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生門》觀後感

看《生門》的感受是複雜的,一會兒緊張地抓住影院座椅的扶手,爲命懸一線的人操心。本站小編整理了《生門》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大型紀錄片《生門》觀後感

  大型紀錄片《生門》觀後感一:

陳爲軍執導的紀錄片《生門》將於12月16日上映。近日,該片在廣州舉行點映。對於這部聚焦產婦、家庭以及醫生的電影,不少觀衆觀影過程中表情凝重,甚至還有觀衆看到感動落淚。在採訪中有觀衆表示:“真實記錄血淋淋的事實,是每個人身邊都會發生的故事,這樣的影片上映太難得”、“很多人並不懂母親都走過“鬼門關”,這個片子應該多推廣,會震撼並且教育每一個人”。

據悉,該片獲得包括央視在內各大媒體的好評報道之後,獲得越來越多影迷的關注。在廣州點映結束後,有觀衆及院線發行人員都表示,自己願意當“自來水”,因爲希望這部感人又有意義的電影能讓更多觀衆看到。

  大型紀錄片《生門》觀後感二:

紀錄片《生門》在北京舉辦別出心裁的“先觀影后買票”點映活動。影片用紀實的方式記錄了四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觀影后,觀衆大呼感動,並紛紛主動補上票款。

由陳爲軍執導的大型紀錄片《生門》將於12月16日登陸全國院線。該片聚焦了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新生命的降臨是每一個家庭的大事,《生門》製作團隊,歷時三年,跟蹤拍攝了多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最終取材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完成本片。

片中,手裏只有5千塊錢的準父親,面對5萬塊錢的醫療費一籌莫展地流下了男兒淚;33週歲的產婦夏錦菊在生產過程中大出血,心臟兩次停跳換血1萬多毫升,產科主任李家福以“生死時速”在鬼門關前將她救下;年輕媽媽李雙雙腹中的胎兒被當地優生科判定需引產,但面對一條小生命,醫生和家屬完全做不到心如鐵石。

影片真實記錄了4位孕婦誕下新生命的過程,展現了複雜的世間百態,同時也並未迴避在這個爲生命而設的戰場上的“殘酷”。而在緊張之餘,鏡頭也沒有漏掉產房裏的'人間溫情,醫患之間帶有幽默感的交流、手術成功後在醫務室裏醫生露出的靦腆的微笑,質樸得令人感動。

採訪中,有觀衆稱:“很多人並不懂母親其實都走過鬼門關,這個片子應該會震撼並且教育每一個人。”也有觀衆直言:“很多人並不懂母親都走過“鬼門關”,這個片子應該多推廣,會震撼並且教育每一個人。”

  大型紀錄片《生門》觀後感三:

《生門》在劇本故事方面,將秒殺上述三部影片,作爲紀實電影的《生門》的每一個故事細節,都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優秀的編劇無法編出來的。現實比電影精彩一百倍,這句話可以用在這部影片身上。

什麼叫“生門”?一個生命誕生的全部環節,家屬的糾結感,從產科醫生到產科護士奔跑的腳步,從產婦的父兄親屬到每一張真切的人民幣,也包括每一臺搶救手術的關鍵時刻以及分娩室內外的人情冷暖。《生門》用了三年時間,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取得了四十位產婦及其家人的授權,採用鏡頭直擊的手法,最後選擇編輯了其中四位早產產婦在醫院裏裏外外的故事。沒有明星,沒有既成劇本,沒有大投資,全是對於一個生命從哪裏來和怎樣來的關注,也即一個小生命在未出生前和其周遭環境的關係,包括了其家庭,輾轉經過的醫院,在生產過程經歷的種種困難與驚險,還在孃胎裏時外面的醫療保險制度和醫院的治病機制。

作爲一個年看片超過100部的電影專業記者,作爲一個在產房外焦灼過的父親,我上一次爲一部電影流淚還是六年前。那是在唐山市體育中心潮溼的草地上,我一邊看着《唐山大地震》電影,一邊把電腦放在腿上淚流滿面地書寫。看《唐山大地震》之流淚,是爲了生命的逝去和艱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