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讀後感大全

詩歌讀後感篇一:席慕容詩集讀後感

詩歌讀後感大全

《席慕蓉詩集》由席慕蓉編著,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着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一棵開花的樹》讀後感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席慕容的詩和散文,尤其是詩,字裏行間都散發着淡淡的羅蘭香,清新朦朧,如夢似幻。她的詩總是帶着淡淡的苦澀,可卻能很好地表現她對生命的熱愛,對青春的追憶。她書寫的,不只是那種她夢想的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的愛情,更是爲了紀念難忘的青春裏的愛的印記。這個寫出優美詩句的女子曾說寫詩只是作爲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她寫詩,爲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她的詩裏,有愛情、鄉情,每一種感情都豐富細膩,讓人沉醉。

很喜歡她是那首《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爲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願望了吧。當青春嬌豔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那個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着你的只有那雨後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於無人欣賞。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多麼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爲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後驀然回首卻發現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一直在想,那個讓席慕容反覆書寫的他究竟會是怎麼樣子。後來我終於明白了,那個所謂的他不是那個讓她心動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許早已淡去,席慕容書寫的,是對逝去的青春的追憶和對那些飄渺不定的愛的感覺的捕捉,她將難以直接表達的愛都賦予給了一個個記憶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樣的邂逅,那樣的暮色,那樣一棵會開花的樹,無疑都是對青春的愛的見證,哪怕一切終如雲煙,她也要問一句: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席慕容的詩的世界裏,鄉愁是一支永遠迴旋着的曲調。祖籍內蒙古的她,在46歲以前,從未見到過故鄉,深遠而遼闊的內蒙大草原永遠只在詩人心中魂牽夢繞。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不會老去。濃郁的鄉愁,貫穿在席慕蓉的字裏行間:像那草原千里閃着金光,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像那黃河岸、陰山旁。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內疚和悔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後的心裏……在暮靄裏向你深深俯首,請爲我珍重,儘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

後終必,終必成空。這句詩出自她的另一首詩《送別》。作者錯過了某些東西,首先感到的是後悔和遺憾,但作者善於調節自己的的心情,所以最後說道世間種種,最後終必成空,不管是自我安慰還是看透,總歸是很有效的調節了自己的心態。可現在的我們總是容易沉迷於一件事,一種情緒,一個人……不知是忘了將自己從中抽身,還是不想,不願,以至於生活總是渾渾噩噩,然後繼續着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我們需要的就是像作者那樣的心態,珍惜現在。回憶過去,是爲了現在能更好的生活。

席慕容的詩總是給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不止是《一棵開花的樹》或《離別》……

《七里香》讀後感

幾年前,當第一次聽到周杰倫的專輯《七里香》這個名字的時候,便想那真是一個極好聽的名字,和歌曲那輕柔的調子正好珠聯璧合。後來偶爾在書店裏看到席慕容的一本詩集,第一篇便是《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而滄桑的二十年後,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微風拂過時,便化作滿園的鬱香

讀席慕容的詩,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怎麼全是情詩?而待到細細品味罷那盛滿憂傷的一本詩集,我才明瞭,她書寫的,不只是那種她夢想的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的愛情,更是爲了紀念難忘的青春裏的愛的印記。

青春裏最刻骨銘心的記憶,一定是一段憂傷、溫馨也有諸多遺憾的愛。那些所謂愛情也許不算真正的愛情,但是她們卻實實在在存在過,並且讓我們爲她們心動、憧憬、落淚、心碎。曾經滄海難爲水,無論生命中還有多少浪漫甜蜜或是轟轟烈裂的愛情,青春時的愛一定是永生難忘的,那些明明暗暗的回憶被優於世界上任何一種保鮮技術的一種叫做 愛的東西保存着,無論何時想起,都像剛剛發生過,心依舊在悸動。

然而事實上一切都那麼模糊。她也只是記得,年輕的他們在那個路口揮手告別;在她心中,對他的印象也只是那青青的衣據;那些曾經讓她那樣流淚的愛情,再回首時也不過,恍然一夢……

