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

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1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熄滅主火炬環節。

不出所料,20日晚的閉幕式獲得巨大成功。隨着聖火緩緩熄滅,潔白的雪花飄揚升空,化作點點星火,“天下一家”的金色焰火點亮京城上空,沙曉嵐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回憶長達兩年多的創意、籌備、製作過程,沙曉嵐百感交集。“2019年年底,我們基本確定了簡約、精彩的開閉幕式基調,立刻投入緊鑼密鼓、天馬行空的創意過程中。新冠肺爆發後,我們所有人雖然都在居家辦公,無法見面,但依然每天不間斷進行創作討論。”

“對中國人來說,真正極致的浪漫可能是‘舉重若輕、大道至簡’。”沙曉嵐說,在討論過程中,團隊想出非常多各式各樣“腦洞大開”的創意,然後慢慢往回收,最終逐漸明確了一點,就是用前所未有的浪漫和演繹科技,創造一種新的形式,樹立一個新的標杆。

“我們想要的效果,是沒有表演的表演、沒有舞美的舞美。”沙曉嵐說,此次開閉幕式將表演融入儀式,讓所有環節一氣呵成,非常緊湊。每一個表演都有其功能性,爲儀式環節服務;而每一個儀式環節也都像表演一樣有很強的觀賞性。“沒有舞美的舞美”則依靠巨型光影地屏實現。整場開閉幕式中,表演者的舞臺是每一秒地屏畫面都在根據節目的調整而變化,或空靈或浪漫,呈現獨特美學。

沙曉嵐感嘆,要“舉重若輕”可能需要花費比“舉重若重”多好幾倍的力氣。這塊冰一直在那裏,但是每個環節它如何呈現不同質感?所有冰面上的東西都有折射的出的光影,也有冰面下的倒影,如何更加逼真?所有圖像的顏色、亮度如何做到與冰的質感匹配?

由於使用了巨型光影屏幕,視效製作的數據量巨大。“即便是一個小動作、一個畫面的修改,光視頻渲染時長就要48小時,這意味着我們幾乎沒有試錯的可能。一定要在這48小時裏把影像、服裝、道具同步完成調整。”

沙曉嵐笑稱,從確定了冰面地屏的方案開始,其實就是在“螺絲殼裏做道場”,必須把這塊冰做到極致。“這要求所有團隊成員真正踏下心來,迴歸最質樸、最純粹的創作。”

這種純粹、極致的浪漫體現在閉幕式的每一個環節。緬懷時刻,伴隨着稚嫩的童聲合唱,演員們手捧發光柳枝,在輕盈緩步中進入主場地。他們走過之處,微風輕拂,柳枝搖曳。地屏中,柳絮翩翩飄弄,漫天飛舞,似離別愁緒,也是延續生命的種子。當人們匯聚到場地中央,一束直徑16米的白色光碑亮起,直衝天際。那是用光和愛鑄就的生命豐碑。光束由白轉綠,素白的冰雪地面瞬時被暈染成清嫩的綠色。人們在綠意中徜徉,對生命的告別緬懷和愛意久久不絕,生生不息。

“冰雪終將融化、冬去總會春來。緬懷不一定只有悲慼,還有新的希望。”沙曉嵐說,自2016年裏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始,“緬懷”成了奧運會的固定環節。“經過無數次創意和調整,最終團隊找到了“折柳寄情”這一簡潔、詩意、含蓄、唯美的方式。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人類發展歷史中一直在戰勝各種災難,不斷前行。儘管現在新冠肺炎仍然在,但我們總有戰勝它的一刻,春天始終會到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將不再受隔閡。”

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2

今晚,北京冬奧會閉幕了。在閉幕式上,東道主北京向各國運動員和嘉賓折柳寄情,依依惜別。

現場,隨着《送別》的旋律響起,綠色的“柳枝”在鳥巢體育場內悠悠飄揚。舞者捧着發光的綠色柳枝燈,從四面八方向運動場中央聚攏,表達了東道主中國人民依依惜別的情誼、和平友誼的心聲。

隨後,一片巨大的“雪花”出現在鳥巢體育場中央上空,幾束耀眼的光束組成大樹,穿過雪花火炬臺,射向空中,直達天際,表達了人們送別、懷念、銘記和期待的情感。

現場播放的視頻中,各國運動員在本屆冬奧會許多場景中熱情擁抱,他們的臉上有的掛着淚水,有的寫滿歡笑,令人動容。

折柳是獨具東方文化特色的送別方式。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詩句,李白、白居易等中國古代文人亦常常在作品中借柳抒懷。

此前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導演沙曉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離別時折柳相贈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不僅有“柳”通“留”的不捨,更有像柳枝一樣堅韌的美好祝福。

