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至今的七十年,這段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歲月中,藏着太多太多的不容易。《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正是分別講述了建國七十週年以來的一個個故事

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叫《前夜》的故事,就發生在舉行開國大典前一天的晚上。林治遠工程師正在爲電動升旗裝置做準備,他爲了確保方案萬無一失,就用三比一的模型進行了最後的實驗。然而升旗實驗卻出了問題,林治遠衝破一切阻撓來到廣場——焊接阻斷球只有他能做。他冒死爬上二十二米高的旗杆,完成焊接。

我當時很難想象林治遠是如何克服了恐高的心理,換成是我,我肯定會恐懼得說不出話、手腳發軟。

第二天,當毛主席按下按鈕,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空中伴着莊嚴的國歌冉冉升起,昂揚地飄揚在空中,飄揚在世界的東方。林治遠望着國旗,滾燙的兩行淚流在他的臉上。

我當時明白了,讓林治遠奮不顧身的到底是什麼。

想起在這之前,有一位軍長派來的軍人的想法和林治遠的意見相左,氣得林治遠說:“你以爲升起來的僅僅是塊紅布嗎?”

升起來的當然不僅僅是一塊紅布,它是國家成立的一個標誌,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精神。這也正是林治遠所擔當的責任,它推動着他,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做了一回“英雄”。

我看完這個故事,內心的感動與敬佩之情久久不能平復。爲了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大家精益求精,在原材料缺少時,北京城的老百姓們都紛紛送上了自己家裏的物品。

我們深深愛着自己的祖國——萬千中華兒女偉大的母親,我們與她緊密相連。我在《前夜》中甚至隱隱看到了我和我身邊衆人的影子,因爲這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2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當歌聲悄然響起,當五星紅旗在銀幕上飄揚,我就知道,電影開始了。

電影分爲七個部分,分別爲: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當電影結束後,我不由得想起閱兵式上的那輛號牌爲1949的空車,那上面載着的可是前輩們的靈魂啊!他們爲了今天的祖國繁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而這七個片段,記錄了小人物與祖國大事息息相關的經歷,以此獻給祖國,獻給這70年來作出貢獻的前輩們。

看完電影,使我最感動的,就是“前夜”和 “迴歸”。

前夜主要講述了爲了新中國成立當日保證國旗順利升起,在開國大典前一天,升旗電動裝置的設計師林治遠爭分奪秒,反覆試驗排除故障,保證升旗萬無一失的故事。當我看到林治遠爲排除故障攀爬旗杆大汗淋漓、痛苦萬分、面目扭曲的樣子(原來他有恐高症),再到他閉上眼睛、深呼吸、睜開眼、咬緊牙關,毅然克服恐懼往上爬到旗杆頂端換阻斷球的時候,我的淚水再也不受控制,緩緩地流了下來。這種爲了國家而奉獻自己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迴歸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的故事。電影中講述一個修表工人,爲了香港迴歸,把時間調整得分秒不差,好讓升旗手和談判組們分秒不差的升起國旗、迎接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絕不能讓香港多一秒時間流落在外國人的手裏!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也是觸動着我的心臟。

電影中所有人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我的激動,早已不能用語言形容。

今天,我爲祖國自豪!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3

《我和我的祖國》作爲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獻禮片,講述了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7個小故事,透過小人物見證大時代,向我們展現了70年來祖國的發展變化。

影片中最觸動我的是第七個小故事《護航》,講述的是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的故事。酷帥的女飛行員本有着作爲備飛的不甘,可當真正閱兵出現情況後,她並沒有強搶出頭,而是幫助同伴排除障礙,自己卻悄然退出隊伍,這是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的昇華。就像我身邊的每一位航空人,作爲航空工業大家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分子,他們晝夜不停攻關在科研一線,披星戴月地奮戰在試驗現場,時時刻刻以極致的工作狀態認真對待每一件產品,用近乎完美的態度去追求產品質量,真正做到用小細節成就大作爲。不管多苦多難,從沒聽到過一句抱怨,更沒有人計較個人得失。在今年的國慶閱兵保障工作中,保障工作組的同事們更是做到百日堅守不捨晝夜戰高溫、鬥酷暑,一百天揮汗如雨,一百天嘔心瀝血。爲了使命擔當,他們放棄了個人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的和美團聚。當一架架戰機零誤差飛過天安門的那一刻,一切的付出都有了最好的回報。

