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通用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通用5篇)

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1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來臨,可是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元宵晚會臨時改制,取消了現場觀衆設置,改成了元宵特別節目,來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來鼓舞正在抗擊疫情的中華兒女。

現場沒有一位觀衆,對於這場特別的元宵節目來說,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雖然座位席上空無一人,但是背後卻是14億的中華兒女,他們守候在電視機前,守候在手機屏幕前,一起爲抗擊疫情而加油助威。

一首首鼓舞人心的歌曲,一場場令人感動的朗誦,都讓人倍感震撼鼓舞,每一表演者都深知這場晚會的特殊性,都在用盡力氣,認真用心的表演,不僅僅是給自己加油打氣,更是給億萬觀衆加油,更是在給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加油。

楊魏玲花、董寶石、鄭棋元、石頭帶來的說唱歌曲《出征》,讓人熱血沸騰,而鳳凰傳奇只有玲花沒有曾毅引起網友們的發問,因爲疫情的緣故,他確實不能來到北京來參加節目的錄製,成爲了一種遺憾,但是這首《出征》卻鼓舞着無數人爲抗擊疫情奮戰,令人倍感震撼鼓舞。

陳道明、濮存昕、吳京安、徐帆等老戲骨帶來了情景報告《相信》,陳道明一出口,那聲音有力而催淚“朋友,在中國,在你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爲什麼感動,又爲什麼徹夜難眠。”“非典時你們保護90後,現在換90後保護你們”。這是時代的吶喊,這是心底的助威,這是最爲催淚的聲音!

這樣的詞句,這樣的聲音,讓無數觀衆淚灑熒屏,老藝術家們的用自己的最有力的聲音爲抗擊疫情的工作人員吶喊助威。

張國立、郭濤、劉勁、張嘉譯、凱麗等老戲骨帶來的詩朗誦《中國阻擊戰》,更是讓人淚流不止,將這臺晚會推向了最高潮,字字鏗鏘有力,人人眼泛淚花,最後凱麗老師更是哭腔朗誦,顫抖着的聲音,哽咽着的朗誦,徹底擊碎了我們柔弱的內心,我們隨着她一起哽咽了起來。

“疫情就是戰區,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孤城,我們是戰無不勝的中國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這樣用心得表演,這樣用心得朗誦,這樣用心得祈禱,怎能不催人淚下,怎能不讓人感動不已。

隨着《讓世界充滿愛》的唱起,這場特殊的元宵晚會結束了,但是老一輩藝術家們用生命的表演卻依然迴盪在我們耳邊,他們用自己最爲真摯的聲音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動和力量,他們的表演雖然結束了,但是抗擊疫情之戰依然要繼續,在他們的鼓舞之下,我們將繼續衆志成城,共克時艱,共渡難關,打贏這場阻擊戰,待到山花爛漫,春暖花開,我們一起走出家門,擁抱世界。

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2

剛看了去年的元宵喜樂會,我發現我並不是那麼討厭小品、快板,反倒是通過這個喜樂會喜歡上了原先不喜歡的。比如小品,情節雖短,但演員卻把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讓觀衆投入其中,這就是小品吸引我的地方。至於快板,每句都很有節奏而且投入了你會跟着節奏一起跺腳,每句都很壓韻,很連貫,令我很佩服!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衆所周知的《忐忑》的演唱者,龔琳娜老師。看了這次喜樂會,我才知道她先生是位德國人,《忐忑》就是他爲她“量身定做”的,爲此我更加覺得《忐忑》這首歌意義非凡!這首歌還受到衆人追捧,沒有年齡範圍,大大小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挑戰這首高難度神曲,因爲他們有着共同的目標,只要唱得快樂!快樂歌唱,快樂就是王道。

龔老師可以說是我見過唱歌時最投入最愛唱歌的歌者之一啦,從音樂響起的那一刻致表演結束,整個表情都非常豐富,很有活力,給人感覺她非常敬業。臺上,笑容很燦爛載着滿滿的幸福,看到她就像看到活寶一樣。臺下,她就是賢妻良母,非常親和。在今晚,我打從心裏敬佩她,真的!好一個神曲的原唱者!

