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奪冠》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奪冠》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奪冠》有感1

在國慶八天長假裏,當然要安排去電影院觀看一部精彩的電影。我和我的小夥伴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講述中國女排《奪冠》。

電影《奪冠》用三場比賽串聯起中國女排默默無聞到成爲世界冠軍的故事。第一場比賽是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以郎平爲代表的女排姑娘們通過艱苦的訓練,克服困難咬緊牙關永不言棄,戰勝了以頑強防守著稱的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第二場比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由陳忠和執教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的美國隊,結果中國隊敗在了美國隊的手下。郎平作爲美國隊主教練沒有享受獲勝的喜悅,卻受到主場觀衆的指責。郎平在那一刻所經歷過的掙扎,令人心疼。第三場,2016年裏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中國隊在小組比賽成績不佳的不利情況下,發揚老女排的拼搏精神,敢打敢拼終於啃下了巴西隊這塊硬骨頭,並最終獲得了當屆奧運會的金牌。

影片中的前兩場比賽發生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可這一點也不妨礙我深深的沉浸在其中,跟着女排姑娘一起哭一起笑。在電影的後半段有一個情節,郎平教練一直在問朱婷:“你是爲了什麼打排球?”這時候我也在心中問自己,爲什麼要刻苦學習?是爲了得到老師的誇獎,還是得到媽媽的表揚?“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女排姑娘們沒有辜負她們的汗水和淚水,站上了世界排壇之巔。我們也不能浪費現在的青春歲月,要使平時付出的點滴努力體現在知識積累上。我要學習女排的精神,不怕困難、勇於攀登,在學習上,我也要迎難而上,不怕吃苦。爭取取得好成績,以後爲祖國爭光。

觀《奪冠》有感2

有一種堅持叫郎平,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對於鐵榔頭郎平在我們印象中她是一個傳奇人物,從我們父母那一代她就是一種偶像,但《奪冠》這部電影真的是讓我們近距離的瞭解到了更加真實的郎平。她說:“我郎平從來都不裝,我都是玩真格的。”一個真實、認真、自信、硬核的標杆。擁有絕地反擊的最強底氣,簡直是又颯又美。但這種颯這種美背後卻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堅持與付出。

女排精神是什麼?可能每個人都會賦予不同的理解。她們頑強拼搏,團結協同,永不言棄,女排之於中國,已經不單單是一項體育運動,已經成爲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時代精神,喊出了爲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但她的精髓只有一個:團隊。中國女排是什麼?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要我們。對,我們。奪冠需要技術過硬,需要拼搏精神,更需要團隊的配合,信任與瞭解,記得8月份的拓展訓練,我們通過行動深深的體會到團隊之間信任、合作的重要性。那種體驗讓人記憶猶新。

其實對於這種精神我們更多的是敬畏感。因爲太苦了,我們都太不願意讓自己吃苦了。但這個時代好在只要我們願意吃苦,我們就有機會,我們就有希望。你越覺得累就會越累,人是有惰性的。還有一句話是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真的是,行動上越放肆,心裏就越不自由。我們都應該通過努力,讓自己做一個自由的人。有一句臺詞說:“鷹有時候也會掉在地上,但雞,永遠飛不了鷹那麼高。”我們應該有讓自己成爲鷹的勇氣。不怕落後,不怕輸,只要有永不言棄的精神在,無所畏懼。

有了精神,還有就是實力。積累就是經驗,經驗就是應變,應變就是智慧。“當你的判斷成爲下意識的時候,你在賽場上,纔可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下意識怎麼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複的訓練,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能走到最後。”只有願意吃苦,付出的比別人多,才能做得比別人好,最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精神和實力讓我們成爲自己,讓我們內心強大。杯子爲什麼能盛水?因爲它是空的。接下來我們就是要做一隻能盛水的杯子。有一句臺詞是我特別喜歡的。“有人活在夢裏,有人喜歡現實,有人喜歡把一種變成另一種。”