每一個航空人懷揣着“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堅定信念,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的報國初心,像燈塔一樣照亮着航空事業前進的道路。他們的努力,換來的是中國航空工業從一片空白到逐漸強大、自信自強,從改進國外引進的機型到自主設計生產並出口。

一路走來,英雄輩出!他們身上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電影落幕,影廳裏響起了《我和我的祖國》音樂,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場的大部分觀衆沒有立即離開,都跟着音樂動情的唱了起來。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4

十月十三日,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日,作爲少先隊員的我在這特殊的日子裏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這場電影之後,我深有感受。

這部電影講述了七個感人的故事:《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夜》。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1949年開國大典前夜的故事。電工林志遠親手發明了電動升旗杆,準備在開國大典的時候用。雖然不敢保證萬無一失,但他說出了必鞠躬盡瘁的諾言。他反覆做着模擬實驗,就在以爲萬事大吉的時候,阻斷球斷裂了,緊急時刻,必須在開國大典前爬上旗杆換上合金的阻斷球。旗杆22米高,而林志遠恐天生恐高,可是會電焊的只有他。爲了將五星紅旗升起,他克服了內心的恐懼,咬着牙爬上了旗杆。經歷了那麼多坎坷,那麼多挫折,林志遠沒有放棄,因爲他堅信五星紅旗是中國的靈魂,就像他曾經的喊聲:“你以爲升起來的只是一塊紅綢子嗎……”帶着一定要把紅旗升起來的信念,林志遠用行動,宣誓了他的保證。看到開國大典當天在天安門廣場上空獵獵飄揚的五星紅旗,我不禁熱血沸騰。那面五星紅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誕生,更是一個連連受挫的民族在咆哮的戰火中奮鬥、努力、不屈向上,終於挺直脊背,在這個世界上站起來了!

看完了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來之不易。多少先輩們爲此付出了青春和寶貴的生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好好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5

當我回看《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影片時,第一個故事情節不時地在我腦海中迴轉,讓我心潮澎湃。

故事中林治遠小組接到了要把國旗於1949年10月1日凌晨六點鐘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工作任務時,心情激動不已。他們在製造國旗時,由於第一次試驗失敗,林治遠失魂落魄。熱心的鄰居們送來了做阻斷球的材料,他看到之後滿心欣慰,自信之火再次被點燃。

當他來到廣場要爬上旗杆的時候,心裏充滿了恐懼。可他想:我也是祖國的'一份子,我一定要爬上去。由於心中有着這樣的信念,所以他毅然爬到了頂端。六點時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來了,此情此景,讓他們淚目。

看完這一幕,我感受到林治遠小組非常熱愛祖國。在製造國旗時,他們一刻都不停歇;在試驗升旗失敗時,他們也堅決不放棄;在林治遠爬到旗杆中端害怕時,他克服心裏障礙勇往頂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他們心中有國!他們愛國!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從被外國侵略者淪爲殖民地,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歷盡無數艱難險阻,如今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璀璨耀眼。每當我看着冉冉升起的國旗,我爲自己身爲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愛國,不能只是口頭上說說,而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作爲一名小學生,雖然我們不能做出偉大的舉措,但是我們可以愛護好我們的紅領巾和國旗,愛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

