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童話——讀《我不想不想長大》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永不消逝的童話——讀《我不想不想長大》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大,是一個令我們懼怕又嚮往的詞,它象徵着童年的離去,亦象徵着身體的蛻變和心靈的成熟,但長大真的只是童話的幻滅嗎?

《我不想不想長大》一書講述了小男孩扇貝在照顧小豬荷包蛋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成長並相信長大亦是童話的故事。他覺得長大“有點心痛也有點釋然,有點悲傷但很幸福,無法接受卻又豁然開朗”,長大似乎讓我們失去了什麼,但也讓我們獲得了許多。我們可以真實地面對長大,所以我們不必像旺卡一樣,有巨大的巧克力工廠卻忘記了父愛的溫暖;我們不會像小飛俠彼得潘那樣,生活在夢幻島上卻開始期待被自己遺落的母愛重新降臨。我們不會停留在童年時期不再前行,我們不會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在歷經磨難時擁有父母的支持和鼓舞,我們可以在經歷磨難後出落得成熟、大方。童心的'花蕊在成長的花朵綻開之時不被遺忘,它會點綴着成長,讓它綻放出別樣的光芒。

扇貝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有過失落和不如意,四隻小鳥的相繼出走,兩隻小兔的不幸夭折都讓扇貝沉浸在傷心當中,但是扇貝隨後便爲荷包蛋的出現而欣喜萬分。然而好景不長,很快,荷包蛋無限膨脹的體型讓它的生存出現了問號,而扇貝面對這個問題時並沒有掉入傷感的深淵,而是勇敢的爲荷包蛋尋找新的住所。終於,扇貝找到了動物方舟,而他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並相信長大的童話。在成長的道路中,他放棄了逃避而選擇了面對,他離開了傷感而選擇了樂觀,事實上他從未拋棄善良與單純,而與成長相依相伴的是那不過期的童心和永不消逝的童話。

曾經,我也疑惑過:長大是否就是童話的結束?在初一的開始,我對於初中生的新身份忐忑而又好奇。脫離了小學熱鬧、熟悉的班級,我步入了新的環境。我曾疑惑過自己能否在這兒收穫新的友情,而如今,我給了當初的自己一個肯定的答案。雖然我在初中的生活中也曾經彷徨過,疑惑過是否在初中無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現在,我仍熱愛着我的班級、我的同學。我開始明白所有長大了的我們都曾經是那些熱愛童話的小學生,那些美好的童話從未落幕,它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眸子裏一場由一場輪番不停地上演。

童話應當是飽含童心的話語,它一直伴隨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它可以爲我們療傷,爲我們保住我們的夢想,它從不因路途遙遠而卻步,從不因坎坷顛簸而退縮。它就像是一隻風箏,乘着時間的風兒飛翔,而那細細長長的風箏線,一頭系在它身上,一頭緊緊地栓着我們的手,可能路途的遙遠讓你將手中的線越放越長,但當你希望它回來時,它便會隨着你心中柔軟的呼喚,來到你的身邊,滋潤你心中那棵名爲“童心”的樹。正如書中說的那樣:

“童話一個又一個破滅,這是長大。

童話一個又一個生長,這也是長大。”

童話像是一條小溪,溪水蒸發了一部分,也收穫了一部分雨滴,而它仍是它,那永不消逝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