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後感

孔子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爲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後感,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後感

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後感一

在看《孔子》之前,我猜想,導演也許會犯這樣一個毛病——她爲了顯示自己的創作功力,毫不手軟地把孔子還原成一個普通人,她用力過猛,一把扯掉了供桌上孔子神聖的畫像,換上一張彩色的普通相片。我想,孔子畢竟是個聖人,如果這樣做,恐怕會傷害到我們中國人脆弱的神經。直到看完影片,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顧慮完全是自作多情。導演如果真的犯下我所說這個毛病,那就好了。在《孔子》中,孔子就是孔子,他依然是個氣勢磅礴的聖人。而且,導演還企圖把他打造成一個超人,文武雙全,料事如神。可惜導演的這種企圖未能貫穿至影片末尾,從孔子周遊列國開始,就半途而廢了。我想說的是,正是缺少了那種敢作敢爲的氣魄,《孔子》纔不那麼好看,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

我看過馬丁西科塞斯的《基督最後的誘惑》,還有梅爾吉普森的《受難》,他們所拍得耶穌,也是一個聖人,和孔子各有千秋,與之比肩毫不遜色。西科塞斯和吉普森的電影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有一股氣貫穿始終,這股氣保證了影片自覺地帶着一種狠勁兒。《孔子》就缺這一種狠勁兒。難道是因爲導演的女性身份嗎?不是,而是態度的問題,她太過擔心,自己拍出來的孔子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孔子。所以她把《孔子》拍成一部溫情脈脈的電影,以至於有些濫情。在我看來,這些來路不明的情感就像女人肚皮上的贅肉,如果減掉,無疑會賞心悅目一些。

如果說,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他龐大的粉絲團的話,那麼顏回肯定算粉絲團的團長,他簡直是孔子的頭號粉絲。他對孔子的瘋狂追隨,保證了自己沾染上聖人的光輝。可惜對於這份難得的情誼,影片沒有絲毫鋪墊。這和影片的長度有關,也和影片前半部分過分地關注於官場鬥爭有關。顏回的死,竟然是出於對書的熱愛。這也沒有絲毫鋪墊。觀衆不會對顏回的死報以任何同情,反而覺得無比雷人。

還有南子,她爲什麼會那麼喜歡孔子呢?難得僅僅因爲生性如此嗎?她是個胸有城府的女人,怎麼會被孔子的三言兩語所打動,而對他頂禮膜拜呢?既然南子已經被孔子教化,那麼孔子爲什麼又要逃跑呢?他的逃跑,只能說明,他意識到自己終有一天會把持不住,這又和他的君子理論相悖。

季孫斯對於孔子的情誼明顯過火。他有必要冒着大雪在荒郊野地裏等待孔子嗎?這隻能說明,季孫斯因爲常吃生肉,而喪失了基本理智。

在《孔子》的編劇一欄裏,幾個人名赫然在列。有時候,編劇多了,真不是一件好事。平心而論,《孔子》的前半段還是挺好看的。可惜從孔子周遊列國開始,支離破碎的劇情陸續展開,不着調的細節也接踵而至。從這一點上,《孔子》和《梅蘭芳》是一樣的,都只有半部好戲。導演胡玫駕馭宮廷官場戲,真是得心應手,畢竟拍那麼多此類的電視劇。可是她沒有拍好公路戲。一提到孔子,我首先想的就是周遊列國。這是孔子一生中最牛逼的事蹟。所以我一直覺得,拍孔子,應該拍成一部古代公路片。可惜導演浪費了這樣的題材,她最終把《孔子》拍成了宮廷片,甚至孔子周遊列國的事,也只是宮廷官場鬥爭的插曲罷了。

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後感二

客觀而言,《孔子》引發這麼大的爭議,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爲一部工整流暢的準文藝片,本不該有什麼太大的波瀾;但作爲萬世師表的人物傳記,成爲輿論焦點也不足爲奇。真正有價值的爭議,是冷靜的聲音、相對理性的批評,以及可以探討的誠意和餘地。胡玫導演在《孔子》開拍時就說過“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心情,這或許是她想象之中的局面,但也可能始料未及。

無論如何,電影主創對《孔子》的詮釋還是充滿誠意;無論他是聖人,還是凡人,“孔子”在當代都需要知音;在這個時候,通過電影去討論甚至爭議《孔子》,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一、詮釋聖人:理想主義者的實踐論