觀《奪冠》有感3

“隨着主裁判的一聲哨響,20xx年歐洲盃落下了帷幕,祝賀葡萄牙,一記金子般的進球戰勝對手,歷史上第一次奪得歐洲盃冠軍”。20xx年7月11日凌晨,初曉的寂靜被打破,作爲球迷的我也沸騰了。

不是兵強馬壯的德國戰車,不是行雲流水的西班牙鬥牛士,也不是地利人和的法國雄雞。是的,就是葡萄牙,一個歐洲盃的常客、一個從未染指冠軍的小國。賽前人們並不看好葡萄牙,小組賽驚險晉級、淘汰賽一波平局。然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頑強的葡萄牙3:0力克威爾士挺近決賽,決賽中球隊巨星C羅受傷提前下場,“平民版”的葡萄牙還是頂住了壓力,按部就班地做好戰術執行,反倒是法國隊在多次進攻無果的情況下有些急躁,加時賽下半場,葡萄牙人埃德爾抓住機會,以一記漂亮的世界波絕殺了法國,捧回了第一個大賽冠軍。“二流”的隊伍打出了“一流”的比賽水平,看似偶然的背後,我們更應該看到葡萄牙人的態度與信念。

態度就是放低姿態、奮力一搏的態度。20xx年帶領中國隊殺進世界盃決賽圈的神奇教練米盧就着重強調“態度決定一切”,即正確地審視自己、戒驕戒躁、踏實進取。這洽洽就是我們檢修人貫徹“服務至上”中心思想所應該具備的。近期檢修中心與各生產方簽訂了一系列維保合同,對我們的檢修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爲每一個檢修人都要正視壓力和責任,擺正態度,聽從“教練”指揮,團結“隊友”,苦練技能,頑強拼搏,以“黑馬”的姿態在服務和創益增效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信念就是不服輸、敢於突破的信念。葡萄牙在比賽中“爆冷”也有人認爲葡萄牙的運氣好,但是當你看到C羅在激烈的碰撞中受傷下場、佩佩在比賽最後拼到嘔吐的情形時,會對這隻頑強的隊伍肅然起敬,就像解說嘉賓說的一樣:歐洲盃沒有強隊弱隊之分,拼的就是精神和韌性。當前鋼鐵行業形勢依舊嚴峻,作爲基層職工的我們要激發自身的求勝欲,不要畏手畏腳,停滯不前。當好“擺脫困境、實現突破”的前鋒、當好“科學檢修,服務至上”的守門員。在羣雄逐鹿的鋼鐵競爭中發揮自身優勢,率先突破,扭虧爲盈。

精彩的比賽總是短暫的,讓我們期待下一屆更加精彩的歐洲盃。

觀《奪冠》有感4

10月5號在萬達影城觀看了國慶檔電影《奪冠》。與以往的觀影不同。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真實。並且整個影片表達的並不曲折。但是不知道爲什麼,觀看後,影片的場景總浮現在眼前,自有某種說不出的深沉打動心思。

爲什麼打球?這是郎平問隊員最多的一句話。這句富有哲理的話纏繞着我。爲什麼打球?爲什麼寫作?爲什麼工作?對這類問題,我們每個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關鍵是我們這樣問過自己嗎?我們認真的回答過這個問題嗎?思想通則百通,爲什麼的問題解決了就不會迷茫,就會有目標感,就會有切實有力的行動,就會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

影片中教練對隊員施行魔鬼訓練時說過一段話:當你的判斷成爲下意識的時候,你在賽場上纔可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下意識怎麼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複的訓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庖丁解牛、佝僂者承蜩的故事也同樣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任何技術只有勤學苦練、艱苦努力,認識客觀規律後方能得心應手,進而享受做事的過程。華爲廣告中的那雙芭蕾腳更是告訴我們什麼叫我們的人生,痛,並快樂着。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極致美麗的背後隱藏着無盡的汗水和傷痕累累。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種團結協作、祖國至上的精神,成爲真正克敵制勝的法寶。中國女排成爲一種符號,更是代表了精誠團結、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中國精神。承載着這種精神的冠軍獎盃一次次證明了中國人的志氣與能力。

