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觀後感(精選6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靈捕手》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靈捕手》觀後感(精選6篇)

《心靈捕手》觀後感1

《心靈捕手》,又名《驕陽似我》,講述的是一個心靈交互與救贖的故事。這個電影中沒有驚心動魄的場景,也沒有觸目驚心的情節,有的是它所表達的耐人尋味的主題及心靈之門開啓的全過程。其核心之處也就在於西恩如何開啓了威爾的心靈之門,使之走出由於童年創傷所導致的心靈牢籠,能夠有勇氣去感受生活、更積極地面對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真愛的人生旅途。

看完<心靈捕手>,心裏的滋味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震撼,惆悵,感概……

影片從麻省理工大學著名教授的一堂數學課開始,教授得意地給學生們留下了一道引以爲榮的數學難題,不料卻讓一個清潔工,威爾,解答了。這讓教授很是吃驚。他終於發現了威爾——聰明絕頂、數學天才,卻叛逆放蕩、惹事生非,被少年法庭拘留。教授不忍心看着這樣一個天才就此荒廢,所以向法官求情保釋了威爾。雖然教授希望威爾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之前的幾個心理醫生都無能爲力。一個試圖用人本主義觀點的勸說方式,迅速完成干預,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一個企圖用催眠探尋威爾心靈最深層的土地,然而他的不配合讓治療無疾而終;只到西恩的出現,是這個資深的心靈捕手解救他這個心靈受創的孤獨天才。

幼年被棄,並且還常遭養父的毒打,這樣的童年陰影讓威爾對這個世界默然。長大後更是將自己緊鎖在狹隘的自我空間中,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真心付出任何感情。強烈的自卑感充斥着他的每一滴記憶。拒人於千里之外,以爲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威爾太缺少愛了,他需要愛,需要得到幫助。西恩洞察到威爾內心封閉而自卑的根源,即他擺脫不了幼年經歷的陰影,導致他不敢去信任別人,不敢面對世界,不敢付出愛甚至不敢承受愛。信任是探知心靈的基礎,而西恩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此。他在信任的基礎上與威爾建立了平等的互動關係,進而捕捉到其內心深處的創傷。我們看到,信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在第一次談話時,他們的心靈不是交互的而是碰撞與衝突的。威爾由一張畫莽撞的評論了西恩的感情與生活,激怒了西恩,因爲那些話碰觸了他冰封已久的心結。可貴的是,西恩率先敞開心扉,以寬容、理解和信任與威爾進行了一次深入而平等的溝通,也許就是那次談話觸動了威爾的內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西恩在啓發威爾的過程中,自己也在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雖然在過去的婚姻生活中扮演了一個救贖者的角色,但他並不後悔,依然回味着那美好的回憶。西恩應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治療方法,這讓治療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治療中西恩向威爾袒露了一些自己的事情,這是與原則相違背的。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適度得暴露心理師的一些經歷是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的。事實上,也就是因爲這些而得到了威爾的信任,在西恩的面前脫下了僞裝的外殼。

從影片中我也看到,沉默應該是一個心理師必備的素質,並且知道什麼時運用最好。在心靈即將開啓之前,西恩耐心的等待威爾,等待其想好該不該說出自己心中的痛,將一個透明的威爾展現在心理師的面前。但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他是絕不會放過的。這也就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西恩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着“it’snotyourfault”,步步逼近。終於,徹底衝破了束縛威爾多年的心靈枷鎖。他緊抱着西恩,泣不成聲。在電影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蘭博教授,他也應該是威爾的一個救贖者。但他的救贖顯然有着功利目的,並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威爾,希望他能夠走自己爲之所設想、甚至設計好的道路。他的“救贖”,不是從人性的本質出發,不是出自平等的關愛,而更像是一種操縱,所以他觸摸不到威爾的心靈,也打動不了他。影片的最後,心靈釋放後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拒絕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着車上路了,去追求屬於他的愛情了,去追尋一條自己嚮往的人生之路。

經過一年教師工作的歷練和假期的心理諮詢師的培訓,我回過頭來,再來看這部影片,讓我感觸很多,獲益匪淺。對待孩子,對待學生,對待家長,即使是一樣的行爲也會有不同的理由和迥異的家庭背景,不僅要教會孩子們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捕捉到孩子的心靈,走進去,走進那個黑暗不堪,充滿恐怖角落,救贖他們,讓他們感受陽光和美好!