胡玫版中的孔子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但不是把理想掛在嘴上高談闊論,而是熱衷於躬親實踐,用事實去證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

孔子是一個聖人,這是早已定評的歷史。回到彼時生活中,孔子又只是一個普通人,從政未果致力於教育事業,這也是一個簡單的道理。聖人也是人,要食人間煙火,有生老病死的問題,更有理想和現實的權衡掙扎。反之,聖人之所以最後成爲聖人,是因爲能憑藉智慧超越這些羈絆,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芸芸衆生,去改造周圍的世界。影片的說服力,精華與窠臼都來自於這個矛盾。電影開頭,孔子以倒敘的形式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就是一個老人在回憶從前走過路,爲自己充滿遺憾的一生做總結。

還原歷史,這句話很簡單。但是,每一個人都對歷史和人物有自己的想象空間,一部電影想要做到人人都服氣,勢必要曠日持久下很大的功夫。電影《孔子》爲了儘量立體、豐滿、客觀、合理地描述孔子,可謂苦心孤詣。影片有多處打動人的地方,孔子參政、護主、重民生、立國、立言、興邦、傳道、自愛、愛人等一系列細節都很有感染力。比如,“墮三都”這樣劍走偏鋒的決定,是孔子高瞻遠矚的“聖”,一般人不敢輕舉妄動。同情弱小無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諫,卻是一個有正義感的男人的見義勇爲,只要有勇氣,每個人都可以去做。

孔子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但不是把理想掛在嘴上高談闊論,而是熱衷於躬親實踐,用事實去證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他從來不考慮做這些事情“小我”收穫了什麼,而是覺得身在這個時代,就必須儘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人們朝着安居樂業的康莊大道發展,隱惡揚善,建立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國。他用智慧和反對派、既得利益者溝通迂迴。從來都是言行一致,用事理去說服人,用行動換來別人的信任和折服。

片中,有兩個細節對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爲傀儡的魯定公感嘆孔子,說孔子不會裝糊塗,處處得罪人,非要一意孤行施行理想;二是,孔子向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求教,老子大意是說天下事物有其發展規律,順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面對君上的消極勸導,和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誨,孔子都沒受太大影響,而是繼續積極前進。孔子在魯國沒能實現理想之後,奔走春秋列國,帶着一干不離不棄的弟子試圖去尋找新的支點,繼續踐行自己的主張。阻力、壓力把他淬鍊成更加頑強。

影片最後,孔子回到了久違的魯國,從此不再過問政事,而是一心致力於教育事業,但這不等於孔子放棄了理想,不過是轉換了一個方式罷了: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生命畢竟有限,必須通過教化來影響人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自己的主張才能萬古流芳的進行下去,獲得可持續的發展。也可以這樣理解,這既是一個聖人遠見卓識的高明選擇,也是一個普通人在長時間的挫折之後,最後唯一正確的精神出路。“聖”和“人”再次合爲一體。

二、走下神壇:雙面孔子的侷限性

理解孔子需要時間、閱歷、心境,感同身受的經歷。就像有些諷刺的是,電影裏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靈的人,竟然是一個聰明、美豔的禍水女子南子,歷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會後悔說過“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樣具有大男子主義色彩的話吧。

導演之外,作爲主演的周潤發無疑是壓力最大的一個人,因此他曾幾番拒絕。對於當初(2007年)的拒絕,周潤發說:“因爲第一稿裏孔子有光環,我演不了,我覺得我不僅要演一個聖人,而且也要演一個人。第二那個孔子太年輕,就是用電腦特技我也扮不像。兩年後我再看劇本,從51歲開始演,我覺得合適”。從接手出演《孔子》那一天起,他就已經走在他表演生涯裏最險峻的鋼絲上面。光靠衆多的文字資料,歷史典籍,去判斷孔子的心態、氣度、言行,需要耐心和領悟能力。周潤發演繹的孔子,既沒有把“普通人”孔子演得單板生硬,也沒有把聖人孔子演得出神入化,不可企及。落魄潦倒之餘牽馬而出,被馬撞到在泥水裏,起身後哈哈大笑的豁達;被困山谷,缺糧缺水情況下操琴明志,卻把最後一口肉湯分給弟子這些地方,不僅僅是形似,而是深入骨髓的通達。