我一直在想,那個讓席慕容反覆書寫的他究竟會是怎麼樣子。可後來我終於明白,那個所謂的他不是那個讓她心動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許早已淡去,席慕容書寫的,是對逝去的青春的追憶和對那些飄渺不定的愛的感覺的捕捉,她將難以直接用於樣表達的愛都賦予給了一個個記憶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樣的邂逅,那樣的暮色,那樣一棵會開花的樹,無疑都是對青春的愛的見證,哪怕一切終如雲煙,她也要問一句: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成長中,難免爲那些不成熟的愛憂傷,每當那時,我都會捧起那本盛滿重重思念的書,靠近哪一顆柔軟如水的.心,同她一起,感悟青春,感悟愛,在掙扎之後驀然回首,發現痛楚也可以化作甜蜜的熱淚。

長大了之後你纔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一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纔會了無遺憾,如山崗上那靜靜的晚月。

席慕容散文詩歌集讀後感

假如能給我一個任性而不羞愧的機會,我想我就是這時候的席慕容。我也能這樣大膽地坦露我的渴望。我羨慕自由的人,我害怕被人懷疑,我的心裏有個柔美樸實的夢想,我難過的時候大罵讓我難過的傢伙,我要抱怨。可也知道這是任性的人才會這樣,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難免覺得羞愧了。就像作者所說回到現實就知道這些不可行。

當自己不再表現出渴望和軟弱的時候,也是在以另一種勇敢的方式過活,擔當責任,回以一笑。這不是麻木,不是冷漠。這是我與作者不同的想法。嘗試就算最愛的事不能如願以償,也可以活的坦然,不覺的違背了自己。

這樣,最後終結沒人能說出哪個是鏡裏的CD,哪個是境外的CD,那都是真實的啊。虔誠的希望你會理解以前軟弱膽小的CD,喜歡後來勇敢堅強的CD。少年時候的我是前者,慢慢希望在長大過程中的我能成爲後者。不是被迫這麼做,只是因爲身上有了責任,不能不顧一切的做事。還有倪婕眼裏所謂殘酷的現實。我會希望成爲後者,就算過程會很痛。

成長需要付出代價,我體會到了,很不好受。不能一直懶下去,不能隨心所欲,不能講話不考慮後果,不能糾纏一件事不放,必須放棄有時候。那種成熟的成就感都無聊的,留到我50歲回望的時候再說吧。但很清楚接受責任的人會成功,就算不圓滿。而那些任性到底,不顧一切的人最後傷害了自己還有親人。

我想我不會逼迫自己去做距離夢想太遠的事業。又或者就讓自己愛上後來的事業。說不定那些所謂的羈絆和放棄會讓我更加去珍惜我曾留戀的人和事。手和心還是CD的,我想我會選擇的。讓自己不會太累。

至少我還喜歡看書,寫文哪。這裏我是會說心裏話的。文字就是CD休息的小島,永遠不會變。

祝她有一天真正的勇敢了,成爲知性的好女人。

讀席慕容詩集有感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這句話是陳眉公輯錄《幽窗小記》中記錄明人洪應明的對聯,亦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越是長大越是嚮往那種淡泊自然的生活。爲此我還曾自己作詩一首,詩名《一夢》

心向山水雲深處,

弄詩品茗仙也妒。

笑看紅塵多瑣事。

一杯清酒引爲賦。

因此我比較偏愛那種遠離塵世煙火的文章詩歌,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時候,總喜歡一卷在手,細細品讀作者書中的意境和情感,那時候總是有種獨立於世的悠然之感。

我很喜歡讀席慕容的詩集和散文,尤其是她的詩作,字裏行間總是如紫羅蘭般的清新朦朧,似遠還近,如夢似幻,着實讓人着迷。那個總是寫出那麼溫柔美麗的詩句的女子曾說過:寫詩只是作爲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她寫詩,爲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她的詩一個真字熔鑄於詩中而又個性鮮明情感豐富,很容易讓人沉醉其中。她的詩中,充滿着一種對人情、愛情、鄉情的悟性和理解。