折柳寄情是奧運會閉幕式“緬懷時刻”的“中國表達”。“緬懷時刻”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2015年提出的。

2016年8月舉行的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奧運史上第一個“緬懷時刻”出現。在後來的平昌冬奧會、東京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均有令人難忘的'“緬懷時刻”。

沙曉嵐說:“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我們不斷戰勝災難與苦難,沒有什麼可以將我們打倒。中國人的堅韌與樂觀都蘊含到傳統文化哲學中,植根在我們的精神內核上。所以我們才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概念,才能不斷往前走,生生不息。這樣豁達的世界觀就是我們想表達的,也是我們對‘更團結’這個概念的昇華。”

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3

閉幕式即將開始 現場響起熱烈歡呼。

晚上7點45分左右,現場響起了持續而熱烈的歡呼,觀衆們紛紛有節奏地拍起了加油手拍,以此表示內心的喜悅、激動、自豪。

16個日日夜夜,91個國家和地區的2877名運動員,相聚“雙奧之城”,在五環旗下展競技之美,在聖火燃燒時釋放熱情與激情。

而當天晚上,在場的所有人,也成爲了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者。

此時,“鳥巢”上空的大雪花,閃着光芒,一圈一圈微微旋轉;地面巨大的“黑科技”屏幕,也在變幻着不同的圖案和顏色。

所有的一切,爲即將到來的時刻而熱血沸騰。

氛圍燈已經點亮,觀衆相繼落座,閉幕式即將開始。

夜幕降臨,鳥巢璀璨依舊。我們看到,由片片雪花匯聚成的主火炬,在舞臺中央散發着微光,燃燒的奧運火種鑲嵌其中。

承載着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種,在16天前,點燃了全世界人們對北京冬奧會的熱切期待。16天間,“雙奧之城”的歷史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相互交匯。

此時此刻,在四周看臺區,氛圍燈已經點亮,觀衆相繼落座,等待着奇蹟的再次發生;工作人員在正在各自崗位上等待着這場檢驗的到來;在媒體工作區,記者們的鍵盤和鏡頭,早已迫不及待“整裝待發”。

早前,記者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主創導演、閉幕式舞蹈總監張文海處瞭解到,爲了與開幕式形成呼應,在今晚的閉幕式上,91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象徵的單片雪花匯聚成的主火炬將再次出現,雪花影像層層熄滅,最後雪花中心的奧運火種熄滅。整個環節,依然創意滿滿,突出科技含量,通過科技的力量,讓閉幕式“空靈與浪漫”。

他透露,與開幕式不同,閉幕式的表演基調是快樂、放鬆、自由、溫暖、感動、依依惜別。同時,希望傳遞溫暖,體現“天下一家”的理念。

北京冬奧閉幕式最新觀後感4

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  

從2008年百年奧運夢圓,到2022年與奧林匹克運動再度攜手,北京成爲歷史上首座“雙奧之城”。過去16天,北京見證競技體育的榮耀與夢想,凝聚人類社會的團結與友誼。五環旗下,來自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奮力拼搏、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項世界紀錄和17項冬奧會紀錄,奏響“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華彩樂章。中國克服疫情影響,爲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付出巨大努力,一流的比賽場館設施,出色的組織服務工作,贏得了奧林匹克大家庭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刷新了單屆冬奧會獲金牌數和獎牌數兩項紀錄,名列金牌榜第3位,創造了自1980年參加冬奧會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

夜幕下的國家體育場流光溢彩、氣氛熱烈。

20時整,閉幕式開場表演《點亮》開始了。孩子們手提雪花花燈,以元宵節鬧花燈的傳統,點亮了場地上的“冬”字會徽。

全體起立,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場地上出現了巨大的中國結圖案,旗手們手持參加本屆冬奧會的91個代表團旗幟步入場內。《歡樂頌》經典樂曲響起,運動員代表入場,全場觀衆用掌聲和歡呼聲,向體育健兒們表達熱烈的祝賀和由衷的敬意。

大屏幕播放短片《2022,有我!》,再現運動員們奮勇拼搏、激情飛揚的精彩瞬間。隨後,爲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體出發(自由技術)項目和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體出發(自由技術)項目的獲獎運動員頒獎。

一張張志願者真誠的笑臉在大屏幕上不斷呈現。新當選的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代表全體運動員,向6名志願者代表致敬,表達對廣大志願者的誠摯謝意。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創了“向志願者致敬”這一環節,並從此成爲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傳統。本屆冬奧會期間,數萬名志願者熱情服務、辛勤付出,贏得了普遍讚譽。

大屏幕播放國際奧委會短片《信念的力量》,生動展現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