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800字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1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爲只有放縱的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爲之動情,不能自拔。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只是因爲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爲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爲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2

你們可知,《紅樓夢》裏的色彩是最多的!

王熙鳳是紅色。熱情大膽能幹狠毒。她的出場風風火火,如一股暖烘烘的風,《紅樓夢》中有好多場景都因爲有她而熱鬧非凡,生動活潑。她深的賈母的寵愛,被暱稱爲鳳辣子。這璉二奶奶還真是讓人看着可愛,吃着害怕的“鳳辣子“,她:明裏一盆火,暗裏一把刀。”八面玲瓏,巧取豪奪,毒設相思局,弄權鐵檻寺,大鬧寧國府——縱是一隻火紅的鳳凰,也讓人感到不盡的寒意,最後還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與“鬚眉齊步走”的王熙鳳也“哭向金陵事更哀”了。

賈寶玉是粉色的,他的確有過多的脂粉氣,卻不讓人討厭。他認爲“女兒是水做的”。從不因爲丫頭們的身份低賤而輕視她們,相反的,他房裏的丫頭把她當朋友,當哥哥,當弟弟,甚至可以向她發脾氣,就是沒有一個把他當主子看。說起他,不免想起兩件事,一件是他撕扇爲博晴雯一笑,再一件便是在大雪天爲黛玉暖手。是的,他是可親可敬的,橡粉絲,看看就讓人喜愛。

薛寶釵是黃色,美麗耀眼卻庸俗。她有出身,薛家的富有是“珍珠如土金如鐵”。她的美貌,第一次與寶玉見面,就讓寶玉:驚如呆雁,”她有才識,她的詩渾厚含蓄,與黛玉並稱薛林雙絕,而學識更在黛玉之上。她待人接物更是周到得體,上下稱讚。但她城府極深,爲嫁寶玉,在賈府放出“金玉良緣”的話。她念叨“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勸囑寶玉關心仕途經濟,被寶玉斥爲“好好的清白兒女,也沾染了祿蠹之氣”。她像一大片黃色,看起來金光閃閃,溫暖燦爛,走近不由得寒意襲人。

最後還是作者的“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爲《紅樓夢》畫上了句號。還《紅樓夢》一個顏色。我想應該是白色的,所有醜惡與美好,都被深深地埋葬在一片白茫茫的白色之中了。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3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林黛玉《葬花詞》

黛玉葬花可謂是《紅樓夢》的一大經典,只葬花這一件小事就將她的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黛玉的一生是個悲劇,而他與寶玉兩小無猜的情感也註定是一個悲劇,有許多人不喜黛玉多疑的性格,可竟不知她有她的苦衷。黛玉小小年紀,父母先後離開人世,過着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這就使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變得更加敏感多疑,從而鑄就了她孤傲清高的性格。也正因他的個性並非賈母所喜歡的,註定黛玉無人可以依賴,於是她懷着一顆純真的心和對世俗的怨憤離開了人世間,實現了她“至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的誓言。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這是紅樓夢中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薛寶釵作爲一個封建社會女子的典範,深受賈府上下人等的喜愛。正如脂硯齋評價說:“在任職務不清不輸,不遠不近,可惡之人未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

正是這樣一個端莊得體,落落大方特點,使賈母王夫人對他青睞有加,而薛寶釵“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態度,完全是遵循封建主義的明哲保身的哲學。寶釵頭腦裏浸透着封建主義思想,她是一個忠實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理教的淑女,但即使這樣,她也是一個悲劇角色。嫁給寶玉後,明知寶玉心心念念想着他的林妹妹,卻還要苦心經營這段夫妻關係,年紀輕輕就要接受寶玉出家,自己支撐家業的慘痛事實。不得不說,這樣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當真叫人可悲可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昔有陶翁,才情曠世。一曲《桃源》成了多少人至死仍心心念唸的美好。而今起更有大觀園“名園住何處,仙境別紅塵”。真個天上少有,地上無雙。

大觀園,是一個夢,一個極盡人間財富堆切堆砌出來的美夢,是神仙在人世的宅邸,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這裏生活的女孩兒,哪個不是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的存在,她們結識社,賞菊花,猜燈謎,評戲文,吟詩作對。真真如神仙般的日子。然而愈美好愈不真實,愈不真實,愈易一朝毀之。

終於,桃源逝去,美夢破碎。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紅樓終究讓人們懷念與嚮往,可是這邊桃花落地時,終究只是一捧鏡花水月。到頭來這只是一場夢。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4

