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影片觀後感

首先要提的一點就是,和前傳性質的EP1幽靈的威脅不同,原力覺醒作爲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七部,它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部續集作品,儘管JJ導演一再強調沒有看過星戰的觀衆也能看懂它,但從電影的實際表現來看並不是這樣。拋開那些彩蛋和讓人會心一笑的臺詞與場景,天行者家族、原力的設定以及老一輩人物之間的關係等等,這些內容在電影裏並沒做什麼介紹與解釋,但它們對理解這部電影又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對於沒有星戰世界基礎的觀衆而言,觀看原力覺醒之前最好先把之前的星戰電影補一遍(尤其是三部正傳),不然不少情節都會看得一頭霧水。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影片觀後感

那麼,原力覺醒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一名反抗軍士兵獲得了一份祕密情報需要將其送反抗軍基地,但此時邪惡勢力突然襲來,這名士兵在被捕前把情報放進一個小機器人並送離了它。隨後電影的主人公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並救下了這個小機器,在遭到邪惡勢力的追擊下被迫與之同行,中途結交了另外幾位主角並經歷了各種歷險後成功將其送到反抗軍手中,最後各路人馬聯手摧毀了邪惡勢力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達成了的階段性勝利。所以,有沒有感覺這個故事有些似曾相識?本片的故事套路和正傳第一部也就是EP4新的希望幾乎一模一樣,不僅如此,電影大量的實景拍攝、傳統模型和化妝的運用等等都是對老星戰的一種迴歸。這種新瓶裝舊酒的做法個人並沒有什麼反感,只要拍得精彩好看就行,比如年一部可以完全同原力覺醒作類比的奎迪,就是我的年度最佳電影之一。

說到電影本身,看完後最大的感受還是顯得過於保守,JJ導演在影片的節奏把控上要比慢熱的EP4更加均衡,但其在各方面迴歸的同時卻沒有做出什麼變化,不管是各種情節的設計還是鏡頭處理等等都臨摹得太過刻意了,導致電影整體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的個人創作痕跡在裏面(甚至連標誌性的JJ光暈都沒了),完全就是在翻拍舊作。新希望從開始的爭奪設計圖到結局的攻防戰全篇都是圍繞死星展開,但原力覺醒中的故事核心卻是尋找盧克,所以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引出死星3.0版的軾星者是電影的一大難題。片中通過新共和國這樣一個毫無鋪墊的第三方勢力來引出軾星者,用一個新元素帶出另一個新元素,這種做法顯然是很欠妥的。另外從軾星者登場後尋找盧克的主題就被淡化,一切都奔着炸球而(當然後面炸沒炸掉軾星者也顯得無關緊要了。。。),劇情上銜接得也不太好。(所以對於星戰電影而言,不管劇情如何,炸死星的這種情懷是必須得有的。)另外第三幕開始之後雙線敘事的嚴重不平衡也是電影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本應是裏應外合的作戰變成了單方面的內部作戰,由奧斯卡.伊薩克扮演的飛行員波.達默龍主導的太空戰被過度壓縮,致使全片都缺少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星球大戰”這樣的高潮段落,同時也讓波這個本來戲份就少的主要角色變得更加的可有可無,着實可惜了。

說到亮點,其實就是片中的三位人物。近年來哈里森福特由於年事已高,演起戲來多少有些力不從心或者面癱的意味在裏面,但這次在原力覺醒中他居然又重新演出了30多年前韓索羅的那種精氣神,這點着實讓我意外,這種感覺甚至比見到奪寶奇兵4裏的印第安納瓊斯更甚。簡單點說,觸動我的並不是韓索羅這個角色,而是哈里森福特本人的表演,這個真的挺很奇妙的。另外一點就是星戰每個三部曲的第一集都會有一名長者主導這一集的故事,比如幽靈威脅中的魁剛金,新希望中的歐比旺,以及原力覺醒中的韓索羅。但本片特別的一點就是韓索羅這個角色不會像其他兩人一樣擔負過多的吐設定談說教這類任務,所以相比之下人物要更加純粹一些。

第二位人物毫無疑問就是本片的女主角蕾伊,電影中對其形象的塑造要比幽靈威脅中的阿納金和新希望中的盧克都要更加細膩。像開篇對人物的描繪中阿納金和盧克的形象更多的都是通過人物對白和側面描寫(阿納金的奴隸主與母親,盧克的養父母等)來展現,而蕾伊在登場後的一段時間裏甚至都沒有臺詞,完全是通過鏡頭、場景和人物表演來表現出這個角色的獨立、勇敢但又孤獨與恐懼的角色形象。而且蕾伊的身世之謎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劇情,甚至可以說是電影中最吸引人的'故事線。影片中大量的對其身世的暗示情節也對其第三幕各種行爲的有着相對合理的解釋,當然前提還是觀衆自己要能明白這些情節所表達出的信息,不然就會認爲這又是一個全程開掛到最後怒艹反派的主。

最後要提的是電影的反派凱洛倫這個角色,片中對其人物的塑造力度僅次於女主角蕾伊,份量非常重。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受到黑暗面誘惑而倒戈的原絕地武士,再加上他的地位和行頭,無疑不讓人聯想到正傳三部曲中的達斯維達。電影開篇他迅速反應停住了背後射向他爆能光束,顯示出他具備非常強大的能力,讓人覺得這確實是個厲害的傢伙,但隨後對其人物的描繪卻並不是這樣。片中有一段和新希望中相似的情節,就是軍官向他報告他們跟丟了主角一行人,新希望中維達的反應是直接掐死軍官後對他的繼任者說不要再讓他失望,體現的是一種威嚴和穩重,而凱洛倫是怎麼做的呢?直接掏出光劍像個小孩一樣瘋狂的砸東西,這種表現就和維達截然相反了。事實上,本片對於凱洛倫的塑造更像前傳第三部也就是EP3西斯復仇中的阿納金,一名在光與暗之間猶豫徘徊的年輕武士。電影花了大量的筆墨來體現他內心的矛盾,這點和維達以及幽靈威脅中的達斯摩爾那種純粹的邪惡也完全不同。在他弒父之後和阿納金在西斯復仇結局部分的狀態非常相似,怒火中燒同時心理接近崩潰,這也爲他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所以,凱洛倫就是這麼一個表面像年長的維達,但內在卻是另一個年輕的阿納金的這麼一個人物形象,電影中對這名角色的展示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和反轉的意味,看完後我覺得挺讓人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