《心靈捕手》觀後感2

《心靈捕手》又譯《驕陽似我》,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年在一位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撫平童年傷痛,找到璀璨人生方向的故事。它以較爲專業的視角讓學習心理學的人,通過觀看電影對本專業的心理諮詢實務有更直觀的感受。電影當中的心理諮詢場景看起來稀鬆平常,但是在漸進的諮詢中,資訪雙方的關係卻在不斷地深入。最終他們甚至成爲忘年之交,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讓人生轉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奪目。在當今有許多心理諮詢師給自己“心靈捕快”這樣一個定位,從電影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心理諮詢時常是捕風捉影的迷離,不得見其本來面目。所以也就要求諮詢師有着敏銳的知覺,及時調整策略。並且能夠對於來訪者的問題和心境感同身受,而不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說教。對於我們,在觀看電影、欣賞藝術的同時,更該關注的是這一諮詢中的資訪關係,以及諮詢師是如何應對和化解這樣一個初看起來甚爲棘手的諮詢。以便我們看完電影能所獲益,拓寬思維。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主人公威爾和諮詢師肖恩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遭遇,由於記憶的存在,讓生活成爲一個連續體。在這種程度上,每一個今天的人都是由無數的昨天構成的,總是會不可避免地帶着歷史的印記。資訪關係讓威爾和肖恩這兩個原本幾乎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存在於一個空間,開始他們之間的交流。而所有的人際交往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勢在必行,不可避免。於是兩個帶着不同歷史印記的人,他們的過去、現在、未來,在相遇的那一刻發生碰撞,或是閃爍智慧的光輝,或是流露煙花的悽美,或是乾脆就是一道閃電,空前絕後,把人生徹底地分成兩半。有些東西已在昨日死,有些東西卻今日生。就像傳統意義上諮詢師幫來訪者換個活法,在影片中不得不說肖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威爾的人生,但這種改變主要是源於威爾自己內心的願望,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

那麼威爾經歷了什麼而使他成爲今天的自己呢?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他是遭父母拋棄的孤兒,輾轉幾個領養家庭,受到養父及同學的暴力。他很有數學天才,在麻省理工學院當清潔工。實際上由於他超常的記憶力和超脫的思維能力,他甚至是各科的天才,無論歷史經濟還是生物化學。在他的世界裏,還有二、三好友始終相伴,並且都是生死兄弟。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因打架或行竊屢屢犯科,卻能夠自如地在法庭上爲自己辯護。由於種種經歷塑造了他看似不羈的性格,還有他爲保衛自己內心深處不受傷害的防禦機制:在別人離開自己之前離開別人。以致於在遇到知心戀人時也不敢袒露自己,而選擇鬧翻、選擇放棄。總之,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個很難信任、藏得很深的天才人物。

給他做諮詢的肖恩呢,因爲是威爾的長輩,人生經歷更爲豐富,並且有着更深沉的情感體驗。他是那種行過許多地方、見過許多人、經過許多事、見過人世盛放與凋零的悲歡的長者。他曾經參軍、打仗、與戰友情深。遇到一個正當好的人,卻又在相伴多年之後失去最愛的她,即他深愛的妻子。他在我的眼中是平凡的那一個,也是不俗的那一個。有天才而甘願平凡,懂得忍耐和理解,注重信任,有着深厚沉重的人生經驗同時又保持着溫和與善良。

