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走出非洲》有感2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走出非洲》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走出非洲》有感1

伴隨着舒緩蒼老的女聲,深情流暢的音樂以及非洲廣闊壯美的大地,電影拉開了帷幕。它們猶如一幅幅畫卷史詩般展示在面前,彷彿也將我帶進那原始的非洲部落。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觀看,我大概知道了影片所講述的內容:女主角楷倫從一個來自丹麥並且愛慕虛榮的富家女蛻變爲一個睿智、勇敢的女人故事。因爲她貪慕男爵夫人的頭銜,所以選擇了用金錢交換婚姻,可是她與丈夫並不相愛。她想到要在非洲經營自己的農場,便理性的對待自己的婚姻,擁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這一切被丈夫的不忠破壞了——她被傳染了梅毒,並且不再具有生育能力。然而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她沒有歇斯底里的抱怨,沒有指責,而是默默的承受着。她讓丈夫搬到鎮上去,一個人全身心的投入到農場中去……

這時,她在來非洲的路上遇到的一位朋友丹尼斯闖入她的生活。他帶着她在飛機上俯瞰美麗富饒的非洲大地,他們在藍天上隨着鳥兒一同翱翔,而遼闊的草原中,有着一羣羣奔跑着的羚羊。泛着陽光的滿面春風上一片片掠起的水鳥,陶醉在這美景中的她向坐在後艙的他伸出了手臂,他們的手在高空中緊緊握在一起。

他喜歡不羈獨來獨往,質樸原始的生活。他說:“我不會因爲那張紙而更愛你。你總是在說,你的農場,你的土著人,其實它們不屬於任何人,像獅子,本來就不屬於任何人。愛,需要任何的承諾嗎?”

她用盡所有積蓄投入咖啡園,三年的艱辛眼看快要豐收了,而這一切卻被一場大火給奪走了。當她失去了一切,農場、婚姻,她選擇了回國。

丹尼斯對她說過:“我開始理解你的世界,等我回來,我飛行回來……”他永遠地留在藍天白雲間,在丹尼斯的葬禮上,她讀了一首詩“明智的你早早離去,因爲榮耀不能爲誰停留,月桂樹轉瞬蒼翠,卻比玫瑰凋零得還快”。她說,他不屬於我,它們也不屬於我,她返回歐洲,卻只帶走了關於非洲的回憶。

觀《走出非洲》有感2

對於走出非洲這部電影褒貶不一,看完之後特地看了幾句評論。有人評價說這是最糟糕的一部電影,有人說走出非洲情節感不強,但有什麼關係呢——它簡單。

對啊,它簡單。對它的評價,莫如簡單二字恰當。意外,相愛,死別,回憶。這就是它的全部內容。

我記得最有意蘊的兩次對白:海倫在飛機上興奮地問丹尼爾,你什麼時候學會的飛行?丹尼爾在飛機起飛時侯風裏大聲喊,昨天。還有一次,丹尼爾在壁爐邊凝視着海倫說,你知道嗎,你毀了我。海倫抽着煙問一句,毀了你什麼?——獨處。丹尼爾沉吟一下回答。就在這兩處顯示了人物的'性格與靈魂,在這兩次對白中他們更深刻的體味到愛情,而我更深刻的愛上他們驕傲的孤獨。

也許它確實簡單。當我再次聽到書名時,我只是會模糊的記得書中澄藍的天空,明黃色的飛機和那句張揚的“昨天”。我只會記得他們在篝火旁兩個人的舞蹈。故事只是由這兩個人造就,而他們的相處也並非轟轟烈烈。在丹尼爾意外墜機死亡後,海倫含淚說,它不屬於我們大家,也不屬於我。

可是,它簡單嗎?