親愛的祖國,我愛您!祝願您永遠美麗富強!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6

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詞還在腦海裏迴盪,電影特別有代入感,引起了我的共情。旗杆上升起的紅布,大街上喧囂的慶祝,弄堂裏的錯過,鳥巢外的誤會,滴滴答答的秒錶,劃破天際的流星,穿擊長空的雄鷹,現在爲止,已經有29個項目順利申請了“世界遺產”的名錄,這也是一個令人驕傲的數字!在五千年中,中國人受盡了恥辱,但我們終於又站起來了!可謂是“苦盡甘來”!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努力下,嬴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自豪。祖國七十年曆程的背後,藏着許多小人物的個體印記。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北京你好》最後的採訪,來自四川的孩子如願在現場觀看了奧運會開幕,想要感謝熱心的北京司機,卻發現自己“忘了問他的名字”,屏幕前助人爲樂卻沒被記住名字的張北京笑得燦爛,絲毫不以爲意。在祖國發展的道路中,存在着多少“張北京”呢?他們或爲國家拋灑了熱血,或在同胞需要幫助時伸出了援手,雖並未被記得,但真真切切地存在着非凡的意義。

身處這片土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像是時鐘上的秒針、分針和時針,拖着虛影轉動成無數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終匯聚成時間的長河,變成我們所生活的龐大的時代,成爲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幕縮影。

對於國家而言,我們是浪潮裏的一滴水,是土地上的一粒塵,即便是這樣生而渺小,我們依舊可以鑄造偉大。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7

在寒假期裏,我幹了許多事情,其中特別讓我難忘的是看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這部電影裏有7個故事,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和北京你好、白晝流星以及護航。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相遇”,在這個故事中,作爲一名原子彈的科研人員,高遠不惜拋棄妻子和家人,來研製原子彈,而且在一次應急事件中,爲了挽救基地免受核輻射,他冒着生命危險拉下了閥門,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呀!

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在“北京你好”這個故事中,張北京爲了一個父親在汶川地震中死去的鳥巢建造者的兒子能看運動會,把自己中大獎準備給兒子的生日禮物——一張奧運會門票給了他。我知道他心裏肯定不捨得這張票,但他說是鳥巢裏的空氣不夠好,所以纔不去看。還有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白晝流星”故事中,老李爲了一對兄弟改過自新、好好地生活,連他們偷了自己看病的錢也沒有責怪他們,在臨死之前也沒忘鼓勵他們,這種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敬佩呀!

這部電影還教會我很多道理。在“前夜”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在缺做紅旗的紅綢子的時候,總工程師林治遠的助手爬上房檐,用喇叭廣播向老百姓借,紅綢子總算借到了。可是在交付的前一個小時,攔阻裝置出現故障,助手又爬到房檐上來借。原本我以爲這麼晚了,不會有人來捐。沒想到有很多人來捐,甚至有人把自己的眼鏡、鋼筆都帶來了,可是都不符合要求。正在這時,一位清華大學的化學教授把實驗室裏僅有的一塊稀有金屬拿了出來,解決了燃眉之急。我覺得我應該學習林工程師的助手,我平常遇到困難,常常不好意思跟別人說,總是自己想辦法。

這部電影教給我許多道理,而且電影裏有很多感人的情節,深深打動了我。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8

要說今年看過的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還屬《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了七個小故事:《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是一個個平凡的中國人,但正是他們的執着與堅持書寫了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前夜》這個故事。

《前夜》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林治遠,他是負責開國大典電動升旗的總工程師。在研製電動升旗裝置的過程中,他和同事們面對一次次失敗並沒有氣餒,最終成功了。他們的目標是“萬無一失”。可是,在最後一次試驗時,電動升旗的阻斷器崩掉了,林治遠的助手爬上屋頂廣播需要三種稀有金屬。附近居民聽到廣播後紛紛響應,連夜送來了勺子、鐵鍋,甚至是寶寶的長命鎖……林治遠又克服自身恐高,連夜爬上旗杆焊接阻斷器,真正做到了“萬無一失”,保證了開國大典電動升旗的成功。看到這裏,我不禁熱淚盈眶。是啊,人民的心永遠向着黨,無論黨有什麼困難,人民都會來幫忙!