在蘭博教授找到肖恩來給威爾做諮詢之前,有兩個心理諮詢師爲威爾提供了諮詢服務。第一個諮詢師被威爾調戲說他隱瞞自己是同性戀,惱羞成怒而離去。在諮詢談話過程中,這個諮詢師總是使用“不要…”之類的告誡。這樣的言行不但是不尊重來訪者的表現,也很容易讓來訪者在諮詢中形成阻抗。第二個諮詢師採用的是催眠療法,可惜威爾並不配合他,而是佯裝被催眠,並以此來戲弄諮詢師。在這段諮詢過程中,我們都能注意到,蘭博教授和他的助手湯米也在場。這樣的非親非故人物的存在,簡直就像一種監視,我想沒有一個來訪者能夠做到在這樣的他人在場的情況下真正放鬆下來。第二個諮詢師也一樣自負出走。那麼後來,蘭博無法只得找到肖恩。我相信肖恩本身是一直奉行着一種理念的,這在他一出場的電影鏡頭裏就有體現。他在講心理專業課程的時候,反覆提到“信任”一詞,這表現出了他對信任的強調和重視。

在蘭博教授的勸說下,肖恩接下了這個諮詢。於是開啓了一輪威爾與肖恩的心靈之旅,從第一次開始諮詢的相互試探到最後一次結束諮詢關係的心意相通。這是一個有魔力的過程,不是上帝在其中施了魔法,而是兩顆真心的相互融合。我們來看他們的幾次諮詢,第一次是威爾仍然桀驁不馴地一直抽菸,兩人隨意聊些共同感興趣的東西或者彼此熟知的領域。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對諮詢人員經驗和閱歷有無形的要求,因爲他必得能夠跟來訪者聊得起來。第一次諮詢他們相互試探,威爾在發現自己對一幅畫的評論引起肖恩情緒反應的時候,便開始利用這點來激惹肖恩,卻不知肖恩的激烈行徑實則是出於對自己已故妻子的深切在乎。在第二次諮詢中,肖恩經過反覆的思考平靜了下來,認爲威爾這樣輕巧的評論只是因爲他不知道自己沉重的往事而已。他以一個長者應有的風度原諒了一個少年未經世事的膚淺。這次他選擇自我坦露的方式,向威爾訴說自己的故事,其實也是一種試探,只不過換了種靈巧的方法。第三次諮詢是難得甚至令人詫異的相對無言。在這緊張焦灼的對峙後,迎來了資訪關係的轉折,他們開始在諮詢中分享笑話,後來肖恩甚至對威爾袒露心扉說出自己妻子的小毛病,並以自己的觀念去影響他,甚至逼着他去面對現實、尋求改變。而威爾也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放鬆身心,雖然他仍然防禦着。但當肖恩說出自己童年有個酗酒的父親對自己使用暴力時,威爾也坦白了自己童年受虐的經歷,那個時候他們既是同病相憐又是交通心神。肖恩一直在幫助威爾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真正的想法,同時鼓勵他不再害怕、不再彷徨、不再退縮。最爲可貴的是,雖然他是一個引路人,但他卻並不想左右威爾的人生。因此他要與蘭博教授辯論,而爭取把選擇權交給威爾自己,這當然很大程度上基於他對威爾的瞭解。最後一次諮詢,他一次次地飽含深情和理解地告訴威爾:“這並不是你的錯”,徹底卸下了威爾心中的防線,也是由於他敢於面對過往凝固不逝的傷害,讓他能生活得更坦然,人生之路也收穫更多幸福。最終這兩個男人相擁而泣,十分感人。電影的最後,好像又回到了一開始的時候。只是當朋友來叫威爾時,他終於已經離開了。威爾受了肖恩的影響,最先去做的是:去見一個女孩,也就是他的戀人。從此開始了他自己獨特光芒的人生,不管未來世事如何發展,就像肖恩說的,我們相信:“真情所在,何必言悔。”