除卻它的情節之外,它要表現的思想或許並不簡單。孤獨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它在丹尼爾的世界觀是自由獨處,沒有牽絆,天馬行空。而海倫在歷經了一個人的奮鬥後卻比以往更加渴求陪伴。孤獨,在丹尼爾和海倫的信仰衝突與糾葛中愈加凸顯和昇華。

世界觀截然相異的人要宣誓尋找同一,無疑是一場明白的悲劇。

如果因爲愛去尋找這種同一並且把它當作使命,出發點便是錯的。愛有一個最重要要素叫做包容。最初的相愛盲目而不顧一切,他並不將瞭解彼此考慮在內。

可是除了熟悉,愛還需要很多東西來維繫,瞭解變成爲愛最好的鞏固丹尼爾並不要去尋找所謂的同一,他只是認爲愛情不需要形影不離,而且愛情在他的人生中絕不被允許成爲主流。

他奇怪海倫不能接受他的每一次旅行狩獵,他的每一次婉轉地分開的提議。他把這些誤會和矛盾完全歸因於海倫的任性與固執,卻從未想過進行一次徹談以求理解。

而海倫在經過一個人經營非洲農場的千苦萬辛後,前所未有的能夠依靠和安逸,對於她來說這個渴望實現的方式就是長久的陪伴和愛戀。她認爲丹尼爾自私並且沒有責任感,認爲他大男子主義。她的失望與迷茫也沒有允許她嘗試瞭解丹尼爾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徹底的孤獨,就是我銘記了你的臉,卻看不到你的心。徹底的孤獨,就是我們除了熟悉缺少一切。最絕望的孤獨,看不到出口也不知道時間,並且將來時路徹底遺忘。

什麼是簡單?如果我和你相對而立,思緒清爽而通透,與彼此真正的相見,那麼連沉默都成爲一種表白。

只可惜,海倫終於明白丹尼爾的靈魂和生命渴求自由超過一切,明白丹尼爾並不屬於她時,已在愛人的葬禮上。這並不怪誰,只是有些遺憾。我總想,對人性的瞭解總是比死亡要艱難得多。

這樣的遺憾與錯過並不只是在電影中,只是他們的遺憾能夠盛大的值得人們作爲經典去品讀玩味,聯想到生活,好像也是這樣。

與久不見的朋友談天,一邊說一邊走很多的路。我們的談天總離不開自己的生活,說好事的時候像是炫耀說些不那麼好的時候像是抱怨。不是有意的,真的。

在離開彼此的那一段時日裏,我們各自的世界以對方不可知的速度擴展和膨脹,以至於重逢時傾訴就不假思索地成爲了一種迫不及待。我們就那樣說着走着,經過好多以前曾一起沉默着看過的風景。我知道,當我們終於沉默下來的時候,爲的不再是看風景,而是揮手作別了。

是否我們不再簡單通透,不再洞悉彼此真正的情緒。又或者我們急切地想了解彼此的內心而以舊日時光去猜測,卻不願說出。於是選擇繼續炫耀或者抱怨以及不那麼認真的聆聽,是這樣嗎?

——而或許我們只是過於想讓對方以最快的速度瞭解自己,找回舊時相知的感覺?不必了吧,知道的,沒有什麼可能——我的生命你不可能全程參與。我們不要用相逢的時光去追敘在彼此生命中出走的一小段,而荒廢了本應在沉默中相互溫暖的機緣。

對於兩個陌生人的相遇和交談來說,這是真的。因爲陌生我們才更可以敞開心扉去談想到的任何事情,因爲陌生我們才更容易在第一印象裏相互瞭解。因爲你知道,這一面,可能錯過了就是一生。我們第一次相遇就是最後的離別。心意就變得如此簡單。你告訴我的一切就是我瞭解你的全部,這就是我所知道的你。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你,正如你找不到要欺騙我的動機。我們如此簡單,如此心意相通,說再見後一生都不會再有交集。

心意是種從容的心境

再次聽到《走出非洲》這四個字,我看到天空,飛機,想起那句張揚的“昨天”時,忽然想,人生若只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