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觀後感

昨晚看了好久以前一直想看的《青春派》。

《青春派》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四五年前的了,在我初中畢業的時候上映的。一直沒機會去看,當時要會員又找不到資源,久而久之也便忘了。之前和現在觀看的這兩個時間段都挺尷尬的。如果在那時候看,一隻腳還沒踏進高中可能還不能感同身受,而現在呢另一隻腳已經離開高中一年了,更多的成了回憶與念舊。

影片以泰戈爾說開始,以泰戈爾說結尾。講述的是一個高三畢業生因早戀而高考失利,重新走上覆讀的道路,再次經歷了一次艱辛充實瘋狂的高三生活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相比其他的一系列青春片,我在裏面感受到了現實中你我最真實的高中樣子。董子健憑電影一炮而紅,不覺得他長的帥,但是卻舒服的平易近人,感覺就像是身邊的同學,儘管他現在快當爹了。

看完電影,想起了我的高中班主任,和電影裏的撒老師很像。有着一頭刻板的短髮、凌厲的目光、利落的動作和說一不二的'威嚴。說實話,很多時候很怕她,但在心裏又很佩服她,因爲她說的每句話都很在理。在過去的讀書生涯裏遇見過很多的好老師,有兩類不會忘記。一類是相處時就如同朋友,沒有高高在上,在那時便喜歡畢業後還是會懷念他對我們好的那種;另一類便是相處時不喜歡不理解甚至是厭惡,到畢業後纔會漸漸發現讀書時他對我們的付出與愛。而撒老師和我高中時的班主任是屬於後者,就像男主結尾時對老師表達愛意時所說“我們永遠不會忘了您,說恨您,但也很愛您。”

我們用一個6月進行高考,卻在以後的每個6月裏來懷念這場考試。但是,我並不喜歡中國的高考制度,不喜歡一考定終生的說辭,甚至不喜歡高考。什麼“不苦不累,人生無味,不拼不博,高三白活”“拼一載春秋,搏一生無悔”這些誓言太爲誇大。就在今年的浙江新高考改革中,看到落榜生的數量大大增加,那些原本是二本的考生到最後卻只能走上專科與復讀的道路,真的挺唏噓,實力的較量裏最終卻成了憑運氣所決定去留。寒窗苦讀十二年,不注重結果是假的,即使到最後懷念的是過程,那也是在考上大學以後。

影片的另一個關鍵詞是早戀。早戀害男主成了班裏唯一的落榜生,同時早戀也蛻變了男主,讓他逐步成熟,之後考上了名牌大學。早戀是好是壞?很多青春片告訴我們,青春是用來追憶的,早戀是沒有結果的,但是沒有早戀的青春是會後悔的。看過關於早戀的所有影片中,最喜歡的是來自泰國的《初戀這件小事》,裏面的女主爲了靠近優秀的男主,努力讓自己成爲了更好的自己,用同樣優秀的自己去吸引了優秀的他。這種正能量的喜歡在青春裏才顯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