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與啞巴》讀後感

今天去紅袖,看到這麼一篇文章《瞎子與啞巴》。我很佩服作者那能夠觸及心靈的細膩文筆和提煉概括生活的能力。在這種粗與細的結合中,作者闡述了一次難忘的遊戲經歷,並完成了對國人各種培養孩子方式的思考。

《瞎子與啞巴》讀後感

如何培養與教育孩子,這是每個做父母必須操心的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是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與日月齊輝。岳母刺字,勉勵岳飛精忠報國。這也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和一個偉大的兒子。華盛頓的父親,從兒子敢於承認自己砍斷櫻桃樹的事看到了兒子誠實的品質。曾子殺豬是因爲他明白,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品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孩子畢竟不是做一幢房子,它沒有圖紙,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成長經歷與成功,不是別人能夠模仿的。她的成長只能給你以啓示,如果你刻意臨摹,則極有可能陷入“邯鄲學步”的泥潭裏,無法自拔。丁俊輝是另一種培養孩子的方式,它打破了傳統,有力證明了人才的多元化,和培養人才方式的多元化。但是,這種式的培養方式,還是讓我覺得思路太窄。如果不成功,毀掉的是孩子的一輩子,付出的代價還是太大。我們在評價一種教育模式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結果去衡量,但是教育畢竟是一個過程,等你發現結果不盡人意時,一切都已經晚了。光陰已經消逝,永遠無法追回。

正是由於個人具有顯著的個性,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觀點。從孔子之後,教育成了一門職業,教育理論也開始被總結。在孔子之前,教育應該還沒有成爲規模,學習的方式應該像現在民間學手藝一樣,一個師傅手把手教着一個或幾個徒弟,用語言教導着他們,用行爲影響着他們。老師和學生,在數年裏,衣食住行全在一起。於是,學生的個性被老師很好的理解,甚至得到尊重。老師有精力也有方法去糾正學生不好的秉性。但是,一旦教育上了規模,幾十人同處一室,學着同樣的功課,老師對學生的教導就只是停留在語言的教導上了,行爲的影響不再像過去那樣深刻。這一點就像現在的學校一樣。學校教學就是組織幾十人一起上課,一起學習。它不提供個性的發展空間,強調的是紀律,講究的是秩序。試想,要想幾十人同時發出同樣的聲音,沒有紀律做保障能行麼?

在現實中,我們很容易發現,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有時很難實現。其原因有二:

原因一: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人一定有個性,所以不論身體上、智力上和心理上都具有特異性,劉亦婷的成長模式不一定適合丁俊輝,同理,丁俊輝的成長模式不一定適合劉亦婷。當父母身邊走出一個成功的孩子時,他們也想自己的孩子能複製這種成功,於是,他們忽略了孩子的個性,一定要孩子按自己的思路去發展。

原因二:學校的教育模式也不適合學生的個性培養,除非你讓孩子上特訓班,或者參加課外輔導。

現在非常流行素質教育。什麼叫素質教育?我教了十幾年的書,一直沒有弄懂這個概念,只是別人跟着唱我也必須跟着唱。在我們中國,素質教育的口號也叫上了好幾年,但對照自己小時候上學的情景,特別是鄉下,還是那批老師,還是那塊黑板,還是那張講臺,唯一有點區別的只是教室變得寬敞明亮了些,地面變得平整了些。但有的地方並沒有絲毫改變。還是破舊的房子,坑坑窪窪的土地面。每個官員都不願意在教育上的投入過大。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的一位領導說,市領導在對該地新農村建設的成果進行檢查時明確表示,對建新房、修油路等“地面工程”很滿意,對埋在地下的、被老百姓稱爲“民心工程”的節水工程很不滿。原因是“地下工程”看不見。“地下工程”尚如此,那一百年才一個週期的樹人工程就更不需去說了,當官的更沒有耐心去等待。官員的不負責任讓素質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口號上,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還有整個國家和民族。