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3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你可有細細品味過?你可曾欣賞過那入木三分大氣磅礴的書法,可曾品味過那耐人尋味的詩詞歌賦,可曾遊覽過那古色古香的建築,可曾聽過那聲情並茂的戲曲?那傳統而古老的節日你真的瞭解嗎?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事實的確如此,但他們都有着共同的根源,我認爲這“根源”有兩個部分,其一是“形象”上的,是漢字;其二是“抽象”上的,是信仰與追求。而文字正是用來表達思想與情感的工具,它體現出來的,是獨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的。上古便有倉頡造字的傳說,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人們便開始使用統一的文字——小篆。統一文字的出現便利了人們的交流,使不同地域間的風俗文化有了交往,而中華文化也開始變得繁榮。到了漢武帝時期,司馬遷編寫的《史記》第一次將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的歷史連接起來,而文化也在那一片片刻了字的竹木片上保存了下來。隨着時代的發展,造紙術,印刷術的出現爲文化傳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而漢字的字形也在悄然變化着。不算上秦朝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漢字大體經歷了從篆書到隸書再到楷書的變化過程,流傳至今,而我大華夏的`文明也乘着漢字這艘船在歷史的長河裏乘風破浪,一直向前。

漢字強大的生命力也通過民俗文化表現出來。“猜燈謎”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文化。一些傳統節日像元宵節總少不了這一活動。所謂“燈謎”,就是寫在燈上的字謎,因爲想猜出謎底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彷彿林中射虎,於是又有着“燈虎”的別稱。這種活動出現的原因與漢字獨特的構成是分不開的。像象形字、形聲字、指事字、會意字都是漢字的構字法,根據這種特點,人們有了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通過拆字等方式讓答案藏於字裏行間,可謂是妙不可言。就算原來看不太懂,經由旁人稍稍點撥,細細一想便能豁然開朗,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對聯也是漢字一大特色,和漢字中的多音字結合起來竟別有一般風味!昔日有人作了一副有趣的對聯:“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半支雅曲樂樂樂師之心”。你看這對聯構思精妙,對仗工整,是不是很有趣?這得益於漢字獨特的發音與不同讀音的表意,若將英文比作條形碼,那麼中文就是二維碼,它較之於英文顯得更爲複雜。

但我認爲漢字最爲獨特的地方在於它的書寫。少有的文字書寫能成爲一門藝術,而漢字卻自成一派。它的應用廣泛,碑帖、篆刻、牌匾、尺幅、扇面……樣樣精妙絕倫!一筆一劃,起承轉合,無不體現着先民的智慧和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在漢字的構造中時隱時現。從春聯、倒“福”到招財進寶,甚至洞房裏的“囍”字,靈堂前的“奠”字都反映出我國古代的民俗文化,漢字就像中國古代文明的密碼,是活“化石”,所以我認爲了解漢字的演變就像在瞭解中國的歷史,古老的象形文字,被鐫刻在一塊塊古樸的龜甲獸骨上,一個字可以說就是一幅畫,而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漢字可以看作是“抽象的簡筆畫”,研究漢字的演變不但有趣還能從中加深對它的理解。總之,書法將實用、藝術、哲學融爲一體的形式就是書法獨特的魅力所在。

不管你信不信,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們的漢字來頭可不簡單。它誕生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是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到了今天也仍充滿活力,歷久彌新。漢字有很強的包容性。任何外國的詩歌,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翻譯成中文都不只一個版本,像什麼“直譯版”、“意譯版”、“文言版”比比皆是,而且譯爲中文後,既符合原意,又有着一絲韻味。與之不同的是,中國的詩詞歌賦很難準確譯爲英文或是其他語言,翻譯後的往往過於直白,以至於失了原有意境。中國古詩詞講究押韻,常用意象來對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渲染與烘托,有些還講究對仗,對結構和字數都有着明確的要求,所以人讀起來會有獨特的美的享受,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營造出一種“海闊憑魚躍”的境界,水天一色間,有落霞的餘暉,也有孤雁遨遊其間,顯得如詩如畫,這是何等的逍遙,又是何等的孤寂?

中華上下五千年,涌現出許多傑出的人,也有着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從文字中,我們可以窺見古人的世界,也不由驚歎於古人的智慧。上古有神話,傳說着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洞,嫦娥奔廣寒,后羿射九日,常羊山上有刑天執干鏚而舞,也有巨人追逐那僅存的太陽直到生命盡頭……那時的人們有着這些奇異想象,是源於他們對自然的敬畏和想與之抗爭的意志。這是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而他們的精神也一直深深紮根在我們的血液中。尤記昔時的竹林裏有個怪異的青年,名爲嵇康,他在臨刑前,一曲《廣陵散》成爲絕響。他以雅的姿態平靜的面對死亡;也記得大唐的詩仙,仗劍天涯,明月相伴,與詩酒度過年華,唱着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們這種瀟灑這種風骨正是我一直不懈追求的。不畏死亡,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不怕困境,因爲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老莊講着道法自然,孔子說着有教無類,古人教予我人生的境界,從“上善若水”到“厚德載物”,也告訴我們“大道至簡”“大智若愚”的道理。這些思想對於我們現代人的爲人處世都是有啓發的。古人還說過,君子應自強不息,天道酬勤,行成於思。從中我們也就不難發現,古人所不懈追求的“大道”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了。

漢字承載着中華傳統文化,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成長,也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它是民族的瑰寶,也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更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認爲,它無愧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

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4

在今年的央視元宵晚會,取消了所有的喜劇娛樂節目,把時間讓給醫護人員,把鏡頭讓給醫護人員。晚會現場,連線了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看着那張可愛、可敬的面孔,他、他們就是行走的藝術家,整場晚會最好的“演員”!

