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精選

《追風箏的人》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下面請繼續閱讀語文迷爲大家提供的讀書筆記範文,希望你喜歡。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精選

篇一:

《追風箏的人》是一本非常精煉的書,它講述的是“我”與父親、朋友阿桑之間的複雜情感。它細膩地勾勒出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讓人明白父與子、人與上帝、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脆弱關係。在文中,“我”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而哈桑卻只是家中僕人的兒子,這地位的差異註定使他們有着無望的友誼,而這無望的友誼由追風箏開始……

追風箏是中東地區的一項傳統,而哈桑則是一個追風箏的好手。文中追風箏的畫面是兩人共有的美好記憶。“‘哈桑!’我大喊,‘把它帶回來!’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角的拐彎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爲你,千千萬萬遍!’然後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後。”然而,曾經美好的友誼卻註定如夢易散。正如文中的“我”所說——“歷史不會輕易改變,宗教也是。最終,我是普什圖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這些沒有什麼能改變得了,沒有。”在一個宗教的阿富汗,在一個動盪的阿富汗,忠誠與血緣可以被摒棄,友誼當然也可以背叛。

“我”在目睹的哈桑被人猥褻而怯於施救時,悲劇已悄悄拉開序幕。在良心的掙扎之後,“我”終究無法面對哈桑,即便他並沒有怪罪;而且若讓父親知道“我”未相救,那身具阿富汗人勇敢品質的父親必然不會承認自己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後,“我”選擇了栽贓,將哈桑和他的父親以小偷的罪名趕出家門,以進一步的罪惡來逃避現實。“我”在友誼與血緣中選擇了血緣,選擇了背叛友誼與忠誠。他心裏道,“湖裏有鬼怪,它抓住哈桑的腳踝,將他拉入暗無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個湖怪。”

在後來,一個消息卻如晴天霹靂擊碎了“我”,哈桑居然是父親的私生子。父親高大的形象碎了,一同碎掉的還有生活美好的表象。像燈光褪去之後,生活露出了醜惡的本質。

“我”要逃避,像以往每次遇到問題一樣。正在這時,戰亂開始,無數有權有勢的阿富汗人逃向他鄉。這是一場極具宗教意味的戰爭,但戰火下呻吟的確是普通人。“我”與父親擠上一輛悶罐車,離開了故國,因爲他不僅逃避戰爭,更可以逃避有着無數陰暗回憶的童年,逃避迷茫的信仰,逃避自己良心的譴責,去往美國,成爲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普通人,與故國與民族再也不擔上什麼關係。結婚,生子,用文中的話說,“我離開很久遠了,久遠得足以遺忘,也足以被遺忘。”

可是,這一切舊事被一個電話喚醒——“來吧,這兒有再次成爲好人的路。”這是一條艱難的救贖之路,“我”再次回到故國,曾以爲遺忘的土地卻好像並沒有把“我”遺忘。

最終,像兒時追逐樹頂上高高飄揚的風箏一樣,“我”勇敢地去追,追逐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追逐被背叛的友誼、親情、信仰。“我”將故人哈桑之子索拉博帶到美國,用真誠去化解孩子心靈上的創傷,最終帶來了一絲春來的氣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微笑。斜斜的。幾乎看不見。但就在那兒。”就像兒時的哈桑一般,“我”對着哈桑的兒子說:“你想要我追那隻風箏給你嗎?”掛着哈桑式的微笑、轉身:“爲你,千千萬萬遍。”當人生再次畫出一個圓回到原點,事情是否還能回到從前?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在主角阿密爾心裏,他已經追到了那隻飄蕩心頭幾十年的風箏。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着這麼一個風箏。它可以是理想與信仰,可以是忠誠與羈跘,可以是親情,可以是友情,抑或是一種飄蕩的情結,如汪國真對未知,如三毛對遠方,如韓少功對鄉村,如梭羅對於自然,如托爾斯泰對人性。我們不斷探索與追求,希冀能追上天際的腳步。

汪國真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在他心裏,“到遠方去,到遠方去”便如一隻晃悠在心底的風箏,盪盪悠悠,充滿誘惑。

三毛說,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她爲尋找“夢中的橄欖樹”,到西班牙,到美國,到荒蕪的撒哈拉。她的“遠方”又何嘗不是一直虛無的風箏?

