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樓上》讀書筆記8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酒樓上》讀書筆記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在酒樓上》讀書筆記800字

今天再次讀了魯迅先生的《在酒樓上》,總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只讀一次很難輒窮其意,必須多次閱讀、細細揣摩。《在酒樓上》篇幅雖短小,意蘊卻無窮,讀罷之後總感覺一團團烏雲籠罩在心頭,讓人實在覺得壓抑、沉重。這就是魯迅啊,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字字見血,他的筆像一把鋒利的刀劃在心頭,讓人直面淋漓的鮮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膚之痛。

《在酒樓上》的主人公——呂緯甫,原是辛亥革命時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熱血青年,在屢遭現實打擊後變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經最厭惡的`“子曰詩云”。他對待現實態度極其消極,“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將其歸爲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與魯迅先生以往的小說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對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覺醒的老一代中國兒女,而是覺醒了的新一代人。魯迅先生筆下的這些覺醒者,他們非但沒有人性獲得自由的歡愉,反而產生了那種“夢醒了無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劇感受,使讀者產生共鳴,倍感壓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須與外部社會打交道,覺醒者亦是如此。覺醒者首先必須獲得一定的物質生活保障,否則難以立足。呂緯甫爲了餬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詩云”,否則連每個月二十元的生活費用也無法得到,他也就無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詩云”又意味着向現實屈服,走向自我毀滅。這是一種兩難境地:要實現自我,與現實對立,就無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現實妥協、毀滅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種都意味着人的毀滅,這蘊含無窮的悲劇感。

然而,作者所表達的是對這種人生態度的痛斥,他所堅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幾株老梅竟鬥雪開着滿樹的繁花,彷彿毫不以深冬爲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晴綠的密葉裏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甘心於遠行。我這時又忽地想到這裏積雪的滋潤,著物不去,晶瑩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幹,大風一吹,便飛得滿空如煙霧。……”,區別於呂緯甫,魯迅先生選擇了在孤獨中砥礪前行。這讓整篇文章不流於失望,給覺醒者展現了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