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澤厚《美的歷程》有感(通用21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李澤厚《美的歷程》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

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似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中國美學史。和葉朗先生的《中國美學史大綱》相比,我覺得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更是一種自我理解的心靈書寫;而《中國美學史大綱》則更多的是傾向於在一種意識形態的規範語境內嚴謹客觀的介紹。所以讀《美的歷程》,對於我這樣的初學來說,更能激發興趣和閱讀衝動。讀完《美的歷程》,我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或變幻或相承的美學內涵。“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裏凝凍、積澱下來,傳流和感染着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志,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我們在這裏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歷程”;“美作爲感一性一與理一性一,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和規律一性一與和目的一性一的統一,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那麼儘管如此匆忙的歷史巡禮,如此粗糙的隨筆札記,對於領會和把握這個局大而重要的成果,該不只是一件閒情逸致或毫無意義的事情吧?”如李澤厚先生在這本書的開篇和結語所所的兩段話一樣,在讀完這本書後,我的確有一種“匆匆巡禮”的感覺,他把自己對中國遠古到明清的美學認識以最爲代表一性一的事件、最直接的風格和手法向我們呈現出來。但是這種“匆匆巡禮”雖匆匆但不零亂;雖巡禮但不空洞。於我而言,李澤厚先生的這部美學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和求知慾,從而在其啓發和指引下進入美學的探究和學習。

搭乘李澤厚先生的沉重列車,從蒼茫神祕的遠古駛來,一路的站牌是那樣的斑駁而絢麗。每一個站牌地下都工工整整地刻着兩個字:“思考”。在這列火車超時空的行駛中,我在遠古時代和楚國停留的時間最長,有時候還意猶未盡,讓這輛列車倒着開,反反覆覆。因爲在這兩部分的論述和思考中,一方面,李澤厚先生在他的角度上引導我進行自我思考,但在另一方面,我對其在關於楚漢一浪一漫主義的論述中的合理一性一在自我理解的角度上產生懷疑。

一、作爲圖騰與作爲藝術

在“遠古圖騰”中,李澤厚先生說到:“對使用工具的和規律一性一的形體感受和在所謂‘裝飾品’上的自覺加工,兩者不但有着漫長的時間距離(數十萬年),而且在一性一質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儘管兩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對象化’,但前者是將人作爲超生物存在的社會生活外化和凝練在物質生產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動;後者則是將人的觀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練在這些所謂的‘裝飾品’的物質對象上,它們只是物態化的活動。前者是現實的‘人的對象化’和‘自然的人化’,後者是想象中的這種‘人化’和‘對象化’”。這段一精一闢的論述將遠古圖騰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趨勢表達得清晰易見。根據李澤厚先生的有關論述,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種遠古圖騰究竟是不是審美創造?在這種遠古圖騰的形成原因裏,我們可以瞭解到,遠古圖騰是原始人類“物化活動”和“物態化活動”的結合生成,那麼從“物化活動”層面,這本不可看作是一種審美活動和創造,但是迴歸到“物態化”層面將其稱作審美活動卻又十分合理了。圖騰的最初產生不可能是一種自覺地審美創造,它是在一種特定歷史環境下人類所特定持有的某種觀念的外化,一種圖騰的色彩和形狀必然包一皮含一着原始人類某種在偶然情景之中所廣爲接受的含義。從而在這種含義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種色彩或形狀就在遠古人民的思想意識形態中保存下來,並在特殊的情境下(比如飢餓之時很容易地捕獲了大量野獸,首領毫無徵兆的突然死亡等等)激發在他們心中的那種深刻的意識觀念,並不自覺地將這種意識觀念賦予某種神奇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原始的巫術就應運而生了。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結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澤厚先生的意思。我想象地舉一個事例(在我來看來,我們幾乎沒法舉出絕對真實的事例來說明這一狀況,因爲依照我以上的理解,這種圖騰形成到意識觀念的形成的前提,是基於我們現在根本無法把握的偶然一性一和原始人口類思想的主觀一性一之上的),比如在原始人類某一天正常的生活中,突然電閃雷鳴,引發大火,引得從林中的動物全都逃跑,而這些野獸又恰好逃到他們所生活的地方,使得他們不費一絲氣力就捕獲很多野獸作爲糧食。那麼也許他們就會把這看作是一種神祕力量的恩賜,並在恐懼與感激中接受這種恩賜,並把他們所看到的諸如閃電、大火的形狀和色彩視爲這種巨大神祕力量的象徵,於是在他們的圖騰中便出現了諸如閃電和火焰的形狀,並塗上他們眼中閃電、火焰的顏色,作爲圖騰和巫術的儀式符號膜拜。漸漸地,這種顏色、形狀化作一種觀念植入他們的心中,並外化爲將其作爲自身的保護神。除了固定的圖騰之外,他們可能會把獸骨、石木等物體雕成那樣的形狀佩戴以求賜福,久而久之,這種形狀和色彩就會被普遍接受和喜一愛一,慢慢地添入人爲的加工,形成最初的所謂的“裝飾品”,那麼這個時候,在圖騰崇拜的前提下,對於這樣的反複製造和喜一愛一便在一定程度上衍化成一種審美意識了。而後,李澤厚先生論述的原始歌舞,我覺得也是一樣的形成過程和審美階段。

二、“神祕一浪一漫主義”與“現實一浪一漫主義”

從遠古的圖騰意識到夏商的青銅藝術,其內在的形成過程都與之關聯,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在“中國古代社會最大的激劇和變革時期”的先秦,由於缺乏統一的領導集權導致的思想活躍的特殊歷史環境裏,先秦藝術在儒道互補的大線索指引下漸趨理一性一。在這樣一個歷史大潮中,由於發展相對滯後以及到漢朝的人類的大舉勝利形成了不同現實環境所導致的一浪一漫主義,在“楚漢一浪一漫主義”的論述中,李澤厚先生論述的相對簡單一些,我覺得,李澤厚先生在探討楚漢一浪一漫主義形成的內在原因時,並不是十分具體。在這一部分的論述中,我感覺到李澤厚先生在藝術審美層面將其並列論述,當然有其合理一性一,如對“琳琅滿目的世界”和風格“氣勢與古拙”的概括。但是,我看這一部分的三個標題:屈騷傳統、琳琅滿目的世界、氣勢與古拙中感到,所謂的楚漢一浪一漫主義,在後兩個標題內,似乎只是在論述漢代的一浪一漫風格以及審美意境。看過後感覺將楚和漢相聯繫起來的這一部分的,只是在一般意義上大處相同的“一浪一漫主義”風格,而並沒在內在的精神探究來闡發這兩種一浪一漫主義的實質一性一不同。我認爲在論述一浪一漫主義這樣一個命題時,楚漢並不能並列論述。當然,單就闡述這一審美風格的角度我沒有異議。

我覺得所謂的一浪一漫主,在楚漢時期實質上是不同的,首先,以屈原爲代表的屈騷傳統形成,在社會層面是生產力相對地低下的結果;但在以漢賦、畫像石、壁畫等爲代表的一浪一漫主義卻是生產力相對發達的結果。由於南中國的特殊地理環境和政治存在,使得其“依舊強有力地保持和發展着絢爛鮮麗的遠古傳統”,“保留着遠古傳統的南方神話——巫術的文化體系”。所以就屈原作品,單從審美角度,撇開所謂的政治抱負和苦惱來看,“美人香草,百畝芝田,芰荷芙蓉,芳澤衣裳,望舒飛廉,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龍婉婉……”如此等等無不是在這種基礎上保留而來的一浪一漫手法;漢代由於其政治體制的強大,生產力的發達,使得人們將更多的關注視角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你看那長袖善舞的陶俑,你看哪奔馳的馬,你看那說書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圖景,你看那車馬戰鬥的情節,你看那卜鞦韆壁畫中的人物動物的行進行列……”,可見漢代的一浪一漫主義更是根植於由對自我的信任和戰勝自然的雄心引發出來的一種“現實一浪一漫”情節,是一種帶有“古拙”的一浪一漫。而正是這種“古拙”使得漢代的藝術的運動感、速度感、韻一律感變現突出,在這種由於“古拙”而導致的“自一由”中瀰漫着一浪一漫主義情調。所以從這樣一個層面就可以探討出楚漢一浪一漫主義的另一個差異的地方即審美內涵上的不同,楚的一浪一漫主義更多的根植於脫離現實的神話思想和神祕主義,我將其稱之爲“神祕的一浪一漫主義”;而漢代的一浪一漫主義則更多的根植於人類思想征服心態和對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基礎上,我將其稱之爲“現實的一浪一漫主義”。雖然李澤厚先生在論述漢代藝術所體現的一浪一漫情調與遠古圖騰的區別,但是並沒有清晰闡述不同社會現實環境和思想意識形態下所導致的不同的一浪一漫主義的區別。所以我覺得在這個角度上,對一浪一漫主義的闡述,可以將遠古圖騰歌舞和楚域屈騷傳統,將漢代畫像石、壁畫、漢賦藝術和盛唐詩歌、明清的一浪一漫洪流加以比較來探尋一浪一漫風格產生的兩種不同的內在線索和精神實質。如在《美的歷程》中李澤厚先生在“佛陀世容”部分中以“悲慘世界”、“虛幻頌歌”、“走向世俗”對魏晉,初、盛唐,晚唐、宋以及延伸至明的宗教文化的論述。