郎平擔任主教練提出全員作戰,沒有主力和替補之分,只有首發和非首發。不存在對球員的厚此薄彼,這是對每一個球員的鼓勵,調動了每個球員的積極性,凝聚了他們專注打球、團結協作的力量。

聯繫現實,奪冠給我們很多啓迪和智慧,作爲金晶一員,如何融入組織、團結協作,如何提高素養、提升技術,做事有責任、有擔當,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並付諸實踐的。

觀《奪冠》有感5

中國女排姑娘奪得世界冠軍!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上個月,國慶期間,也抽了個空去看了看這部神作。整場下來,就只記住了一句話:“你要今天不練,明兒我就練你。”以及當時工作推進不下去,郎導一個電話:“把所有青訓隊員收編國家隊!”霸氣外露。郎教練爲了給國家隊女排姑娘們爭取一個機會,也真是用心良苦。

整部影片是從30年前郎平那個隊伍說起:“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是她們的口號;要球不要命,這是她們的信念。在物質極度匱乏的那個年代,技術、器材、場地比不上,怎麼辦?只能靠汗水,只能靠苦累。當你的行爲成爲下意識的時候,你纔可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不僅僅是對於排球,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成百上千次的練習,才能將你的所學發揮到6分8分甚至是12分。

在郎平挑選隊員的時候,挑選的是她印象深的。其實包括我們面試,包括我們求職,面試官選的,留下的,就是她們印象深的。那麼多份簡歷,那麼多的求職者,爲什麼選你?因爲你有特點,可能是樣貌,可能是特長或者其他過人之處,甚至可能是你的家境。總之在面了很多人之後她們還能記住你,這就對了。第一次比賽,輸了11場,讓她們任意組合。如果換做別的教練,早就受不了了。但是郎導卻說:還可以輸。怎樣的組合是合適的?怎樣的特點的隊員對應怎樣的對手?這些得在實踐中才能得出來。輸不可怕,但是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在輸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調整,找到對方的薄弱點和突破點,這纔是最重要的。

“沒人可以笑着拿世界冠軍”,除了戰術,就是過硬的實力,像鐵榔頭一樣,一錘一個雷霆的實力。怎麼來?靠日復一日的堅持,靠流血流汗。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沒有例外。之前大學課堂上一個老師告訴我們:“實力決定一切。”這是真的。在關鍵時候,實力不過硬是活不下來的。在戰場上尤其如此。

能有一個好的教練固然可喜,但是個人努力是成功更加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好好努力吧!少年。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努力拼搏的自己。

觀《奪冠》有感6

昨天晚上,帶孩子們去看了由陳可辛執導的運動片《奪冠》。電影很勵志,非常精彩。

中國女排的精神,是老一輩女排們艱苦奮鬥,傳承到今天的中國女排精神。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20年裏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沉浮始終不屈不饒,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電影院觀看的觀衆們在觀看整個片中,有歡笑聲響起,也有淚點。本色出演的朱婷,當飾演郎平教練的鞏俐問:朱婷,你爲什麼打排球?朱婷回答:爲了爸媽。顯然這個回答郎平不滿意。又重複問了一次,朱婷大聲回答:是爲了成爲你(郎平)。聽完這個回答仍然不滿意,又問了一次,朱婷大聲吶喊道:爲了自己。

