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村莊觀後感範文

《村莊》是一部來自英國的動畫短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寧靜的小山村裏,每個人都有着兩面的性格,表面和內心完全不同的人之間的故事。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網友也對影片給出了非常不錯的評價,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村莊觀後感範文

魯迅先生於1918年寫《狂人日記》發表於《新青年》。後來再回想,到底是人吃了人,還是人心吞噬了善良。

不言而喻,善良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人都在試圖贖罪,又會在一場暴雨中厭倦了世俗。

答案在這部電影中,尋找善良。

電影總是讓人感到即現實又詼諧,Mark Baker的作品《The village》,這個14分鐘的短篇充分展現了在壓迫下不同形態的人性扭曲。整部電影由簡單的`畫風構成,並配上明度較低的橙、藍色,營造了靜謐而又灰暗的氣氛。

電影的內涵在開頭從蟻羣搬運食物這一行爲表現出來:人們總是排斥與自己相異的事物,於是每人都只能盡力將自己與他人相異的成分隱藏起來。這也就是搬運物件過大的螞蟻在擋住蟻羣工作後被毫不猶豫的“丟出去”的原因。蟻羣與綠衣老太一樣有貫穿電影的作用,結尾再次展現蟻羣搬運食物,因眼鏡過大而停下來再一次暗示了那個相異螞蟻的結局,由此類比到村莊中發生的事情。

電影人物從各自出場就展現了每個人人性的弱點:掃地的婦女偷摘果實,擁有神父身份的人躲在暗處飲酒,無事的白衣男子偷覷他人的金錢。每個人都懷揣着不可告人的祕密,只有栽樹男子一心向外,追逐愛情不盲從於禮拜,在這樣的一羣人中顯得格格不入,而村莊內其他人都通過小小的窗戶偷窺他人的生活,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綠衣老太,電影中尖銳的配音和匆忙的步履不僅描繪了她多事、多疑的性格也展現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圍觀”和“宣張”的心態。以窺探他人內心爲樂和不待明辨是非就妄下結論無疑是推動整部電影發展的因素之一。當栽樹男子遭誣衊被抓,白衣男子轉變爲正義的化身砍倒果樹,以及村莊裏的人做好絞刑架載歌載舞都表現了他們對所謂口耳相傳“事情真相”的盲從和自己本性畢露。所幸,結局具有反轉的一幕,罪魁禍首白衣男子遭到了懲罰,被蟻羣啃至白骨,整部電影從而詼諧起來,黃衣女子和栽樹男子最終脫離了枷鎖,可真相卻流離在荒誕之中,失去了窺探對象的村民悶悶不樂,象徵着“不合羣”的眼鏡代表着過去,依舊被蟻羣排斥在外。

也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出逃這樣一個麻木的村莊是一件好事,可是以小見大,外面的世界也同樣是一個更大的村莊。如果繼續麻木,那麼村外的墳墓已經會越積越多,任憑逃離多少次終究逃離不出這樣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