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衆裏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孝”在現代兒童眼裏來說,是一種回報,是對父母的一種愛。是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美好的期望;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後、長大後的行動,付出。

2016衆裏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2016衆裏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一:

向小康:給媽媽當“媽媽”

媽媽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爸爸打零工養家,12歲的湖南女孩向小康努力打理整個家。切菜割手、背重物摔跤…她磕磕碰碰中學會各種家務,再累也無怨。給媽媽扎辮子、講故事、買禮物…她成媽媽的“小媽媽”。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用樂觀的態度撐起整個家。

遲凱琳:和繼母共同撐起家

母親去世,父親因車禍殘疾,姐姐失明,奶奶患癌爺爺癱瘓…遼寧13歲女孩遲凱琳沒絕望,幫繼母擔起家。上學、做飯、餵豬、給爸爸和爺爺洗腳…忙碌的她爲減輕繼母負擔還主動照顧3歲弟弟。遲凱琳說自己有個願望,想長大後當個醫生,讓這個世界少些病痛。

周蕊:約定陪伴“漸凍人”舅舅

父母離異母親在外打工,父親般的舅舅又患“漸凍症”,四川14歲女孩周蕊沒絕望,並鼓勵舅舅堅強。週末從學校趕回家做家務、幫舅舅康復訓練、送外賣掙錢…她再累無怨。舅舅生日時,她約定會永遠陪伴舅舅。省錢給舅舅買了電腦,找到一個專爲“漸凍人”提供幫助平臺,周蕊的陪伴,讓舅舅越來越樂觀。

田應志:遇事一起扛纔是家人

哥哥患癲癇還有手腳殘疾,家中爲給哥哥治病欠下債,爲還債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貴州17歲男孩田應志獨自照顧哥哥、妹妹和93歲的奶奶。上學、種田、做飯…他一人扛起家並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高中!他說遇事一起扛纔是家人!

李佳:讓母親身上流我的血

母親患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卻因是“熊貓血”難找配型,得知父母與孩子配型成功機率大,15歲的四川女孩李佳決定爲母捐髓。捐髓需體重與母親接近,她努力增肥,早餐炸土豆晚上加餐,3個月吃胖20斤。配型成功後,母親卻因病痛折磨體重減輕,她又開始減肥!她說,想讓母親身上流自己的血!

曹胤鵬:捐出骨髓救父親

爲救患白血病的父親,江蘇8歲男孩曹胤鵬決定爲父親捐獻骨髓。爲達到捐獻要求,他兩個月裏讓自己體重增加了20斤!在父親治病過程中,他既照顧父親,又安慰母親,成了整個家的支柱。最近骨髓移植手術完成,父親得救了!

任芳芳:用堅強笑對逆境

家在汶川地震中成廢墟、爺爺去世、媽媽出走、爸爸在外打工…四川13歲女孩任芳芳獨自照顧奶奶。陪奶奶下地幹活、幫做家務、走30多裏山路爲奶奶買藥…任芳芳努力張羅整個家,無論多難,都堅強笑對。

張釗:要替父盡孝

父親去世,母親遠走,爺爺奶奶患病,13歲的陝西男孩張釗成家中頂樑柱。拜老中醫爲師學辨識草藥、艾灸、拔罐…他成“小郎中”,不僅能幫護理爺爺奶奶,還去挖草藥賣錢。他說,自己要代替父親向爺爺奶奶盡孝!

餘雖: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

母親去世父親住院,貴州13歲女孩餘雖包下家務農活,還要照顧弟弟妹妹。揹着弟弟妹妹上學,她書包裏裝着書、尿布、換洗衣褲。邊哄弟弟妹妹邊上課,成績依舊名列前茅,,她說無論多難,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

姜沅昊:用孝心守護外婆

外婆臥病在牀,外公身體也不好,父母都在外,河北11歲男孩姜沅昊擔起照顧外婆重擔。給外婆餵飯、翻身、按摩…他再累無怨。每天彈鋼琴錄視頻給外婆聽,希望音樂給外婆帶去快樂,姜沅昊說,他想憑自己的力量守護外婆!