第十七至十八回主要講了兩件事:一,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二,元妃省親。元妃省親試了賈府中所有姑娘們以及寶玉的文采,而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則唯獨試了寶玉的文采,二者可作一對比。

首先,測試的文體不同。“題對額”測試的主要是題名,對聯,匾額方面的文采。這種形式在我們今天依然存在。某個地區興建了一座公園,公園的名稱,亭子的名稱,對聯,橋的名稱,屋舍的匾額等等。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傳統,沿襲至今。所以每到有這樣的興建,主辦方會舉辦相應的徵集活動,吸引文人騷客們來參加。

那麼,從賈政對寶玉的這次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

一,賈政是一位嚴父,一位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父親。不管寶玉做得是否好,總是批評多於表揚。這也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父子關係。

二,寶玉確有一點才華,但是他的才華並非“實用”之才,只是“歪才學”。用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叫做“不務正業”。那什麼纔是正業呢?——學習,考試,考試考高分,能掙錢,被人認可,被社會認可,這樣的工作,叫做正業。而寶玉只有一些"胡思亂想”,當然不能算“實用”之才。

三,如果放在今天,這樣的情形依然還是會出現的,愛好文學,音樂當然是“無用之學”,只有能掙到錢,能做到官,纔會被人們認爲“有用”。這是一個問題,一個永恆的問題。

元妃省親測試的是詩詞裏面的律詩。而且姑娘們每人只能作一首。從測試律詩的過程中,我們又可以看出什麼呢?

一,薛林是佼佼者,探春其次,迎,惜,李紈次之。薛林二人,黛玉的才情要高一些,但人情世故略差,喜爭強好勝。薛才情很高,情商更高,做事面面俱到。

二,寶玉在和姑娘們同試文采時,爲什麼總是墊底?和題對額時相比,差了不少,爲什麼?其實從小說的整體來看,寶玉並非才情不足之人,至少不是墊底。作者這樣寫,有作者的用意在。

其次,測試的人員不同。“題對額”測試的.是寶玉兼及同行之人,以同行之人襯托了寶玉的才華。“省親”測試的是姑娘們和寶玉,突出了薛林二人的才華。由此,可見作者的意圖,是想說明“裙釵“勝於”鬚眉”。

最後,我想談談這些文體。從測試的文體來看,有的屬於題名,有的屬於對聯,有的屬於匾額,有的是律詩,這可見中國文學的豐富。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5

紅樓,多麼熟悉而又神祕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後繼,傾其一生只爲解得其中真味。對於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祕。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爲之驚歎,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於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着頭腦,其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則是讓我糊里糊塗,如置身雲裏霧裏,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着,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並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複雜。我學會藉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於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穫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後,我終於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爲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祕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穫可能就很有限。於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著名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後,便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祕也才逐漸隱現。

隨着進一步深入瞭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鑽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採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6

滾滾紅塵,攜着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爲只有放縱的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爲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只是因爲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爲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 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 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爲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 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 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 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 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7

《紅樓夢》,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琢磨着《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在婚姻、建築、文化、財產等各方面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爲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後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於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爲主力呈現,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於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並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儘管實際上他心裏喜歡林黛玉。婚姻大事他無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着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爲結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麼悲慘的結局我卻怎麼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後,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爲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爲什麼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爲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悲劇啊!

我爲黛玉和寶玉感到悲哀,寶玉最後竟然出家當了和尚,因爲他知道林妹妹是爲自己而死的。便在靈柩前放聲大哭。

一個風光顯赫的大家族,就這麼沒落了!不知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是否都和我一樣,爲他們感到悲哀、痛心?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8

自從看了劇版《紅樓夢》後,我就深深的迷戀上了它。《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續作是由高鶚完成。書中講了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故事,和一段在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糾纏的愛情悲劇故事。

厚厚的一本《紅樓夢》,花了我一個月的時間才 讀完。我每天晚上讀一點,雖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也不能像別人所說的,和曹雪芹有一次對話,但我卻因“開闢鴻蒙,誰爲情種?都只爲風月情濃。奈何天,傷懷 日, 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這句歌詞,而感到這故事中的是是非非“剪不斷,理還亂”。“寶黛釵”的悲慘愛情使我感到古代婚姻有 許許多多的漏洞,也感到十分繁瑣。因爲古代婚姻大事須父母來做主,寶黛釵自身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才造成那麼大的悲劇。又或許,這故事本身,就是一場 令人嘆惜的鬧劇。

翻到《紅樓夢》的最後一頁,不禁令我感嘆萬分:這本書真是令人回味,若在不同的年齡段再回頭細細的讀一遍,一定又會 有不同的評論。其中的是是非 非,誰也說不清。也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淒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容百家之長, 彙集百科之粹。

一本《紅樓夢》,令多少人感慨、落淚、悲憤啊!