從這個電影給我們展示的內容來看,心理諮詢不再神祕,它尤其樸實無華,但人心改變卻盡在其中。我們需要學習、借鑑、領悟肖恩是如何解碼威爾深藏的心理,以及我們對於來訪者應有的態度和承諾。而威爾自身能夠得到如此改變,其實也能體現更易改變的來訪者的特點。要想使諮詢有效果,年輕、領悟能力強的諮詢者應該更符合條件。總是整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是心理諮詢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願我們日後如能工作在這樣的崗位上,也能夠提升自己並助力他人。

《心靈捕手》觀後感3

今天觀看了美國影片《心靈捕手》,看後對這部沒有太多刺激驚心動魄場面但卻能深深觸碰我心靈的電影感觸頗深。寫這篇觀後感前,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心靈互動與救贖的故事。MIT作清潔工的男主角威爾是個在智商超人的數學天才,他可以很成功的運用自己的天賦完美的解出那些數學題。卻是一個在MIT的教室門外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他輕而易舉的解出了教授研究了2年的數學難題.貧寒的出身以及幼年遭遇形成他自我封閉的性情,可對於自己的生活卻是一團糟。他打架,偷竊,毆打警察,甚至要被捕入獄,並以叛逆不羈的行爲來掩飾自卑、宣泄苦悶。蘭博教授無意中發現了威爾的天賦,他將面臨監禁的威爾保釋出來並擔當監護人,關鍵的時候西恩教授幫了他一把。

西恩經過和威爾的心靈上的觸碰與交流,打開了威爾的心靈之門,使之走出由於童年創傷所導致的心靈樊籠,能夠有勇氣去感覺生活、更積極地面對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真愛並與紅塵相容的人生之路。做爲業餘的電影愛好者,我並不想對電影的劇情設置,或是人物臺詞,服裝做出太多的評論,當然在這些方面這部電影做的很好。這是一部內涵深刻的電影,我更多獲得的是心靈上的震撼與啓迪。我們雖然在才能方面無法和威爾相比,但我們在人生境遇上,和威爾是相似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傷痛,或是和自己過不去的心理障礙,我們可能有時候能意識到,有時候意識不到。如果我們忽視了這些心理障礙,它們就很可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像威爾這種天才都會無形之中被他們困擾,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威爾依靠西恩的幫助,走出了心理陰影。我們能依靠的是自己,當然還有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是心理醫生。

這是在告訴我們,交流,溝通是多麼的重要。設想一下,如果威爾沒有和西恩交流溝通,那麼一個天才就會被埋沒,甚至連自己基本的生活都無法料理。如果,我們有心理障礙卻沒能與人很好的溝通交流,可能我們的整個人生都會改變。不能小瞧心理的重要性,因爲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擁有怎樣一顆心,我們擁有怎樣的心態。其次,我們應該明白自己到底心屬何處,自己想要什麼,一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其實是很可悲的。正像影片一開始的威爾一樣,縱使自己有再聰明的頭腦,縱使有再淵博的學識,縱使有令無數人羨慕的非凡能力,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只能像一個痞子一樣,打架,偷竊,無所適事。聯繫個人經歷,受益頗深。我曾經喜歡過一個女孩,但卻不敢向她表白。我和她不是很熟,我整天神魂顛倒,學習的時候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整天猜測着她是個什麼樣的人,猜測着和她是否合適,有時候還會陷入種種幻想之中。看完這部電影后,才覺得自己當初是多麼的愚蠢。如果當初知道我想要什麼,我就不會那麼做了。因爲我當初想要的是學習的進步與優異,想要的是甜蜜的戀愛,既然這樣,我就應該努力學習,同時應該接近那個女孩,找到合適的機會向

她表白,我想要的是愛情與學業兼得,那麼我就應該朝着這一方向努力,而不是像當初的我一樣,學習耽誤了,也沒能得到那個女孩。影片的最後,心靈釋放後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作別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着車上路了。他要去哪裏?是去追求愛情,還是在追尋一條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威爾的車最終駛向了哪裏?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爲威爾已經有能力去選擇他的生活道路,並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堅定前行。我們也應該早日確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之後再爲了這個目標努力,人生因此會很精彩。