三、宗教藝術與詩人之死

在對“佛陀世容”的三個部分的探討中,李澤厚先生給我們提一供了一個以歷史眼光觀察藝術現象的視角。在這一部分的閱讀中,李澤厚先生也引發了我對藝術家自一殺命運的思考,我固執地認爲這也應該是美學研究的一部分。爲什麼會由此聯想到這樣的問題上來,主要是因爲在李澤厚先生在對宗教藝術的探討中,將三個時代人們對於宗教的不同認識而導致的不同總宗教文化中,我覺得在歷史進程中,我們無法擺脫宗教文化的影響,雖然進入現代社會甚至是所謂的“後工業化時代”,宗教被解構,但是我認爲,這是根本無法可以解構和迴避的問題。在現代社會,紮根太深的宗教文化意識,不管你是否承認,即使你覺得自己已經擺脫了宗教,但是宗教意識早已在意識形態層面轉化爲對生存信念的探尋這一永遠困擾藝術家的問題。從另一種角度關照世界,顛覆傳統的現代主義以及解構一切的後現代主義同樣也在一直思考這個問題,但是人生意義的價值問題一直以來是一個及其複雜而困惑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的思考上,不管是西方古希臘宗教傳統,還是中國道家思想,都得出來一個命題,這就是現世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可言。正是這種無法擺脫的宗教思想導致了中外歷史很多藝術家(特別是詩人)的自一殺。中國的超脫主義和西方的救贖主義在這個層面上似乎解決了人類的生存困境問題,但是正如劉小楓在《拯救於逍遙》中所說,“超脫主義並不倡導自一殺,但所有的超脫主義、厭世主義在邏輯上都無法避免肯定自一殺”。既然現實本無意義可言,但是對意義的執著追尋又讓這些藝術家們無法陷入了這樣同一個悖論中,向世界索求意義、賦予世界以意義成爲了詩人的使命所在,但是在思考生存狀態的焦灼思考中,又因爲無情的現實和常人的無法理解讓詩人繼而陷入了一種虛無主義的信念缺失狀態。既然生存的信念不復存在,自一殺就是一個合情合理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寫道:“……因爲人類存在的祕密並不在於僅僅單純地活着,而在於爲什麼活着。當對自己爲什麼活着缺乏堅定的信念時,人是不願活着的,寧可自一殺,也不願留在世上,儘管他的四周都是麪包一皮”。屈原、葉賽寧、茨威格、馬克吐一溫一、托勒、普拉斯、馬耶科夫斯基、法捷耶夫、顧城、海子……繼續羅列我們會發現一串驚人的名單。劉小楓說:“詩人自一殺不是日常事件,而是信仰危機事件。”那麼我想這一連串自一殺藝術家的名單是否也可以在另外一個角度構成一段痛苦的“美的歷程”?

四、藝術大師與審美個體

在《美的歷程》“宋元山水意境”部分中,李澤厚先生探討了五代和北宋的“無我之境”和元代到明清的“有我之境”。所謂“無我”,“不是說沒有藝術家個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說這種情感思想沒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時藝術家在創作中也並不自覺認識到”;而“突出強調筆墨”的“有我之境”側重於“如何通過或藉助某些自然景物、形象以筆墨趣味來傳達藝術家主觀的心緒觀念”。不管是“無我之境”還是“有我之境”,其實都是藝術家們的內在信仰信念在作品上的具體表現和現實延伸。和上面由“佛陀世容”引發的詩人之死的問題相關聯,藝術家同樣是在一種生存理念的指導下來進行藝術創作,除卻直觀上的審美快十感外,在“美的歷程”中,如何通過呈現在眼前的藝術作品來深度挖掘潛藏在背後的整個社會的思想意識形態,來探究處於這樣的意識形態中的藝術家的特殊思想狀態顯得更有價值。馬克思關於美學的歷史的觀點就是強調這樣一個審美態度。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中處處滲透着這種思考和態度,在十個部分的闡發中都以歷史的關照和意識形態的探尋爲出發點,從而更加深刻的讓我們瞭解到在這段歷程上各個時期不同美學思想和審美態度。

在結語部分,李澤厚先生在討論關於諸如此類的“巡禮”的探究方法的合理一性一以及對藝術客觀規律的探尋的意義時說到:“只要相信人類是發展的,物質文明是發展的,意識形態和精神文化最終(而不是直接)決定於經濟生活的前進,那麼這其中總有一種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爲轉移的規律,在通過層層曲折渠道起作用,就應可以肯定”。這種規律的探尋的意義所在,我是贊成李澤厚先生的看法的,但是在現代社會的生存狀態下,我似乎懷疑人類的思想狀態的發展歷程,關於藝術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各個層面上的問題,從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近現代叔本華、尼采、喬伊斯、普魯斯特等等,爲何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達到了如此的高度?他們何以以超越時空的眼光看到了現在甚至以後,而我們卻一直在這些偉大的哲人、藝術家的神聖形象中不斷摸索,像李澤厚先生所說我們對於生產力和藝術發展之間關係規律的認識,我覺得這不免是緊密聯繫現實,與現實存在的社會學相結合的思考成果,但是諸如以上那些藝術家的美學思想和審美規律我們現在又真正認識多少呢?從現代派的沉重崛起到後現代的解構,我們並不是達到了一種理解前人偉大思想前提上一次超越,而是更多立足於意識形態和社會現實狀態相結合基礎上,從另一個層面的突破,如現代派的喬伊斯等人,他們給我們的不是對前人偉大藝術家的明晰理解,而是在另一個層面和他們一起又爲我們豎一起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峯。

“人性不應是先驗主宰的神一性一,也不是觀能滿足的獸一性一,它是感一性一中有理一性一,個體中有社會,知覺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它在審美心理上是某種待發現的數學結構方程,它的對象化的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form)。這也就是積澱的形式,美的形式”。在美學層面上,李澤厚給人性的定義也說明了我們因該以怎樣一種姿態去對待藝術、對待生活中和意識中的美,正像李澤厚先生在最後所說的,《美的歷程》也告訴我們——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2

借用書背的一段話來說明這本書,本書是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玲瓏剔透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親切。

記得中央電視臺《讀書》欄目,有一期介紹的就是此書,當時請到的嘉賓有兩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澤厚先生的弟子,看樣子也已是年過半百了,在說到此書的時候,主持人、另一位嘉賓不管說到書裏的哪段內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驚歎,從此處可看出此書對此人的影響有多大。

此書名爲《美的歷程》講的是從美學的角度對中國,從遠古至清末的各個時期,各種藝術門類的分析。這是我讀的第一本關於美學的書籍,算是幫我掃了關於美學的盲了,好像打開了一扇從未打開過的窗,看見了一個以前從未看見過的五彩繽紛、美麗豐富的一個花園,歷史中的每一件藝術品,都是這個花園裏面的一朵花、一樹木。作者就像守園人,當我們打開書籍,走進花園之時,這個守園人,會爲我們做一個認真的嚮導,一一給介紹花園裏的花鳥蟲獸,如數家珍。只是裏面的東西太多、太豐富了,而且我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沒有細細品味裏面的美麗,但是當我走過這個花園之後,身旁卻依然留着我從花園裏面帶出來的一點點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懷。接下來我就採出幾朵以諸君一起分享。

1、作者分析,爲什麼作爲中國民族象徵的“龍”的形象是以蛇身爲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鹿的腳,狗的爪,魚的鱗和須,這可能意味着以蛇圖騰爲主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圖騰不斷合併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爲“龍”。

2、關於美,作者這樣說,人的審美感受之所以不同於動物的感官愉悅,正在於其中包含有觀念、想象的成分在內。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離開形式(自然形體)固然沒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體)也不成其爲美。

3、關於歷史,歷史從來不是在溫情脈脈的人道牧歌聲中進展,相反,它經常要無情地踐踏着千萬具屍體而前進。

4、關於青銅饕餮,在那看來獰厲可畏的威嚇神祕中積澱着一股深沉的歷史力量,它的神祕恐怖正只是與這種無可阻擋的巨大歷史力量相結合,才成爲美———崇高的人在這裏確乎毫無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這種神祕化的動物變形,它威嚇,吞食,壓制,踐踏着人的身心,但當時社會必須通過這種種血與火的兇殘野蠻、恐怖、威力來開闢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進。用感傷態度便無法理解青銅時代的藝術。超人的歷史力量與原始宗教神祕觀念的結合,也使青銅藝術散發着一種嚴重的命運氣氛,加重了它的神祕獰厲風格。

5、關於漢字,如同中的結繩記事一樣,從一開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擬對象的符號意義。一個字表現的不只是一個或一種對象,而且也經常是一類事實或過程,也包括主觀的意味、要求和期望。這即是說,“象形”中也已蘊涵“指事”、“會意”的內容,正是這個方面使漢字的象形在本質上有別於繪畫,具有符號所特有的抽象意義,價值和功能。

6、關於漢代藝術,也正是因爲是靠行動,動作、情節而不是靠細微的精神面容,聲音笑容來表現對世界的征服,於是粗輪闊的寫實,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細部的忠實描繪,便構成漢代藝術的“古拙”外貌。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3

貫穿《美的歷程》全書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澤厚先生的這一思想是在克萊夫·貝爾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聞名觀點上加以繼續發展和美滿的。認爲“故意味的形式”決定於可否引起不同於一般感受的“審美情緒”,而“審美情緒”又泉源於“故意味的形式”。李澤厚先生認爲他的這一觀點“由於陷在循環論證中而不克不及自拔”,因此李澤厚先生在這一基礎上將其發展美滿爲“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這一實際限於自己的缺陷。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緊張時期的藝術風格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三個火槍手讀後感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因此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接洽起來,點面聯合,揭示出種種社會因素對付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闡發與說明。