聽到她那句爲了自己,頓時淚水奪眶而出。

平時問孩子學習爲了什麼?十一歲的兒子總會回答,爲了父母,考好成績是爲了爸爸媽媽開心。其實,我也想聽到孩子回答。學習是爲了自己。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孩子。這部影片好看嗎?女兒回答:有感覺,有被觸動到了。女兒現在是專業學習舞蹈,孩子對我說:媽媽,體育和舞蹈一樣,都是考驗耐心、毅力和信仰運動。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女兒說影片中講的這句話跟她學習舞蹈的心得一樣。當你的肌肉記憶形成了慣性,才能在下意識做出正確的反應。而這種下意識,需要成千上萬練習。練習舞蹈也是要經過反反覆覆練習,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我對整部片中的這句話感觸良深,我們那麼在乎贏,是因爲我們還不夠自信,我們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們足夠自信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在乎贏。我們這一代人的包袱就讓我們背吧,我只希望你們爲了自己打球。

對呀,我們生活中一直都想贏的狀態。小時候,在學習上想贏過別人;長大後在工作上想贏別人;成家立業後,有了孩子,希望孩子贏過別人。所以我們這代人活得太累,太沉重了。

爲了工作,爲了父母,爲家庭奔波着,從來沒有爲了自己開開心心、輕輕鬆鬆的活着。

最好的狀態是好好的做自己。

觀《奪冠》有感7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爲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同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爲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取與舍 以郎平爲主線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曆程,135分鐘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可以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準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裏約奧運會,但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鬆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說,“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爲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翻開中國女排歷史,女排姑娘們並不是一帆風順得,在到達頂峯的前面也經歷了種種低谷。從1981年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再到後面得五連冠奇蹟,到希臘,巴西兩屆奧運會的頑強登頂,我們的女排健兒們在其期間經歷了種種低潮,正是由於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女排健兒們才能在歷經磨難之後,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復興。用自身實力與汗水延續神話,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爲夢想付出努力,直至成功。

女排健兒們頑強拼搏的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 體現,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時刻學習並運用這種精神,面對問題困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的民族復興也需要這樣的女排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人面對問題困難,久久爲功,孜孜不倦,頑強拼搏,永不言棄。女排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建設力量,對個人,對民族,對國家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砥礪前行。

觀《奪冠》有感8

2020年1月8日,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通過藝術的角度來詮釋什麼是女排精神?爲什麼女排精神這樣振奮人心?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只要是看過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那麼大家就會明白什麼是女排精神,大家就會懂得爲什麼女排精神會這樣深入人心,這樣引人深思。

2016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這一年,中國的體育健兒們在奧運賽事上面大放異彩,爲國家爭得了一枚枚珍貴的獎牌,爲中國掙得了一份份自豪與榮譽,爲自己贏得了一次次掌聲與歡樂。更讓人值得興奮的是,沉寂多年的女排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在郎平朗指導的帶領下,這一羣勇敢而又美麗的女孩子們終於贏來了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金牌,實現了真正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華麗逆轉,讓國人爲之而動容,讓中國爲之而激盪,讓世界爲之而震撼。

當然,除了珍貴萬分的金牌讓人振奮之外,最令人推崇的是,女排精神火了,堅持就是勝利,不放棄,不言棄的女排精神真正活起來了。在這一偉大精神的帶領下,不只是體育界大放異彩,倡導女排精神,就是整個中國的各行各業都把女排精神當成了一種奮鬥的動力,堅持的勇氣。

如果說到這裏,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女排精神的話,那我想說,女排精神就是一種永不言棄的堅持與毅力,永不服輸的堅強與韌性,永不言敗的決心與勇氣,永不投降的骨氣與俠氣,永不妥協的自尊與自強。正是因爲這種震懾靈魂的精神與品質,女排才能再次登上巔峯,讓全世界爲之喝彩助威,讓全中國爲之驕傲與自豪。

而對於女排精神最好的證明就是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在這次亞運會上,關注女排的人越來越多,期待女排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女排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當然,這些女排的巾幗英雄們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她們終究是頂住了壓力,扛起了中國女排爲國爭光的大旗。

