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1

《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細節描述將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容易產生的一些教育現象記錄下來,可貴的是書中還透過這些現象深入分析了這些現象背後隱藏的祕密,如:幼兒的心理、家庭因素、教師行爲的影響等等,對我們這些一線的老師有很好的借鑑與警示作用。

書中一文《如果你們不聽話》中的黃老師常常會說:“如果你們不聽話,就不許……”“如果你們不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就不能……”這類話不僅像黃老師這樣的新老師會用,其實仔細想想自己身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諸如這類警告語對幼兒來說效果很顯著,能夠很快就立好班中的“規矩”,而且對於年輕老師來說還比較的省力、有效。

但是文中卻分析長期使用這類警告語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幼兒可能在外顯的行爲上遵從了教師,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但是內心並沒有真正認同,也不知道好的行爲習慣的意義,這樣的“效果”僅是短暫的、無效的。其次,這樣的警告使幼兒生活在“他律”的要求下,並沒有幫助幼兒形成“自律”意識,而且警告與威脅也會讓孩子時時體驗對強制與壓迫,沒有幸福感。最後,經常使用警告性語言也會惡化師幼之間的關係,無法形成良好的人際心理氛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所以,這些警告類的語言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大忌,我們應該引以爲戒,不能經常地運用。

其實作爲大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對於自己的行爲以及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已經有所認同。因此,對於這階段的孩子我們應該讓他明白在班級中“該做什麼?”“該怎麼做?”我們可以與幼兒一起製作一張圖文結合的班級作息表,讓孩子明白每個不同的時間我們該做些什麼,這樣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秩序感。同時,再與幼兒一起爲每個時間段應該怎麼做,制定出一些應該做到的規則,提醒幼兒遵守,幫助幼兒養成自律的意識。

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在每個環節開展前做出一些簡單明瞭、童趣化的指示,提示幼兒在自己的行爲中應該做到什麼。當然,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能力不同,我們切不可用一把尺來衡量,給予幼兒一些自己的空間,用縱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才能讓幼兒感受到我們的關心與愛護,從而尊重我們,願意遵守班級中的各項規則,將規則真正做到放在心上。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2

今天,涵夢一來到幼兒園,就吸引了張辰怡等好幾個小朋友的注意力,咦!涵夢臉上的是什麼?她的臉怎麼這樣了,於是在晨間談話時就組織幼兒來討論。

此時,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涵夢臉上的是什麼?幼兒紛紛展開了猜測,有的說是撞的,有的說是在長東西,也有幾個孩子知道這是被蚊子咬的。就在孩子們猜測的時候,阿姨就在旁邊的桌子上趕下來了一隻蒼蠅,張陽光大叫起來,老師快看一隻蚊子,他的這一說法立刻得到了其他幼兒的,那不是蚊子,是蒼蠅,到底是什麼呢?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討論了蒼蠅、蚊子,並比較了蒼蠅和蚊子的不同,它們都是昆蟲,都有三對足,兩對翅,而它們都是大壞蛋,蚊子喜歡咬我們,蒼蠅喜歡在好吃的食物上飛來飛去,此時我又提出第二個問題,那要怎麼才能殺死蚊子和蒼蠅?孩子們進行了大膽的想象和猜測,我把孩子們的猜測在黑板上記錄下來,他們一共想了十幾種方法,有用蚊香、用槍打、用石頭扔、用金箍棒、用滅害靈、用劍、用蒼蠅拍等等。在放學時,我又給每個幼兒發了一張紙,讓他們回家去找找,家裏是用什麼辦法來對付這兩種害蟲的,並請家長記錄下來,第二天再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教學思想中有這樣一句話:“接過孩子拋過的球並拋還給孩子”,他告訴我們,作爲一名教師要隨時注意觀察幼兒,及時捕捉幼兒中有價值的問題,然後再把問題“還給”幼兒,讓他們“接過球”投入新一輪的思考與探索,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所發展,並對觀察越來越感興趣。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3

九月開學我迎接了新的一批小朋友,都知道,對於中班的小朋友來說幫助他們渡過分離焦慮是成長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每天早上我都會帶着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微笑站在教室門口迎接他們的到來,剛開始的一週基本每天都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哭聲,慢慢他們在老師安撫和陪伴下適應並且喜歡上了幼兒園的生活。早上入園時,我熱情的蹲下來張開雙臂,跟他們說:“寶貝,早上好,Good morning”,他們也會迴應我說:“老師,早上好”,然後迴應我的擁抱並且高興的和爸媽說再見。

但是有一個小女生她每天早上入園時,依舊情緒很大,到了教室門口拉着媽媽的手不讓她走,坐在樓梯口的臺階上遲遲的不進來,我面帶微笑的走過去,說道:“抱一抱,早上好。”她見我走過去,把媽媽拉得更緊了,我想去把她抱過來,可她力氣真不小,在和她媽媽共同的努力下,她終於被我抱進了教室,她在我的懷裏掙扎,想要衝出教室,我把她抱在懷裏說:“你先冷靜一下,呼吸,吐氣,沒事的,我陪着你,放學媽媽就來了。”漸漸地她的情緒慢慢穩定。