正是這種“萬無一失”的精神,讓中國一次次成功地站在了世界的面前。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典禮上,12個威武集羣、精確編隊的空中梯隊,15個“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徒步方隊,32個要素齊全、聯合制勝的裝備方隊一一亮相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完美展現了中國軍隊的軍威。而在這令人驚豔的閱兵儀式背後,是將軍們和戰士們一遍一遍反覆練習動作,一遍一遍地追求極致,一遍一遍地揮灑汗水……受閱將士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做到了精準一致,真正達成了“萬無一失”的目標。氣勢磅礴的閱兵儀式令每一箇中華兒女振奮、自豪!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9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看了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爲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本片由七個小故事組成,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前夜》和《迴歸》這兩個故事。

先說說前夜吧,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天晚上,林致遠工程師,他負責研製出新中國成立時的第一個電動旗杆,保證在全世界面前順利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開國大典上的一個小軸環,小而重要,缺一不可。尤其是次日的升旗按鈕是由毛主席按下,所以一點差錯都不能出,如果出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爲此他徹夜難眠,反覆調試,確保萬無一失。當試驗的國旗緩解升起的時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可是當國旗升到最高處時,因爲頂端一個部位的材質不合格造成了國旗無法飄揚,還把國旗的一角捲了進去。由於零件需要特殊的材質,他的助手呼籲羣衆一起幫忙,在衆人幫助下,終於改進了零件的材質,林致遠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症,爬上20多米的旗杆,成功的換上了新的零件。第二天的開國大典上,國旗冉冉升起。我聽到了毛主席的聲音,雖然沒有親身體驗,但還是非常振奮人心!

接着陸續看了其它的故事,但是當我看過《迴歸》後,這個故事感染到了我。

《迴歸》還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的盛況,記錄下這一動人心魄的歷史瞬間。香港迴歸祖國是個重要的日子,描述了中國的升旗手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所做的準備和遇到的困難,國旗升起的時間一分一秒都不能差,升旗手反覆訓練克服困難,終於在0點0秒分毫不差的升起了五星紅旗!我的自毫感此刻油然而生!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0

10月2日,我和幾位同學下午四點鐘在博興齊納影城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影片一共有七個故事組成,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迴歸》。

《迴歸》中最激動人心的鏡頭就是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大紅底色的紫荊花旗猶如一團熾熱的烈火,在它的中間綻放着一朵潔白的紫荊花,紫荊花的五片花瓣各拖着一顆紅星,與五星紅旗的五顆星相呼應,兩面旗幟在國歌聲中徐徐升起,緩緩舞動,它們一左一右,一個如母親般注視着孩子,一個如孩子般依偎着母親。紫荊花旗彷彿剛經歷過暴風重歸寧靜的海浪一般,一波一波涌上天際。

《迴歸》這個故事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母親懷抱的故事。在分離了百年後,爲了保證香港分秒不差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無論軍人,警察還是普通的香港市民,陸港兩地的同胞戮力同心,最終,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香港準時迴歸祖國懷抱。

香港,從百年的苦難向我們走來。異邦的鐵騎漂洋過海,驚飛了沙灘漫步的海鷗,驚散了香港的美夢,1842年屈辱的《南京條約》,使香港淪爲了英國的殖民地。沉沉的枷鎖,使香港失去了自由,祖國母親期盼的目光穿過了一個世紀、宇宙黑洞,千山萬水,茫茫沙漠……送走了多少春風秋雨,終於盼來了重聚的春天。

香港迴歸分秒不差的場面,一直感染着我。我們應該從小知道祖國即是我們的母親,也是我們的家園,她的身上有數以百計之多的傷疤,我們不能讓她再有傷疤,爲了她的繁榮昌盛,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她在地球上綻放最耀眼、最燦爛的光芒。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1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一個平凡的出租車司機將一張好不容易獲得的珍貴的奧運開幕式門票送給了一個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父親的小男孩。這位平凡、普通的出租車司機,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偉大的功績,但他用一顆純樸的善心,盡己所能幫助孩子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你看,當小男孩正失望地說:“我的父親建造了鳥巢,但卻在汶川地震中去世了。我……我真想代替他去看看鳥巢。”小男孩說話時,他眼泛淚光,將門票遞給小男孩,輕輕地說:“去看看吧!”這一刻,男孩兒的眼神裏充滿了喜悅與激動。