如今,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對付作者的學養除了敬佩我沒什麼好說的,而且,單憑那麼多英俊的圖片,我花這個價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樣,再好的書也有打折的時候,另外不說,我那本插圖版精裝《東方的智慧》只有一個地球讀後感便是半價買的。就一句話,萬一哪天你們誰看見這本書打折處理了,可千萬千萬別告訴我。《美的歷程》是由中國現代聞名的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先生撰寫的一本美學著作,從宏觀俯瞰的角度對中國古典文藝的數千年曆史進行了一次“匆匆巡禮”,全書共分爲十個章節。第一章論述了遠古圖騰時代那些糅合着後世歌、舞、劇、畫、神話的原始巫術禮儀活動和陶器故意味的文飾、造型形式。第二章從充滿獰厲美的青銅時代,寫到藝術由巫術宗教中解放出來了的青銅時代,與此同時,線條優美的漢字也開啓了書法的藝術職位地方。第三章從儒道互補、詩的賦比興準繩和建築藝術三方面論述了先秦理性精神,此中最緊張的儒道互補是中國兩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條根本線索。第四章“楚漢浪漫主義”,論述了那種充滿祕密圖騰神話的楚文化,屈原————中國最早、最偉大的墨客是它的的代表。“漢承秦制”的漢朝在文學藝術領域似乎脫離了先秦的理性,而保

《美的歷程》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龍蟒主義”我爲什麼活着。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4

本學期,我拜讀了李澤厚先生的作品《美的歷程》,書中他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展現出來,從宏觀鳥瞰的角度對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學把握。帶領讀者對古典文藝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巡禮。

《美的歷程》全書共十個章節,其內容從遠古的“龍飛鳳舞”,動物形象符號化爲抽象幾何紋的積澱過程,到青銅器饕餮紋獰厲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補、建築藝術,到楚辭漢賦的浪漫主義,漢代的氣勢與古拙美,再到“人的覺醒”、“文的自覺”的魏晉南北朝,還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藝術,到宋元山水及詩詞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說和戲曲的興起。書中李澤厚先生帶領我們領略了中國書法“線的藝術”美,細細品味唐詩的丰神情韻少年才氣和宋詞的筋骨思理、思慮深沉,聆聽李白那飄逸而瑰麗的浪漫文學交響詩,深度解析杜詩顏字韓文中的“破舊”與“立新”,體味宋代藝術追求上的空靈、含蓄、平淡與自然之美……同時,讓讀者認識到中國美學的着眼點更多不是對象、實體,而是功能、關係與韻律。強調的更多是對立面之間的滲透與協調,而非對立面的排斥與衝突。

書中多次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讓我印象深刻。“有意味的形式”是貝爾提出的,他認爲視覺藝術的根本在於他們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堅持從“美在客觀”來解釋美。在遠古陶器紋飾中由寫實到符號化成爲抽象幾何紋樣,正是一個由內容到形式的積澱,是美作爲“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過程。對於線條藝術,一般的圖案花紋的形式美常常是靜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動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現力的美。而中國書法藝術則是後者。李澤厚先生對中國書法藝術的闡釋,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書法“線的藝術”的美感。它不是線條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的形式美,而是遠爲多樣流動的自由美。行雲流水,骨力追風,有柔有剛,方圓適度。它的每一個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創造、有變革甚至有個性,並不作機械的重複和僵硬的規範。同時,讓我對“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認識,它並不是客觀世界刻板、不動的,而是有生命的脈動在其中。正如宗白華《中國書法中美學思想》提到,“至其針垂韭筆致,橫直轉折,安排緊湊,又如三等角之配合,空間疏密之調和,竟能給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觀。”書法這種“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書家情意結構所成,骨子裏透着一股靈氣。

書法到了唐代,強調“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隨其性慾,便以爲姿”,將書法作爲抒情達性的藝術手段。作爲表情藝術的特性,並將這一點提到與詩歌並行、與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書與狂草,像李白詩一樣無所拘束而皆中繩墨一樣,流走快速,迅疾駭人,把悲歡情感極爲痛快淋漓地傾注在筆墨之間。而“美在客觀”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書法中與主觀情感結合,將“線的藝術”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正所謂“情形而言,去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

“美是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僞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在李澤厚先生的筆下所經歷的一次“美的歷程”,讓我對中國古典文藝和各個時代特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其中體味古蹟斑斑的美。不僅領略了書法藝術的靈動,也感受了建築的巨大空間感受漫遊,還有宋代瓷器藝術中講求細潔淨潤、色調單純、趣味高古,還有繪畫中的“氣韻生動”,形似與神似、寫實與詩意的矛盾與融合統一,以及明清文藝思潮中市民文藝背後的近代資本主義萌芽。

正如李澤厚先生所說:“俱往矣。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5

今天,我剛在網上看了一本這樣的書,名字叫《美的歷程》。書的題目就讓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內容是什麼,很吸引人。

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並不十分熟悉,那麼,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琅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麼?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裏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着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我們在這裏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那麼,從哪裏起頭呢?

得從遙遠得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

書的一開頭就用:美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可複製,幾近於偶爾雪上留痕,一線佛裏梵音。所以記錄美的歷程,實在是吃力不討好,承載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於後來者審視的心靈敏銳度。這樣一段話爲開頭,同時也讓我看到美的心靈是會怎樣面對生活。

前不久,我通讀了李澤厚先生的著作《美的歷程》。美學和哲學是我今年頗感興趣的兩門學科,雖然這與我的專業學科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繫,但它們卻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說明。

於是,相應的體現在石窟藝術上,如割肉喂鴿、捨身飼虎等悲慘的佛經故事成爲壁畫的主要題材,這無疑是悲慘現實的藝術寫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徵卻是寧靜、高超、飄逸的,正是這與人世間的強烈反差,使得人們把絕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託在它身上。此時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理想美的高峯。

初始,盧照鄰駱賓王使詩歌由宮廷走向生活,劉希夷張若虛又使之變而爲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傑繼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靈的感傷,化而爲壯志滿懷求建功立業的具體歌唱;終於,陳子昂喊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後,邊塞詩、田園詩各擅勝場,前者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後者優美寧靜,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氣魄,天縱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惟其有盛唐,纔能有唐詩,有李白。

它們的出現離不開人的覺醒這個主題,是這個“人的主題”的具體審美表現。

這是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來是如此客觀地描繪自然,卻只有通過高度自覺的人的主觀品格纔可能達到。

我沉思良久,感慨萬千:創造美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參與的。這樣的創造就如同我們寫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運用了多少華麗的辭藻,講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這些話是否發自作者的內心。一篇平淡樸實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發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讀性。至於後世的獰厲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據我分析,是因爲青銅時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師的話——包括國王和巫師自己,所以他們所創造的饕餮,飽含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後期那些造型,製作者裏許多人也許本身就是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他們的作品即使非常誇張、恐懼,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帶來的美。因此,遠不是任何猙獰神祕都能成爲美。恰好相反,後世那些張牙舞爪的各類人、神造型或動物形象,儘管如何誇耀威嚇恐懼,卻依然只顯其空虛可笑而已。它們沒有青銅藝術這種歷史必然的命運力量和人類早期的童年氣質。

時代發展了,技術提高了,製作精緻了,但從美學的角度看,戰國的青銅反不能成爲青銅藝術的代表。稚拙的饕餮更俱美學價值。這種情景絕非偶然,它同樣出現在漢代的陶塑、陶俑等藝術上。

本書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重要觀念。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

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說戲曲爲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儘管我們後來在知識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險歷程,但李澤厚先生的存在是永遠的,正如對於我們,青春的回憶是永遠的一樣···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6

暑假要求閱讀一本書,我選擇了《美的歷程》。拿到這本書,看着封面,並不能像其他一些書籍一樣,可以從封面猜到一些關於文字內容的信息,充滿了神祕感。在還未打開書之前,先了解了一下大家對這本書的認識:

馮友蘭說過“它是一部大書,是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是一部中國文學史,是一部中國哲學史,是一部中國史。”也有人問過:“這是一本專論?不是。這是一本通史?不是。這是一本散文?不是。這是一本札記?不是”。其實它可以什麼都是,而它又什麼都不是。很多人認爲這是一本很難歸類的書,可以是一本思想書,也可以是一本美學書,因爲它包含了很多哲學分析和美學介紹,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歷史文獻在內。

作者李澤厚本人是這樣認爲的:“大部分的歷史論著把很活潑的文藝創作僵化成死板的東西,許多文學史與藝術史把文藝創作割碎了。我認爲不管是藝術、文學還是美學,都離不開人的命運,也離不開歷史。”所以,它就是一場美的歷程而已。

說實話,這本書初讀起來有些晦澀和吃力,很難走進去。翻了幾頁之後,合上書,似乎什麼都沒讀,內心深處又似乎被狠狠的觸動了一下,腦海裏涌現出前所未有的畫面,似雜亂,又似清晰。於是繼續打開書,隨着文字一行行的轉換,一幅幅畫卷模糊又清楚的跳躍在眼前:遠古時代的龍飛鳳舞、青銅時代的獰厲之美、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漢的浪漫主義、魏晉的人文風度、佛陀的悲慘世界、盛唐的奪目燦爛、中唐的韻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藝海洋。

李澤厚先生沒有用傳統的歷史書般的傳統介紹,它是從陶器、青銅器到鐵器,從詩詞、歌賦到文學,從雕塑、繪畫到建築,李澤厚先生把美與文學,美與歷史,美與哲學始終結合在一起,讓藝術的美感遜色於生活內容的欣賞,讓高雅的趣味讓路於世俗的真實。正如書中寫的“美作爲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傳大成果”。

