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7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7篇)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1

斯蒂芬·茨威格用敏捷的慧眼捕捉到了歷史最獨特的角度:歷史的轉折點,然後用生花的妙筆、滿腔的熱情完成了這部傑作——《人類的羣星閃耀時》。

在序言中,作者談了寫這本書的意圖:“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羣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而去。不過,這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旦發生,就會決定幾十年和幾百年的歷史進程。”

的確,成功和失敗往往只差一步。在這一步之中,時間顯得如此吝嗇,人性顯得如此豐滿都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滑鐵盧的一分鐘》一章中,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名鼎鼎的拿破崙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竟掌握在一個平庸的循規蹈矩的格魯希元帥手中。拿破崙給格魯希的命令是:務必率三分之一兵力去追擊撤退的普魯士軍。然而滑鐵盧戰役提前開始了,一切都變了。普法軍隊的主力全部集中到滑鐵盧,而怯弱的格魯希帶着大隊人馬遊魂般的在戰場外追擊不存在的普軍。更可悲的是格魯希聽到戰場上傳來的隆隆炮聲才明白戰役開始了,將士們紛紛懇求支持前線,格魯希考慮了一下,只考慮了一秒鐘,然而就這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崙的命運、世界的命運甚至整個十九世紀的命運。

滑鐵盧戰役就這樣悲壯的結束了。我認爲這悲壯不僅體現在傷亡的人數上、戰役的激烈程度上,更主要是體現在那戲劇般的不可思議的而又決定世界歷史的一瞬間上。

這本包含12個重要時刻的歷史特寫中有拿破崙、托爾斯泰、列寧等偉大人物;也有本來微不足道,但借了茨威格的筆而聞名於世的人物:如譜寫《馬賽曲》的“一夜天才”魯熱,創作清唱劇《彌賽爾》的韓德爾,黃金國加利福尼亞的發現者蘇特爾等等。

書中處處洋溢着人文主義溫情。因爲茨威格本人就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一生都在爲和平奔波。他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目睹了最醜惡最黑暗的現實。1942年,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期,茨威格與妻子雙雙自尋離世。在遺書中他寫道:“我向我所有的友人致意!原他們度過漫長的黑夜之後能見到曙光!而我,一個格外焦急的人,先他們而去了。”

茨威格走了,留給我們的是豐富的、溫婉的、深刻的、動人的文字。他本人也像流星一樣優美地滑過天際,耀眼的光輝慰籍着地球上一代又一代困頓的人們。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2

20世紀初的世界,幾乎已無祕密可言,所有之前地球上未曾被人類染指的地方,陸地或海洋,都留下了人類的足跡。當然也有特例,那就是地球的兩極。千萬年來,地球一直以兩極爲軸心轉動着,人們對它們的好奇,可想而知。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儘管只有些許可能,也會有一些勇士,踏上探索地球“處女地”的征程。北極被征服了,接下來,輪到了南極。

1911年,英國海軍上尉斯科特開始了征程,他的目的地直指南極。在當時看來,他們幾乎準備好了一切,從衣服到食物,再到拉雪橇的西伯利亞矮種馬,一切貌似都在掌控之中。在經過近半年的等待之後,出發的日子終於來臨。而就在這時,他們驚訝的發現,他們並非妄圖征服南極的唯一團隊,在距他們11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挪威人,也在計劃着向南極挺進,他就是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阿蒙森。國家的榮譽,個人的使命,強大的競爭對手,讓斯科特本人以及團隊感到了沉重的壓力。但是此時的他們還是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因爲一切都是那麼順利,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但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順利都是表面上的,真正的困難,隨着斯科特的開拔,馬上撲面而來。先是西伯利亞矮種馬不適宜南極的冰天雪地,在走到比爾茲摩爾冰川時隨着最後一匹馬的死亡,他們不得不使用人力,拉着沉重的雪橇繼續前行;接着是天氣突然轉變,冬季風的提前來臨,讓本來鬆軟的雪變成了堅硬的“三角鐵”;可最大的困難總是被留在最後,當他們以爲戰勝了一切困難終於要迎來最後的勝利,成爲世界上第一個踏上南極點的團隊時,他們絕望的發現,在南極點上,已經飄揚着挪威的國旗,阿蒙森已經提前到達了這裏。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往往只能記得第一,第二終會被無情拋棄。夢想的破滅,成爲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是任務還得完成,因爲這是他們的使命,雖然這份使命已被別人“踐踏”。收集岩石資料,觀測氣候數據,最爲心痛的是,他們要帶上阿蒙森在南極點上留下的證據,以證明他是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給挪威國王的信。帶着疲憊,他們踏上了返回的道路,這時的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們,雖然天氣並沒有比來時更加惡劣,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克服了,因爲他們失去了精神的支撐,他們現在是以失敗者的身份返回的。

