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歌》觀後感3篇

紀錄片《森林之歌》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歷時4年精心打造的11小時自然生態類紀錄片。那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森林之歌》觀後感3篇

《森林之歌》觀後感(一)

曾經有一段時間法國的記錄片《鳥的遷徙》讓我很癡迷,喜歡片中短短的唸白:鳥的遷徙是關於生命的承諾。也喜歡那些靈動的生命和自然界裏無比神奇的色彩。一個朋友跑遍了杭州大小書店找到了一本同名的畫冊給我,400大洋的價格讓我爲對方的荷包大大的感嘆一番。在感動之餘,一直感嘆國內爲什麼沒有好的自然類的記錄片,更沒有與記錄片相關的圖書。記錄片是生動的,但畫冊則將最美麗的瞬間凝固,可以讓人久久回味;記錄片是直白的,但圖書中的文字則委婉地給我們講述了背後鮮爲人知的故事

《森林之歌》是財政部、國家林業局、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的中國首部大型生態記錄片。我只是在電視裏偶然地看到了幾個畫面,雖然與國外的大製作高成本記錄片無法比擬,但那些真實的畫面足以讓我們得到心靈的震撼。但看了同名的圖書後讓我對那些在幕後兢兢業業工作的專業製作人員有了無比的崇敬。

9集50分鐘的片子,他們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靜靜地守侯着花開花榭,春去冬來,捕捉小動物們最率真最有生命力的畫面。要知道拍小動物是無比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野外,不驚擾它們的情況下,近距離的記錄最真實的獵食、追逐、生產都不是易事。拍攝一個幾秒鐘的畫面就要等待上好幾天。等待在常人來說都漫長無比,對於他們這些故事背後的英雄付出的更多,風吹雨淋,露宿暴曬拍攝到珍貴的素材。後期編輯的人員才能在在數十萬幀畫面中選取出最精彩的瞬間將它們組織成一個個充滿了情趣和生命力的小故事,爲這一個個故事配上美妙的解說詞。

除了震撼和感嘆,也存在着遺憾和惋惜。我們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在全球都屬於稀少。因爲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有幸瞭解到了一些不未所知的野生動植物生長規律。通過研究對保護瀕臨滅絕的動植和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意義,比如通過對野生朱䴉的保護,擴大了種羣,從4只變成現在的150多隻,比如建立了大熊貓和金絲猴珍貴野生動物的保護區,讓人和動物和睦相處。但是,也因爲人類一步一步深入森林,開發着有經濟價值的產品,造成過度的砍伐和開採,我們正侵蝕和侵略着野生動物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也看不見黑熊吃紅松塔,在也聽不見鳥兒在林間歌唱。

中國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因爲傳統的農耕生活讓他們意識到只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能擁有舒適安逸的生活。可是現代人對生活的追求和崇尚美食愛好,使得我們正威脅和破壞着其他生命的生存。

毛竹24小時生長20釐米,胡楊樹在旱地裏孤獨地守侯,碧鳳蝶用一生來完成的短暫相逢……每一個生命都詮釋着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而我們可以做的是節約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拒吃野生動物,拒穿動物皮毛。一點一滴,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生態,維持我們共同的藍天。

《森林之歌》觀後感(二)

這幾天看了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森林之歌》,感覺不錯。看這個名字也可以知道這是與森林有關的一個節目,這個節目是介紹我國的森林分佈情況以及森林具體細節包括其中的.動植物的片子,客觀的講,拍的非常不錯。

以前看科普片,經常看《discovery》系列,這個系列的片子,拍的非常專業,介紹的語言通俗易懂,可以看得出錄製人員非常的敬業,他們爲了拍攝一個侯鳥的專題,可以跟蹤一羣侯鳥五年,用五年的時間來拍一個專題,這種敬業精神非常讓人敬佩。敬佩的同時,不免有些遺憾,常常在想爲什麼我們的國家不能拍出這麼好的東西?

我想這跟整個社會大環境有關,我們的整個社會處在一種急公近利的浮燥之中,在我們的學歷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時,人們對於對於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利益的知識的興趣卻在下降,對於能夠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和開闊眼界的知識的追求停滯不前,很少有人能夠有人靜下心來做這樣費時費力又不掙錢的事情,起碼在中國是不掙錢的事情。

但是看了《森林之歌》以後,感覺這個系列的片子拍的很有水平,畫面清晰流暢,情節生動、不呆滯(刻板、呆滯是中國科教片的固疾),拍攝內容和介紹文稿很明顯經過專家指導,而且從畫面上看得出拍攝這組片子也是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歷時起碼一年以上,可以說跟國外的片子相比不差,基本沒有可挑剔之處。

如果非要說不足的話,那就是內容還是偏少,森林之中可介紹的東西還有很多,該系列可以說是管中窺豹吧,不能讓人盡興。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人投資繼續去拍。

《森林之歌》觀後感(三)

我的家鄉在長白山張廣才嶺東麓的牡丹江,在大江的拐彎處,鬱鬱蔥蔥的青山環抱着小城,幾乎每個牡丹江市民都有在松林中嬉戲玩耍的童年記憶。離開家鄉到南方生活數年,我對森林的留戀絲毫未減。有一年冬天坐汽車沿綏滿公路回家,途中有一個很長的直道下坡,車拐過來之後眼前豁然開朗,青山白雪壯麗巍峨,真的如同張開懷抱歡迎遊子歸來。真實中國·影院計劃今年放映的第三部影片是《森林之歌》,這令我這個山城的孩子興趣十足。還有的朋友是很喜歡導演陳曉卿先生的作品,於是一同去了新天地UME國際影城。