上星期我在班上做了個遊戲,是仿照中央臺《實話實說》裏做的。我先讓學生寫下最親的五個人,然後讓他們逐個畫去一個,畫去意味着永遠離開了自己。我之所以做這個遊戲是因爲班上有學生在中午期間私自下河游泳,而且還有一個差點被淹,幸虧有大人在附近。但這個學生並沒有爲此警覺,依然偷着下河。這個遊戲讓學生很難受,即使是遊戲,也讓他們左右爲難,不管他們怎麼努力,我怎麼嚴厲,但還是有學生不願意落筆。在面臨着與自己最親的人的生離死別時,誰的心都是脆弱的,就算他們知道這只是個遊戲。

最後,有些學生似乎明白了我安排這個遊戲的意義。我看時機成熟了,就對他們說,如果你們最親的人就在教室裏,我也讓他們做一樣的遊戲,他們的感受應該和你們一樣的。你們不知道愛惜自己的生命,私自下河游泳,如果發生了意外,你所傷害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心。我試圖讓學生理解: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維繫着很多人的生命,不懂得愛惜生命的`人,一定是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沒有社會責任心,沒有家庭責任心。

在孩子的周圍,一定圍滿了疼愛他的人。但這些大人誰也沒有教過他如何去關心別人,體會別人,教他如何對自己的行爲負起責任。我認爲,懂得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纔是最基本的素質。在充滿愛的環境裏,一個人往往總會忽略愛,如果他們將愛視爲理所當然,那麼他們就不會去珍惜身邊的愛;他們的行爲一旦出格,悲痛欲絕的一定不是他自己。馬加爵爲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生命,那些失去生命的同學是受害者,這些同學的父母也是受害者。但是,馬加爵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受害者?這對白髮蒼蒼的父母冒着綿綿細雨,在受害人家屬門前近一小時的一跪,又何嘗不能震撼人的心靈呢?他是想替兒子贖罪,爲兒子的罪行懺悔,那麼誰又該向他們贖罪呢,誰又該向他們懺悔呢?

作者“a祈晴娃娃b”在文章的結尾說道:“在生活中,父母們對子女的關心和疼愛都或許一樣也或許不一樣,就如同那些‘啞巴’們,有的人選擇揹着過有的人選擇抱着過,也有人選擇牽着過,有人選擇只拉着衣袖過,父母們有的可能會在從小爲你打點一切,有的會在耳邊念着關心的話語,有的會花錢給孩子買一切想要的東西,有的會把孩子放在懷裏不讓受任何一點風雨。而我父親這一切他都不會,他會讓我按自已的意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會在旁邊給我建議。卻從來不強迫我做任何我不想做的事情,而不管我做的對還是錯,他都默默的承受着一切我爲他帶去的任何煩惱與憂傷。爲我處理一切我不能處理的事情。然而這一切我卻渾然不知。”

作者在文章裏明顯流露出了一種懺悔,一種對曾經關心過、愛護過他,而他自己又忽略了這種關心與愛護的人的懺悔。父母是自私的,父母又是無私的。這種自私與無私都是因爲對自己孩子的愛。自從母親懷上孩子的一刻,父母就將他視爲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關愛他,呵護他。

《東周列國志》中記載了管仲對齊桓公的一段對話:

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適寡人口,是愛寡人勝於愛子,尚可疑耶?”仲對曰:“人情莫愛與子。其子且忍之,何有於君?”桓公曰:“豎刁自宮以事寡人,是愛寡人勝於愛身,尚可疑耶?”仲對曰:“人情莫重於身。其身且忍之,何有於君?”桓公曰:“衛公子開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於寡人,以寡人之愛幸之也。父母死不奔喪,是愛寡人勝於父母,無可疑矣。”仲對曰:“人情莫親於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棄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過於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亂國!”

依管仲之言,不愛子,不愛身,不愛父母的人,一定是大奸之人。父母已經用自己疼愛孩子的言行告訴了孩子“愛子”的道理,但“愛身”、“愛父母”的道理孩子還不一定理解。只有父母的愛由自私變成無私時,孩子的愛也會變得無私了!愛只有在無私時,才能轉化成一種責任!有責任感的人,纔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培養孩子,就是培養他們的責任心。這就是素質教育!