《心靈捕手》觀後感4

《心靈捕手》講述的是一位年輕的清潔工威爾輕鬆地解開了一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在公佈欄上寫下的一道十分困難的題目。教授發現了這個天才,欣喜萬分,希望把他培養成自己心目中的天才。然而,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他因爲出身貧寒,受童年被虐的陰影影響,心靈似乎上了鎖,教授無法走進他的世界。教授請來了許多心理學家爲威爾做心理輔導,都被這個頑固小子洞悉心理反被羞辱,紛紛宣告他已經“無藥可救”。直到遇到了西恩,一位“性情古怪”深居簡出的教授,才使威爾正視自己的人生,逐漸地自我揭露,走出童年陰影。

威爾除了與查克等好友相伴時,會不時流露出肝膽相照的兄弟般情誼之外,都以防衛與攻擊的心態對待別人,生活在自負與自卑相沖突的世界中:他自負地嘲弄修理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卻以自卑心理拒絕女友凱蘭的`真情付出,正如西恩說的,他有着強烈的自我保護主義,他要在別人捨棄他前先捨棄別人,他害怕受傷害,所以不敢嘗試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影片中,威爾與心理學家西恩細膩地展開了一場“心靈角力戰爭”。西恩給威爾的心理輔導一共有八次,八個場景處處叫人難忘,包括一言不發、嚴詞激烈、行動粗暴等,每一次都讓威爾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每一次輔導都給威爾和西恩無限的思考。威爾的選擇與未來,牽動着每一個人的心。西恩以自己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向威爾發出真誠的邀請,並真心說道:“除非你談自己,說你是誰,那我就着迷,我願意加入。”但是,威爾因爲童年創傷,自幼被本該愛護他的人捨棄,而放棄了對他人的信任與情感的投入,以防衛的心理來隔絕真實情感的表達。

在這八次的輔導中,西恩運用了多種諮詢技巧,巧妙地打開了這個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心扉。當威爾毫無顧忌地批評羞辱這位諮詢師時,西恩在惱羞成怒後並沒有放棄,繼續按時與威爾見面,毫不隱瞞地說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矛盾,逐漸袒露了與威爾相似的經歷。有一次西恩問威爾志向時,因爲威爾的胡言,西恩敞開屋門對威爾說:“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你走吧!”“和對一個連簡單問題都不能誠實回答的人談話,是浪費我的時間!”威爾無語離開,卻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和言語。

在最後一次的輔導中,用同一句話“這不是你的錯”,反覆逼問威爾,威爾在西恩的逼問下,由無所謂到認真對待,到惱怒,到痛哭流涕,到與西恩緊緊擁抱。威爾在經歷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後,終於充分理解到自己的過去經歷不是自己的錯,沒有必要一直揹負着這個包袱而不肯真實面對生活,一直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直用糟蹋自己的才華與別人的真摯感情來逃避人生。

影片的最後,心靈釋放後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作別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着車上路了。他要去哪裏?是去追求愛情,還是在追尋一條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威爾的車最終駛向了哪裏,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爲威爾已經有能力去選擇他的生活道路,並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心靈捕手》觀後感5

故事梗概:影片是講述一個桀驁不遜,卻又聰明絕頂的年輕人的故事。在他20年的生活中從未遇到過心靈捕手—一位更加具有智慧的長者。本片主人公威爾僅有20歲,他從未上過大學,卻對數學有着癡迷的愛,自己博覽羣書,但是由於卑微的出身和經濟的貧困,他只能在麻省理工學院做一名清潔工,以讓自己有機會看到數學教授寫在黑板上的講義。源於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著名的數學教授注意到了他,而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教授在黑板上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威爾卻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地解開了這個難題。數學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題者之後,又下了另一道更難的題目,終於找出了這個數學天才—這個可能是下一世紀的愛因斯坦的年輕人。

