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誕生》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悲劇的誕生》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悲劇的誕生》讀後感

《悲劇的誕生》是尼采第一步正式出版的著作,發表於1872年。尼采是德國人,在1866到1872年間,德國還處於皇帝的統治下,並且連年征戰,社會比較動盪,學術界也比較偏向於傳統保守。尼采當時是巴塞爾大學的古典文學教授,年輕有爲且前途無量,正在研究古希臘羅馬精神,學界都在期待他寫的文章。然而,《悲劇的誕生》一經出版,這一通驚世駭俗的新理論就激怒了學術界,還因此引來了不少批評,連他的老師和學生都不支持他。直到現在,這本《悲劇的誕生》雖然已經非常出名了,卻依然沒有得到承認。但是尼采是很有點執着又浪漫的文人精神的,面對這麼多的反對聲音,依然沒有放棄追求自己的哲學理想,堅持把自己的思考進行到底,後來又陸續發表了代表其思想的其他文章和書籍,比如《自我批判的嘗試》、《偶像的黃昏》等等。

我買的譯本是周國平先生翻譯的版本。作爲國內第一個翻譯尼采書籍的翻譯家和文學家,周國平先生很用心地爲現代青年們作了序言和導語,在書籍的最前面簡要介紹了《悲劇的誕生》的主要思想。二十世紀時,周國平先生把尼采美學帶到國內之後立馬引起了一股美學熱潮,當時的人們都以談論哲學爲榮,有文化有情懷的人才是高貴、高尚人士。

尼采說過這樣一句話:“蘇格拉底殺死了悲劇。”我雖然還沒有讀過蘇格拉底的著作,但前不久剛剛讀完蘇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圖寫的《理想國》一書。《理想國》裏把正義定義爲,城邦裏的每個公民都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可見柏拉圖的思想倡導的是用理性約束自身的行爲,光靠感性是不能建設美好國家的。柏拉圖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承襲於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以研究人性中的理性、倡導“獨立自主”思想而聞名,後世不少西方政治學家和哲學家的理論起源都來自於蘇格拉底。尼采是一個富於感性的、浪漫的思想家,他像無數的思想家一樣關心人類存在和存在價值的問題,但他不認同蘇格拉底在人性中這種只看重理性忽視感性的觀點,網上有網友這樣評論:蘇格拉底作爲“科學精神”和理性主義的化身,既謀殺了古希臘悲劇和藝術,又可能造成巨大的政治災難;蘇格拉底用理性否定本能,其“理論樂觀主義”殺死了悲劇。蘇格拉底作爲“科學祕教的'傳播者”,導致求知慾和科學精神在後世的泛濫,由此成了“世界歷史的轉折點和漩渦”,可能帶來可怕的政治後果。

先意識到尼采是這樣一個充滿浪漫感性、想法大膽又天馬行空的人之後,或許能夠更好地理解尼采的美學思想。尼采尋找諸如音樂、抒情詩、悲劇等藝術種類的本質以及人爲什麼需要審美的根源時,開創了獨特的“日神酒神二元衝動”學說。日神和酒神都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代表人物。日神阿波羅是光明之神,支配着世界的美麗外觀,這種外觀是不同的人主觀看到的不同世界,也可以說是一種幻覺,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客觀世界本來的面目;酒神狄奧尼索斯是一種藝術力量的象徵,古希臘常常有民謠集會來紀念酒神受苦的場景,而這種集會儀式中人們盡情飲酒作樂,縱情恣意,說明古希臘人潛意識中渴望脫離個體的束縛、迴歸原始迴歸自然,本質是“個體化原理崩潰時從人的最內在基礎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滿幸福的狂喜”,是人類放肆的天性。酒神與世界的本質相聯繫,日神與現象相聯繫,那麼自然是酒神是本原的因素。