以此來看,在運動界,女排精神真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偉大精神,它可以把女排隊伍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全國人民動員在一起,它讓大家明白了堅持就會看到希望,堅強就會迎來光明。所以,讓我們牢牢把女排精神烙印在自己心中吧,只有真正理解了女排精神的含義,我們才能夠像這些女排姑娘一樣取得成功,贏得掌聲。

觀《奪冠》有感9

今天,我去了電影院,看了一個名叫《奪冠》的電影。

這是一個紀錄片,發揚了中國女排的精神;整部影片非常激動人心,把中國女排的精神發揚光大。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896年的五連冠是怎麼努力出來的,主角郎平是中國女排中的一員,開始只是一個替補隊員,後來,在老師的支持下轉正,並在五連冠中爲中國取得了好成績。

後來,郎平去美國留學,當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在一場比賽中,中國輸給了美國,郎平迴歸。再後來,中國連輸了幾場賽事,郎平提出了中國女排要改革,於是,在一天晚上,她把那些將要跟世界第一女排,巴西,對打的選手帶到了她以前訓練的場地,讓她們在這裏訓練。

幾天後,比賽開始,人們對情況日益下降的中國女排已經失去了信心,但是,我們贏了!中國贏了!

這是一部很激動人心的紀錄片,見證了中國女排的精神,發揚了中國女排的精神,傳播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我由最初的緊張,到中間的興奮,再到最後的激動,心裏感慨萬千,中國,這個團結的民族,因爲團結,才能轉化成力量,使我們更加強大!

觀《奪冠》有感10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爲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

——題記

我曾經想“夢迴大唐”,去享受那繁榮和諧的社會;也曾想回到原始農耕社會,過着最樸素、最自然的生活;也曾經想回到元朝,西征歐洲……但觀看了電影《奪冠》之後,我最想回去的,是八十年代的中國,跟隨中國女排一起出徵奧運,爲國爭光。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各行各業發展迅猛,唯獨體育事業在原地踏步,就連中國的女子排球隊也沒有了人才……

國家開始重視這一情況,由陳忠和帶領的國家女子排球隊,很快在漳州訓練起來。由於在那個時代我們沒有世界一流的訓練條件,只有靠比別人拼命才能贏。於是,中國女排開始了大運動量式的魔鬼訓練。長時間超負荷的訓練,導致許多隊員暈倒在訓練場上,但她們還是堅持練8至10小時,一天下來,渾身痠痛,大腿全是淤青,膝蓋、手上纏滿了繃帶。你可能會問:“她們爲什麼這麼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中國是能行的!”這樣的瘋狂訓練使得中國女排開始走向世界,開始了五連冠的輝煌。

《奪冠》中有一個訓練的小插曲,我到現在還過目不忘:

有體育工事來告訴教練,那時候的美國已經用電子計算機來參與訓練,而當時的中國,尚沒有這些條件。“未來體育靠的不是人腦,是科技。”當運動員的數據輸入電腦,運動員在賽場上,已經沒有祕密。教練沉思片刻,立即做出了一個決定:將攔網升高15釐米!要知道攔網升高15釐米之後是男排訓練的標準。

“女排當男排練,我們這麼幹,計算機能算出來嗎?”教練激動地說。聽完這一句,我當時是熱血沸騰,這不就是“敢打,敢拼,敢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嗎?而這種精神不正是中國經濟蓬勃向上發展的力量源泉嗎?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學習“女排精神”:一枝花,並不需要別人時時刻刻的欣賞與誇讚,只要默默地努力汲取營養,把耳邊的嘲笑聲去掉,你跑得快了,那些聲音自然成了風聲。等到花兒怒放的那一天,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建設祖國的重任將落在我們新一代人的身上。我們要有一股“女排精神”,將來把我們的一生貢獻在祖國偉大復興的征途上!

