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青春勵志片觀後感

昨天看了2部的高分電影一個(爆裂鼓手)一個是(模仿遊戲)。本人來說下觀後感

《爆裂鼓手》青春勵志片觀後感

個人比較喜歡(爆裂鼓手)多一些。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讓你看了心悅澎湃的電影,看完後還能久久回憶最後高潮部帶來的快感,其實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說說電影吧。電影的主演應該是美國的一個小生,長了一個美國典型內向性格的臉。在電影裏多處能看出來是個不愛說話的人,做起事情來不管朋友和親人自己一個人鑽進自己的世界。這在吃飯的那場戲最爲突出。在我看來這類電影主角一般都是這種性格,往往這種人讓人看到他專心做一件事來那麼可愛,那麼執着。

主演是一個追求夢想的人,他想做一個最好的鼓手。但是現實中很多人都想當最好的,所以就出現了競爭。以至於到後來因爲不是核心鼓手做出了一些瘋狂舉動。

這裏的先說說老師,老師在這個劇中是個至關重要的人,而且這個老師是個非常嚴厲和脾氣暴躁的人,所以這裏的樂手都懼怕他,很怕那做錯了被他辱罵甚至於趕出樂隊。同時也能看出他是一個真伯樂,從第一次出場聽到主演演奏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會挑千里馬的人。但是這個人追求的是完美,不允許樂隊有一點失誤,所以找樂很多替補。這讓主演看了非常生氣,於是爲了強到這個核心的鼓手,主演付出了艱辛的訓練。老師是個靠實力說話的人,從3個鼓手最激烈的競爭就能看出來。所以主演爲了這個核心的鼓手上演了最瘋狂的演奏,得到了核心的鼓手。但是演出的遲到和樂器的丟失,能看出老師的偏激性格,到後來主演和老師的大大出手終結了大學的生活。

老師後來在酒吧和主演相見說:英語裏再沒有哪兩個字比“不錯”更害人的了。其實說的就是人如果不聽到嚴厲的管教和辱罵的激勵是不會激發最大的潛能的。應該說這是老師自己夢想的說辭,老師一生的夢想是想看到一個他培養出來世界級的大師,來達到他對音樂的'夢想。老師知道主演是個有潛力的人,但是有潛力和成爲世界級的大師是兩個概念,所以老師邀請他參加最後的演奏。

在主演眼裏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只知道自己不能沒有離開音樂,於是就參加了老師的演奏。當他做在爵士鼓前時,老師說:別把我當傻子,我知道就是你。其實老師就是看出他的潛力想培養他成世界的大師。演奏時給了他不一樣的樂譜,主演當時就傻了,只能隨和大家隨便打打,演奏結束了他才明白老師的用意。所以走出臺和他最愛的父親一個擁抱,應該是個心靈上的鼓勵,然後走上臺。再次做在了鼓前,老師剛要講話,就被主演打短了。高潮部分開始,主演陶醉在自己的音樂裏,沒用樂譜沒有伴揍,隨心所欲的擊打的拍符。在一陣劇烈的擊鼓中主演找到了自己的節拍,讓旁邊的人給他伴奏,激發了自己的潛力。主演讓老師跟着自己的拍子走,最後高潮部的奏樂真是看的人心跳加速,最後結局的畫面老師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似像個得了獎的孩子。

本片最後的演奏真是層次很強,從亂奏到獨奏再到伴奏最後完美的演奏,看的人真是有種衝動快感。最後看到鼓上的鮮血,真的看出每一個成功的音樂的都是辛苦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