在美的歷程中,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所有的這些美的作品中,展現的永遠是當時最真實的生活。這些已經逝去的,存在的,即將到來的,每一種美,都將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爲一場美的歷程。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7

《美的歷程》是一部廣義的中國美學史綱要。作者李澤厚在書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美學發展的看法。雖然只是對中國美學史的簡單概括,但其內容卻是提供給了我們更多能夠了解、讀懂中國美學史的引申知識。該書按中國歷史的時間順序,從遠古到明清分別展開敘述,給予了我們對時間軸更清晰的辨別。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具代表性的美,那是那時的人民的智慧,是我們能模仿卻不可超越的美。中國美學,自出現以來,它的變化都離不開人們的社會實踐與精神世界。

《美的歷程》把中國美學史分成十個部分,分別是龍飛鳳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以及明清文字思潮。十個簡短的詞句,卻能概括出那一時期美的最大特點。縱觀美學之歷程,中國的美學發展無不體現了社會的發展,思想的更新,美學藝術中也表現着濃厚的中國特色。例如龍飛鳳舞時代的山頂洞人在屍體旁撒紅粉,這一行爲不再是對鮮明奪目的紅顏色的動物性的生理反應,而開始有其社會性的巫術禮儀的符號意義在。(《美的歷程》原句)中國自古就流傳着很多關於神明的故事,而從巫術禮儀的產生髮展到後來美學中所表現的關於神明的產物,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在神明這一方面的歷史的神祕莫測。

對於中國美學歷史的講述,作者延伸到了器物、青銅、文學和書法等領域,在與中國歷史的結合下討論了中國美學的發展。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變化,少不了實踐生活的因素對其審美意識的改變。龍飛鳳舞時代的遠古圖騰、符號和標誌,也許是當時氏族部落的一個共同意識形態或觀念體系的代表標誌,那些圖騰符號可能是當時他們對龍蛇以及巫術禮儀的想象、做法。再到青銅饕餮,青銅本身以及它身上所繪製的圖案,莊重嚴肅,帶有恐怖且不能侵犯的感覺,美學到這一時代的發展,顯現着統治者對自己權力的重視以及自己位高權重的地位。先秦國家尚未統一,兵荒馬亂、不得安寧的中國大地上,各國人民對國家統一、生活安定的美好向往也在促使着這一時期美的發展。先秦理性精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使百家爭鳴發生了,宗教也得到了發展傳播。可見,這時的中國美學會帶有儒家及宗教的特點。屈原是楚辭的代表性詩人,那時社會逐漸擺脫了巫術宗教的束縛,禮儀舊制也得到突破,所以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也更加嚮往自己構造的浪漫主義世界。正如《離騷》中屈原所述——忽反顧以遊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中國從魏晉到明清的發展歷程,經濟不斷得到提高,特別是在唐朝出現了盛唐時期的繁榮景象,各方的交流溝通逐漸密切,文化與宗教也得到了碰撞、傳播,娛樂文化、文學藝術等也不斷髮展至民間。佛教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從過去到現在,中國的美學史上都少不了佛教的美學因素,敦煌莫高窟算是一箇中國美學有關佛教這一特點的代表性建築。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也給了人們更多對於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思考的機會。正如宋元時期出現的“非無舟人,止於行人”理想與審美。宋元時期的詩詞更多的是對自然的讚美與嚮往,表現了美好生活改變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隨着時代的進步,對美的追求已下至民間,人們對於美的表達更加精細漂亮,美的形式也豐富多樣,文學、建築、器物等等,都是美的體現。從古至今,中國美學都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不斷髮展,並且融合體現着人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中國美學史,從古至今的美。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8

美從生命開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

——題記

曾單純的以爲,美只不過是一種客觀存在;曾天真的以爲,自己早已明白了美的真題;曾可笑的以爲,美是遙不可及的;曾簡單的以爲,美就是秋日梧桐靜靜灑落的身影,就是金黃的銀杏葉緩緩飄落的畫面。鏡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賞……

看着喧鬧的人羣,浮華的城市,闌珊的燈火,斑駁的光影,如晝的黑夜,我十分迷茫、困惑而又矛盾。美到底是什麼,美究竟在哪裏?美是柳永的楊柳岸,還是李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寧靜的月光,還是午夜夢迴,故鄉依舊的悠然?於是,走進《美的歷程》,走進美的記憶,感受美給予心靈的寸寸溫暖,完成了心靈一次矛盾掙扎而充實圓融的洗禮……

鳥瞰着美伴隨着時間流淌千年的痕跡,漸漸發現,美是有生命的,她打開了每個時代的靈魂,她給予人們感性自覺與理性思考。漸漸發現,她擁有深厚的生命厚度與長度,她播灑智慧的光芒讓人性在天地間閃耀。漸漸發現,美是莊周夢蝶那剎那的微笑,是孔子憂天下那沉重的腳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絕唱,是敦煌的飛天,是魏晉的風度,是盛唐的青蓮,是夢斷紅樓後的蒼涼與寂寞。真正的美是讓人的靈魂顫動的。她帶給人心靈的不僅僅只是那短暫的快樂與幸福,還有那記憶深處瀰漫飄逸的一縷芬芳。

陡然發現自己對美的認識的淺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卻忽略了美的本質,忽略了美帶給人心靈的如生命紮根般的永恆感動。美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她來自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溫暖而愜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聽與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間去容納,需要用整個時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誠透明的靈魂去感知。生活給予美以生命,美給予生活以感動。

《美的歷程》終於讓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與自然的交流與相互和解,是需要從生活的點滴中去仔細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鏡的心中才能看見,同時看見自己的內心感動。從《美的歷程》中,我讀懂了生活,讀懂了美那澎湃無限的生命力正是來自於生活,而這種生命力需要我們用對生命的熱情去感知,只有這樣,美才能在眼前昇華,真正富有一種動態的美感與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靜止虛無、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們對美的理解在世俗的海洋裏一點點墮落與沉淪,那歡笑過後的蒼涼,幻滅,空虛,虛妄,在黑夜裏,在月光下一點點發酵,破碎。美在這個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憂慮如影相隨,面對着那殘陽之下漸漸升騰的喧囂……

千百萬年智慧與生命的積澱在眼前的城市裏流浪,沒有歸宿與認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總是有規則地出發與迴歸,無論世事滄桑卻依然生生不息,綿延不止,她沉睡於每一個人最初清澈的記憶,一夢斑斕,夢醒之後依舊浪漫,感動,絢爛,美的尊嚴傲然於天地之間。“生活永遠都不會拋棄如此深刻的感動,從古至今。”《美的歷程》低語着。

從先秦百家對自我精神來去的溯源到魏晉名士對於人的價值、文的覺醒的求索到南宋有無之境的深刻探討,先人對內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爲外在物質追求的另一面,承載了太多沉重而偉大的思考與記憶。從自然走向人類本身,從對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對自我意識的發掘,神祕的圖騰,古拙的漢塑,靈動的書法,哀婉的紅樓,虛實相間的山水人情,都是歷史在尋找美的最初的載體。《美的歷程》引領我從感性的思考,從親歷式的閱讀體驗中去觸摸生命之美的溫度,追尋美的足跡,獲得美的感悟與啓迪。

我彷彿觸到了這個文明古國心靈的歷史,彷彿經歷了千年以來懸於靈魂深處的感動。在美的感召下,生命變得敞亮而豁達,平靜而深邃。

作爲人感性認識中自覺觸發的一種意識知覺,作爲一個時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於每一個人內心的深處。當外在的美使生命與感動合拍的那瞬間,我們需要做的,是聆聽生命之大美,是讓自己的心靈與美相交融,併成爲內在美的自覺載體。

一如莊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拋棄,甚至把肉體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與意識相剝離,最後還剩下什麼?是一種永恆靜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續,是一種面對自我世界的偉大思考和假設。生命成爲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識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動。莊子把如此抽象的內在的美的感動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價值的提升與意識的超越是美的終極意義與價值。這樣的灑脫與超然,這樣的大徹大悟是怎樣的一種美的境界?她如扶風而來的笛聲,直抵我們的心靈深處。

一剎那的感動,在千年風霜間永恆……我浮躁的心終於安靜下來,窗外露臺的一角有紫藤蘿在柔風中輕歌曼舞,那隨風飄搖的律動如生命的呼吸與吐納於這林立的樓宇間,澄澈,絢爛,沉靜,驚奇,原來美可以在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時間的流裏潛滋暗長,只因愛美的心,生命的力,溫暖的情。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9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也是我求學時期最早接觸的一本專業美學的書,直到現在我依然愛不釋手。李澤厚先生用十幾萬字、十個章節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從遠古到明清的“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卻又回味無窮。李澤厚先生用一些異常簡潔明快而又高度凝練的原創概念闡釋、鋪陳、思辨了這次美的歷程,雖然彰顯出作者寬闊的視野、深厚的積累,但是在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是在並不深刻理解的情況之下,開始了這場匆匆的美學旅程。

追求美卻是每個人的本性。但是,什麼是美?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中國美學的着眼點在哪裏?等等,這些問題卻是一直以來人們不能很好解釋的。作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在遠古圖騰、青銅器亦或者是詩歌、小說中都發現了美,而這些是普通人並不曾發現或沒有注意的,這點給了讀者們新的視野。

