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改造》讀書筆記

《中國教育改造》一書的作者是陶行知。該書中所研究和實驗的教育問題,直到七十年後的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教育改造》讀書筆記

《中國教育改造》讀書筆記 篇1

《中國教育改造》是一九二八年,陶行知先生主持曉莊師範時,爲了祝賀陶母六十壽辰,他將自己撰寫的文章,選編成的一本教育文集。書中內容概括了一九二八年以前各個時期他對中國教育的考察、研究,深入實際,提出的教育改造的理論原則和實踐方法,受到國內外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視。

《中國教育改造》這本書代表陶行知先生在中國教育裏摸黑路所見着的幾線光明。從“教授”寫到“教學”,從“教學”寫到“教學做”的過程,本書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認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爲中心。”由此可見,陶先生把“教學做合一”看作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

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強調學生學習時要動眼、動耳、動手、動口、動腦。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學生能用這方法和能力,去適應幹新環境,解決新問題,離開先生也能單獨做事。”這裏的學習已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通過自主的合作、交流、探究,充滿興趣,全身心投入,去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功喜悅,讓學生從學習的成功走向事業的成功。不過在新一輪課改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凜然不可侵犯的權威,而是新課堂的建設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者。課堂上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互動,共同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氛圍。

課堂活動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由注重學生的單向發展轉向多向發展;教學內容由拘限於課本延伸到社會和生活,拘限於現成知識拓展到運用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教學手段由一支粉筆打天下轉向使用多媒體。這些改革,突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價值,提倡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差異性和選擇性,幫助學生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分體現了“教學做合一”的精神。

陶行知還認爲幼兒教育能否普及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爲幼兒教育是爲培養大批建設國家的棟樑之材打基礎的事業。他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榮滋長。”因此,他主張要普及教育.不僅要普及小學,也要普及幼兒教育,因爲“小學教育是建國之根本,幼稚教育尤爲根本之根本”。

陶行知主張對工農子女應“來者不拒,不來者送上門去”。他認爲不僅要培養幼兒,而且要培養嬰兒,所以他除了號召開展幼稚園下鄉進廠運動外,還號召開展託兒所運動.甚至連剛生下的小嬰兒也收,以解決當時女工無產假之苦。他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寫到“進行幼稚教育之普及要有三個步驟:改變我們的態度、改變幼稚園的辦法、改變訓練教師的制度。”

《中國教育改造》中的思想對當今的教育仍起着很大作用,是陶行知先生留給我們的教育遺產,我們應該批判地予以繼承和發揚。我們要緊密結合新課程的實施,創造性地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來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繼承和發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積極投身教育改革。同時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爲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種者,人類文明的傳遞者。

《中國教育改造》讀書筆記 篇2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近期拜讀了他的著作《中國教育改造》一書,該書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結晶。陶行知開創出生活教育理論,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繫,反對死讀書,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能力。後又把生活教育的'特點歸結爲生活的、行動的、大衆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繫的幾方面,是爭取大衆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讀了陶行之的教育論,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作爲基礎教育教師的我,也產生了一些淺薄的認識和感悟,以下是我的理解和感受:

孔子和陶行知是中國教育史上有着世界知名度的偉大教育家。從孔子到陶行知再到今天新課程,他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脈相承有諸多相通之處,又打上了各自的時代烙印。因爲他們教育理念的終極追求都是以實現人的發展與完善爲目的,我們可以具體地解讀爲教育對象的全體性、教育目標的基礎性以及教育內容的生活化等。

陶行知說,現在的教育要結合生活、社會,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教會學生生活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做人、處世。學校裏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論性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卻是實在的教育、終生的教育,把理論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那種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縱觀當代的教育,真是讓人擔憂。

家長、學校都是爲了分數而教育學生:“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個名牌大學,找個好工作……”學生的一切都是以學習的成績分數來決定。導致現在有的學生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甚至連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說白了就是生活白癡。這些人將來如何生活、生存?這類人其實到了社會上也做不了什麼事的。連生活都成問題的人,我想在社會上立足也是很困難的。

陶行知先生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爲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爲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萬世師表”。今天重新審視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與實踐,在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爲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今天,借鑑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滲透到平時的教育活動之中,爲目前進行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

同時,我們教師要不斷豐富、發展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進一步促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勇於充當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的旗手,爲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教育改造》讀書筆記 篇3

在序言中,陶行知說,這本書是他在教育裏摸黑路所見的幾線光明,從教書寫到教學,從教學寫到教學做,看似前後矛盾,恰恰體現了作者長進之處。此處,我深以爲然,爲學日增,今日之我必勝昨日之我。故,看似矛盾處,恰是長進處。

陶行知力圖改造中國教育,所以,在選擇舊稿時,凡是爲外國教育制度拉多上車的文字一概刪除,不留。“所留的都是我所體驗出來的,所以我所寫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

