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一

上帝,或者說,更廣義的神,和人類的美德、正義,不是來自外部的對人類的要求,不是紙上的條文,不是爲各種利益而打出的旗號。相反,它們產生於人類內心的需要,是對一種永恆價值的追求,是一種對不斷變幻的客觀世界的審視和發現。也只有這樣,上帝,或者說宗教和信仰,纔會指引你,完成自身的救贖和突破。我近來在讀佛教的《壇經》,六祖慧能能夠創立“明心見性”的中國型的禪宗佛教,其根本也是把握了禪不再是一種方式,一種理論,一種清規戒律,不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存在於內心深處的人生體悟,從而體現了宗教合理性的本質。與東方的佛陀追求空靈和超越不同,西方的上帝可能更執著於原罪和救贖,但二者都是人類心靈的產物。

安迪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終於完成了越獄的奇蹟,並讓典獄長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出獄後,他爲什麼不遵循一般好萊塢電影的邏輯去努力證明自己無罪,而是遠走他鄉?

因爲,上帝,就存在於內心。罪與非罪,在靈魂的層面,只有不停地審視自已,而無需證明!當瑞德被假釋前再次接受是否被徹底改造的詢問時,他坦然地說:“徹底改造?我不太明白這個詞的含義了。其實我過去每天都在悔恨,不是因爲我關在這裏,或者你們認爲我應該懺悔。我想告訴過去那個犯罪的年輕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可是他找不到了,只剩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指出了救贖之路。上帝時刻與人類的靈魂同行!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如同典獄長諾頓一樣,冠冕堂皇地打着某種宗教、主義、法律甚至公平正義的名義,爲了個人和集團的私利,爲了開脫罪責,巧言令色,百般詭辯,失去了作爲一個人的最起碼的誠實和品質。當一個人習慣於表演並毫不自省時,已墜入萬劫不復的地獄,就不要再談什麼救贖!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二

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人們總說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爲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爲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爲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整部電影就是圍繞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幫獄警逃稅,爲獄友贏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預警榜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展現音樂的美;而第三次,則是在獄中辦起了圖書館,其經費是安迪以每個禮拜兩封信向州長申請的,這是個劃時代的勝利。

後來,出現了來一個扭轉乾坤的年輕犯人,他知道關於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兇,然而很不幸的',這個年輕人被殺害了。這時,瑞德以爲安迪會在使我中選擇自殺,恰好相反,真正想獲得自由的人,會選擇另一條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真兇自由應該也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

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忙着或,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於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其實,認識本身就是一個鑑於,我們每個人都是被社會體制化的產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們心裏,放棄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人文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記得《誰動了我的奶酪》書中一言: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末了,我想對大家說,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三

無數次聽朋友推薦我看《肖申克的救贖》,每次都是看到它的海報就放棄了,認爲情節似乎沒有那麼吸引人。而在今天,我終於下定決心將它看完,這才發現這是多麼優秀的一部片子。看完後的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男主的智慧與隱忍讓我深深折服,不管時光多麼的漫長,都無法改變一個人追求自由的決心。

本無罪的他入了獄,沒有反抗,沒有抱怨,他只是默默接受了這個事實。來到監獄的第一天,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大吵大鬧,而是安靜的度過了黑夜。當時的他心裏在想什麼呢,是如何逃脫還是該如何在這裏生活?顯然,他很快適應了自己的角色,在監獄裏,他不同別人交談,在別人眼裏或許是不易與人交談的人,但他卻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內心是自由的,他也相信自己能夠獲得自由,所以即使是監獄也關不住他。而現實生活中那些生活在自由中的人,雖然沒有了監獄的高牆,卻仍然像活在監獄一般,內心被束縛着。在監獄裏,所有的東西都是體制化的,該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熄燈,都是被規定好的。像我們的生活,也是按照一定的軌跡在那裏日復一日地運行着。而能否跳出軌跡,做出與衆不同,活出個性,正是每個人正在追求和尋找的。

正如電影裏的臺詞一樣:“這個世界能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面對太多的事情,我們在失敗後開始彷徨和猶豫,開始動搖自己當初的選擇,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纔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半途而廢,半途而返。上帝正是這樣,他在你鬥志滿滿的時候給你沉重的一擊以探測你的信心是否堅定。只有堅定自己的信念,執着自己的追求。抓住那哪怕一絲絲的希望,並在黑夜中點亮那束光芒照亮前方,你或許能找到自己的路。監獄的高牆將他們與自由隔離了,但是男主的信心是如此堅定,他用整整二十年,用一把雕刻石頭的小榔頭挖通了一個隧道,最後逃了出來。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這或許是電影想要給我們傳達的一個信念,生活中要有希望,希望很可怕,他會讓人發瘋。

二十年,你可以做什麼?在這二十年裏,男主發揮自己的所長,爲監獄的長官做起了理財和報稅人;每週堅持寫一封信給參議員,爲監獄的圖書館籌資擴建,在堅持了六年後終於有了回覆;每天雕刻各種石頭,做成了一個精緻的象棋棋盤;每天挖隧道,在二十年後終於逃脫監獄。在監獄裏,最怕的就是沒有事情做,任何可以打磨時間的事情都在監獄裏慢慢完成。“生命可以歸結爲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着去死。”監獄裏的男主用他最美好的二十年完成了自我救贖,他的生命因爲他善待時光而得到了美好的回報。正值美好年華的我們又怎能虛度、浪費這美好的光陰,讓自己忙碌起來,以閱讀充實我們的生活,藝術陶冶我們的情操,也不負上天給了我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