當人們在爭論着《孔子》上映宣傳期間,周潤發一跪再跪的八卦新聞時。第一印象想到的是炒作、噱頭,用惡搞來爭奪報紙頭條,爲電影造勢。卻很少有人想到“克己復禮”的故事,周潤發想復跪禮,除了入戲太深脫不開身,另一個原因是他的氣質已經鑽到孔子那個時空裏,也想把人拉到那裏一起感受。再說表演,周潤發的演出使得“聖”和“人”的銜接自然而穩健,有很強說服力。他的傾心和努力,對達成這兩個矛盾而又互生的“雙面孔子”,作了自信、有力的證明。

已經被歲月雕刻成一個老頑童的周潤發,從大俠、遊子、殺手、作家、賭神、黑幫老大等黃金時代的身份中突圍,把自己的心態、氣場有效收斂集納,放到孔子生活的時代進行打磨、碰撞,小心翼翼地揣摩、分析、拿捏人物,力圖把聖人的“聖”和“人”兩方面作一個全面的領悟。因爲《孔子》,在自己的從演履歷上貢獻了一次最正統、最舒展、最深沉的表演。這或許是歲月賜予周潤發的時間財富,也是一個勤勉、穩健的演員,無師自通,用心體悟的結果。

把一個神聖的思想家、教育家,襟懷廣闊、低調審慎的謙謙君子,拍成一個像鄰居大叔一樣的普通人,在觀衆的第一直覺上建立一個親和、親切的氛圍,娓娓道來的故事,如沐春風的影片語境,讓觀衆不因爲歷史久遠,而和人物產生艱澀生硬的隔膜;同時,又要把聖人不同於凡人之處的“神聖”表現出來,人生態度,生活智慧,人格魅力,思想影響力融貫雜一起。周潤發把這些東西具體而真切地“寫實”出來,用最大程度的努力去說服觀衆獲得精神上的啓迪。

周潤發身上舉重若輕的風骨,不是簡單的清高自負、敝帚自珍,而是知識分子積極入世的明亮心境和執着堅守。可以這麼說,理解孔子需要時間、閱歷、心境,感同身受的經歷。就像有些諷刺的是,電影裏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靈的人,竟然是一個聰明、美豔的禍水女子南子,歷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會後悔說過“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樣具有大男子主義色彩的話吧。這是作爲男人的孔子,作爲生長在男權社會裏的孔子的侷限性,因爲孔子是一個人,男人。

三、尋覓知音:孔子其實離我們很近

電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溝通,是通過發生在聖人身上的故事,來啓迪今天因爲過分物化而顯得浮躁的社會,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喪失了價值判斷的人們,去勵志那些還在堅持的平凡人。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義。

胡玫曾說“質疑聲一定會有,一路都有人在不斷地警告我,連我媽都說我,你這不是瘋了,找死嗎,幹嘛拍這麼一部片子?”。因此可推,胡玫大抵是敬仰孔子這個人,並對孔子形成自己的瞭解和想象,纔會多年來東奔西走地籌拍這個片子,不然有那麼多帝王將相等着她去演繹,何必要碰孔子這個吃力不討好的“燙手山芋”。她用電影這個生動的表現方式,在一撥撥的觀影人羣裏,找到孔子思想的知音,理想主義的共鳴。就先把自己變成了孔子的知音,電影是她的成品。電影《孔子》即便不能讓更多人成爲孔子的知音,也是胡玫從業生涯裏的一個驚歎號。

顏回在冰河裏一次次打撈逸散的經卷,最後殞命,就像《海盜電臺》裏狂熱的電臺DJ在海水打撈唱片一樣,都是在爲心中純淨的理想而獻身;子路臨死前“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念,則影響了電影《水滸傳之英雄本色》裏不斷扶正官帽的陸謙這樣的讀書人、官員。這些細節的設計,縱然有想象的成分,但是這些弟子都是孔子和其身後完整的思想體系的知音,他們獻身的是“道”、“仁”等這些看不見卻可以實踐的東西,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可以把這些東西去融入生活,檢驗理想。電影試圖用儒家思想的雨露來點化焦灼不安的心靈,就是孔子精神的再次發光。而演完孔子的周潤發也說:“《孔子》跟現代人的生活、感情都是很近的。你覺得兩千多年前很遙遠,等你看完《孔子》你會覺得,孔子跟你是很近。”