雖然每天早上來她依然不願意進教室,但是我總堅持用微笑面對,用擁抱歡迎她的到來。慢慢地,她在我懷裏掙扎哭泣的時間越來越短啦!有一天,她前一秒在門口撕心裂肺的哭,後一秒看到我的笑臉,在我懷裏瞬間停止哭泣,變得像一隻溫柔的小綿羊,那時我覺得自己這麼長時間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也知道機會來了,馬上跟她說:“你今天真棒,一抱你就不哭啦,其實你很勇敢,可以做到不哭。”她笑笑的點點頭,我繼續說道:“那明天來幼兒園不哭,給你一個大大的贊。”接下來的幾天不管她是大方的向我走來還是拉着媽媽的手,我都會依然笑容依舊,對她張開雙臂,隨時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11月一天,我站在操場遠遠的看到她鬆開了媽媽的手,張開雙臂,面帶微笑向我跑來。這一刻,我確定,我們都是幸福的。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4

教育部於XX年指定並出臺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雖然一直在實踐與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過再次仔細閱讀,深有感觸。。他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定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爲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的個別發展。

關於幼兒園教育目標價值取向的問題,我認爲,在幼兒階段動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對大小肌肉的鍛鍊和使其良好的發展,至於掌握比較複雜的動作技能對幼兒來說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動作技能方面的學習上,教師應儘量簡單和清楚化,以便幼兒學習。情感教育,應該加入適當的挫折教育,鍛鍊幼兒的承受能力,和幫助幼兒心理素質的提高。而關於行爲教育,筆者認爲行爲其實只是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所以我比較傾向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只是教育理念應該與社會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將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良好的運用到現代幼兒的教育中。而且將其具體和簡單化,使家長可以理解的更透徹。更好的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家長的職業也是決定價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本身是教師的幼兒家長,由於長期與孩子,與教育打交道,所以他們的價值取向應該有所不同。而作爲農民的幼兒家長,由於周圍環境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他們的價值取向也應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對周圍環境的重要詮釋,而文化程度本身就顯示了人的社會閱歷。同時,家長的收入應該對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響,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錢也相應會多。除此之外,應該說越年輕的家長越追求進步,越懂得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筆者瞭解到對於此項研究,我國學者只對西北農村做了相關研究,但是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存在農村與城市的差別。各類教育機構,各種周邊環境都影響着幼兒教育以及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家長本身的價值取向也是決定幼兒教育發展與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數家長還是認爲學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階段。而對幼兒園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未來。而教育目標的確定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和發展方向。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也可以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事實上,綱要與其他有關幼教的行政法規一起構成一個受共同原則指導的,具有內在協調一致的層次不同的幼教法規體系,共同推動我國幼教的法制化科學化和人性化進程,促進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確的方向前進。綱要鮮明的體現着國家的意志。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全面”,指體、智、德、美髮展的整體性,缺一不可;“和諧”,指體、智、德、美的有機性,不可分割。說明在實施幼兒教育目標的教育過程中,“四育”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又相互融合的有機結合體。單從幼兒心理髮展講,例如強調知、情、意、行與個性、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諸要素有機結合體;只有把素質培養融於體、智、德、美的全面教育過程中,才能使幼兒獲得卓有成效的和諧發展。總之,“全面和諧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核心要求,既是出發點,也是歸宿。教育目標對幼兒園來說,是實施教育活動的工作目標;對幼兒來說,是成長過程的發展目標。“面向全體幼兒”,是實施教育目標的立足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優良傳統。有些教師把它與強調“因材施教”對立起來,是片面的。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面向全體”是強調共性要求,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發展;“因材施教”則是強調關注個性特點,讓每個個體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發展。因爲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心發展因先天基質、原有基礎、發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呈現着個體發展特點;集體中的每個幼兒又都在不斷髮展着,共性與個性總是處在對立統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中,既要“面向全體幼兒”,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發展”。只有面向全體,才能保證每個幼兒的發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也只有二者統一,才能培養出多樣性人才,適應社會的不同需求。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5

《幼兒園教育指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其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保護和啓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現在來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行總體解讀。

總則中一共有5條。它具體說明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的目標要求。這裏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詞:

“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產生在20世紀60年代,在20世紀80年代後在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付諸實踐的一種現代教育思潮。是指爲個人提供一生有組織的學習機會,使其不斷學習,提高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的一種教育理念。終身教育理論認爲,教育不是一個局部問題或過度環節,不能只限於人生的某一時期,而應該貫穿人的整個一生。教育應該包括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終身教育體系是一個從幼兒到老年,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的一體化教育體系。這裏的終身教育不僅是對幼兒而言,當然也是對我們教育者所要求的。