  2016衆裏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二:

昨晚上我們全家一起流着眼淚看完中央電視臺《2016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來自吉林的王丹、來自河南的張俊兄弟、來自內蒙古的樑蓉、來自甘肅的樑維月、來自天津的許卓婧、來自遼寧的鐘嶽峯、來自湖南的遊柘楠、來自安徽的袁德旗、來自湖南的向娜、來自黑龍江的吳金棋共10名少年獲評度“最美孝心少年”。同時,徐煜岑、馬永恩、劉巧紅、趙珊珊、王醇營、朱梅瑞、趙春龍、祁文博、國大海、陳迦南、郭傑、李秋鵬、李鴻昆、金旭、熊豐財(再核)、劉姿美、塗樺、解洪義、孫玥、孫陽、孫星、馬佩瑤、馬小龍共23名少年獲評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在我觀看完《2016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爲“感動”的東西,佔據了我的整個心房。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個名字猶如十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頒獎典禮以歌舞《衆裏尋你》開場。隨着悠揚純真的旋律,10名度“最美孝心少年”登上了頒獎舞臺,接受來自全社會的致敬與禮讚。典禮以“聚焦愛親孝親故事、放大榜樣力量、培育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題。摒棄繁雜奢華,厲行節儉務實,通過現場多機位的有機調度、多塊大屏的.互動與聯動展示,收到了不同於以往的衝擊力與收視效果。在頒獎環節,以人物專題短片介紹“最美孝心少年”事蹟,以掌聲伴隨少年們入場。邀請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著名錶演藝術家呂中、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最美孝心少年”親人、

社會愛心人士擔任頒獎人,並由主持人白巖鬆、歐陽夏丹以現場訪談開掘“最美孝心少年”爲家庭分憂解難的感人故事和未來願望。

典禮對各地“孝心少年”生活的真實記錄,生動反映了“孝心少年”們最真實的生活、最真摯的情感,以及他們最質樸的心聲。正是這樣的堅持與真誠,使節目中呈現出了一個個好少年真實感人的孝心事蹟。在短片中,觀衆看到了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卻要每天照顧患病媽媽的5歲女孩;看到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爲高位截癱的爸爸製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年後成爲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還看到了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着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在鏡頭下,觀衆聽到了孩子們發自心底、令人震撼的話語“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我想長大,但不想變成一個大人,因爲變成一個大人,媽媽就老了”、“爸爸對於我來說就是半條命吧”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爲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爲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爲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爲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鐘。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2016衆裏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三:

週五晚上8:00觀看了中央少兒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

“孝”在現代兒童眼裏來說,是一種回報,是對父母的一種愛。是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美好的期望;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後、長大後的行動,付出。但是,看完《最美孝心少年》,不得不心存敬佩。

至今我的腦海裏還清晰地記着一個名字:路玉婷!

路玉婷!路玉婷,她被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欄目主辦的“身邊好人·溫暖中國”全國徵集推薦活動評選爲“身邊好人”.

路玉婷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了她們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媽媽和年近70歲的外婆。她小時候沒有條件上幼兒園、學前班,五歲開始就能幫媽媽做飯,甚至洗衣服。

看到這個,心裏很不是滋味兒,她們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一般人怎麼會受得了呢?路玉婷平日裏要學習還要照料母親和外婆,週末爲了自己的媽媽和支撐起家庭,她依然堅持上班,風裏來雨裏去,穿梭在城市裏給人送機票。

她說,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媽媽和外婆身體健康就很幸福!至到這裏,我眼睛裏的淚悄然落下,這種難得的精神是很難堅持的!

她,路玉婷,15歲,15歲的她撐起一個家!向她學習百折不撓,孝敬父母這精神,難道不對嗎!?也衷心祝福路媽和路外婆身體健康,路玉婷學習進步,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