如果說,一次觀影經歷就是一次和電影,以及電影裏的主人公溝通的過程。那麼從主觀出發,電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溝通,是通過發生在聖人身上的故事,來啓迪今天因爲過分物化而顯得浮躁的社會,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喪失了價值判斷的人們,去勵志那些還在堅持的平凡人。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義,電影院裏真要能走出一些“知音”,善莫大焉。電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可看性,認真看過,而且有獨立思想的觀衆會有自己的想法,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結語

《孔子》是一部商業意圖的大型文藝片,有劇本略顯倉促,臺詞不夠嚴謹考究,古文和白話銜接得不很自然,很多地方對歷史的把握、“合理的想象”不夠穩妥紮實等很多不足之處,下的功夫還不夠,不能讓觀衆有效地吸收、消化,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拍慣了大型古裝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還沒能從電視劇的視角里轉換回來,有些地方還是在用電視的方式來拍電影,放大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煽情過甚矯枉過正,而一筆帶過了值得特寫的心理轉捩點。只是,電影本身還不至於誠意全無,不忍猝睹。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有一本新書叫《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講述他邊寫作邊參加長跑的事情。我們在談論孔子的時候,在談論什麼?在爭論電影《孔子》的是是非非,功敗垂成?還是孔子本人、儒家思想,更多電影之外的東西?那些準備發言的人,都先來想一想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在心中打好腹稿,大家的心態和氣度都會變得友好豁朗起來,視野和胸襟也會爲之開闊,建設性的東西自然而然也就產生了。電影《孔子》和聖人孔子的知音也會一個個生長起來,如果孔子在世,這應該他樂意看到的。

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後感三

即使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孔子的一生也是很“杯具”,令人唏噓。孔子年富力強時不被重用,不得不帶着一衆弟子顛沛遊離,周遊列國又四處受排斥,“累累若喪家之犬”,年過六十身老體衰,曾經殷切的出仕治國之志被耗盡,他終於決定回鄉著書立說、傳道授業,不再踏入政途,孔子的一生可謂空有抱負卻鬱郁不得志,假如真如電影《孔子》所言,各國國君均不接受孔子觀點,唯一明白老夫子想什麼、想要什麼的人竟是“名聲不好”的南子,那孔夫子也真是慘了些。呵呵。

爲了吸引年輕觀衆,“子見南子”一幕早在片花中就佔了大段時間,銀幕中南子挑逗的眼神和微張的嘴脣的確象影片把“子見南子”當成噱頭,不少人因此而感覺不悅,對其的定性我們暫且擱置,既然胡玫導演借導演的便利將南子塑造成如武則天、賴斯一般聰慧過人的女政治家,那我也不妨借題發揮,來剖析一下電影版“子見南子”中的南子爲何要這樣做,老夫子又爲何如此應對。

在電影“子見南子”一幕中,南子的出場是從踩着高木屐鞋的赤足開始的,鏡頭有些輕佻地由下搖上,接下來是精心的妝扮和挑釁的言語,“聽你常講仁者愛人,那你那個‘人’字裏,包不包括象我這種名聲不好的女人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啊?”,此時的南子以其聰慧美貌步步緊逼,孔夫子面對直線距離不超過5cm的南子表現出退讓和不安,老夫子面對誘惑強作鎮靜回答問題的模樣讓南子很開心,因爲在她的價值觀裏,男人都一樣,追求的不過是色、名、利,亙古不變。幾番交鋒,孔子並未諱言自己也追求色、名、利,但老夫子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卻顯其心地坦誠和品行之難得,老夫子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同時也表達自己追求“德行”“仁義”的人生目標,爲實現這些目標他願意約束自己的行爲,由此表現出極強的意志力和奉獻之心。這讓南子迅速明白夫子的心境,回答“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此句可謂胡導演的個人心理感悟,也是一個現代人對孔子的忠實評價。當南子與孔子對拜而別時,此時的南子已完全沒有開始時的挑逗試探之意,代之完全的尊重和惜別之情。——可憐的孔子,最懂他的是這樣一個女人!

南子沒有錯,她的價值觀對大部分人是適用的,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子見南子”之所以被電影大書特書,也許因爲孔子只有一個,能做到“好德”而非“好色”的人並不多,這也更顯得孔子之偉大,當然也警示我們,離2500年前的古人在品德修養和道德境界上還差得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