威爾從小被親生父母所遺棄成爲孤兒,後來又受到養父的虐待,缺乏家庭的愛和管束,對任何人都不再信任,內心極度自卑,外表卻是桀驁不遜,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監護所。最後經過數學教授的保釋並向法官求情,才讓他免受牢獄之災。雖然教授希望威爾能夠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用盡方法希望他打開心結,但是許多被教授請來爲威爾做心理輔導的心理學家,卻都被這個有着驚人的高智商的毛頭小夥子洞悉心理反被威爾羞辱,紛紛宣告威爾已“無藥可救”。

數學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學同學及好友桑恩,希望他來開導這個異常聰明而又前途迷茫、汲汲可

危的年輕人。而這位受人仰慕的心理學家能做到嗎?片中的女主角密妮·達伊爾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哈佛女生,吸引了威爾的全部視線。究竟威爾在衆人的幫助下會不會將以前生命中所遭受的困境都拋之腦後,重新找回生活呢?到底最後他能不能打開心胸擁抱生命?會不會把他之前所遭遇的困境拋諸腦後?心理諮詢真有如此大的魔力打開這個青年的心扉,捕捉到他的心靈?

心理諮詢的魔力:諮詢師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諮訪關係,並幫助來訪者找到問題的癥結,可以採用的技術有很多,但關鍵還是諮詢師的真誠、信任、同感、以當事人的利益爲重,還有諮詢師敏銳的洞察力,他的諮詢技巧如對峙、澄清、反覆逼問等的巧妙運用。讓我們看看這位高明的諮詢師是如何巧妙打開這個桀驁不遜的年青人的心扉所運用的技巧。

1、真誠的溝通:當威爾毫無顧忌地批評並同樣用他的博學來羞辱這位諮詢師的時候,諮詢師桑恩在惱羞成怒之後陷人了強烈的心理矛盾之中,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按時與威爾見面,並毫不隱瞞說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矛盾,說出威爾的過人之處,威爾被桑恩的真實和真誠所動容,心靈受到了震顫。

2、同感:桑恩通過和威爾交談,發現這個小夥子的桀鶩不遜誇誇其談的背後實際上是深深的自卑,他敏銳地洞察到威爾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來源於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包括威爾對數學教授安排的所有的工作都嗤之以鼻、對自己深深喜愛的女友的粗魯地拒絕、寧願自己去搬磚頭,做雜活,對自己的才華的無情糟蹋等等,都讓桑恩對威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桑恩能充分同感威爾的敏銳之處。

3、澄清:威爾雖然聰明絕頂卻無法看清楚自己的問題,他一方面大談搬磚頭應該受到尊重,做雜役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靠自己的力氣幹活吃飯就是可以的事情,自己的追求就是這樣。而另一方面卻每天乘40分鐘的火車,到全球最受敬重的大學去做雜役,並躲起來把難題解答在黑板上,然後又否認是自己做出來的。桑恩看清楚了這一切,他質問威爾爲什麼這麼做,爲什麼不在自己的家門口做雜役呢?威爾啞口無言。桑恩繼續展開攻勢,問威爾的志向是什麼?威爾隨口亂說,說要到南方牧場去當牧羊人,桑恩敞開屋門,對威爾說:“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你走吧。”習慣了口出狂言的威爾大惑不解,連聲強調諮詢的時間還沒有結束,桑恩說:“對一個簡單問題都不能誠實回答的人談話,是浪費我的時間。”威爾無語離開,卻留給了威爾許多沉思,他開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矛盾的行爲和言語。