觀《奪冠》有感11

對於《奪冠》這類運動劇情片,我一向是不感興趣的,但這一次我卻消除了偏見。這部電影被許多人介紹爲“看的時候紙巾不夠用”。那它爲什麼如此戳人淚點呢?我認爲主要原因是在人物形象、情節和細節三個方面。

這部電影的人物形象飽滿、鮮明而不失真,使整個電影鮮活了起來。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郎平、朱婷二人。

郎平的形象是最立體、最飽滿的,可以說支撐起了整部電影。從好不容易進國家隊、卻摸不到球的不甘,到贏了“東洋魔女”時的感情爆發,再到擔任教練時“都是玩真格的”,無一不讓她的形象躍然於銀幕之上。她與陳忠和的互動也令人印象深刻,這兩個三十多年的老友晚上一起偷偷練球,在中美大賽前的彼此理解,兩次在同個一機場喝咖啡,都告訴我們何爲真正的友誼。“杯子爲什麼能裝水?因爲它是空的。”“我郎平從來不裝,都是玩真格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出了電影院後,這些經典臺詞仍迴盪在我腦海裏。

整個電影用郎平這個人物串起,但並未只聚焦於郎平一人,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便是朱婷。這個農村來的女孩,“連打工別人都嫌你高”的女孩,當她第一次被問到爲什麼打排球、回答是“爲父母”時,當她在練球卻一直不肯喊出來時,我不禁心裏一緊——這要出大問題。可當她深夜在老訓練場練球喊出來時,當她面對郎平的短信落淚時,當她拿下里約奧運會決勝局的第15分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爲我在理解朱婷的同時想到了我們自己。是的,我們的努力不是爲別人,也不是爲了成爲別人,而是要成爲更好的自己。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亮點是合理截取真實歷史事件作爲情節。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里約奧運會,跨度近40年,在如此大的時間跨度中,導演主要截取了三場比賽:1981年日本大阪的中日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美戰和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中巴戰。與我們常常看到的介紹女排精神的資料不同的是,《奪冠》的主要內容不是的對女排精神的讚美,而是着重展現了姑娘們奮鬥拼搏過程中的艱辛與脆弱,展現了新老球員之間的矛盾,還展現了郎平在排球訓練改革中受到的阻力,使情節沒有失去真實性。另外,三場比賽詳略處理得當,一張一弛,使觀衆體驗到如坐過山車般的感覺。

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可圈可點的細節。

爲了打贏中日戰,教練對女排可謂進行了“魔鬼式訓練”,但電影並沒有把全部畫面用來表現團隊訓練的困難,而是用特寫鏡頭展現了一位隊員默默拔出刺入手中的木刺。這樣就以小見大,表現出訓練強度之大和隊員們的執着堅強。鏡頭切換到國內,人們圍着小電視機看比賽,當中國隊獲勝後,人們都舉着火把和燈籠跑上大街,但仔細看就會發現,那火把其實是被點燃的掃帚。小電視機和掃帚這兩個細節都十分直觀地表現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有多麼落後。中美場則是特意從郎平的視角給出了一個伸出手指責罵她的人的畫面,處理得非常巧妙的是,這個人的臉被遮擋住了。這個細節表明,在當時,指責郎平的並不只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普遍現象。中巴場朱婷得到那決出勝負的第15分時,導演用了慢鏡頭來表現當時的場景,並濾去了周圍嘈雜的聲音。正因如此,我甚至聽到了我那因緊張而快溢出嗓子眼的心跳聲。

電影感人的主要原因是這三個方面,但人物形象、情節和細節這三方面最終都指向了更深層次的東西,即電影的主旨——女排精神。正如電影開頭所言,女排精神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爲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女排精神不表現在最終贏得冠軍,而表現在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永不言棄、團結一心、勇於拼搏的奮鬥過程。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偉大的精神歷時光而不朽,中國女排精神永不過時。女排精神是一面旗幟,點燃國人的激情,彰顯團隊的力量。在新時代裏,我們爲之動容,是因爲它所蘊含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體育範疇;我們爲之動容,是因爲我們也需要奮力拼搏,開拓進取;我們爲之動容,是因爲它啓示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珍惜韶華,力爭上游。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觀《奪冠》有感12