但是上天並沒有因爲他們是失敗者就多給他們一絲一毫的憐憫,困難依舊接踵而至。寒冷的天氣,持續的零下40度低溫,使他們肢體麻木,用凍掉腳趾的腳挪動着;在冰天雪地裏迷失方向,找不到補給儲備點;在費盡周折終於找到儲備點之後,才發現儲備的煤油過少,不足以提供他們迫切需求的熱量。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苦難。大自然終於用它無情的手段打散了這支勇敢隊伍最後的希望。先是有人在備受折磨之後瘋了,然後是在一個早上,一位受傷的隊友爲了其他人的生存,在脫下衣服之後,走進了冰天雪地之中。悲壯,催人淚下的悲壯。最後的三個人並非幸運兒,在歷經苦難之後仍看不到未來時,他們不得不選擇放棄,在睡袋中等待着死亡的來臨。

他們真的放棄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在一連串的災難之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他們的權利,但是他們依然堅持着自己的使命,這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仍然堅守着自己的責任。斯科特用凍僵的手拿着筆寫下了這次冒險失敗的原因,爲後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爲他的每一個夥伴的家人留下證明他們是勇士的證言;爲自己的妻子還有兒子留下自己的安慰和希望。他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但惟獨沒有爲自己做點什麼,甚至是一份遺囑。偉大莫過於此!

以勇氣挑戰夢想,用生命承擔責任,這樣的人,找不出理由不去尊敬和紀念。

歷史是公平的,這次,它不僅記下了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阿蒙森,也爲後來者留下了足夠書寫其偉大的豐碑,讓我們記住了斯科特。

我們是幸運的,因爲我們有幸在歷史中讀到了這位英雄,偉大的斯科特。向英雄致敬,爲夢想致敬,更爲責任致敬!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3

在寒假裏,我讀了《人類羣星閃耀時》這本書。

這本書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之一。這本書共收入了他的歷史特寫12篇,向我們展現了12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當強烈的個人意志與歷史宿命碰撞之際,火花閃爍,那樣的時刻,從此照耀着人類文明的天空。

在這12個故事裏,我最感興趣同時也讓我最感嘆的一篇文章就是《黃金國的發現》了。

蘇特爾在自己的土地中發現了混在泥沙裏的黃金,從而掀起了持續四年橫掃世界的“淘金熱”。人們不再勞作,拼命的淘金,期待自己能一夜暴富。世界各地的淘金者,紛紛涌入到蘇特爾的土地上,他們霸佔了屬於蘇特爾的財產和土地。最終他們使蘇特爾家破人亡。

可以說挖到黃金的那一鐵鍬,改變了蘇特爾及他的家庭的整個人生。黃金使他們成爲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這些金子讓他家破人亡。人們在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的時候,真的還能遵守道德嗎?不!他們甚至會無視法律。蘇特爾的控訴在我看來不會有任何作用,人們已經被這筆鉅額的財富矇蔽了雙眼。一個人的利益怎麼比得上一羣人的利益?說不定法官也想從中大撈一筆呢?怎麼可能讓他成功?最後的下場也是意料之中的了。如果蘇特爾的控訴成功了,那麼淘金者的財富就會化爲烏有,所以他不可能成功。在巨大的誘惑面前,還有多少人能保持本心?