“教育資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特別強調幼兒園應該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爲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教育資源是指對幼兒教育和幼兒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物質和精神資源。在自然中,在社會中,在幼兒園裏,幼兒教育的資源是豐富多樣、源源不斷的。現在的問題是當今幼兒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資源,而是對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敏銳的識別、選擇,及時的加工、轉化、開發以及充分的利用。幼兒教育階段可以拓展利用的資源很多,除幼兒園內部的教育資源,還包括廣泛的自然資源,豐富的社區資源、家庭資源等各種園外教育資源。

先講講自然資源。“讓教育迴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迴歸自然的環境”,這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所蘊含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實、豐富的百科全書,蘊藏着巨大的教育財富,它向兒童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內容,爲幼兒獲得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了天然的場所。走出幼兒園,走向大自然,是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大舉措。我們教育者要注意隨着季節的變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帶孩子去感受鄉村的風土人情,感知家鄉千姿百態的景象。如春天帶孩子觀賞油菜花、桃花、梨花,感受春的氣息;夏天帶孩子戲水玩耍,感受夏的樂趣;秋天組織孩子撿稻穗、挖山芋、摘果子等感受秋的收穫;冬天帶孩子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冬的詩意。兒童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大社會中的一切使他們感到新奇,當幼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接觸自然時,他們睜大求知的眼睛,給觀察到的物體賦予生命。他們能看着藍天白雲講着自己的故事,能夠和花草、昆蟲交談,並幻想上天和月亮姐姐握握手……大自然不僅能開闊幼兒的眼界,也能開闊幼兒的思想和心靈,在使他們認識和適應自然的同時,也陶冶其情操,培養其美感,豐富其想像,使幼兒萌生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講家庭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家長的職業、閱歷與專長等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可以經常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有特長的家長來參加幼兒園的活動,請他們進班級當“老師”,展示其各自的特長和風采,使幼兒獲得更直接的經驗。例如,“三八婦女節到了,我們請來媽媽給孩子們講好聽的故事;當警察的爸爸給孩子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當醫生的奶奶給孩子們上課,讓孩子們知道受傷後怎樣保護自己……媽媽、奶奶的本領真大,小朋友更喜歡更敬重自己的媽媽了。家庭是兒童成長髮展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它對於幼兒的影響是幼教機構不可替代的,同時對幼教機構的教養質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因此,挖掘和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將爲幼兒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條件。

總之,只有將幼兒園資源、家長資源與社會資源等教育資源結合起來運用,使之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幼兒園教育的讀書筆記6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一本專業性比較強的書,記得還在讀書的時候,有位老教師就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科學領域的教育很深奧、也是比較難把握的一門學科。當時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只是心裏對科學這兩個字有了點模糊的印象。

後來學校專門開設了《幼兒園科學教育》這一課程,一個學期下來,雖然從字面上理解了“兒童的科學”與“成人科學”的不一樣:“兒童的科學”是一種經驗層次的科學知識,他們所理解的科學知識,並不是我們意義上所指的抽象的、概念化的科學知識,而是具體的科學經驗,是經驗層次的知識。它是直接的、具體的,而不是間接的、抽象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釋性的,所以一旦要讓幼兒說明具體事物背後的間接聯繫,或是解釋現象背後的因果關係,幼兒就顯的無能爲力。其次“兒童的科學”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孩子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影響着他們現有知識結構,並且通過不斷地同化和整合改變着知識結構,換句話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處在不斷髮展,變化和完善過程中的科學認識。最後,“兒童的科學”是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因爲他們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如認爲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爲它很勇敢),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處,也是其獨到之處。

書中還詳細闡述瞭如何制定科學教育的目標,如何選擇科學教育的內容,並介紹了一些科學教育的方法。特別是集體活動中的科學教育,如觀察認識型活動、實驗操作性活動、科學討論型活動、技術操作性活動都逐一做了詳細的闡述並附了很多實例進去。

雖然當時“接受”了,但真的遇到一羣活蹦亂跳的孩子時,卻仍然覺得很茫然。特別是這學期,我嘗試着帶了幾個科學活動:小班的《水果全家福》、《蘋果豐收了》、《樹葉媽媽和孩子》大班的《莊稼媽媽的好幫手》等,就越覺得自己迷糊了,尤其是經過了《莊稼媽媽的好幫手》這一活動,從原先的《田野漫遊記》到最後的《莊稼媽媽的好幫手》,整一個的磨課過程讓我對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無論是從對科學活動的目標制定,還是活動的過程制定,都比原來有了一個深一層次的瞭解。

從書中的角度看這個活動,我們可以看出它並不是讓幼兒操作型的科學探究活動,但又區別於一般的語言講述活動。它是建立在幼兒對小動物已有的或從其他途徑(如從成人、電視、書本等一些渠道)建立的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科學交流學習活動。通過收集資料—共同分享來展開活動,並利用視聽媒體的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擴大他們的眼界。

其實書中還有提出了很多其它類型的科學活動的設計和指導,如觀察認識型的活動、實驗操作型的活動等等,此外還有如何對科學活動進行評價等等的詳細描述,感覺書中的一些知識對於我們一線的教師真的比較有用,值得大家閱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