這便是陶行知的教育原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從其名字也可窺其一斑。做中學,實踐出真知,杜威思想之根基。陶行知的主張看似和王守仁主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完全相反,但是,陽明的“知”正如蘇格拉底的“知善者必能行善”中的“知”,不是死知識,而是內心的信念。所以,竊以爲他們並無本質的不同。

陶行知之所以要改造中國教育,根源在於傳承母親那份對孩子的愛心,這被作者視爲母親留給他最好的精神。母親60壽宴時,作爲對母親的壽禮,作者立志將父母傳給他的精神在中國教育上表現出來。母親所喜愛的是她的四個孫兒,她稱呼他們爲她的蟠桃。因此,作者立志要把母親愛蟠桃的心推廣出去,使全國的蟠桃們都能得到他們應得的愛護。

從這天起,陶行知便深刻地注意到小朋友們所受的教育。當時的教育現狀是:蟠桃園已經由玉皇大帝交給猴子看管了。之所以叫他看管,是怕他“後來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了,庶免別生事端”。誰知猴子不當一件事兒做,往往在園子裏耍了一會兒,吃了幾個桃子,變成二寸長的一個人兒,在大樹梢頭濃葉之下睡着了”。

這不是中國兒童教育的縮影嗎?作者要想徹底改造蟠桃園,不但要請出如來法掌去收服猴王,還要“瑤池王母自栽培”,才能使“夭夭灼灼花楹樹,顆顆株株果壓枝。”同時,他甚至還呼籲說,紙上的教育改造能多大效力?大家願把整個的心捧出來,象個小孩子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造,這部書最多不過是換了幾條路線吧,倘使遇不着有心改造的人,便與廢紙何異?

其心殷切,其情真摯。所以,後來,他開辦曉莊師範學校,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的教師,影響深遠。陶行知的主要觀點:試驗主義與新教育。他認爲的新教育是:“夫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明之則常新,不能發明之則常舊。”也就是說,新舊教育的區別在於發明能力。

怎麼發明?

曰:“凡天下之物,莫不由有賴於其所處之境況。境況不同,則徵象有異。故欲致知窮理,必先約束其境況,而號召其徵象,然後效用乃見。此試驗之精神,近世一切發明所由來者也。彼善試驗者立假設,擇方法,舉凡欲格之物,盡納於軌範之中:遠者近之,徵者大之,繁者簡之,雜者純之,合者析之,分者通之,多方以試之,屢試以驗之,更較其異同,審其消長,觀其動靜,察其變化,然後因果可明而理可窮也。”

這話說的何其具體、通透,所以,我全盤引用。當然,雖然作者沒說,其中到處都晃動着杜威的影子。就像他在後文中說的那樣,這只是“嫁接”杜威的經驗,並把它納入自身經驗之中去,根還是自己的。

如何試驗?

例如:試驗甲乙兩教授法之優劣,則必將試驗時一切情形,歸於一致。蓋必先一其教師,一其教材,一其設備,一其時間,一起地方。而所較之學生又須年齡等,男女等,家境等,程度等,然後施以各異之教法,乃可知結果之攸歸;屢試而驗,然後二法之優劣,乃可得而發明焉。故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舊之方。試驗者,去就之方也。蓋賞論之,教育之所以舊者五,革而新之,其惟試驗。

五舊分別爲:

1、依賴天工。

改善試驗者役物而不爲物所役;制天而不爲天所制,惟其以人力勝天工,故能探其奧蘊,常保其新焉。

2、沿襲陳法。

舊法適於過去未必於現在,按過去的方法來解決今天的問題,如何求得進步?

3、率任己意。

教育是一門專門的事業,必學焉而後成。然從事教育之人,偏欲憑一己一時之意,以定進行之趨向。故思而不學,憑空構想者有之;一知半解,武斷從事者有之;甚至昧於解決,以不了了之者亦有之。空想則無新可見,武斷則絕自新之路,不了了之,則直無吾新之希望。欲救斯弊,必使所思者皆有所憑,所斷者皆有證據;困難之來必設法求所以解決之,約束之,利用之:凡此皆試驗之道也。

4、儀型他國。

夫一物之發明,先守祕密。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公開,等到向外傳播,不知又要經歷多久。即便是學習他國,有可能出於誤會,一訛傳訛,危害不淺。即便得其真相,而輾轉傳述,多需時日。我們認爲是新的,在他人那兒已經是舊的。況且作爲其形同同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而效仿,則適於外者未必適於中。若能真心試驗,則特別發明,足以自用。

5、偶爾嘗試。

強調試驗者要有計劃,有方法,視阻力爲當然,失敗爲難免,具有百折不回之氣概,再接再厲之精神。總之,試驗主義既能塞陳舊之道,復能開常新之源,試驗之用,豈不大哉!

陶行知認爲,新舊教育之分在於能否發明,而發明之道在於試驗。的確,他說的十分在理。只是,試驗之說不就是杜威的做中學嗎?只是因爲時代背景不同,陶行知力圖“嫁接”杜威的思想,使之本土化,中國化。除此,基本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