不論道德還是法律,最後都在利益之下露出醜惡的本性,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其實黃金也不過是地球上的'石頭罷了!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4

茨威格很會講述一個故事,在他的筆下,《人類羣星閃耀時》只怕是最經典的著作。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十幾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每一個事件被茨威格記述後都引人深思。

印象最深刻的,是《滑鐵盧的一分鐘》。爲什麼?不自覺的。普通的我與普通的格魯布換位思考。當我處在他的身份上時,我內心忐忑不安,十分焦慮,因爲皇帝的命令不允許我前往炮火聲的所在地,或者更確切的說是隻會聽從命令的我沒有膽量去思考,不會變通。而作爲主帥的我,又被小兵反駁,他侵犯了我的權威,面子上受了損失。在那漫長的一分鐘裏,炮火聲就在耳邊,大地在顫抖,我的優柔寡斷,讓我的手心直冒冷汗,在炮火聲消失之後,我不敢去想結果,彷彿我與什麼東西失之交臂,哪怕結果已不言而喻。生活中的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在一個決定中優柔寡斷,所以讀着讀着,格魯布的害怕等複雜情緒也蔓延在我的心中。

再以旁觀者的角度觀覽整個事件,更多的是憤慨,惋惜。爲拿破崙惋惜,爲格魯布的只會聽從命令、優柔寡斷而憤慨和同情。彷彿即將爲歷史添上濃墨一筆的時刻,因爲普通而陡然跌轉,難道這就是可笑的命運嗎?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普通人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謹慎都無濟於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並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另一位神,只願用熱烈的雙臂把勇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我想拿破崙和格魯希一定也不甘於此,只是,當命運到來時,一個普通人,並沒有“捨我其誰”的強烈慾望,更是有很多時候似乎讓他不得不“畏首畏尾”。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但也許看清形勢適當變通更好。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也許還不能真正體會書中的真意,但是聽它所言,也讓我收穫頗豐。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5

若要讀史,在圖書館泛黃的史料中跋涉是一種方式,但它毫無疑問是一個枯燥的任務。人人噤聲屏息,生怕那揚起的灰塵會將自己活活掩埋,如此,讀書的樂趣也就蕩然無存了。

另一種方式則是讀一些近現代大家所寫的史書,在我看來,這實在是一件勝過前者千百倍的樂事。手捧着一本本裝幀精美的書,體味着手中人類的歷史長河般流淌,猶如面對寶山,心中的激動唯有同好之人方解。

這些作家,往往文筆不算得華麗,卻有着智者的頭腦。原本艱深晦澀的時間、地點、人物,在他們的筆下擁有了鮮活的靈魂,有着自己的故事,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文章亦修亦諧,故事體的敘述方式可以令讀者猶如身臨其境,忽而重臨溫泉關煉獄般的戰場,忽而迎着腥鹹海風向着新大陸揚帆。

這樣的作家不多,但均可算聲名赫赫,西有房龍,東有黃仁宇等。而《人類的羣星閃耀時》的作者茨威格,自然也是其中翹楚。

《人類羣星閃耀時》一書,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作,書中截取了十數個足以決定人類歷史走向的瞬間,如拿破崙由於麾下將領一念之差兵敗滑鐵盧,韓德爾一氣呵成譜就神曲《彌賽亞》,東君士坦丁堡在炮火中的陷落等,進行藝術加工,完美地再現了那些令世界軌跡爲之改變的事件。

在他筆下,那一個個抉擇,一個個有如神助的靈感火花被無限的放大了。某個人,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擁有了撬動世界的力量。

人類的歷史有如繁星遍佈的夜空,無數個生命的光輝在蒼穹之上溫和、恆久地照耀着,一切彷彿從亙古起就不曾改變。誕生,成長,衰老,消亡,每顆星星都這樣平淡地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但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會有一些不甘寂寞的生命暴射出耀眼的光芒。命運之神惡作劇般的把全世界的方向盤置於一個渺小的凡人手中,一些人牢牢地抓住了時間的脈搏;而另一些人,在這股偉力面前戰戰發抖,被它的重量壓垮。

而命運之神,不會垂青一個人兩次。

是做被世界拋棄的失意者,還是站在海格力斯肩上撼動地球的偉力者?

