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心流》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發現心流》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發現心流》讀書筆記

序由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田方萌 表達 自得其樂的奧祕就是發現心流的過程,描述具有自得其樂性格的人,不太需要物質財富、娛樂、舒適、權力或名望,因爲他所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回饋。由於這種人不論在工作、家庭生活、人際互動、飲食甚至是獨處時,都能感受到心流,因此不太會依賴外在的報酬行事,過着沉悶枯燥、了無意義的`公式化生活。他們不受外來事物的威逼利誘,顯得較自動自發、獨立自主,因爲全心投入生活,他們對身旁諸事也多多參與。

引言如何活得更好

強調發現心流便可活得更好,最開始奧登一句話:若真想活着,最好立刻着手嘗試;如果不想,也不打緊,但你得開始準備死亡。(多嚴重的一句話啊,不着手準備發現心流或者說是找到自己的專注力,你活着也是行屍走肉)

第一章心流,生命的高潮

所謂“心流”,就是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最傑出時那種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也就是運動家所謂的“巔峯狀態”、藝術家及音樂家所說的“靈思泉涌”。

情緒原是用於迴應外在的世界,現在卻經常違背原意,成了“爲情緒而情緒”。

第二章不同的活動,相異的感受

維持類活動的最末一項爲開車,此項活動竟然十分正面。雖然它在快樂與動機方面僅居中等,但因必須用到技巧與專注力,有些人在此時獲得心流體驗的概率反而比其他時候還多。

開車向來讓人產生一種自由、盡在掌握的感覺,由於此時可以不受干擾、全神貫注,並在汽車內解決情緒衝突,因此有人稱汽車爲“思考機器”(朋友喜歡機車,姐姐喜歡開車的原因也是在於此吧?!)

改善生活品質的第一步:注意每天所做之事,並體驗在不同活動、場合、時段及同伴情況下的感受。

第三章工作的悖論

當人處於高挑戰、高技巧的狀態下,且自覺十分專心、深富創造力、相當滿意之時,多半是在工作當中,而非閒暇時段。(所以學習享受工作挺重要的,無論何種工作努力找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就會慢慢自得其樂)

第四章休閒的利弊

有證據顯示,事實恰好相反。休閒並不比工作更令人快樂,擁有自由時間也不見得能提升生活品質,除非當事人知道如何有效運用空閒時間,但這份能力絕不是與生俱來的。

每一項心流活動都需要在剛開始時花些心思,然後才能享受到樂趣。如果你十分疲憊、焦慮或缺乏紀律,無法克服起步的障礙,就只好轉換方向,改做一些雖不有趣但能力可及之事。

第五章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

一個人可通過獨自反省、祈禱、與神溝通等方式,達到最徹底的實踐。

在靈活多變的人身上,我們卻一再看到接觸他人、聆聽意見、交換思想及認識別人作品的重要性

第六章改變生活狀態

第七章自得其樂的性格

第八章愛你的命運

對每個人而言,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礙就是自己,但若學會與自己共存,拒絕需求的誘惑,自我便會變成朋友、幫手及建立充實人生的基石

生活的藝術

瞭解自我,學會與己共存

朝目標前進

熱愛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