例如書中提到的'的“青銅饕餮紋”書中說,青銅饕餮之所以美,不在於這些形象如何具有裝飾風味,而在於這些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極爲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那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須的血與火的野蠻年代。這種種兇狠殘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種真實的稚氣,從而使這種毫不掩飾的神祕獰厲,反而盪漾出一種不可復現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氣派的美麗。因此李澤厚說,這些饕餮儘管極力誇張猙獰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種稚氣甚至嫵媚的東西,有一種原始的、天真的、拙樸的美。而近年戰國中山王墓的大量銅器很標準,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漸失去遠古時代的象徵意義,而更多成爲玩賞的對象,或賦予了倫理的含義。那祭祀禮器,儘管也有龍有鳳,卻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銅饕餮的最後一個段落,李澤厚說:“當青銅藝術只能作爲表現高度工藝水平的藝術作品時,實際便已到達它的終結之處。戰國的青銅巧則巧矣,確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與前述那種獰厲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較,則力量之薄厚、氣魄之大小,內容之深淺,審美價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別。十分清楚,人們更願意欣賞那獰厲神祕的青銅饕餮的崇高美,它們畢竟是那個‘如火烈烈’的社會時代青神的美的體現。它們纔是青銅藝術的真正典範。”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詩詞歌賦中,李澤厚先生也展示給了讀者一幅屬於詩詞歌賦特有的美圖。正如作者所說“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而以小說戲曲爲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興趣的就是明清文藝的世俗人情。“這是又一個廣闊的對象世界,但已不是漢代藝術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蠻勇力量的凱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社會風習圖畫。”

縱觀《儒林外史》、《西廂記》、《紅樓夢》、《聊齋志異》等等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令讀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們的所表現的是一些平淡無奇然而卻比較真實和豐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讀者們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儒生們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況。《紅樓夢》所描繪的是四大家族的興盛衰亡,描繪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可以很好的表現了這一世俗生活的表現。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愛情,正如《西廂記》,雖然在當時被列爲違禁的書,但是其中貼合普通百姓的愛情描寫深深吸引了許多讀者,許多人並不在意那所謂的“禁”,還是通過各種方式一讀此書,連《紅樓夢》中一直循規蹈矩的林黛玉都讀過此書。可見,這種世俗生活的、所表現出來的“美”對廣大讀者的吸引力。

“這種書俗文學的審美效果顯然與傳統的詩詞歌賦,有了性質上重大差異,藝術形式的美感遜色於生活內容的欣賞,高雅的趣味讓位於世俗的真實”,這裏沒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沒有真正報復雄偉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而這種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顯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實,引人入勝。

《美的歷程》還揭示了另一個與平時的教育不一樣的視角。一般普遍認爲,某一個詩人的風格特點是統一的,很少會對其詩歌、詞分開單獨研究其特點,但是,此書卻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觀點,如韓愈,“同一個韓愈,與進攻性、煽動性、通俗性的韓文相併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艱澀的韓詩;儘管‘以文爲詩’,但韓詩與韓文在美學風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韓愈,文中還提到了柳宗元、韋應物等等的詩文,“經常是這兩個方面的複雜的統一體”。這也給讀者們不一樣的視角,是相關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單獨的研究這些詩人。

我認爲,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瞭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0

我讀《美的歷程》可以算是個例外,這本書罕見的厚,全書377頁,感覺是我看過的唯一比這本書厚的就是半部《資治通鑑》。買書我可沒這講究,不分厚薄,只管喜歡,先從架子上不分青紅皁白,檢面善的就抽出來,交款的時候再把書擺到檯面上,價格質量做一番綜合衡量天人交戰,之後拿上三、五本飄然遠引。

長話短說,那天在三聯,我忘記把《美的歷程》從購物車裏面抽出去,就這麼把它買回來了。(不知道這無意識的行爲是否也埋藏着什麼潛在動機?)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心疼,88塊錢!!!不過這本書貴也有它的原因,全書收錄214幅精美插圖照片,其中大部分是彩色的。看在這錢的分上,再厚的書,也要咬牙看下去。如此,我在廁所裏開始了《美的歷程》。之後我發現了一個道理,看插圖多的書自有好處,就是看的快,成功感強烈。一次如廁,我最多看了50頁。但也有慢的時候,比如在上“魏晉風度”那一章的廁所時,我一次就耗費了將近30分鐘。原因是我看到了非常好的一幅圖片:河南洛陽出土的一尊北魏時期泥塑。在描述這泥塑之前,我要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問題我出了廁所馬上就問了我的女朋友,她的回答讓我非常高興,其智力水平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我們心目中的古代人是個什麼樣子?爲了讓大家有充分思考的時間,我這裏先分個段。

答案我自己說出來吧:峨冠博帶,寬袍廣袖,對於武俠小說看多了的朋友,古人有時候腰裏還配着一把寶劍,總之,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小時候讀郭沫若的《屈原》,裏面畫的屈大夫就是這個樣子,後來看過的所有古人造型也都是一個模子(可能最近中央電視臺拍的《笑傲江湖》裏面的餘滄海算個大例外)。但你來看看這塑像(書中163頁),在頁面的右下角,一個小小人縮成一團,抱頭坐在一塊圓形石頭上,只能看到聳起的雙肩和一頭亂髮。這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在爲什麼而痛苦悲傷?靠,簡直就是個小哈姆雷特,說它象哈姆雷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頭髮都打着卷,貼在頭皮上。就是這個泥塑,讓我在馬桶上憋了半小時,不是沒有收穫,出來的時候我帶着這樣一句話,讓我的女友五體投地:不瞭解中國的歷史你會看不起中國,瞭解了中國的歷史你會覺得這不是中國。現在,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對於作者的學養除了敬佩我沒什麼好說的,而且,單憑那麼多漂亮的圖片,我花這個價錢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樣,再好的書也有打折的時候,別的不說,我那本插圖版精裝《西方的智慧》就是半價買的。就一句話,萬一哪天你們誰看見這本書打折處理了,可千萬千萬別告訴我。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1

我有幸讀到這本書,並得以在炎炎夏日靜下心來,以美之名遊走在歷史的罅隙間,流連忘返。

我從書中有了中式美學的初印象:拙而樸,簡而精,韌且潤。早期的陶土容器,青銅禮器,發揮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展現最原始樸素的信仰。詩三百是簡單上口的字句,精要展示了當時的生活圖景與追求。隋唐的佛像,以刀刻入山石中,卻展示出流暢的線條,塑造出慈悲溫潤的眉目……一路走走停停,站在當下多元化的文化洪流時代,回望過去涓涓細流匯聚成海,終於覺得自己隱隱抓住了中式文化的脈絡與底蘊。

美是她本身,也是觀察一個時代整體氣象的窗口。

美承擔了一個時期的認知程度。猙獰的青銅饕餮及"巫師"的存在,恰恰是認知水平較低的先民對自然的想象,並與治理羣落相銜接的產物,而到春秋戰國時期,儒學則把關注的點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倫中,並生髮出以此爲中心的禮樂制度,樂曲歌舞便有了端莊的"禮"的姿態。

美是有因果的,反映了政治,經濟,社會百態。魏晉時期政治環境的混亂卻解除了思想界的束縛,人們開始了迷茫的發問,不問那由虛無想象構成的神明,而是問自然宇宙,問自己的內心,終於出現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悵惘心緒,流出一絲空靈之美,也成就了"顧日影而彈琴"的嵇中散,與友人在搖亂竹影中高唱"世故紛紜,棄之八戎",那狂狷不羈的名士們終於因其絕美的風骨,在我眼前越來越立體……大唐盛世,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肥美之態的盛行也有了緣由。宋時南遷完成,朝堂重文輕武,理學興盛,美也愈發婉約含蓄,"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空漠之嘆便有了歷史的厚重感……美在一段時空的多種因素下孕育出來,又在這些因素之上給人以精神的慰藉。

美是無疆界的,我也窺得了她跋山涉水而來的歷程。時間座標來說,李澤厚老師展現了北魏前的佛像故事,印度本土佛教色彩濃重,多野蠻血腥,教人逆來順受,忍受世事不公的現實,而隨着李唐盛世的到來,觀念的開放生活的安穩,佛像故事趨於"極樂",也就更爲本土化了,宋後佛像線條更爲柔和,較唐時清瘦,融入了宋的氣質。地理座標來看,較遠的克孜爾石窟有着鮮明的異域風格,伴着駝鈴聲聲進入敦煌、雲岡,佛像就親切許多,更亞洲的五官,斑斕的色調讓人移不開眼睛,進入伊洛之畔,龍門佛龕甚至生出天人合一的意味,爲本土所用了……遍歷了這段時空,才能品到美的動態演變,和而不同。

當然,但看美本身,就十分讓人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中國山水畫就帶有中式牧歌的美感,從概括意境的追求,到多義性的風神之美,再到精緻明確的細節感,靜中有動,巍巍高山似有晴嵐流動翻涌,鳥獸被定格在畫上,卻好似下一秒就會發出婉轉鶯啼,或者撲出畫面……我國文字自帶了音韻美,《詩經》中賦比興,詩律詞格,明清小說更是朗朗上口,帶有坊間的市井氣息……

以美的名義,我感受到了美學的發展邏輯,她有繼承,又擁有時代的烙印,才成爲"變異而多彩的巨川",她擁有相通的人性奧祕,爲後人長久欣賞,"心理結構是濃縮了的人類歷史文明,藝術品則是打開了的時代魂靈的心理學",由此看來,美也是人類認識自己的鑰匙。

感謝這趟簡約的巡禮,讓我對美的過往產生哲思,又對美的未來充滿期待,更學會以美之名,品味萬物,在感性與理性中達到平衡,尋找真與善。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2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需要讓我去給“美”這個字填充使它變得不抽象,我會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物象來解釋。當再問我“什麼是美”,“美從何而來”,我會意意識到自己不懂美。讀了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我對美才開始瞭解。不是冗長的資料,讀起來會有散文的趣味。我喜歡的是書中把美的發展歷程聯繫到了人類精神文明和社會時代發展上。