席慕容的文章和詩歌總會讓人心情寧靜或是帶上少女蓮花般淡淡的輕愁,就如她的那首《一棵開花的樹》中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爲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願望了吧。一本書,一首詩,讀的人不同感受也不盡相同。關於這首詩席慕容自己的說法卻和大多數人所理解的不同,她說:這是我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我在生命現場遇見了一棵開花的樹,我在替它發聲。至於有些人把作品解讀成女孩子站在那裏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詩,她表示有點猶疑。但她同時聲明,詩人的解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爲讀者的解釋也有權威性。

當青春嬌豔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那個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着你的只有那雨後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於無人欣賞。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多麼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爲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後驀然回首卻發現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內疚和悔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後的心裏……在暮靄裏向你深深俯首,請爲我珍重,儘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後終必,終必成空。這句詩出自她的另一首詩《送別》,猶記得那時看完後不由得端起手邊早已涼了的茶水喝了一口,那茶來的比以往要苦澀,離別總是會讓人遺憾和傷感,

詩歌的讀後感篇二《泰戈爾詩集》讀後感

捧一本《泰戈爾詩集》,在陽光下細細研讀,體會泰戈爾所表達的愛和自由。對自然的讚美,對美好的嚮往,對醜惡的抨擊,對人性的昭著,如在青天白日下將一個人的一切暴露無遺。美的,醜的,善的,惡的,犀利的言辭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在陽光下分析解剖。泰戈爾的詩充滿陽光,他用陽光來洗刷一切。

在鄉間整整十年的生活經歷中,讓他在自然中堅定了對愛,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把“愛”作爲人類的理想,用陽光般的語言把愛灑向世界各個角落。

我喜歡泰戈爾記憶式的口吻。記憶也是泰戈爾追求的一部分。忘記過去等於背叛。泰戈爾沒有背叛自己,他用自己孩童般的記憶美化成全了世界。

他用那樣宏大的筆觸將星光比作戀人的足鐲,然後在夜晚合起開放的花瓣,用金色的詩歌把憂傷鑄成自己孤單的形象放在心裏。當村莊在午熱中入睡的時候,他凝望天空,把愛和自由編織在蔚藍裏。

當他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他只能拭去眼淚,變動他歌曲的腔調。他的腳步在生命的旅途中疲乏了,但他在白日過盡的時候依然走自己的路。他像石頭雕成的“美”,在生命奔騰怒吼的水流中冷靜無言、獨自超然地站立着,舉起燈照亮別人的歸途,而他依然在夢境的朦朧小路上尋找愛和自由。

惡勢力像風暴一樣把他捲走,把他的一切都拿去,把他的精神變成可憐的空想。但他仍然高傲地說:“唱完最後一支歌就讓我們踏上歸程吧!夢是永遠不會被捉住的。”當印度發生英國殖民統治者血腥鎮壓反英民衆的阿姆利慘案,他憤然辭去英國政府授予他的爵士頭銜。他沒有把夢想丟下來奔赴榮譽的召喚。他是一個單獨的詩人,不必去唱一支舊歌,他還有一雙翅翼和一個無路的天空,他依然在讚美着愛與自由。

他不願老是附在腐爛的靜止之中,他要去尋找永駐的青春,一切與他生命無關的、所有不似他笑聲輕盈的,他都要完全拋卻。他奔馳着穿越時間,在炮火聲中,他以詩人的形象揹負着愛與自由在舞蹈。他拋開一切煩惱和疑慮,去追逐那無家可歸的海浪,因爲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對他發出聲聲呼喚。他不顧一切地迎風揚帆,在洶涌澎湃的水面乘浪而行,去追逐愛和自由。

他的一生都用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和平,熱愛自由,就連哲理詩也表現了愛所有人,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

人們在他的召喚下驚跳起來。只見太陽已經升起,潮水傳來了大海的呼聲。愛的小船已經揚起風帆,準備在波濤上顛簸;黑夜的鐐銬已經打碎,幻夢已消逝,愛與自由的諾言扯去遮蓋的面紗,蓓蕾迎着清晨綻放,愛和自由的曙光向他致敬問好,一切壓迫與被壓迫的斷壁殘垣間響起愛和自由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