看完紅樓夢,心裏是無盡的傷感和苦瀉,我不明白,爲什麼曹雪芹寫的書的結局那麼悲慘。說真的,許多詩歌我都看不懂,還是找詞詩解看纔讀得懂的,理解完,就開始佩服曹雪芹的文筆了。

比如說,金陵十二釵的又副本的一首詩,詞詩解上經過翻譯,竟然和晴雯有關,是徹徹底底寫晴雯的,(什麼月難逢,彩雲易散)僅僅兩句,就以出現了 晴雯的名字,下幾句,就深奧的寫出了她的性格和命運。在金陵十二釵的正冊上,又出現了兩個性格命運都不相同的兩位女子:薛寶釵和林黛玉。一句玉帶林中掛, 就寫出了這個女子的命運與名字。請各位想想看,玉帶本是戴在腰上的,而此時卻掛在林中,就預測了黛玉命運一定不妙,玉帶林倒過來不就成林黛玉了嗎?寶釵的 命運,此刻就不多說了。

紅樓夢的結局也很悲慘,我最喜愛的晴雯和黛玉都病死了,其它人物不是走了就是死了,還有像鳳姐和探春這樣的女強人也無法挽救自己。在封建社會,不論你有多強,也只能依靠你的父親,兄弟,兒子。一旦他們離去,你就只能滅亡。

還是慶幸我們不在那個時代吧,不然或許還會有個類似紅樓夢的故事。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9

初讀《紅樓夢》大約在小學四五年級,當時只爲那純純的小兒女情懷。

我素來不喜《水滸傳》中的粗俗蠻橫氣息,而我又是個無神論者,對於牛鬼蛇神之流,向來敬而遠之,故而對《西遊記》一類的傳說也無甚好感;至於《三國演義》,我害怕政治家之間的勾心鬥角、陰謀詭計!因此,我似乎只能寄情於閨閣兒女之事。與世無爭、與人無害。

再讀《紅樓夢》的時候,已經上初一。到了這個時候,我漸漸發現《紅樓夢》中寫作的好處:王熙鳳初次亮相時的描寫,在巴金、茅盾,甚至是金庸筆下,都不難看到這樣的模仿。“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已成了經典的寫作手法!就在這個時候,我漸漸明白了小說裏面很多的東西都是有意義的,例如名字:“原應嘆息”是賈家四豔(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琴棋書畫”是她們丫鬟(抱琴、司棋、侍書、入畫)的名字,也暗襯出她們小姐的特長……如果說,紅樓夢是一座精美的寶庫,那麼,初讀時的我僅僅欣賞到了它外觀的美麗;再讀時,我爲從寶庫的門縫裏窺探到了裏面如此衆多的寶物而震驚不已,甚至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那麼現在呢?已經是“三看”了,我算是又有了些進步。暑假裏,我是在“百家講壇”上聽了劉心武先生的講座,意識到了高鶚的後40回續書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曹雪芹先生的本意,萌生了進一步瞭解紅學家們對後40回的探索……

起初我只是希望知道雪芹先生筆下80回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抱着這樣的信念,我開始閱讀有關紅學研究的書籍。從中我逐漸發現,《紅樓夢》已不僅僅是文學上的成就了,通過《紅樓夢》可以瞭解到清朝當時的禮儀、習俗、飲食、服裝籌許多方面的內容。我們甚至可以從《紅樓夢》中發現一些關於“康熙朝胤扔太子三立三廢” 這段世人皆知的歷史背後的故事,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在詩詞歌賦之間找到作者“草蛇灰線,伏於千里之外”的種種用意,每一首詩、詞都蘊含着主人公的命運。探索80回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豈非猶如在看偵探小說一般?

“三看”《紅樓夢》使我更深地領會到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隱含的種種深刻含義,進一步理解到作家在寫作時的意圖、目的。當然,這“三看”另一大收穫就是終於買到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對“脂評”有了新的瞭解,也便於我進一步的探索。現在的我,尚不能算作一個紅學研究者,我能夠做的,就是儘量多地瞭解,儘量多地閱讀一下研究者們的心得,多看,多聽,多思考。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10

中國有四大名着《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