韓少功在城市生活幾十年後毅然拋棄這種他不喜歡的生活方式,去往偏僻的鄉村,親近自然,親近質樸與原始,這是多少人想做卻又做不到的,甘願離開多姿的城市真正的追求理想,這種境界有幾人可以達到?他的風箏緊握於手,緊收於心。

梭羅爲了證明一個人,只有一屋一牀一凳一槍也能生活的好,在瓦爾登湖邊一個小木屋中生活數年,避開浮名與利誘,寫出《瓦爾登湖》經典哲學。他的人生境界也正如一隻風箏,引導他走往自己的路。在追風箏的路上,他了悟人生。“我寧願坐在一個南瓜上頭,也不願坐在天鵝絨坐墊上頭。我在天空垂釣,釣一池晶瑩剔透的繁星。”這便是梭羅的人生境界。

一個人的追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心中的那隻風箏便是永遠領航的指南。

我很慶幸,沒有如《追風箏的人》主角阿密爾一樣,在背叛了友誼、親情與民族之後,纔來追逐着救贖的風箏;我也只是普通人,沒有高深的哲學思想,沒有崇高的人生境界,不能如三毛、汪國真、梭羅那樣,放飛的是那樣高遠的風箏。可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模糊的追求吧!

就如阿密爾被父親舊友點醒,走向“再次成爲好人的路”,我們是否也需要一個人來啓迪我們內心的渴望?

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抑或壓根就麻木地生存着毫無夢想?

讓我們隨着主角一起去探索內心,在紛亂繁蕪的思緒中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明白:到底我要的是什麼,到底我爲什麼渴求他,我該怎樣去抉擇,怎樣邁向我要的`地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去追。

篇二:

一頂彩色的風箏,一片藍色的天,一根綿遠悠長的引線,還有,背影下兩個相互搭着肩的黑髮少年。

這是《追風箏的人》電影裏海報的畫面,也是這個故事留給我的第一個印象——真摯、樸實、動人。

於是,用了一週的時間,我讀完了原著,又看完了改編的電影,很感動,也很有感悟。

阿米爾和哈桑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儘管兩人是主僕關係,卻絲毫不影響他們成爲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夏日裏在大樹下乘蔭,冬日裏在雪地上奔跑,那天空與大地間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都是他們最好的玩伴——當然,還有,藍天白雲之下,一起放風箏,鬥風箏,追風箏的青蔥歲月。

這樣的童年,是我一直以來最爲嚮往和遺憾的。在水泥森林中成長的我的童年,沒有下地種過菜,沒有下水摸過魚,沒有偷過鄰居家地裏的玉米和地瓜;有的只是數不清的作業本、帶着氯氣味道的游泳池、以及遊戲機裏的魂鬥羅和街霸。更重要的是,儘管自己兒時也有很多“鐵哥們”,但我仍渴望擁有一個像哈桑那樣的玩伴——忠實、敦厚、善良、勇敢。

阿米爾和哈桑五彩的童年在一次風箏大賽中達到頂峯,卻又從此戛然而止。眼看着爲自己搶到風箏的哈桑被街頭無賴阿塞夫強暴,懦弱的阿米爾選擇了逃避。之後,爲了擺脫心中的愧疚,更是設套誣陷哈桑將其父子二人逼走他鄉。

讀到此處,我心中並沒有對阿米爾過多的厭惡乃至仇恨,反而在想,如果換做兒時的自己,又將如何呢?結果,我很無奈的承認,自己也很可能會選擇逃避。兒時的我,身材矮小,膽子也跟身材成了正比,儘管在家裏最喜歡披上毛毯扮超人拯救地球,但在外面,一旦遇上小流氓打劫(有的甚至比我個頭還小),立馬認慫,絲毫沒有一點反抗精神,甚至連逃跑的勇氣也沒有。如果是身邊的小夥伴被欺負了,想來我最可能做的也就是站在原地哭鼻子了。所以,我很能理解阿米爾的選擇,我甚至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心深處涌起的愧疚、羞恥和自責。

兩個小夥伴分開後,阿富汗戰爭爆發,俄國人的鐵蹄踐踏着那片曾經充滿陽光的土地。家境殷實的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往美國,雖然昔日繁華不在,卻也開始了平靜質樸的生活。——而哈桑,則在戰火紛飛中不知去向。

我開始急切地牽掛着哈桑的下落,我不知道作者會爲他安排怎樣的命運,以至於作者在描述阿米爾在美國生活的時候,我已經忍不住翻看後面的書頁,期盼着能從中看到哈桑的名字。翻看許久,終於在一封哈桑寫給阿米爾的心中看到了哈桑漂泊在戰亂中的生活,然而,這也是哈桑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印記——爲了守護阿米爾曾經的家園,哈桑和妻子被塔利班的惡徒們殘忍的殺害,只留下了年幼的兒子殘存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