最近有一部十分值得去看的電影——《奪冠》上映了。這部電影弘揚了中國女排精神,國慶節時,我就去觀看了。給我的感觸很深。

《奪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在平時訓練的辛苦與傷痛。這部電影還回顧了中國女排幾次獲得世界冠軍的鏡頭。特別是中國隊vs巴西隊時的激烈場面。

《奪冠》這部電影體現了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精神是:“頑強戰鬥,永遠拼搏。”爲什麼中國女排可以受衆人矚目?因爲中國女排的不怕苦,不怕累,團結一心的精神感染了我們。電影中有一個問題“我們爲什麼會把贏看的這麼重要?”教練告訴她們:“我們的國家並沒有讓全世界都知道,已經讓有的國家看不起了。我們要想獲得關注,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贏得冠軍。”這就是中國到最後獲取世界矚目的原因。

電影中有一句話:“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句話使我記憶猶新。這句話表現出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不分你我。有一個鏡頭:“女排和男排一起對抗比賽,女排沒有團結起來,輸給了男排。教練罰她們接球,養成團結意識。”這個鏡頭給我觸動很多:我們是一個集體,不分你我他,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擰成一股繩,這樣才利於我們養成團結意識,成爲更優秀的一個集體。在做任何一個通過集體才能完成的事情時,通過團結才能更好的完成。記住,我們要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中國女排是一代國人的驕傲。它代表的是中國的驕傲。中國女排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吧。

觀《奪冠》有感13

國慶第一天,媽媽提議去看電影,我舉雙手贊成,於是立刻奪過手機查看節目單,國慶檔的電影還真不少,當“奪冠”兩個字跳入我眼球時,我兩眼放光,不再猶豫,“就看這個!”我叫道。《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第1次拿世界冠軍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中巴大戰的故事,詮釋了幾代女排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

郎平十八歲就進入了中國女子排球隊,一開始,她連球都碰不到,是個替補隊員。“你什麼時候能負重一百公斤什麼時候纔可以碰球。”她的教練說。郎平在別人練球時,一個人在角落裏默默地練着舉重,滿頭大汗。不僅如此,別人走後,她還不停地給自己加練:跑步、舉重、鴨子步、發球……“看到那面國旗了嗎?”有一次她加練時,陪練勸她休息,她說:“那裏距離地面有三米二,那是海曼的摸高高度,總有一天,我也會跳到那兒!”郎平的話使我不由地想起自己來。我每天只想着玩,學習馬虎,不好好彈琴,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洪思桐,寫完作業去練會兒字。”“我不想去!我爲什麼要練字?”記得有一次,我爲了不練字還跟媽媽吵架了,再看看郎平:任勞任怨,從不放鬆,每天努力練習,從不驕傲……我慚愧不已,於是,在那一刻,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郎平——女排精神,就是我前進的力量!

“下意識怎麼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萬次不斷重複的訓練。”郎平的教練說。老排球場牆上的一個個球印,就是她們訓練時留下的痕跡……看到這裏,我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看看我平時都是怎麼做的:彈鋼琴我總是半生不熟就不肯練了,到上課時常常手忙腳亂,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做作業也是應付了事,只求做完,不求做到最好。女排們從不曾用這樣的態度做事,有些老女排們帶着傷還在努力訓練“下意識”。和她們比起來,我就像一顆小小的沙子,懶散到了塵埃裏。從今以後,我在練琴時一定要反覆練習,努力做到“下意識”!做其他的事也要一絲不苟,像女排們一樣精益求精。

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她們,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更是我學習的榜樣!女排精神將永久珍藏在我的記憶裏,督促我奮發向上,努力成爲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