我對此簡單粗暴的理解是,日神象徵人類用理性建造出的實物上的美,而酒神象徵着人類感性上對原始自然的天然渴望。周國平先生認爲,日神是個體的人借外觀的幻覺自我肯定的衝動,酒神是個體的人系我否定而復歸世界本體的衝動。用我的頭腦來理解,就是時代在發展在進步,效率越來越高事物也越來越精緻,從原始人的小木屋到如今的摩天高樓就可以看出來,人類理性上是追求事物外觀的精緻和完美的;但是這種外觀的精緻美麗是“建立在某種隱蔽的痛苦和知識之根基上”的,意思是說社會發達的背後伴隨着人民精神上的壓抑與痛苦,看看二十一世紀人民的生活現狀就不難理解了——生活節奏太快,打工人們爲了跟上社會運轉的速度每天痛苦的上班,社會競爭也加劇,從上學讀書時開始就有“內卷”,每一天都處於壓力之下,人性難免有壓抑和扭曲——這些都是“隱蔽的痛苦”的外化表現。“二元衝動”,意思是日神和酒神雖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對立力量,但兩者可以相互制衡相互促進,這就是人類存在的本質,社會也是在這種衝突矛盾中不斷前進——當酒神力量放縱時,人民就會鬆散且沉溺於慾望中,需要理性的日神力量把人們從慾望的泥沼中拔出來;當日神力量盛行時,人們會感到苦悶不堪,需要感性的酒神力量來給人們進行一場心靈和肉體上的慰藉。“日神和酒神相互激法更有力的新生,在彼此銜接的不斷新生中相互提高。”

尼采的理論這似乎和歷史發展可以對應上。歷史學有個說法,每當社會不堪時局動盪的時候,就會出現文學思潮盛行的情況,這時往往還會出現幾個大思考家。就以我國最近一段歷史爲例,十九世紀末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經歷了外國的侵略、內戰等等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又要在貧乏的物質條件下儘快造出原子彈,還有文革的影響,社會非常不安定,但偏偏就是這種危急存亡時刻喚醒了我國有志之士的意志,比如魯迅、老舍等等,在這種文學大家的帶領下,這段時期我國文學飛速發展,涌現了許多經典名著,學者們都積極創作;但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學界似乎有些後勁不足,大部分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再創作而很少有創新的作品出現。剛好對應上酒神放縱當道而日神理性不足時,社會不安穩但人民對哲學文學藝術的思考增加;日神理性佔上風而酒神力量衰微時,社會有序高速發展但人民卻倍感壓抑,創新思維枯竭。

在人們的頭腦中,悲劇往往比大團圓結局更容易留下印象,悲劇也被認爲時高級甚至是頂峯的藝術形象。古希臘神話中有許許多多的悲劇,出名的例如普羅米修斯之火,都給人留下超出故事本身的震撼之感。按照尼采的解釋,悲劇的誕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最初,只是羣衆的幻覺,酒神信徒縱情狂歡,在意識模糊的時候把自己看作是酒神隨從薩提兒;然後,由此出現了薩提兒歌隊,歌隊成員用舞蹈、聲音、臺詞等來扮演薩提兒,談論這種幻想,但這個時候是沒有舞臺的,酒神只是作爲人們談論的對象被想象在場;最後戲劇產生了,有專人扮演死神本人,死神“真的”在場而不是聊天對象,是更立體的形象。這個過程就是酒神音樂不斷向日神的形象世界進化的過程,所以周國平認爲尼采正是在探索悲劇的誕生過程中開創了二元對立理論,進而找到了尼采的人生哲學。

《悲劇的誕生》之中的語言和普通研究所採用的正式學術語言很不一樣,無怪乎學界既不接受尼采的思想也不接受這本書本身了。本書的文字就像尼采本人在和讀者聊天,又或者是尼采本人在自言自語,把他的所思所想娓娓道來,很連貫很流暢,沒有生硬的一二三四點或者是開頭過程結果。平直中也有文學性,在寫到激動的時候,尼采會連用五個反問句來抒發情感;行文中也有一些感性的、華麗的描寫,把他要表達的內容誇張的敘述一番,加上他主觀的感情“濾鏡”於事物之上。

文學書是不好讀的。在中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讀張愛玲、李碧華的小說,這些書籍當然也屬於文學之列,但是是非常有趣輕鬆的,有情節有描繪;但是像《悲劇的誕生》一樣純粹闡述作者的思想的文學書籍讀起來就遠沒有那麼輕鬆,有時讀起來還覺得有些晦澀,需要大量的總結提煉才能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圖。然而研究文學,不能只選擇讀那些自己喜歡的、輕鬆的書,各方面經典的書籍都要涉獵,纔能有一些小小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