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藍風衣》觀後感範文

看完這部紀實電影,我久久在坐在禮堂裏沒有離去。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數十年如一日堅守着自己的陣地?是什麼樣的信仰才能支撐着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追求?

電影《藍風衣》觀後感範文

五十年風雨無阻,五十年堅持不懈,五十年孤獨堅守,五十年無私奉獻。影片中那位身着藍色風衣的老人——四川營山縣城南鎮寶真村殘疾村醫侯方傑,行醫50餘年不僅用自己精湛的醫術爲山鄉百姓解除病痛,還把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積蓄捐出扶貧濟困,被羣衆稱讚爲“活菩薩”。不僅如此,這位老人還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持着自己的信仰。 2006年7月,66歲高齡的侯方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之後,不顧年老身殘,拄着柺杖在全縣農村巡迴義診,受到農民羣衆高度讚揚。 真可謂是,懸壺濟世50餘載 高齡入黨終圓夙願!這位“愛心老人”從小隨父學醫,十四歲開始獨立行醫,五十多年來他潛心鑽研醫術,堅守“我追求,我奉獻,我快樂”的人生準則,懷着一顆救死扶傷的仁義之心,用自己精湛的醫術挽救無數危重病人,用自己博大的愛心幫助貧困百姓。在平凡簡陋的條體下,早在一九八八年五月,他就應邀出席了在美國召開的第四屆醫學大會,撰寫的醫學論文還被評爲優秀成果獎,從獨立行醫到現在,十里八鄉的老百姓一有病,不管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他隨時出診。

從影片的對白中我瞭解到,2002年8月,他下村給百姓看病,忙到很晚才往家裏趕,路上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左腿骨折,在治病期間,涼風鄉徐家山村一患者因患腦溢血奄奄一息。病人家屬找到侯方傑,他在腿傷未愈的情況下,不顧妻子勸說,拄起雙柺,艱難步行近5公里山路,趕到病人家中,病人得救了,可他的左腿卻落下了終身殘疾,至今仍丟不開柺杖。

看到這些事蹟,我不禁思索,我們大多數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僅僅只是做到了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在工作崗位上只是履行了應盡的職責。而他,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撐起了遠近數個山鄉人民的健康使命,撐起了無數人對生命的信念。比起“愛心老人”,我漸漸覺得自己變得渺小、變得無地自容起來。

在大學時候,我們學習的是西醫理論與思維,而侯方傑老人一直研究的是中國的傳統中醫理論。醫理雖然不同,醫德卻是相通的。無論用哪一種理論的醫術,對待病人的卻是相同的盡力還其健康體魄的'心。這位老人不僅用自己精湛的醫術醫治好無數病人的疾病,他更是用他的堅持和信念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堂最生動的課,讓我們重新反思自己,審視自己,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如果我們身邊能多一些像他這樣的人,那麼目前農村落後貧乏的醫療狀況會得到多大的改善。如果我們都努力成爲他這樣的人,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怎樣的美好。

影片中,有人問他“你每天起早貪黑,上山下鄉,風裏來雨裏去,你累不累?你這是何苦?”老人只是笑笑算作回答。我想他的回答一定是“不累”,爲什麼?因爲,這是他作爲一名鄉村醫生的使命,是他引以爲榮認爲此生不得不做的正確的事情。不管是風霜雨雪,不管是艱難險阻,只要是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做,去信仰,去堅持!

我想,我的靈魂已經因此受到了衝擊和洗禮。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也許我還做不到“愛心老人”那樣的無私和堅持。但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從此刻開始,向着那個目標前進!譜寫屬於自己的最美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