間的七月十五,大多逐漸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莫形式,作爲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

中國的中元節習俗可以說與中國上古的天人觀有直接關係。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人們認爲人昇天爲仙,下地爲鬼。按照西方文化習慣中的思維理念,鬼神是絕對對立的,天人關係也是彼此不可轉換和彼此絕對對立的,現實中的'人類無法作用於天地另一時空。但是,在中國古代宗教觀中,天地可以互相轉換,鬼神位且也可以轉換,現實中的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作爲去改變另一時空的關係。在我國先民們看來,天神和地鬼之間,不是絕對的對立關係,而是可以根據當事人的功德作爲去進行轉換的。鬼魅、神仙和人類都有善惡之分,這種善惡是可以彼此互相影響作用和轉換位皿的。天神沒有功德,也可能重新下地獄,地獄中的鬼魅如果有功德,也可以脫胎換骨上天成神。人們相信,人間的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作爲,去改變另一個世界時空中的先人和後人的境遇。比如,當世人可以通過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貢獻、功德去拯救自己先人的亡靈,也可以因此而給後人帶來善果。

因此,中元節逐步轉變成爲祭祀祖先和祈福後人的節日了。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篇二】

每年的陰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鬼節,這天人們燒紙錢,擺供品祭奠故去親人的亡靈。

但大家知道鬼節的來歷嗎?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恂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爲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爲[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篇三】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爲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是中國三大冥節中最重要的一個,設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爲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爲死者的靈魂超度。

佛教這一天是盂蘭盆會的日子,內容也是爲亡靈超度,盂蘭本意是解放倒懸,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傳說中“目蓮”的母親被打入地獄,“目蓮”看到母親在惡鬼道中,肚子變大,喉嚨縮小,不可以進食,餓得好苦。他拿了飯,就要喂,可飯剛送到口中,立即成爲炭灰。他向釋迦求救,釋迦要其用盆,羅列了百味素食,供奉衆多僧徒,方能解除他母親罪孽深重的倒懸苦難。“目蓮”照此去做,果然不錯。後來人們把這應念在心目中,每年在鬼節這一天,就用竹子做的“盂蘭盆”施齋於佛與僧,以此報答前輩養育之恩。

寒衣節(十月初一),上墳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買紙紮成,包起來晚上在門前燒。

欽天監要在這一天頒佈新的皇曆。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是中國鬼節──正名“盂蘭節”。

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啓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這段日子裏,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涌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裏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們爲禍社區,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