從史前文明的“自義農,至皇帝”到明清時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龍飛鳳舞的圖騰文和原始歌舞,第二章的青銅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時期對"神"的普遍觀念。人們的文明還是在思想啓蒙階段,對美的執着來源於心中的敬畏。其表現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階級統治者的美好幻想。之後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漢浪漫,文晉氣質。人類文學啓蒙到初步形成格局,類似於詩經的賦比興,諸子百家,到後期魏晉南北朝曹氏三傑,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詩歌又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折的新興文化的端倪。楚漢浪漫又發源於地主階級追求生活的豐滿。文晉風度又顯現出門閥士族"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價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爲了執政者融合儒家文化鞏固統治。從各個時間的作品可清晰看出。最後的幾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詩讓美開始有了自由的形式,人們開始抒發自我意識,把主觀情緒融入進作品。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則更多的表現了人的現實生活的悲傷和下層市民的希冀和願望。還有近代人們對於表達的要求更直白,直接導向本質的現實生活。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晰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話題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術圖。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爲聯繫到了康德哲學,更喜歡書中感性的文字,有趣的看着中國文化在藝術長廊的發展。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3

說到“美”這個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會浮現各種各樣的圖景,這些是被我們從心底認可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處風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詩詞……我們每個人對“美”的定義又各不相同,就像我們在勾勒描繪“美”的時候,往往那些視覺上美的衝擊會讓我們印象更深刻一點。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哲學家李澤厚先生的著作,書中有太多的精華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初中的美術課上,當時老師是在講中國的美術史,順帶提到了這本書,自己也挺好奇的,課後就去圖書室借了這本書。當時讀的時候,對李澤厚先生筆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所以這本書很快就讀完了,但是這一遍並沒有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隻能算是走馬觀花式的瞭解了一下,大概瞭解了全書的大致結構而已。等到現在重讀的時候,才懂得先生筆下描繪的是一種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筆下,“美”是一種生命,是一種賦予物件生命的神聖之物,它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更是一種對人類文明的敬仰,是從宏觀角度鳥瞰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藝術。

在這本書中,我們感受到的美不僅僅侷限於視覺上的,是從多感覺角度來認知的。全書的脈絡十分清晰,共有十個章節,從遠古走來,走向文明。不得不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特有的美,無論是龍飛鳳舞一般的圖騰、陶器,還是行雲流水一般的詩作文章,還是琴瑟簫笛一般的宮廷樂器等等,我們難以分出個更美一籌,我們也無需分辨。

我第一次讀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當時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爲什麼也可以是一種美?直到現在再想起的時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種美,這種美是客觀的,需要人去實踐感知的。就像孔子和莊子,這種儒道互補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文明的一種需要,更是一種對“美”的審判。

再往後面的“浪漫主義”、“魏晉風度”,更是橫掃歷史的藝術佳作,在當時,可能是普遍,不足爲奇的。但是,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至今還能留下來,爲後人所傳誦,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懷逸興壯思飛”的李白,他的詩詞有豪放之美,彷彿是時代最強音;李清照的“悽悽慘慘慼戚”,又是女子的一種美,令人動容……

最後一章的明清階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諷刺的,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都是別樣的文明。它體現出來的世態炎涼,體現出來的悲歡離合,都成爲了那個時代的縮影,都爲文明研究,藝術鑑賞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作爲歷史的接班人,應當多多發現其中的美學意義,不能僅僅作爲旁觀者,當然更不能褻瀆。

“美”的範疇是無比寬廣的,可以是視覺上的,也可以是聽覺上的,在這些方面完全是沒有定義的。只有有人欣賞,哪怕僅僅是角落裏的一朵野花,我們便可以稱之爲美,至於是哪一種程度上的美,這自然是要看個人的了。有人可以將其畫出來,有人可以將其舞出來,形式不同,給人的感覺也就不同了。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4

隱者在人們眼中似乎是獨居山林,遠離塵囂之人,然而一個真正的影視不應該只是避開門前的車馬喧囂,而應該在心裏修籬種菊。

說到隱士人們往往會想到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五柳先生———陶淵明。人們總是覺得他避世脫俗超然世外,然而在李澤厚先生的研究中,陶公卻有一種不一樣的形象“超然事外”。在中國的傳統美學中人與自然應該是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在魏晉時期,這天人合一的“理想”在社會矛盾衝擊中,早已被許多人忘記了這個時代涌現出:二王,竹林七賢,王謝等等名士。這類名士都在探究生命的意義,但是真正打動我的是陶潛。

從“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彭澤縣令”到“寄情自然,愛戀簡樸生活的隱士”陶潛講真與衆不同,雖然同樣是採取這種所謂“政治性退隱”,但它與阮籍的“憂憤無端,任性終日”是不同的,陶淵明做到了真正退隱。他在權利傾軋後留下的傷痛,他在迷失惆悵之後的傷痕。這一切都足以打倒他,但他選擇鳳凰涅磐。他選擇用心靈的澄澈來對抗迷茫的現實。他在山水之中賦予他的美學思想無盡的生命力。他在其中尋求“真意”,尋求美學哲思,他儘自己所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的他,讓後世的研究者們爲之癡狂。在陶淵明眼中自然景物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景物並不只是一堆僅供觀賞,滿足五官感受的死物,而是慰藉心靈的有靈之物,他並沒有真正的脫離世界,而是通過避過喧囂之事,在塵世中找到他的幸福。他借《山海經》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他不僅僅是一個天人合一的隱者,更是一個大自然的崇拜者。

陶淵明的隱避,美在他用超然世外遠避塵囂的勇氣,美在他將自然內化於心外化於情留給後世文學的珍寶,他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給中國美學歷史一個新的打開方式。中國傳統的意境可以理解爲“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恰恰是“天人合一”的點綴。歷史上還有一位隱者,他是唐代的寒山。寒山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後出家,三十歲後隱居。他沒有陶淵明那般動盪折磨,卻又這般相似,他們歸於山林,成就“天人合一”這頗有殊同歸之感。

寒山詩云;:“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寒山的灑脫是看清了塵世喧囂,而後選擇在心裏修籬種菊,他大概早已把環境和佛道融於內心了。寒山浪遊天下,最後選擇皈依佛門,隱居天台,和高僧暢談,隱修於世。在大唐盛世,他爲何要做隱者?因爲他無法在塵世中求得榮耀,在三十歲以後,他是被迫走上一條與流俗文人不同的道路。這期間,他要經歷多少折磨和自我超越,才能擺脫塵世的束縛,跳出世俗主流的價值觀,獨自爲自己尋找一個生存的依託。

寒山之道不僅美在冰未釋霧朦朧的山林幽景,而且還美在與促進了佛學、哲學與自然的合一。他用他通俗易懂,機趣昂然的詩作,陳述自己的境遇爲世人指點迷津。他以超世之心行入世之事,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只有在唐朝這樣的盛世年華才能孕育。

不同的時代背景卻成了美學發展的催化劑,每個時代的隱者都有着自己的風範,他們在尋求生命意義的路上留下藝術,締造了美,描繪了歷史。他們交給自己的這張答卷,也帶給了後世的人們豐富的寶藏。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5

試問,《美的歷程》,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馮友蘭說過“它是一部大書,是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是一部中國文學史,是一部中國哲學史,是一部中國史。”也有人問過:“這是一本專論?不是。這是一本通史?不是。這是一本散文?不是。這是一本札記?不是”。其實它可以什麼都是,而它又什麼都不是。很多人認爲這是一本很難歸類的書,可以是一本思想書,也可以是一本美學書,因爲它包含了很多哲學分析和美學介紹,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歷史文獻在內。而李澤厚本人卻認爲“大部分的歷史論著把很活潑的文藝創作僵化成死板的東西,許多文學史與藝術史把文藝創作割碎了。我認爲不管是藝術、文學還是美學,都離不開人的命運,也離不開歷史。”所以,它就是一場美的歷程而已。

再問,《美的歷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美?

李澤厚說過“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的“有意義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在《美的歷程》中,你會發現從遠古時代到明清時代都有着各種各樣別具一格的美。你看遠古時代的龍飛鳳舞、青銅時代的獰厲之美,到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漢的浪漫主義、魏晉的人文風度、佛陀的悲慘世界,再到盛唐的奪目燦爛、中唐的韻外之致,帶來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藝海洋。你會發現在整個歷程中,它不是如同傳統歷史書本般籠統介紹,而是從陶器、青銅器到鐵器,從詩詞、歌賦到文學,從雕塑、繪畫到建築,李澤厚先生把美與文學,美與歷史,美與哲學始終結合在一起,讓藝術的美感遜色於生活內容的欣賞,讓高雅的趣味讓路於世俗的真實。正如書中寫的“美作爲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傳大成果”。

終問,《美的歷程》,這是一次什麼樣的歷程?

