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讀書筆記範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貝多芬傳》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貝多芬傳》讀書筆記範文

《貝多芬傳》讀書筆記1

當我看完《貝多芬傳》的時候,我已知被貝多芬一種無形的力量震撼了。貝多芬的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一個僕人,一個廚子的孩子,貝多芬的童年是艱苦的,不像莫扎特般享受過家庭的溫暖,開始,他的人生是一場殘酷而艱苦的鬥爭,他20歲就離開了家,到外面謀生,當他在音樂界嶄露頭角的時候,他的耳朵都又幾乎聾了。但是,他憑藉着對音樂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賦,創作了舉世禮貌的鋼琴奏鳴曲與交響音樂曲,成爲了一代音樂家,他最終用痛苦換來快樂。

他,靠着自我不變的信念,完成了人類的夢想,在32歲那年,他甚至把遺囑都寫好了,在看他遺囑的時候,我發現貝多芬竟有些“如果真的去了,是比此刻更快樂些”的念頭,應對殘酷的命運,他最終還是沒有低頭。是的,假如他在稍稍自私些,他定會就此撒手歸去,擺脫一切愁苦,但是,他仍然渴望痊癒,偏偏期望“可憐的人類”快樂幸福。於是,這天生的性格給予他無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脫又拒之門外,開始了苦難的歷程。當痛苦與日俱增的時候,積聚到他無法承受的時候,就如潮水般傾海而出,成爲一部偉大的作品,他的血與淚的結晶。

貝多芬,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在書的前頁提到過這樣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肌,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個英雄,註定就要承受超乎尋常的苦難,這,已經成爲一條不變的真理,每個偉大的誕生是和超乎常人的犧牲換來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擺在貝多芬面前的無非是讓他生命走到盡頭的犧牲,可他終究抱着自我的夢想踏上了這條路。

一個不幸的人,當貧窮、殘廢、孤獨,都襲他而來的時候,當世界不給他歡樂、聲音的時候,—貝多芬,他卻將這一切給予了世界,就像羅曼羅蘭說的那樣,“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而我瞭解的是一個偉大的貝多芬。

《貝多芬傳》讀書筆記2

跟隨羅曼·羅蘭的腳步,懷着一顆高瞻的心去拜讀貝多芬的一生。我悄然合上書時,我猛然發現我們往往只被他創造的.輝煌所吸引,對於貝多芬的細緻的一生,我們還是一知半解。

作爲一個名人,貝多芬一向不被人瞭解,因此他從來都不能訴說自我的苦難。

貝多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一生都揹負着無數的壓力——社會輿論,家庭,健康……重重疊出。他生活在成功與苦難交織的世界中。由於不幸的耳聾,他很難與別人交流,當然他也不想與別人交流。他既高傲又孤僻,永遠的寂靜既使他安靜又使他煩躁。因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音樂中去,年輕時,他是有多高的熱情,在他的作品透露着生命的新鮮與狂熱,似乎這就是他的語言。他似乎已經迎來了成功,然而接踵而來的卻是災難。更多的疾病,無窮無盡地折磨着他。儘管是這樣,他仍舊大膽放誕,無拘無束地發表自我的感言,蔑視世俗。晚年的他一貧如洗,不斷舉辦音樂會帶來了聲譽卻沒有帶來金錢。就是這時他完成了歡樂頌的作曲。

羅曼羅蘭用一句話總結了貝多芬的一生:有痛苦換來歡樂。

當我們去傾聽貝多芬的名曲時,你會看到一個真實的貝多芬展此刻你的面前:他已經將自我精神和血肉熔進了音樂中。當我們聽到《第五交響曲》時,你會覺得裏面的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並抗擊着;也恰如《英雄交響曲》所傾訴的,貝多芬的一生就像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個明靜如水的早晨,但轉眼間就有巨大的陰影捲過,悲壯的雷吼,充滿可怕的靜默,黃昏降臨,雷雨經過醞釀,然後是沉重的雲蓄滿閃電,夾帶着暴風雨。又突然,風狂驟雨之際,黑暗裂了縫白日的明媚又還給了大家。

貝多芬的一生就是這樣的`,他一向被捲入激情與哀傷的漩渦。在生命落幕時,他還幽默地說:“看啊,喜劇收場了。”

貝多芬的一生也正應了一句話:痛苦與歡樂是共存的。

《貝多芬傳》讀書筆記3

看完《貝多芬傳》的那一霎那,只覺腦間一片空白。上帝關閉一扇窗時,卻爲貝多芬打開了另一扇窗。

一下子感覺有很多話要說,卻又不知該從何處說起。“世間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

有時覺得南子給孔夫子的這句話放在貝多芬身上也適用。但卻找不出爲什麼。《貝多芬傳》帶來的不是一個完整的答案,但卻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讓人記憶猶新。

許多藝術家是沒有真正的童年的。在別的孩子吸允着棒棒糖,在鞦韆上搖盪時,邁克傑克遜的童年在哪裏?是在錄音棚裏,還是在父親的鞭撻下?就連貝多芬也不例外。四歲,本該是一個童真玩耍的時期,但他卻被整日釘在琴鍵上。而且對於他來說,他父親是爲了金錢與榮耀來逼迫他,並不是爲了他的未來。這對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是何等的殘忍?對於當時的貝多芬來說,童年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黑白鍵。至少那時他是這麼想的。

先恨,後愛。對於許多琴童而言,他們對鋼琴的感情就是如此吧。音樂對於貝多芬來說,也是如此吧。童年時期的他,或許對音樂充滿着無限的怨恨。但也正是這門藝術決定了他的人生,伴隨着他一直走到生命的盡頭,讓他愛得無法自拔。

除了他那讓人匪夷所思的童年以外,他的耳疾與創作之間的微妙聯繫,也令我驚奇。

二十六歲時聽力日漸衰弱。這對於一個擁有偉大的音樂夢想的創作者來說是多麼大的痛苦。這種肝腸寸斷的感覺在《悲愴奏鳴曲》中體現得淋淋盡致。看似平靜、起伏微小的樂曲中,隱藏着無盡綿長的悲傷。是的,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什麼比聽覺更重要?聽不見世間一切悅耳的音韻,甚至包括自己的作品。但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在貝多芬衆多的作品中,絕大部分作品是在他患上耳疾之後寫出來的!也就是說貝多芬是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出如此美妙的音韻。或許是貝多芬對音樂無限的熱愛,使他能夠在失聰的惡劣環境下,成就如此的輝煌。因爲失聰,他遠離塵世的喧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裏,或喜、或悲、或絕望、或激動。

對貝多芬的探祕,我不會隨着合上《貝多芬傳》而終止。這本書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吸引人的開始。它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會不斷地深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