這眼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時常能看到。我們班裏有一個小女孩,她學習成績很差,也沒有幾個朋友,每天孤零零的坐在最後一排,像一個隱形人,得不到大家的任何關注。而有一次,正當她獨坐在角落裏低着頭時,老師走進來,大聲公佈了一件事:“學校有一個英語比賽,劉思同,我記得你英語還不錯,去試試吧!”她聽後,一下子擡起了頭,眼睛緊盯着老師,眼神裏有悄然涌起的喜悅,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震驚,還有,走出落寞復歸明亮的光。是老師對她的愛,對她的鼓勵與幫助,讓她日益黯淡的內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花火。

再看《我和我的租國》中的這個片段,我的感觸更深了。電影中的出租車司機發自內心的一個善舉,讓失望的男孩又有了快樂。是啊,生活中老師的一句鼓勵,同學的一個擁抱,陌生人的一次關心,何嘗不會讓我們的內心重見希望,感到溫暖吶!

但願我們在生活中都能懷着一顆善心去溫暖他人。對這個世界、對身邊的人、對素不相識的過客: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讚美;少一點挖苦,多一些安慰;少一點冷漠,多一些關愛。像出租車司機一樣,用平凡的善與愛照亮希望。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2

今天是20xx年10月7日,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媽媽帶着我和姐姐一起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

電影中《前夜》這個篇章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講述了工程師林治遠爲了在開國大典時保證電動升旗裝置系統萬無一失,在廣場不可入內的情況下,做了一個比例小1/3的模型。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測試,終於把升旗時間和國歌對好了,但在最後一次測試時,固定國旗的旗杆阻斷金屬球珠壞了,他們需要重新做一個球珠,但是已經沒有做球珠的材料了,只好用廣播向鄉親們借。然而沒有人迴應……就在他們快絕望的時候,一個老大爺走了過來說:“同志,你看我這煙管可以嗎?”接着後面又有一大羣人走過來……最後還差一種材料時,一個清華大學的教授捐出了他們實驗室裏唯一的一塊材料,三種材料湊齊了,他們打造出了新球珠,拿着工具向廣場飛奔。最終林治遠克服恐高,頂着寒風換上了新的球珠,保證了開國大典的順利進行。在當時材料稀有的年代,能拿出自己家的“寶貝”,那得怎樣一種情懷啊?我相信那是對祖國的愛!林治遠克服恐高,我想心中沒有愛,也做不到。

同樣還有《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每一篇章都有打動我的點。電影的最後,影片中再次響起了熟悉的歌聲——《我和我的祖國》。

這七個故事見證了祖國七十週年,在這七十年中,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我深知:要珍惜現在的幸福,要銘記祖國的歷史,爲祖國的未來努力!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3

時光記載着久遠,歷史印證了變遷,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飛速地向前發展。日新月異改變着祖國的面貌,突飛猛進是"歷害了我的國"的真實體現。

科技,國防,都取得了輝煌成果,我們己經走到了世界的前面!"人造衛星"環繞着宇宙,"膠龍一號"完成了深水測驗,"天眼"瞭望,尋視着太空,"可燃冰"的開採,把深海地下熱能點燃。深海大橋畫出了一條條彩虹,"天塹變通途",展現出了更多的美景奇觀。靈巧的機器人,發揮出智慧的才能,無人駕駛的飛機,也遨翔在無垠的藍天。如此衆多的成就,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更要爲偉大的祖國高歌點贊!

山鄉鉅變,昔日偏僻的小山村,如今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再也見不到低矮的茅草屋,路也變得寬敞平坦。灣灣的小河邊上砌好了護坡石,河畔路邊也都加上圍牆攔杆。琉璃瓦的房屋錯落有序,明亮的路燈也換成了太陽能光復板。村屯衛生大有改善,清除垃圾,防治汚染,太陽能熱水器入住農家,衛生間也都像城裏一樣安上了坐便。社會主義的新農村,一切都向現代化邁進,小康的路上大步向前!