這取決於我們內心的力量——智慧,勇氣和一往無前的決心。

當這樣的機會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希望我可以微笑。因爲,只有自信的微笑才能如星般閃耀。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6

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羣星閃耀時》,共收入他的歷史特寫15篇,分別向我們展現了15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在這15個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人星閃爍,那一刻,便是永恆。

羣星閃耀時,我以爲一定是記錄那些功各顯赫的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確,那些閃耀過的羣星,雖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一個,可能是微小的,並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閃過光,改變了許多東西,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正如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隕落,是因爲那個無名星辰忘記關閉那扇凱爾卡門,在它敞開的那一秒,就將拜占庭推進滅亡的深淵;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歌德的老年熱戀悲歌;滑鐵盧戰場上拿破崙的一分鐘以及魯熱神佑般的《馬賽曲》創作記傳的不全是那些被神化般的人,還有一些近於小人物心態而又因爲種種原因留下了一些輝煌或不平凡的人。比如巴爾沃亞對未來和財富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求,這種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發現、促使他不得不前進。

巴爾沃亞雖然渴望被人敬仰發現太平洋的偉大功績。可同時他的缺點過於明顯,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鮮明無比,但真實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紙或一黑如墨的;又比如《馬賽曲》的創作者魯熱在歌曲誕生後便不再發光。他生活墮落,四處躲債,甚至蹲過牢房。

魯熱的歌被人傳唱,但他卻被人遺忘,甚至他去世時,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纔想起他的名字。魯熱,僅僅在創作《馬賽曲》的那一夜是天才。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令我震撼的話語,就比如亨德爾的內心獨白:睡覺!睡覺吧!睡着了就能忘記一切,睡着了就能忘記任何痛苦;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在人生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裏面纔出現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的小時過去,方始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時刻。

《人類羣星閃耀時》讀書筆記7

我們生在二十一世紀,朝代的變遷,歷史的浮沉,現今世界已變得精彩紛呈,彈指間便可看盡這世間繁華,除了南北兩極之外,似乎人類的足跡已出現在了世界各處,同時彷彿這也讓我們忘記了前人探索與成就,試問還有幾人記得那些在西方的時間長河中曾經風光一時的“明星”。

《人類羣星閃耀時》這本書,作者的語句很平淡,但似乎平淡的有些過頭,導致這本書看起來十分的枯燥乏味,不過這本書的選材很好,選擇的人或事都曾在西方轟動一時,看起來很有年代感,故事到還蠻有趣,也算是於其平淡的語氣互補。

在這個現代化的工業城市中,處處充斥着和平氣息,我們幾乎沒怎麼見過真槍實彈與戰爭,只能通過書籍瞭解一些戰爭,在茨威格的筆下,像我們真正展示了古人們的細心與智慧。

奧斯曼帝國的新繼承者決心要攻佔拜占庭,經過數次激戰始終不見成效,此時這位天才皇帝想出一幕驚險之棋,將戰船從陸地運送到拜占庭防守薄弱的靠海一隅,最終因爲被拜占庭疏忽的一座小門——凱爾卡門的發現,奧斯曼帝國毀滅了拜占庭這一人類文明的精華。也正是因爲拜占庭的疏忽,便斷送了這一整座城市,與近千年所傳承的文化。

其實歷史的走向有時總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可能便是這一小部分人的疏忽與紕漏,便斷送了無數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