在美的歷程中,李澤厚先生如同一位博學的嚮導,引進着我們進入了中國藝術的美的巡禮之中,去細熙品味美的精髓。看過那些古色斑斕的青銅器、秀骨清像的北宋雕塑,閱過那些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美如仙境的宋元山水,通過那些美妙詩詞、歌賦舞曲、書畫雕塑、建築文獻,一步步地帶領着我們走進了文明中國的美的長河。時代的火花在河中沉澱,感染着人們的情感,使得人們流連不已。

聽那些遠古圖騰的神話故事,看那些饕餮獰厲的商周銅器,視那些巍峨壯麗的秦代建築,賞那些古拙渾厚的漢代畫像,在森嚴絕美的佛窟雕塑前,在霸氣連流的晉唐書法裏,在那氣韻誘人的宋元畫軸中;學《詩經》的賦比手法、屈原的浪漫主義,頌魏晉的神骨風度、唐宋的情趣意境,意明清的憤俗感傷,美更是經歷了浪漫世俗、傷感、批判現實三個階段,美的歷程如同血脈流尚下去……每一個不同的歷史歷程,美的演變都和其特定的歷史背景相結合,不同的時期帶來不同的美的形態,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美輪美奐的美的歷程。

在美的歷程中,淌過歷史的長河,你會發現不論時代如何變遷,美的形式如何變化,美的意義如何不同,在這些所有美的作品中展現的永遠是當時真實的生活,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也沒有任何的無病呻吟,這些美是歷史的沉澱,是內心的寫照,是那個時代人民的精神源泉。所有的這些創造之美,都需要真情投入,因爲美始終來源於真實,來源於社會,來源於人民。

在美的歷程中,淌過歷史的長河,你會欣賞到這千百年來的人民的智慧和生命的深邃之美,享受到歷史長河中綿延不止的記憶之美,這些美始終引領着我們去觸摸生命的溫度,追尋着美的足跡,在未來中尋找着美的歷程,正如李澤厚在書中結尾中寫的“俱往矣,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6

一本書是否受歡迎,我認爲關鍵在於是否有吸引人之處。而吸引就要靠書中的內涵體現出來。

這個寒假,我在閒暇之餘讀了一本書叫做《美的歷程》。這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個文化英雄”李澤厚先生寫的。在我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書中的許多圖片在我的歷史書上也出現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更是激發了我對讀書的興趣。因此,這個寒假,開始了我的“美的歷程”。

從盤古開天闢地,美便貫穿整個歷程。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美的歷程》分析了不同時代的美學特徵。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閱讀這本書,我認爲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震撼”這厚重的詞已不足以表現其中的分量。通過藝術之美,讓讀者品味歷史藝術美之瑰麗的本質。與單純文字審美有本質不同,作家李澤厚的美需要歷史、美術、文學等全面的知識積累。讀書時,爲中國藝術而感到震撼,同時,也無奈於自己的才疏學淺,讀書的過程中感到吃力。自以爲,這本必讀的美學的理論,應更深層次地研讀。認真、仔細地閱讀,感受心靈的震撼。

我認爲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插圖多的書,我們往往讀得很快,大多數看的都是圖片,很少去看文字。但,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卻有一種想要在琳琅滿目的文字中遨遊的感覺。書中的文字給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感受着圖畫中的深層含義。這種正如作者所說的物質勞動力與精神勞動相分離與適應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這是一本叫我讀懂文化心理的書,這是一本美學欣賞的啓蒙讀物。

這次讀《美的歷程》知識泛讀,相信在以後還會經常性的拿起這本書來自習讀,細細品味美學的價值。因爲我還想享受閱讀《美的歷程》的過程。最後還要感謝李澤厚先生的作品,讓我對中國美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更甚者《美的歷程》就是一件藝術品,值得細細品味。美作爲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我認爲,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瞭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7

《美的歷程》是李澤厚先生創作的文藝理論著作。其從夏朝的青銅器到先秦的理性精神,再到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最後由明清的文藝思潮結尾。其中無不體現着每個朝代對美的不同要求和展現。

文章開頭以中國的歷史博物館切入,從而講述到青銅器的紋飾和巫史文化。作者認爲在青銅器中的饕餮紋樣是爲了展現一種神祕的威力和獰厲的美,但這種美不是誰都能欣賞的,只有文明越進步才能夠欣賞這樣的美,這讓我體會到了美與美的不同,獰厲也可以很美。在具有濃厚宗教性質的巫史文化中,作者認爲龜從、筮從是最重要的,超過了其他任何方面和因素,包括帝、王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從中我體會到了巫史文化對於當時的人們的重要,在當時與物質勞動同精神勞動的分離與適應,出現了最初的一批思想家,他們就是巫師,是原始社會的精神領袖。可見巫師在當時是引領思潮的人物,因而可以將統治階級存在說成上天的旨意,從而達到統治階級對下層人民的控制。

而後,文章展示了魏晉風度。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新思潮,其特徵就是人的覺醒。作者認爲但這種覺醒,卻是通由種種迂迴曲折錯綜複雜的途徑而出發、前進和實現。文藝和審美心理比起其他領域,反映得更爲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但這就是魏晉風度的美,是其他朝代所沒有的獨一無二的美。

宗教是異常複雜的現象。它一方面矇蔽麻痹人們於虛幻幸福之中,另方面廣大人民在一定歷史時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經常是對現實苦難的抗議或逃避。作者又繼續寫到唐朝,寫到唐朝的佛教石窟藝術,壁畫,佛像等無不展示着石窟藝術的美。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石窟藝術在敦煌莫高窟,裏面美輪美奐,彷彿在告訴世人它曾經的美麗與輝煌。

繪畫藝術尤其是山水畫的高峯在宋元。在這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文化發展十分繁榮。其最爲出名的就是山水畫,中國山水畫不是門閥貴族的藝術,而是世俗地主的藝術,是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結果。

讀這本書,彷彿在美的海洋裏遨遊,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美的力量。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8

歷史的滄浪孕育了美的歷程,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了未來。

從“龍飛鳳舞”的遠古圖騰到巫史文化的青銅饕餮;從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漢浪漫主義;從魏晉風度到由悲慘虛幻走向世俗的佛陀世容。亦或是詩歌與音樂締造的大唐盛世,百花齊放名家輩出的中唐韻致,還是田園牧歌的宋元山水,市民文藝迴歸主流的明清思潮,李澤厚先生帶着我們走過歷史,從遙遠得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作一次美的巡禮。

美是精緻的詩歌、繪畫、音樂,也是蠻荒時代稚嫩的語言符號,不成熟的宗教崇拜。文化作爲美的載體,它依託於歷史,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歷史的走向。如果將這個載體比作一棵繁茂的大樹,那麼王朝的興衰榮辱,經濟的繁榮萎靡無疑是它龐大的根系,而美也便在春華、夏花、秋實、冬藏的時光中悄然而生。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造字之初,這種象形藝術還是不自覺的生髮,到魏晉時期“時人目右軍之書,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完成了由篆到隸,由隸及草再到講究氣韻的二王行草。門閥士族們有了自給自足的經濟莊園,世代世襲的社會地位、政治特權,由環境轉向內心,由自然轉向藝術,尤其對書法藝術的追求達到了極致,書法藝術如春風拂過青草般欣欣向榮。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開口便唱出了大唐詩歌的最高音。經歷了漢賦楚辭、四言詩經、五言詩體、六朝駢文,一春的滋養,王楊盧駱,詩仙詩聖……紛至沓來,唐詩在這片軍事、政治、經濟空前強盛,文化包容並濟的土地上如花般盡情綻放!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喻畫已成爲宋元時期的社會的風潮。從無我之境到追求詩意再回到有我之境,世俗地主士大夫們在城市生活相當發達的社會環境中,將世俗地主的藝術折射在中國山水畫上,繼盛唐花期之後結出清新恬淡的果子。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菸絲醉,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佔的先。”明清文學中盡是傷感與嘆息,世間美好的一切莫不是紅樓一夢,在全面閉關自守,儒家正統理論的冰雪之下,整個社會對一個春天新時代到來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文化經歷了漫長的冬季,隨着一聲春雷乍響,近代工業革命,西方文化以現代科學爲依仗強行侵佔了華夏千年以來文化的淨土,之後人民開始盲目崇尚西方嚴謹科學思維模式而對我們的古老文明的美學哲思棄之不顧。這是一個沙塵滿天的初春,我們在艱難的學習中重新找到了自我,在探索中學會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們陶醉於鋼琴的優美旋律,亦欣賞瑤琴的流水知音;我們喜歡色彩明媚的油畫也愛“運墨而五色具”的傳統繪畫;我們津津樂道國際象棋的趣味橫生亦敢於挑戰圍棋的千變萬化……

彌沙漸漸散去,春風微雨拂面,《易經》初九爻“潛龍勿用”,緊接着便是九二爻“見龍在田”。新時代與藝術聯姻,我們共同期待“飛龍在天”,迎接盛夏花開。俱往矣,美的歷程指向未來!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19

第一次接觸到《美的歷程》這本着作應該追溯到大一下半學期的自然設計課上。由許多民間藝術的片段中逐步引申到華夏5千年的藝術的承接和脈絡,讓人不覺感嘆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本書比較宏觀簡略的介紹了從遙遠的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社會中藝術的演變和意義。雖然宏觀簡略,但又不乏精闢和獨到。從我最概況的意識中我僅把這一脈絡初步分爲三分,分別爲圖騰,精神和詩詞文賦。從這三個大的抽象事物中細分爲本書中原有的具象事物,即爲遠古時期的圖騰。形式歌舞,青銅,先秦對的理性精神,楚漢的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榮,盛唐之音,唐文化,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藝思潮這些。本書作者李澤厚就以這個脈絡介紹了藝術之美。

曾經,對於民間藝術中的剪紙很感興趣,從剪紙的內容來看,有許多以蛇,雞,魚等動物爲載體,這種形式藝術盡然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交叉重疊了各種階段的原始社會中,激烈戰爭和安定平和交錯不斷,其巫術禮儀,原始圖騰和其他符號都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根據當時的生活環境和狀態,人類自身的生產和擴大在生產,繁衍子嗣的期望似乎就寄予在這些有很強的繁殖力的動物身上。雖然僅是一些根據的猜測。