由陳道明、徐帆等六位藝術家帶來的詩朗誦《相信》。陳道明的一句“你在哪?”就已經令人動容,“你看見了什麼?你記住了什麼?你爲什麼感動?又爲什麼徹夜難眠?”旅行箱看到了醫療隊在除夕夜逆行的背影,旅行箱看到了無數中國人的拳拳中國心。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那一個個鮮紅的指印直戳到每個人的內心。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這些逆行者再用實際行動來告訴我們擔當與責任。《天耀中華》這首歌太適合這個時候了,“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

白巖鬆、歐陽夏丹等六位央視主持人的《你的樣子》,再次讓人熱淚盈眶。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我們在家不是休假,而是參與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每天只睡4個小時,這放在年輕人身上也未必吃得消,更何況是這樣一位鬢角已經開始泛白的老人。關鍵時候,這些逆行者是我們可以依靠的一座山,他們在,我們,心安。

奮戰在抗擊一線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其實他們還扮演者其他角色,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妻子,丈夫,但是他們爲了大家,捨棄了小家,誓與疫情奮戰到底,這是人家大愛,是萬衆一心衆志成城!面對這樣的人家大愛,面對一個個衝鋒陷陣的醫護工作人員,那一顆顆眼淚,更讓人動容,情到深處,那是凱麗老師最本真的情感流露,也是全國人民最本真的情感流露。

這個特別的元宵節,必將成爲我們最深刻的記憶!錚錚誓言,深深祝福,致敬每位衝在一線的英雄!這場洶涌的戰役裏,你們生而偉大,我們生而幸福,多少溫暖,多少守護,不一樣的元宵節,不一樣的感動!今晚月圓,一起致敬許願:期待春暖花開,笑容歸來!

央視元宵晚會觀後感5

今年,中國人民過了一個特別的春節,也過了一個特別的元宵節。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團圓的節日。但由於疫情嚴重,我國開啓“全民宅”模式,讓這個節日變得另有一番滋味。看完了今年的元宵晚會後,給我最多的感受就是,封城不孤城,隔離不隔愛。

元宵戰“疫”,隔不開愛。

今年的元宵晚會是史上第一次無觀衆出席的晚會,這個晚會少了往常的熱鬧,卻註定不凡。全國人民可通過手機、電視等媒體途徑來觀看。隔着屏幕,我們依然有看到主持人和表演者,但表演的內容卻一幕幕地觸動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在了熒屏上,出現了一個個“可愛的人”,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都在與這場疫情作鬥爭。即使知道要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是很艱辛的,但也沒有一個人退縮,他們迎難而上,只爲戰勝它,守護好身後的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共同前進。雖然你我相隔萬里,但是我們的愛四處傳播,誰也阻擋不了。

元宵戰“疫”,衆志成城。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無論是在新聞頭條上,還是在元宵晚會上,我們依然看到白衣天使走在一線,警察叔叔走在一線前,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也走在一線錢……他們努力克服自己的害怕,義無反顧地走在前面;他們從不抱怨,只是埋頭苦幹;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在工作着,只爲打一場漂漂亮亮的無硝煙的戰爭。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在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說,有人捐獻數萬斤蔬菜、數萬只口罩、爲醫務人員提供飲食、接送、住宿……而在家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待在家裏,儘量不出門,少給國家添麻煩。在這場戰“疫”中,我們每一個人都盡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戰鬥,我們團結一心,希望能早日勝利。

元宵戰“疫”,團圓有時。

今年的元宵節,很多家庭都不能在一起吃團圓飯,但沒關係,我相信,我們將會迎來這團圓的一天。今年的元宵節,我們不求團圓,只望戰“疫”勝利。其實,有誰不想回到那個溫暖的家和家人團圓?有誰願意看到家人爲自己擔憂而徹夜難眠?有誰不想這個病毒未曾出現過?我相信,在我們心中的答案是一樣的。雖然,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能相聚,但我們心心相印,相信這一天離我們不遠了。

“天耀中華,天耀中華,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病毒雖然可怕,但只有我們衆志成城,防控疫情,才能將其擊敗。我們既然不能在元宵之夜相聚,那就一起期待在春暖花開之時相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