農民從原始的刀耕火種,延續到如今的燈火炊煙,祖祖輩輩的勞動人民,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滾一身泥巴淌一身血汗。爲了一年的收成,每天都是起早貪晚。年年都是耕田的老手,卻只能掙扎在溫飽的邊緣。如今的新型農民,真正地挺起了腰桿,學的是新型農業,搞的是科學種田。掌握了新的農業技術,丟掉了舊的傳統觀念。不用了種地的木犁,拋棄了鏟地的鋤板,種地收割都是機械化,再也不用苦幹實幹。領悟了科學道理,思想意思超前,先進的技術促進了農業現代化,辛勤耕耘創建了新的家園。只因爲有了綠水青山,纔能有致富的金山銀山!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4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了。導演是陳凱歌、徐崢等。主要分七個階段介紹了新中國的七件大事。

我最喜歡的是“前夜”這一段,講述了林致遠籌備着毛主席電動升旗的一個過程。林致遠是一個很精細的人,也是一個對工作極其認真的人。其中有一段我記憶頗深,各家各戶提着一隻只大燈籠,搜盡了家中的物事,也要讓開國大典順利進行。“這裏是大典籌備處嗎?”“捐東西往哪兒走?”“籌備處是在這兒嗎?”這就是人民的力量,這就是中國!有一個清華的化學教授,鄭重地對林致遠說:“這是我們實驗室最後一塊樣本了,鉻,來,給你。”這個“鉻”字,不僅僅是一塊金屬,它承載着全北平人民對中國成立的期望!它的分量何止那幾千克?

愛國是什麼?這就是愛國!爲國捐上所有東西,雖然不是那麼重要,但心繫祖國,依舊會頂上去!看到這兒,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這就是令人敬佩的中國精神。我們要愛國,除了物質上,還有精神上。

其次,就是“護航”。英文譯成了“oneforall”。一個,爲全部。其實呂瀟然有機會上的。但是,那一句:“好,我服從命令。”預示了呂瀟然她做好準備,以她的高超本領護航全部。“08,重啓顯示屏,啓用DCMPR系統……”她說這句話時,心裏一定有淚、有不捨。但是她做到了!“備份”就是替補,以應萬變。雖然上不了,但她是“幕後之王”,一樣有着人性的光輝!

這些都是愛國,有真人英雄,有幕後之王。“oneforall”,臺下或比臺上更重要!不管我們什麼職務,我們都要努力作自己。

“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聽,歌聲又想起來了!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觀後感600字15

《前夜》、《迴歸》這2個紀實故事張力略顯不足,氣氛渲染不夠,至少沒有讓我感到振奮、澎湃或感動(感受了一下同場觀衆大家也都表現得挺平淡),總之在激發“某種”情緒上始終差一口氣;

《白晝流星》不可否認陳凱歌作品的畫面場景是美的,但這個故事本身簡直如同小學生作文一般,放在整組電影小品中非常不和諧;

《你好北京》各方面表現較爲均衡,相對在幾個故事裏表達最飽滿,市井的煙火氣、小人物的苦與樂,骨子裏的善意和人情味……總體來說比較喜歡;

最喜歡的一段是《奪冠》,我看着覺得滑稽的場景,爸媽樂不可支的告訴我:太有共鳴了,這不是搞笑,這是真實啊。在那個我父母尚未邂逅的年代,他們在各自的弄堂支着桌椅、搬來黑白電視、擺弄天線,和街坊鄰居幕天席地觀看霍元甲、上海灘、女排比賽……徐崢在向後來出生的我描繪我父母的青年時代。小朋友那段雖然誇張但戲劇性上沒問題,只是結尾成年後的部分實數多餘有點減分。雖然我一直吐槽不喜歡徐崢,但我覺得作爲導演他很可以。(不過外地觀衆也許會對這個故事水土不服,因爲地域性太強有的人會出於本能感到不適……)

《護航》、《相遇》這兩個故事比較寡淡,印象最不深刻(當然故事上比白晝好),不過《相遇》最後銜接《奪冠》樓下舉着女排的場景銜接是做的最好的。

最後,遙記二十年前絕大多數人總是不甘不願被迫在學校/單位組織下觀摩此類“主旋律”電影;二十年後的今天,絕大多數人自行購票甚至這午夜場都近乎滿座……

我們的生活、人們的行爲,比電影更爲生動的、真真切切告知着祖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