對於青銅器上的紋飾,我也有着極大的興趣去了解。隨着階級的產生和等級制度的確立,青銅紋飾也隨之變化。從原始的質樸天真到隨後的爲了統治維護地位的權利的凌厲,這些轉變和衍化都是付諸與地位權利和力量。

以兇猛的怪獸或動物爲代表,象徵着神祕,恐怖,突出恐懼,殘酷,兇殘,這是和當時混亂暴力的戰爭時代有關,在這些怪異形象爲象徵符號,指向了某種似乎超出了時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他們的美並不在於裝飾風味,更注重的是內在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性,配上沉着,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成功的反映了那個時代所要傾訴的精神。

整本書其實一直都是用歷史的文明與實踐相結合來敘述藝術的歷程,試求社會對文藝的影響的規律,尋求社會根源。

在中國的造型藝術來說,線的因素體現着中國民族的審美特徵。不論是書法,水墨,還是建築,線的藝術都恰好與情感有關。在書法中每一筆都彰顯着那個時代中國獨有的骨風精神,建築亦是如此,方形,長方形的土木建築與國外尖。高。直的那種聳立截然相反。簡單樸素的單體構成了複雜嚴謹的羣體,權利永遠有個載體存在,像是飛檐,牌坊,祠堂,宮殿等。但始終,在中國,浪漫主義永遠也脫離不了古典理性的範疇。

在文學上,從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漢的浪漫主義到魏晉風度到盛唐之音,中唐文藝,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思想,都在展現着社會問題的根源。

在《離騷》中,屈原用最浪漫炙熱的神話故事,展現的確是理性的覺醒。與楚辭相對應的是漢賦,用極力誇張的修辭手法描述奢華的生活,力圖展示融化在琳琅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

在淵源流長的文學中,我尤其喜愛魏晉時期文學作品所要表達的精神世界。魏晉不僅是一個新世紀的開端,更是哲學重新審視解放的,收穫空前的時期。思辨哲學得到了深度和廣度的認可。本書是以王弼爲例,代表魏晉玄學,不但超出了繁瑣迷信的儒漢,而且勝過清晰和機械的王充,重新尋找和建立理論思維的解放歷程。這種覺醒,通過深發感嘆突出生命促短,人生無常的悲傷,對生存和死亡的感慨,像是曹氏父子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呈現的是這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心理。

可恰恰相反的是反映的是表面沉淪悲觀的相反面,用生離死別突出生命的美好和對生命的留戀。表面看似無恥地貪圖響了,腐敗,墮落,其實實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深刻的表現了對人生,生活的極力追求,活在當下,及時享樂就成了普遍情緒。這種思想對我也是感觸較深。是真正能夠得到可以屬於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物質需求僅是爲了填滿精神需求。這種精神實際是抱着一種懷疑的態度來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和哲學。

盛唐之音表達的更是一種極樂思想,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象,自由和快樂,滲透在盛唐文藝中。即使是享樂,頹廢,憂鬱,悲傷,也仍然閃爍着青春,自由,和歡樂。這就是盛唐藝術。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做到承上啓下作用的中唐,其實才是真正展開文藝的燦爛圖景。他展現的雖不如盛唐的雄豪剛健,光芒耀眼,卻是更爲五顏六色,多姿多彩。

宋元明清的詩詞歌賦,繪畫雕刻,雜曲小說,同樣也是附和着整個社會的發展。宋元的山水意境,“有我之意”和“無我之意”,展示了那個時代人們所追求的精神世界。而明清時期的文藝,宋明畫本,擬話本和戲曲,版畫是明代中葉以來文藝的真正基礎。在明末發展到極致後,遭到了本不應有的挫折,上層浪漫主義則一變爲感傷的文學。代表作爲《桃花扇》《長生殿》和《聊齋志異》。

正如序幕所說,從遠古圖騰的那個時代起,時代精神火花在這裏凝凍,積澱下來,一唱三嘆,流連忘返。我們感受着,這樣一個匆匆流過的美的歷程。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20

《美的歷程》是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和美學做了一個俯瞰的宏觀的把握,作者李澤厚先生並沒有在書中對任意一個時代的藝術特徵作詳細具體的解釋闡述,而是概括性地對各年代所表現的美學思想精神做出精簡且深刻的歸納,並從中發表自己的觀點。本文主要討論了書中關於美學的幾大問題,並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做了一定的思考。

閱讀《美的歷程》這本書之前我也看過一些關於本書的介紹。我認爲美的歷程與其他美學着作區別最大的特點,就是作者思維上的時空連貫性,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作者故意把朝代之間的隔膜模糊化,這種做法使得每個時代不同的藝術特徵之間的銜接十分自然,而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到兩個相鄰或間隔的時代之間的歷史聯繫。這是我最喜歡本書的第一點。

從青銅三代開始,一直到鴉片戰爭前的清朝,中國工藝藝術一直沒有中斷過發展的步伐。工藝作品,從饕餮青銅到明清傢俱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優秀的工藝作品往往歸社會的上層所有。工匠與社會上層的審美情趣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作者在書中不止一次提出社會發展對一時期的藝術特徵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按照這個觀點,在當時不同階層所代表的藝術趣味應該是有區別的。但是從工藝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精神卻淡化了階級之間的審美差別。但是工匠們的社會階層與達官貴人顯然是不一樣的,而工匠們卻可以製作出來供達官貴人娛樂賞玩的東西,說明它不可能和技術所要表達的內容(饕餮紋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離開來。

如果說社會上層掌握的僅是工藝品的“內容和寓意”,而工匠們掌握的僅是“技術”,那麼工藝藝術便是一個內容和技術脫節的藝術,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發展。由此我認爲,以實用爲其重要特點的藝術部類,如建築、工藝等,是社會上層和下層之間的審美交流的重要媒介。雖然這種交流也許並不是他們有意識的主動行爲,但它不自覺地、客觀地融合了一個時期整個社會的審美情趣。

古代東西方藝術特徵的區別還影響到了它們各自的發展方向。西方古典藝術的理性、寫實以及其嚴格的透視理論一直是畫家們必須遵循的法則,這些法則成就了歐洲古典繪畫的輝煌,同時也侷限了歐洲藝術多樣性的發展——我們從作畫對象範圍的狹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紀中期,以純粹的風景作爲架上繪畫內容的作品纔剛剛出現(主要的畫家是代表英國風景畫派的透那)。

但在中國,山水風景畫在唐朝就出現了,在南宋時期達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於景”的表達方式在畫家們的靈活運用下,使中國古典山水風景畫擁有更深厚的含義。這種情況當然是無法離開以“自然的表現”爲中國古典藝術的基礎對其發展的影響。這無疑使中國古典繪畫在被繼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靈活的發展空間。

以上幾點是我在閱讀《美的歷程》時的一些想法。遇到疑惑時,我結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學知識做了很多的分析與假設,有時可能會比較武斷地下一些結論,有時可能還是會不知所云,我相信我會在日後的知識吸取和修正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此外,在閱讀中我仍舊還有沒有解決的問題,有待以後的關注以及老師的指導。

讀《美的歷程》有感 篇21

曾經以爲,自己明白了美麗的真諦;曾經以爲,美只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曾經以爲,美是冷峻而遙不可及的;曾經以爲,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靜靜散落的身影。鏡中花,水中月,需要靜靜地欣賞……

浮華的城市,斑駁的光影,闌珊的燈火,如晝的黑夜,喧鬧的人羣。眼前的一切,讓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裏?是柳永的楊柳岸,還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寧靜的月光,還是午夜夢迴,故鄉依舊的悠然?於是,走進《美的歷程》,走進美的記憶,感受美給予心靈的寸寸溫暖,完成了心靈一次矛盾而充實圓融的洗禮……

鳥瞰着美伴隨着實踐流淌年華的痕跡,漸漸發現,美是有生命的,她打開了每個時代的靈魂,她給予人們感性自覺與理性思考。漸漸發現,她擁有深厚的生命厚度與長度,她播撒智慧的光芒讓人性在天地間閃耀。漸漸發現,莊周夢蝶那剎那的微笑,是孔子憂天下那沉重的腳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絕唱,是敦煌的飛天,是魏晉的風度,是盛唐的青蓮,是夢斷紅樓後的蒼涼與寂寞。真正的美是讓人的靈魂顫動。她帶給人心靈的不僅僅是那短暫的快樂與幸福,還有那記憶深處瀰漫飄逸的一縷芬芳。

陡然發現自己對美的認識的淺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卻忽略了美的本質,忽略了美帶給人心靈的如生命紮根般的永恆感悟。美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她來自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溫暖而愜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聽與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間去容納,需要用整個時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誠透明的靈魂去感知。生活給予美以生命,美給予生活以感悟。

《美的歷程》終於讓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與自然的交流與相互和解,需要從生活的點滴中去仔細品味的。真正的美是需要在如鏡的心中才能看見,同事看見自己的內心的感悟。從《美的歷程》中,我讀懂了生活,讀懂了美那澎湃無限的生命力正是來自於生活,而這種生命力需要我們用對生命的熱情去感知,只有這樣,美才能在眼前昇華,真正得富有一種動態的美感與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靜止虛無、沉默寂寥。

一剎那的感悟,在千年風霜中永恆……我浮躁的心終於安靜下來,窗外露臺的一角有紫藤蘿在柔風中輕歌曼舞,那隨風飄搖的律動如生命的呼吸與吐納,於這林立的樓宇間,澄澈、絢爛、驚奇,原來美可以在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時間的流裏陰滋暗長,只因愛美的心,生命的力,溫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