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類讀書筆記

很多書籍都富含哲理知識,值得我們去閱讀,大家閱讀過哪些哲理類的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哲理類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哲理類讀書筆記

《風格何以永存》讀書筆記【1】

一本說時尚的文集。如作者所言,並不是傳授穿搭要訣的,是探討時尚相關的理念,態度之類的。如何可以穿得好看,成爲穿搭高手。我幾乎每看一本時尚達人的書籍都想從中探求答案。這本書也說了:多買多試。(有問過不同的的達人,大家幾乎對這個問題都是一致的看法,多試多穿。)

筆記一下書中有意思的點:流行即是美,因爲風格皆美。(只是流行的東西和自己契合度的問題,流行的衣物能不能襯托自己?)不存在以一當萬的衣服,哪怕小黑裙。決勝的是質量而非數量。設計,剪裁,面料,細節處理都要夠大牌。總有需要一件不那麼張揚卻考究夠範的衣服撐場面的時候。比如約會完美男友,商務派對。時尚是一門生意,時尚是主流眼中的非主流。不太同意作者的地方在於她對KateMoss日常穿搭的看法,她認爲KateMoss擅長穿出窮範兒,穿什麼大牌都像是Topshop.

我認爲KateMoss選的衣服尺寸,廓形,比例什麼的都很講究,包括妝容,都沒有用力過猛這回事,非常適合自己。有時候還能重複穿搭,並不一味靠流行和最新服飾取勝。你可以把她套入法國女人,雖然她其實是英國人。

關於她的廣告硬照我也看過,最佩服她的是她能把衣服所描述或者暗示的人物性格背景等等狀態表現出來。這一點在她和其他模特一起的廣告中特別明顯:哪怕其他模特中有比她高,有比她臉蛋漂亮,或者比她身材好,比她年輕的,一眼看過去,你還是被KateMoss吸引住,忍不住盯着她看。我猜爲什麼Kate不拍電影電視。拍廣告按小時算,這種表現力只是集中幾個小時內,而拍電影一般幾個月,加上臺詞,強度太大了。

《別讓藉口成爲一種習慣》讀書筆記【2】

在人的一生中會養成許多不同的習慣,而人的習慣又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這其中有許多好的習慣,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在工作中我們自己常會爲自己找藉口,有時候是因爲怕擔責任而故意找的一些理由。一句話是藉口還是理由,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果養成了找藉口的習慣,那麼藉口就會像一個噩夢一樣纏着我們。

西班牙曾有一句諺語,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這也說明,謊言是不可掩飾藉口的,藉口畢竟是藉口,如果我們總企望找藉口或用謊言矇混過關,最終的也只會落得悲傷的結局。

任何藉口都是推卸責任,在責任和藉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藉口,體現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要學會迎難而上,而不能去尋找逃避責任的藉口。不放棄,不尋找任何藉口爲自己開脫。而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纔是最有效的工作原則。責任是什麼?責任就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就是我們的工作使命。

我們既然走上了這個工作崗位,我們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人的一生,總會遭遇坎坷,但只要不服輸,拒絕藉口,我們就可以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如果我們自己也承認失敗,纔是徹頭徹尾的一無所有。永不放棄是一種心態,是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更應該是我們對待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當我們在工作中面對困難的時候,不妨堅定一個信念,換一種思維,多一份努力,而不要輕言放棄,一定會有新的希望。希望就是力量,機遇更會欣賞那些內心總是充滿希望的人。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藉口。優秀的員工,總是崇尚這樣的理念:不找藉口找方法,方法總是比問題多。方法總比問題多,是職場人的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人生觀的體現。總之方法總是比問題多,體現着一個人的內在精神,體現着企業的精神面貌,體現着社會的風氣和民族的靈魂。當我們把它作爲人生的信念時,就發現灰暗的天空開始變得蔚藍,平淡的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枯燥的工作開始變得充滿激情,每個人都會飛得更高,我們的'企業會不斷地發展壯大,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的美好。

《平凡的世界》第一章讀書筆記【3】

貧困·羞恥·自尊·嘲諷。“他很快蹲下來,慌得如同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碗裏舀。”

他正用竊賊般的動作獲取的自己額外的午餐,他只買得起兩個高粱饃——最低等的主食——連最便宜的菜都買不起。

自然,貧困給他帶來的恥辱是讓他不敢在大家面前取食的。人不都是這樣嗎?把自己黑暗的一面藏在背後——可笑的自尊!緣因可笑的嘲諷!

固然貧困是可憐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也應該活給自己看。縱展示貧困會帶來恥辱,但就這麼掖着藏着不也是令人心力憔悴的嗎?何必呢?

然而,爲什麼這種描寫,能博得人之同情呢?他們情有可原又在於,當今社會炎涼,一起生活時,只有鄙視,沒有同情,只有嘲諷,沒有幫助,只有未言的恥笑,沒有無聲的幫助。可笑!

所以誰又願意做嵯峨巉巖前的蝜蝂呢?試問但凡有尊嚴的人,能承受得了嗎?病症在於社會。如果我們都是善良的,如果我們都是純真的,如果我們都是真摯的,那麼還有這種可憐人嗎?還會有這種疲倦之人嗎?還會有這種活給別人看的生活嗎?

《激盪三十年》讀書筆記心得感悟【4】

洋洋六十八萬字,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走過的歷程,事實比小說更具戲劇性,現實永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劇作家。三十年,從一個體制僵化的國家走向經濟崛起,改革開放爲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其中又無一刻不充滿未知的艱險。

親身見證了這三十年後半段的中國,多少事想來恍如昨日。又走過十年,中國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蹟。中國的超速崛起超乎每一個人的想象,家鄉從小時候第一家國營商場出現到今天高樓如雨後春筍不擇地而出,背後又有多少故事。我們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未有的巨大變革之中,近日《厲害了,我的國》上映,雖未觀看,但可以想見電影院中所有觀影者心中之振奮。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興衰的規律,大步向前之時我們更應當時刻保持警惕,更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三十年改革成就前所未有,但其中有多少個體成爲改革的犧牲品,他們的命運不能不讓我們扼腕嘆息。中國特殊的國家體制和特殊的改革特徵,讓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難以捉摸。

民營企業在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雙重壓力下始終舉步維艱,往往在灰色的地域徘徊着謀求生存,在“邊緣地帶”豪賭。今日,中國仍舊缺失核心技術,我們仍在赤手空拳與手持利器者搏鬥……

國家的快速發展,讓個體在集體前進的氛圍中感受到國家發展帶給我生活水平真切地提升,也讓每一個體都對未來充滿自信。但改革打亂了集體前進的整一步伐,個體不同的腳步難免破壞“集體”的規劃。於是,個體在集體前進中受到毀滅性打擊的例子也數見不鮮,每個人也在集體前進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個體的渺小與無助。

我始終相信,中國最大的問題也並不在技術本身,而在體制。張傳旭老師在課上請來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李總爲我們講解面對互聯網的新思維,當談及“區塊鏈”技術下“數*貨幣”的“去中心化”問題,李總講:相信吧,技術將會讓他們變革。

這仍舊是一個充滿叢林法則的時代,面對“高牆”,每一個體都是“雞蛋”。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一幕巨大的戲劇纔剛剛開幕,我們祈求一個“大團圓”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