《森林之歌》這部片子有11集,拍了四年,拍攝範圍幾乎包含了我國所有的主要林區,甚至有海南海底的紅樹林,不能不說是鴻篇鉅製。查了央視網站才知道,片子在去年12月已經播過一次,可惜我那時不知道。此番可以看到合計80分鐘的節選版,能小過一把癮。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物種繁多,我從小隨祖父學地理,瞭解一些知識,但畢竟還沒有機會踏遍祖國各地看遍勝景,觀察生物就更談不上了。反映森林中的生態環境、動植物生活狀態,應該是本片的基本目的。

11集片子除兩集是“政論篇”即講述森林與人類的關係之外,其餘9集構成的“自然篇”完成了全景式描述中國森林生態環境的任務。陳曉卿導演負責拍攝的就是“自然篇”。我們觀看的是第八集《競生:雨林迴響》和第四集《家園:雲橫秦嶺》兩部,前者的主角是海南島熱帶雨林中生活的黃猄蟻,後者則以生活在秦嶺的金絲猴部落爲主角。

“森林之歌”是一首合唱曲目,動物唱一個聲部,植物唱另一個聲部。動物之歌旋律更活潑些,植物之歌則多輕盈平靜。在雨林中,生態結構嚴密,地面幾乎全部被植物遮擋而得不到陽光。青梅種子從樹上落下後沿溪流奔走,被拋到岸上後開始吸收養分、生根發芽,但想獲得陽光的滋潤,它們還需要好運氣。一棵老樹倒下死去,使雨林上空露出了一片陽光,幸運的種子會接受到熱量,茁壯成長。

與植物不同,黃猄蟻的生活需要主動,他們是很團結的物種。黃猄蟻出門捕獵時擅長團隊作戰,彼此之間密切配合,咬住獵物身體後會噴出乙酸使獵物麻醉,之後便分工將獵物大卸八塊或整個拖走。滿足這個體態微小的食肉動物的生存需要,還必須仰仗更多的激烈戰鬥,這時就會有犧牲,而生還的黃猄蟻戰士還會仔細尋回戰友的遺體帶回家埋葬。

大雨過後,雨林生機重現,黃猄蟻勤勞地擴建巢穴。家族要繁衍生息,而繁殖生育率完全建立在數量優勢基礎上。白蟻的“婚飛”浪漫而壯麗,卻仍避免不了殘酷的一面——沒有成功繁殖的白蟻會被蟾蜍、蜈蚣等天敵吞吃。森林中的生物們遵循古老的食物鏈循環維持着生態的平衡,它的背後是一種人類不易理解和認同的命運模式。

在秦嶺,四季分明,夏季大雨滂沱,冬季冰封落雪。松鼠、熊貓、野牛、金絲猴等動物在此安居樂業,森林提供給他們居所和食物。主創人員在此編織了一個故事,金絲猴家族的首領“甲板”與第八個妻子“圓圓”和圓圓的幼子“小圓”全家上演了一出俠骨柔情。公猴羣中的“八字頭”年輕力壯,覬覦猴羣領袖大位已久,他幾次挑戰甲板,最終成爲猴羣的新領袖。這場以“家園”爲主題的故事不僅有戰爭,還講述了年輕母親的心酸。圓圓第一次生育,缺乏經驗,對小圓過於溺愛,終於使這個身體瘦弱、求生本領不強的小猴夭折。

感人的情節在放映結束後得到了陳曉卿導演的解釋。一個小女孩向他提問小猴爲什麼死不瞑目時,他告訴觀衆們,動物學家說金絲猴的第一胎都很難存活,就是因爲猴母缺乏帶孩子的經驗。瞭解這個知識之後,劇組確定了情節,在小猴夭折時,母親圓圓和當時已失去首領位置的父親甲板依依不捨。母猴甚至不知道小猴的死亡,仍抱着它長達一個月之久。這段時間裏,甲板也靜靜地守在附近,直到圓圓終於離開小圓的遺體。我們這才知道,自然題材紀錄片的情節設置,需要人爲編制劇本,再去安排鏡頭。

在對話環節中,陳曉卿導演講到高木平直的《大白鯊》有很多鏡頭是在魚缸中拍攝的。對普通觀衆來說,這也許不易理解。陳要傳達給觀衆的是一個自然題材紀錄片拍攝的原則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和經費範圍內,製作團隊合理地安排故事情節以吸引觀衆,並在拍攝過程中積累足夠的素材。

陳曉卿導演用“酸甜苦辣”四個字來形容拍攝《森林之歌》的感觸。“酸”是經費有點少;“甜”是在森林裏使創作人員身心放鬆;“苦”是拍攝的過程有點苦;“辣”是片子向外國同行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差距,經常收到同行和觀衆的中肯意見,臉上感到“火辣辣”的。四年耕耘的成績,能夠使觀衆有一個新的渠道去了解中國的真實生態,倡導大家愛護自然,着實不易。

如有機會,我當然要完整地觀看《森林之歌》,特別是要看講東北森林的第五集《雪國:北國之鬆》。也希望廣大觀衆多多關注真實中國·影院計劃,關注紀錄片這種藝術形式。也感謝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和新天地UME國際影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