4、對峙:桑恩與威爾有5次交鋒,包括一言不發的對峙,言詞激烈的對峙,行動粗暴的對峙等,每一次的對峙都讓威爾對自己的瞭解深人了一步。每一次的對峙都給予了威爾和桑恩無限的思考,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思考在面臨考驗的時候是退縮放棄還是直面挫折。這也是這部影片最扣人心絃的部分,故事的一波三折正是通過不同的對峙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5、反覆逼問:當桑恩從威爾的檔案中瞭解到威爾是一個孤兒,自幼就被本該愛護他的人捨棄,並受到養父的虐待,滿身是傷疤的時候,心理感到強烈的震撼,因爲桑恩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他明白了威爾的自卑的根源,從而更深層次理解了威爾要在別人捨棄他之前先捨棄別人,這也是他強烈的自我保護的根源。談起這段痛感的經歷的時候,面對威爾表現出的無所謂的態度,桑恩沒有氣惱,反而用同一句話“這不是你的錯”連連逼問威爾,威爾在桑恩的逼問下,由無所謂到認真對待這句話,到惱怒,到痛哭流涕,到與桑恩緊緊擁抱,威爾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後充分理解了桑恩的話,自己過去的經歷真的不是自己的錯,爲什麼自己要一直揹着這個沉重的包袱不肯真實地面對生活,不肯接受真摯的情感,一直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直通過踐踏自己的才華來撫慰自己?他認清楚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優缺點。這是一個多麼殘酷而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新自我,新生活的美好開端。

桑恩就像一個機敏而富有智慧的獵手一樣,在多見於桀驁的威爾面前,通過自己的真誠和嫺熟的心理諮詢技術打開了威爾的心扉,捕捉到了威爾的心靈,找到了威爾的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這個富有才華的年青人重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使他把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拋諸腦後,重新打開心胸擁抱生命。

當威爾重新應聘工作,駕車駛往心愛人的城市時,每一個觀衆的心裏對心理諮詢有了深刻感觸,也充滿了對生命的驚奇!

《心靈捕手》觀後感6

心靈捕手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在70年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劇本獎,是一部經典的反映教師題材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年威爾,他是一名孤兒,在童年飽受欺凌,但他在學習方面頗有天賦,尤其是數學,他能輕易解開由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出的難題。但他並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育,只做清潔工、建築工人等工作。數學教授蘭波在發現其天賦之後,決定拯救他,找來了心理醫生,但是由於威爾在童年遭受過巨大的打擊,不願意打開心靈與他人交流,心理醫生都被他利用高智商趕走。

無奈之下,蘭波只好找到了自己的大學同學尚恩。經過幾次別開生面的談話後,威爾發現尚恩並不像其他人一樣,他們關係逐漸變好,在這期間尚恩也向威爾講述了自己親愛的妻子去世的故事,並由此告訴威爾,完美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威爾長久以來封鎖的內心,開始升起第一縷陽光。

在接受心理治療期間,威爾與史凱蘭陷入愛河,但由於威爾總覺得自己配不上身爲富家女的史凱萊,在史凱蘭決定前往加州之時,威爾決定分手。其實威爾不願意離開,是因爲不捨自己的好友查克。之後查克的一段話改變了維爾,他說每天最開心的時候便是希望去接威爾士,威爾早已離開。查克認爲威爾不能像他們一樣,碌碌無爲地度過平淡的一生,不能浪費與生俱來的才華與天賦。

在這時候,威爾與西恩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這次終於打破了威爾心中禁錮已久的枷鎖。威爾哭泣地抱着尚恩,尚恩也被其拯救,決定重新面對生活。影片最後威爾駕車前往加州尋找史凱蘭。

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情感分別爲師生情、友情、愛情。威爾雖然有天賦,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尚恩在經歷妻子死去之後,也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靈,影片中的高潮便是二人互相拯救的部分。

查克雖然覺得每天和威爾玩耍是最開心的事情,但卻希望威爾能離開他們,因爲他們更不想看見他,最終泯然衆人。這是真正的朋友纔會有的想法,也是最使我感動的部分。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如何才能不枉活一生,教會我們如何追尋內心。因爲人活一生,最重要的便是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